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02章

天朝之梦-第102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和那少年还有码头上的客商,都上了水陆洋行的船,由于跑的是短途,所以船上没有装多少饮水、食物,载客量自然大增,满满的有两三百人。左宗棠和那少年在靠近左舷的地方找了个位子坐下来,继续说话。

“小哥贵姓啊?”

“免贵,姓风,名成。”少年的姓氏倒是少有,往上追溯因上太昊伏羲氏之后,算是华夏民族的老姓,不过到了清朝,风姓族人已经不多,广东这里倒还有一些。这少年便是世居广州,家里世代都是行商的管事,因此从小就受了西式教育,对西洋的“奇技淫巧”极有兴趣,这次是去香港考济世大学的。

“在下姓左,名今亮,也是去济世大学的,想谋个儒学教席的差事。”左宗棠捋着胡须笑着自我介绍道。

“哦,那我可要喊先生一声老师了。”风成冲左宗棠很有礼貌的拱了拱手。

左宗棠见这少年机敏有礼,也颇为喜欢,正想继续与之攀谈,忽然有人走到他们俩跟前,塞过两张报纸,还喊了一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便转身离开去向别的乘客发报纸了。

“这个是……”左宗棠拿起报纸一看,竟然是一份已经被清廷严禁的《大公报》。

“这是替朱爵爷做事的洪家兄弟。”风成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了,一边展开报纸,一边笑着解释道,“这份《大公报》是朱爵爷出钱办的,本来广州城的大街上有人发卖,也就是几文钱一张。结果被官府禁止了,这朱爵爷干脆不卖《大公报》了,改成白送,还雇了洪家兄弟办这事儿。所以《大公报》在广东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概只有广州城内的督抚将军假装不知道吧?”

“官差就不管了?”左宗棠展开报纸一瞧,上面刊登的内容还不少,有西洋各国和南洋各地的时政消息,有各种商品、货物的报价,有洋行招人的信息,还有介绍各种洋货的文章。不过最吸引眼球的,却是一篇名为《中华亡国二百年》的文章,文字颇为粗鄙,内容嘛,不用说,自是大逆不道。将200年前的明朝灭亡称作是“中华亡国”,也就是儒士们所言的亡天下。又指满清在中国的统治是殖民统治,并且将满清治下的中国,同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希腊、塞尔维亚,英国治下的印度,俄罗斯治下的波兰相比,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满清统治比起奥斯曼、英国、俄罗斯更为残暴,亿兆汉人的地位比之印度人还略低一等,实在是悲惨到了极点,不造反真是没天理了……

“除非上面拿鬼头大刀押着,否则谁管这个啊?”风成一边津津有味看着报纸,一边随口答道,“一开始的时候是有人管过,可人家洪家兄弟也不是吃素的,多管闲事的那些官差,回到家里就让人跺成八块!朱爵爷还放了话出来,哪个官差不开眼,敢和发《大公报》的洪门兄弟过不去,他就出一千块银元下江湖格杀令!您说这等要命的差事谁去做啊?好在洪家兄弟不进广州城里去发报纸的,所以官差们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其实广东衙门里当差的衙役,大多也是洪家兄弟,都是拜过五祖,立志复明的。”

这大清朝的统治,是北方严密,南方松弛,京师周围是不可能有这等事情的。可是在鱼龙混杂的广州,这官差和洪门,真的是官匪一家亲的!清朝官差的薪俸极低,几近于无,当官差的如果不想办法受贿,肯定是吃不饱的。而广东洪门势大,贩夫走卒都是洪家兄弟,这官差如果不拜老头子入洪门,想要索贿可就不大容易了。在广州这里,打死个把官差,真不是什么大事儿。

最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广东的绿营兵丁,也多有洪家兄弟。因为绿营兵饷微薄,还时常被上官克扣,没有哪个兵丁可以靠这些军饷养家糊口,所以都在外面有各自的营生。而广东各城市里面,又都是洪门弟子满地走的局面,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要是不入洪门,就只有回乡下去种地了。

“朱爵爷是朱明之后,乃是天下洪门所奉的领袖,又在香港开了大明山,广东这里的洪门大佬都尊称他一声:明公。如果按照江湖上面的规矩,广东绿营大半的兵丁,都该叫他阿爹的。”

左宗棠闻言暗笑:好嘛,大清朝的绿营兵要管逆明反贼叫爹……这事儿要是让道光皇帝知道了,大概就更加不相信汉人了吧?

此时正是夏季,往香港行船不是顺风,因而船行缓慢,一天一夜才到了米字旗飘扬的香港岛,停靠在了中环码头。

香港的中环正对着九龙半岛,是眼下香港的中心地段,西洋式的马路已经建起了好几条。其中最繁华的当属1842年2月落成的女皇大道,女皇大道上面,已经有不少崭新的西式建筑矗立在女皇大道之上,如:香港会所、香港法院、库务署及邮政总局、宝顺洋行、香港大药房、东藩汇理银行等等,不过最高大也是最豪华的建筑物,则非济世行、塞古尔行、南洋行这三处原本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大楼莫属。另外,在济世行大楼之侧,还有一个工地正在建设,那便是“法兰西汇丰银行”总行的所在了。

左宗棠和风成的目的地都是济世行大楼,大楼的正门大门之上,除了挂着“济世洋行”的牌匾之外,还有两块临时挂出来的牌子,上面分别写着“济世大学及书院招聘处”和“济世大学及书院招生处”的牌子。不过这个“招聘处”和“招生处”其实是一回事,在济世行二楼有个办公室,负责人是济世洋行买办汤启文。而且也冷清的很,没有什么人来报名,所以左宗棠和风成自然受到了极为热情地接待。

“风少爷,您要报考济世大学?好啊!这是考卷,您拿着到一旁的办公桌上去做一下,只要答对一半题目就算及格,立马可以入学……学费?哦,咱中国人上学不交学费的,是有全额奖学金的!”

打发风成去做题目,汤大买办又来招呼左宗棠。这个左宗棠上了些年纪,气度不凡,瞧着就是有点学问的。

“您老是秀才!”

听到左宗棠自称是秀才(左宗棠实是举人)功名,汤启文的眼睛都瞪圆了!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学问家啊!呃,济世大学里面科学院院士也有一个,西洋过来的博士、硕士有一堆,可偏偏没有精通儒学的老师,这大清国的儒生,到现在还没有接受朱济世这位预备反攻大陆的前明余孽呢!

所以这左宗棠现在是第一个前来投靠的“秀才”,汤启文当然不敢怠慢了。他知道朱济世是要造反的,现在来投靠来的“秀才”可不是教书授学那么简单,这都是从龙之臣,将来不是督抚就是部阁。

第164章 明主得英才

“相公,你快来瞧瞧这个。”

才从鸭脷洲军校回到深水湾大宅,朱济世就从夫人罗香梅手里接过一份写满了毛笔字的卷轴。

我们的朱大校长近来真是忙得脚不着地,每个礼拜,一、三、五去鸭脷洲的军校坐镇,给士官生们灌输民族国家的大道理。二、四、六则去济世大学授课,主讲医学和化学,有时候还要示范外科手术——济世大学眼下有一所小小的附属医院,医疗水平当然是全亚洲第一的!服务对象,都是广州、香港一代的洋行大班和买办,收费虽然高昂,但还是顾客盈门,谁让这些人有的是银子呢?

今天是星期一,朱济世便是刚刚从鸭脷洲军校回来。接过卷轴,展开一看,原来是一篇策论,《论中学为本》。这是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招聘儒学教师的考题,八股文章什么的,朱济世自己也看不懂,所以就考这个策论了。由于大学和书院给教师开出的薪水颇高,所以过去几个月已经招到了一些儒生,都是些考来考去连个秀才都不中的家伙。也做不出什么好文章,朱济世就捡毛笔字还过得去的录用,让他们去误人子弟了。

不过今天好像有人才上门了!先不看文章,单看这手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的毛笔字,就不是那帮秀才都不中的书生能写出来的。

“唔,这笔字很不错啊!”朱济世点了点头,将外套脱了递给罗香梅。

罗香梅却不接,而是正容道:“相公,您再看看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朱济世怔了一下,忙展开卷轴接着往下看,只看了几眼,便完全被上面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满清自顺治二年以来,便以科举治士人,以士人驭天下,科举之名,虽为取才,实则牢笼,探其根本,却为满汉分利之用。爱新觉罗氏者,满人也,向以八旗为腹心,以亿兆汉民为奴仆,欲尽得其利,又惧汉家英雄行洪武之事。乃分天下之利一二,以科举之名,散于士林,使草莽之雄,有渺茫之望,熄刘项之念,一心于八股文章之间,做暮登庙堂之梦。满清江山,得享二百年国祚,皆因于此也。

方今,满清虽有失德,但气数犹在。所谓气数者,便在科举,在于天下英雄,为一二之利所惑,愚忠满清,为虎作伥。江湖之人,不过寥寥千万,固翘首以待明公,却难敌士林所挟之亿兆农人。若明公举大事,满清必会再让一二之利于士林,使之广练团勇,为明公死敌。明公之兵虽精,能尽杀亿万农人乎,即便取胜,也将使中华生灵涂炭,国家元气丧尽,西洋之国,必得渔翁之利……”

这篇文章,虽只寥寥千言,却直指满清天下的根本,让朱济世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说是拨开云雾见日月,也不为过。

“这位左今亮先生在哪里?”朱济世扭头便问罗香梅。

“还在女皇大街,汤启文为他安排了住所。”

“快派人去请。”朱济世大声吩咐道。

“相公,”罗香梅正色道,“如此大才,该你亲自去请!”≮更多好书请访问:。。≯

“对对对!该亲自去请!”朱济世抚掌道,“这位今亮先生既然点出满清天下的根本所在,那就必然有破其根本之策!若得起相助,真是天下有望啊!”

我们这位朱大爵士,虽然是后世穿越客,但却是一心想靠读书上进的理科男,不大了解清朝的那些事情。要他这个时代整点能赚钱的药品、化学品固然不难,可要弄清楚满清的命门所在,却是不大容易。虽然依靠强大的财力可以培养出优秀军官,可以练出东亚无敌的强兵,但是取天下并不光靠兵强硬打,否则打下一片废墟,又不知道要花多少年重建了。

而且这大英帝国定然没按什么好心,谁知道他们准备怎么出卖自己这个朋友呢?所以,这天下还是全取下来比较好。

……

左宗棠现在被汤启文安排在塞古尔行大楼里面最豪华的客房里,这塞古尔家族的业务原来还包括经营酒店旅馆,塞古尔行大楼里面就有一家眼下香港最高级的远东大饭店,里面吃喝玩乐俱全,还开有赌场,算是香港这里洋商们的销金窟,最好的客房,住上一晚需要10个英镑,实在是昂贵之极。所以左宗棠对自己所受到的礼遇,还是颇为满意的。

但是在这间布置的豪华舒适的西式套房之内,左宗棠却没有丝毫睡意,而是整好衣冠,点了鲸鱼油灯,恭候朱济世的大驾。若是那位“明公”看了他的文章,仍然不打算连夜登门,那么明天一早,他就打算离开香港返回广州了,这面不见也罢。

好在,朱济世并未让他久等,天色方黑,客房门外便传来了汤启文的声音。

“左先生,左先生歇息了吗?我家公爷来访了。”

“请进吧。”

左宗棠的语调中有很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