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 >

第51章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第51章

小说: 重生纨绔独霸隋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我们这支新军顶住了战火的考验,一战消灭了三千突厥兵,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突厥兵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一样是人,被刀砍了,被枪刺了,被箭射了他们一样会死,所以突厥并不可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心里记住这些为了大隋,为了百姓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兄弟们不在九泉之下蒙羞,我们要更加努力的训练,驱逐鞑掳,保我家园,精忠报国!”

“下葬,敬礼默哀!”作为此次葬礼的主持的苏定芳沉声说道。

“啪齐刷刷的脱帽的声音,李冰也摘下了自己的银翅帅字盘龙盔,恭敬地朝着正在填土的几句棺木敬礼。每个棺木上还盖着一面写着一个血红色大大的李字的黑色定北军战旗。这个时侯,场上一片安静肃穆,只能听见填土时的沙沙声。外面,很多的百姓都自发的前来为战死地士兵们送行。百姓们看着齐刷刷的敬礼的士兵们,在他们的后面默默的站着,心里哀悼着那些长眠于此的士兵。

快要填满地时候,十个士兵抬过一面巨大地石碑,立在上面,用土埋紧,正面写着几个大大地字“大隋爱国将士永垂不朽”。正是李冰的笔迹,来到九原城后连夜找城中地石匠赶制的,石碑的背面,上书:“大隋仁寿十三年六月,大隋定北军战突厥铁勒部于榆林郡西山谷,大败突厥三千余人。乃我朝史大胜。定北军亡九百余人。天佑我朝,上乘天命。下应皇运,长眠于此,永保太平。大隋敕封定北侯李讳冰题于大隋仁寿十三年六月二十一”哪些字的下面,就是那些阵亡将士的名讳。

等石碑埋完,高高的树立在九原城外,定北军的将士们才礼毕,带上了各自地头盔。这个时候。李冰开始对上场战斗进行了总结,表彰了在上次战斗中表现突出地人。其中徐世绩因为表现英勇,奋勇杀敌,杀死突厥兵的数量较多,是这一次升迁最快地,被李冰提拔为校尉,定北军是不属于朝廷管辖的,受朝廷管辖的只是自己而已,定北军性质属于侯爷的亲军,军中的升迁、军职问题都是由说了算的,也就是说军中人的职位只是个虚名,只能代表他在定北军中的地位,虽然享受朝廷拨给的粮饷俸禄,但是在朝中没有实权,就像是李冰虽然是这支队伍的元帅,最高指挥者,但是在朝廷编制里面,他也不过是个从三品的云麾将军而已。为了区别士兵中的等级,借鉴了现代的军衔制度,李冰制定了一部分象征等级的肩章项章之类的,将军五级,校尉六级,当李冰把一套象征着五级校尉的章亲自发给徐世绩的时候,李冰看见这个青年兴奋的哭了出来,这是他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下面的士兵们也是一脸羡慕的看着他。提拔了英勇的士兵以后,由于全书消灭了突厥兵,他们抢来的那些钱粮也就被定北军收缴了,李冰又对这次收缴来的战利品进行了分配,其中的六成被李冰在基本上每个士兵都能领到的基础上按照战功为主赏赐了下去,然后剩余的四成留三成冲公,用于购买粮草之类,其余的一成被李冰分给了城中的一些贫困人家。

赏赐完毕后,由秦用带着队伍回到军营,这个时候,在远处默默看着的百姓们才各自带着祭品,来到辈前,焚香,拜祭阵亡将士的在天之灵。李冰看着这些诚心祭拜的百姓们,心中百感交集,幸亏自己穿越到的,是李渊这个贵族之家,要是穿越到一个普通的民众家里的话,别说是领着兵沙场上建功立业,指点江山了,就是温饱问题都不知道能不能解决,说不定现在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呢,这个时代的百姓们的性命真是廉价啊,有句话叫做视人命如草芥,这个年代的百姓性命不值钱,死上一个两个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廉价的性命导致了百姓们廉价的需要,你只需要保护好他,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安分守己,甚至对你感恩戴德,人心,对于这个时代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也许很难,但是对于李冰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很简单,虽然他不会刻意的去抵制阶级的存在,但是他可以做到的是,让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老百姓只要有了一条活路,只要没有野心,谁还会造反?唐代的李世民不就是深谙此道吗?他说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实际上,唐太宗时期,徭役赋税等还是很沉重的。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那是相对于前朝而言的,总的来说还是很沉重的。

现在的天下毕竟还是大隋朝的天下,而且杨坚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关于赋税方面他也没有办法干预,他只能过问,但是却不能去改变,也就是说虽然他这个侯爷在五原郡享有一定的实权,但是郡守之类的这些地方官吏并不是完全都听他的,五原郡还不知他一个人的天下。

带着苏定芳等人到了城中,今天五原郡守宴请李冰及几位将领,是为了和李冰以及他手底下的这些个将领打好关系,毕竟李冰来了之后,名义上他还是五原郡的最高长官,但是实际上很大的程度上他都得看李冰的眼色行事,况且李冰还节制五原郡的兵马,也就是说李冰现在是五原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所有军事上的事他都无权过问,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李冰享有军事大权,那郡守怎么敢放肆,只能小心翼翼的巴结着李冰。

李冰身边的心腹们几乎全都是些武官,打仗还行,让他们去治理地方那可就差强人意了,也就是李道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可是他年纪太小,不足以服众,他现在急需一批能够插进五原郡的地方行政中的文官,有些事他这个侯爷没有办法直接插手,就需要地方行政上也有自己的人。可是这样的人上哪去找呢,军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可以,但是李冰还舍不得放他们走,还想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多留些日子好好磨练一下,所以没有办法,他只好让定北军的士兵们来毛遂自荐一下,定北军中很多人都是士子投笔从戎的,当然房杜二人他是不会放走的,就从那些自荐上来的人中挑选了几个机灵点的塞进了五原郡的地方行政里面,定北军中出去的人的忠诚李冰还是相信的。虽然明知李冰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但是郡守哪里敢拒绝,只好应承下来。没办法,谁让人家枪杆子硬,而且别说是他手底下的一万定北军,就是那朝中的靠山王也唐国公也不是他一个郡守能惹得起的。

安插下的那几个文官现在的职位都不高,那些高的职位总是要留给人家五原本土的派系的嘛,要慢慢的蚕食才行,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事,李冰也把这些事暂时放下不管。安心的抓起现在五原的军队建设来。

五原郡的地方兵力不过八千人,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不到六百人的骑兵,裁掉里面年龄大的、残废的、没有战斗力的三千人,把剩下的五千人一股脑的打散后并入了自己的定北军中训练,原来五原的地方兵当中有不少是当地的地痞流氓混混,进了定北军之后,还想搞以前的那老一套,拉帮结伙,无视军纪,结果被定北军中的长官打军棍打得半个月下不了床,有几十个老兵痞还想起哄聚众闹事哗变,结果他们刚一拿起刀来,就发现自己身边无数把枪已经指着自己,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连弩,当他们绝望的放下兵器投降了之后,领头闹事的就被喀嚓了,那些跟着闹事的都被打了三十鞭子后在树上吊了两天,杀鸡儆猴以后,李冰深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当众奖励了那几个表现很好,训练刻苦的士兵,这样一来,新来的都老实了,也有了努力的目标,也渐渐的融入了定北军这个集体当中。

另外那边,李冰也招募了很多铁匠和工匠,加紧装备的制造,尽快的把新入的那些士兵们装备起来。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第六十四章 定计奇袭

这几天李冰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军队建设方面,经过雷霆手段以后,军队内的军纪情况好了很多,又募兵补齐了战斗中损失掉的那九百人的队伍。自从军队的纪律问题解决后,李冰就把军队的问题交给了苏定芳和秦用打理,而李道宗则被安排打理民政上的一些问题,李冰知道李道宗文武两方面都不错,但是现在他几度缺乏文官,而且现在还不是明目张胆发展自己的时候,所以就由李道宗暂时代理一下这些方面的事,由他管理着李冰安插到地方行政上的那些文官。

这一日下午,定北军的帅帐里,定北军的几个主要军事领导共聚一堂正在埋首商量着什么。李冰坐在最上首的椅子上,李元霸、李道宗、苏定芳、秦用依次坐在下首。

李冰看看坐在下边的几个心腹,说道:“现在我们定北军已经有了一万五千人之多,而且随着工匠的增多,我定北军的装备已经大大的加强,现在突厥大军正在被贺若弼老将军牵制在敦煌一线,突厥人口稀少,每次出兵基本上都会把全部的善战的人拉出来,我的意思是,现在的草原上,突厥一定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妇孺,不如我们出一支骑兵,进入草原,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你们认为如何?”

底下的苏定芳等人都低头沉思片刻,经验丰富的苏定芳先站起身来说道:“少帅,末将以为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粮食补给的问题,二就是我们对草原不熟悉,草原茫茫,一望无际。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奇袭突厥只能是一个设想而已。”

“少帅,末将以为苏将军所言极是,草原人烟稀少,很容易迷失方向,不得不考虑啊!”李道宗虽然年纪小,但是见识也还是有一些的。起来赞同苏定芳的话。

“末将附议!”秦用挠挠脑袋,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而李元霸,则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在他的心里,他只负责打仗,定计的事情自有李冰等人去想。

“嗯!”听了手下人地说话,李冰也不由的皱了皱眉头:“粮食补给的问题倒是好解决,突厥人以放牧为主,可以随军携带盐巴,没袭击一处。把牲畜等宰杀后用盐巴腌制好。草原上部落众多,粮食就可以随时补给。至于方向问题,这个我们来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

“少帅,我们现在辨别方向大多以太阳和北极星为准,这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好办,城市较多,就算辨别不出方向也可以问居民。但是在草原上。万一碰到阴天之类的,是很保险。还是想个万全之策比较好。”苏定芳为难的说道。

“堂哥,我们汉人自汉朝起就有一种唤作司南的方向指示工具,我们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李道宗倒是想出个办法来。

其实李冰在听到方向问题的时候第一意识就想到了指南针,他也知道指南针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是他不敢确定在这个朝代出现了没有,听到李道宗这么说,他才知道原来指南针在春秋汉时就已经存在了。是唤作司南的东西。他急忙命人送了个司南上来,但是一见到司南,李冰还是有点失望,主要是司南太大了,奇袭地话携带根本就不方便,李冰沉默了一下,忽然说道:“如果把这勺子和底座缩小怎么样?能不能做到?”虽然他知这是指南针的发展趋势,但是有些事情他不能直接说出来,而且他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工艺能不能做到,所以只能慢慢的,启发式的引导。

李冰地话一出口,就看见众人的眼一阵放光,等把工匠招进来一问,工匠想了想表示把司南缩小的话是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