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24章

天朝之梦-第324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音缭绕。弹雨横飞当中,已经有人攀上了城头!残酷的肉搏战登时展开了,这可是太平军狂战士们的强项,别说是苗沛霖的杂牌军,就是朱济世的锦衣近卫军都未必能拼得过这帮信了上帝不要性命的主儿。

“攻上去了,竟然攻上去了……”在后方督战的韦昌辉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好似铁打铜铸一样的徐州城,就这样被自己攻占了?太不可思议了吧?苗沛霖也算有个知兵善守的名声,怎么这么不禁打?

他身旁的秦日纲哈哈大笑着道:“北王,这还能有假,城墙都登上去了,还是洋枪左军……真不愧是我天国第一精锐!”

韦昌辉定睛再看,只见城头上,红布包头的兵士越来越多,一面太平天国鲁王的大旗都已经立起来了!

“北王,让属下带兵去增援鲁王吧。”秦日纲请战道。他和韦昌辉的关系最好,原是广西贵县的矿工,手下有一票悍不畏死的矿工老兄弟,所以在太平军起义之初地位极高,仅此于最初的几个王,官拜天官正丞相是天国百官之首!

“好,就有劳日纲兄弟了。”韦昌辉客气地道,“北殿前军也归日纲兄弟节制,务必一举破城!”

原本韦昌辉并无破城的打算,他这一路虽有20万之众,但多是乌合,精锐不过五六万人,要破徐州这样的坚城是极为勉强的,不过眼下连城头都登上去了,还怕破不了城?

“城门夺下了,城门开了,打赢了……”

秦日纲才走,战场上就响起了欢呼声,韦昌辉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徐州西门居然被打开了!这个苗沛霖真是糊涂了,竟没有用条石封上城门。

“皇上帝保佑我们,跟我冲!”(W//RS/HU)

曾天养此时一边兴奋地大喊,一边调集洋枪左军的精锐入城,他自己也带着亲兵往打开的城门洞大步走去。

……

“大帅,太平军大队已经开始从西门入城了!”

徐州城内,修得好像跟个小城堡似的淮北巡抚衙门里,苗沛霖的亲兵急急来报。

“好!将他们引到校场口!集结兵马,随我一同拒敌!”

苗沛霖丝毫不曾慌张,开门诱敌是老早就定下的计划,太平军的内应早就被他斩尽,刚才不过在演戏给太平军瞧,可笑这帮没见识的土包子居然就上了当。

“让西门大街两边的伏兵都藏好了,等校场口打响了再出手。”

校场口在这个时代的每座省城里面都是有的,有点像后世的城市中心广场,周围一圈都是军营、衙门,中间一片空地,是给大官们检阅亲兵护军和举行各种典礼用的。苗家军已经在校场口修了街垒,布置好了精锐的洋枪队,就等着太平军冲过来送死了。与此同时,在西门进来的西门大街两侧,还有不少加固过的藏兵据点里都伏了精兵,就等校场口打响便伏兵四起。另外,西门瓮城下面是有地道的,全都埋了炸药火药,随时可以点燃引爆。

而这一切布置,太平军的勇士们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这一路打过来,遇到的敌人都是傻不哩叽的八旗勇士,哪里有苗沛霖这样奸诈狡猾的对手?所以入城后的太平军,除了抢占住西门城楼和瓮城,就一窝蜂往校场口而去了……

第507章 天国已经朽了?

1850年气候比起一百几十年后要寒冷许多,去年12月底的时候,长江北岸下了一场大雪,直到现在还没有融化,空旷的平原之上一片银白,北风呼啸,吹在脸上好像刀刮针刺一般。不过大明锦衣近卫军的行军倒还顺利,厚实的呢子大衣配上保暖坚固的靴子,那些呼哧呼哧快步行军的汉子们的额头上都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子了。

在大运河旁边的这一片官道上面,一条灰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步兵、辎重兵、骡马拉着的9磅、12磅和24磅大炮,还有穿着红色飞鱼服的锦衣骑士,还有各种型号的四轮马车组成的车队,一路向北。

锦衣近卫军这次的出动规模仍然是26000余人,有一个师留守应天,其余部队护卫朱济世亲征。和锦衣近卫军一起出征的还有陆军第8军和由锦衣骑士组成皇家近卫骑兵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三旅。去年上半年的两江三省科举并不只是文举,还有同时举行了武举考试,取了一万七千多个武秀才,其中有三千多人能够比较熟练的骑马。虽然算不上娴熟,但是基本功已经有了,于是就都封了锦衣骑士的官儿,算是朱天子的扈从亲军。还由为朱明朝廷服务的法国骑兵军官按照西洋骑兵的标准对他们进行了一番严格训练,又给他们配备了购自印度的军马,再同原来的“老锦衣骑士”混编,编成了三个近卫骑兵旅,总人数不过6000,这次全部跟随朱济世一起北上。如果再算上锦衣近卫军和第8军所部,这次北上的兵力已经达到了58000人。

而在淮河沿线,从淮安到信阳一带,进入淮南各要点驻防据守的部队还有第三军和第六军的六个步兵师,连同已经投靠到明军麾下的袁甲三部,还有淮南、苏北的地方武装团练,淮河以南忠于大明的武力也达到了将近15万人,加上这次的援兵,已经妥妥超过20万了。如果再算上淮北苗沛霖部,明军投入前线的军队已经高达40万,这样的出兵规模,在明军历史上,是从来未曾有过的。

大明天子朱济世骑在马上,和他的军师罗泽南、副总参谋长老皮尔,还有一票皇家军校科班出身的参谋一起冒着风雪前进。经过几年的征战,他现在已经算是沙场老兵,战场感觉是越来越好了。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神采飞扬。在他的中军行军队列周围,全是衣甲鲜亮的骑兵,或手持长矛,或腰悬马刀,威风凛凛的前进。

朱济世满意的看着身边的这支骑兵,虽然只有区区六千,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和财富!训练是最高标准的,为这六千人所配备的外籍教官几乎占到了大明陆军当中全部外籍教官的三成,差不多是手把手向他们传授眼下欧洲最先进的骑兵战术……加上他们的战马、胸甲、马刀、手枪等等所有的装具装备放在世界上来说都是一流的,朱济世甚至觉得仅仅靠这六千骑兵就能横扫中原了!不过横扫中原却不是这些马上男儿的使命,漠北西域,乃至中亚和西伯利亚才是他们纵横驰骋的疆场,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才是他们真正的敌手!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骑着矮小的蒙古马的传骑疾驰过来——在取得东北之后,明军已经不再缺乏马匹了,不过蒙古种的军马不大适合进行骑乘冲击,所以只配备给了寻常的侦察兵和传令兵,这些人也没有锦衣骑士的身份,马上功夫也很稀松。三个骑兵都汗淋淋的,在罗泽南的马前勒住了马,行了军礼大声报告:“第六军任长官汇报,接获淮北巡抚衙门军报,徐州大捷!苗巡抚督军在徐州摧破太平军30万,斩杀贼首3万级,俘敌5万余,阵斩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鲁王曾天养!”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朱济世、罗泽南还有周围的几个参谋几乎同时惊呼起来。

摧破30万太平军!还斩杀3万,俘虏5万,还杀了韦昌辉和曾天养!!!

这样的战绩也忒牛逼了吧?苗沛霖真这么能打?

朱济世看了眼罗泽南。罗大军师也是一愣愣的,忙接过传骑手中的信件拆开看了又看。信封里面塞了两张信纸,一张是淮北巡抚衙门发出的捷报——只是初步的报告,稍后还会正式遣使向应天府和朱济世报捷;另一张是第6军军长任怡江的亲笔信,第6军在获悉太平军大队抵达徐州之后,就秘密派遣侦骑化妆潜行到徐州城左近观察,结果远远目睹了徐州大战的整个过程,可以确定苗家军取得大捷,太平军在徐州城内中伏惨败,精锐丧失,余众胆寒,30万大军溃于一旦!

“皇上,任将军派出的侦骑亲眼目睹了徐州之战……苗军的确大胜,太平军惨败了!”

“韦昌辉真的死了?”朱济世追问了一句。

“这就不清楚了,不过攻打徐州的太平军的确败得挺惨的,没准这个韦昌辉真是亲敌冒进被打死了。”罗泽南苦笑着摇摇头,“战场上面的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阴沟里面翻船也不奇怪啊。”

“难道是因为韦昌辉冒进被杀才败成这样的?”朱济世摇摇头,有点不敢置信。历史上把杨秀清宰掉的韦昌辉韦北王就这样没有了?

“皇上,或许太平军真是朽了吧?”罗泽南笑吟吟地道,“臣已经得到过不少关于太平军朽坏的报告了,他们自大入了北京,战力战心都大大不如前了,上面的人都在争地位争宅子争女人,下面的人则争财货争吃喝,再没有之前那种不畏死不怕苦的劲头了。这样的情况,在当日的闯逆军中也出现过的。”

罗泽南试着解释徐州之战背后的原因,朱济世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太平军若真的已经朽坏了倒也好,扫北平中原的阻力便小了许多。

……

徐州淮北巡抚衙门的议事厅内,一片马刺咯吱咯吱踩动,腰刀叮当叮当碰撞的声音。整个大厅里面都是穿着红色蟒袍,带着乌纱帽的苗家军系统将官,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苗家军在历史上就出现过,其实就是淮北一带的地主武装,人数最多时也有十几万众。不过淮北的地主士绅和湘湖不同,大多不怎么读书,但是尚武之风倒是颇为流行,因此苗沛霖军中也都是些粗鲁武夫,不知道什么叫揖让从容,大胜之后,就扯着大嗓门给苗大巡抚道贺了。

苗沛霖本人这时候也是披挂整齐,端坐在公案之后,捋着胡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案上并排放着的两颗脑袋!

这两颗脑袋的主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太平军小兵,因为他们的身子上都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脑袋上面还有纸糊的龙冠,显然就是太平天国的王爷啊!其中一人已经肯定是太平天国的鲁王曾天养,另一人是在瓮城里面被大爆炸炸死的,脸孔已经血肉模糊,认不出来是谁,不过他是和太平军的北殿精锐在一起的,想来就是北王韦昌辉吧?

“一阵斩二王!大帅之功可不在郑延平之下,将来准有封王的前程,卑职为大帅贺!”

“摧破太平军30万,徐州大捷定可名垂青史,大帅实乃我大明第一功臣……”

“韦昌辉、曾天养授首,太平军上下必然惊怖,大帅何不乘胜提大军北上西进,尽复中原之地呢?”

“对啊,大帅何不北上复燕京,也好让皇上知道我淮北男儿的悍勇。”

第508章 中了圈套

看到麾下将官全都意气风发,苗沛霖也微微一笑,咳嗽一声,下面顿时鸦雀无声。他一扭头看着坐在自己右首边第一把交椅上的刘淑愈,笑道:“亦韩兄,你怎么看?”

刘淑愈笑了笑:“太平军朽了!”

“真的朽了?不会有诈?”苗沛霖迟疑了下,低声问道。

“怎么会有诈呢?就算有诈也诈不到那种程度啊!”刘淑愈用力摇了摇头,很肯定地道,“校场口那儿都打出尸山血海了,砍下的脑袋堆得像山一样高……这个总假不了吧?”

提到校场口一战,苗沛霖脸上也是一凝。他可是亲自指挥了两日前的校场口大战,此战之激烈之血腥,他这辈子都忘不掉!如果不是自己早有准备,把校场口周围的建筑都变成了堡垒,又在校场口布置了街垒工事,让自己的洋枪队倚着街垒、堡垒作战,这校场口怕不是曾天养的死地,而是自己绝命的地方了。

“的确假不了!”苗沛霖沉吟道,“太平军的洋枪队的确不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