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489章

诸夏-第489章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头为双头核心,将能够完全制造所有的陆军、空军武器,从最小的螺丝钉到最大的战机坦克,无不齐备。第三个包括海军制造在内的兰芳共和**事工业体系也将建成,三驾马车,将共同建设为源源不断的强大军事武装力量。

截止1933年五月,中国总共建成了十家炼钢厂,其中济南、莱芜、青岛、坊和酒泉、包头六家是陈晓奇控制下的钢铁总产能达到6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是跟特种优质钢材,覆盖了汽车、传播、铁路、机械、化工、航空等等所有的行业所需,民用建筑用廉价钢材产量极低,而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被山西晋商联合搞得钢厂、江浙财团搞得武汉钢厂以及昆明的合资钢厂给分了,他们的总炼钢量不到一百万吨。还有一家,却是日本人在辽宁新建的钢铁厂,不管产出多少,貌似跟中国人没关系。

若是加长中法合资越南钢铁,和在兰芳共和国的炼钢厂,陈晓奇实际控制的钢铁企业已经有一千万吨钢生产能力,但目前为止因为市场消费不够的原因,开工率不足一半。但只要到了需要的时候,直接全面运转不是问题,再次扩大也不是问题,钢铁已经不能成为中国工业的瓶颈了。而且,在连铸连工艺、电渣重熔技术、甚至是氧吹顶转炉炼钢技术上面,他们还是领先的,即便是战舰和坦克战车的装甲钢,战机所需的高强度轻型合金钢,以及机床、发动机所需要的特种钢都不是问题。

其他的金属冶炼工业,诸如特殊合金、电解铝、精炼铅、电解铜等等都可以保证需要,而高端的化工技术更是世界领先,其他的发电机等电器制造、煤气机等精密机床制造、电工器材、无线电设备、酒精提炼、石油冶炼、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煤化工以及植物油炼制轻油、化肥、新式制碱、硫酸、煤炭炼焦等新型工业,更是无需多说,在未来五年完全吸收了德美两国的技术和设备之后,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能够自给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可以大量复制、急速增幅、规模生产、技术领先的绝对不弱于世界强国的体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陈晓奇就等着这个质变之后从少年到青年的迅速转变时期的结束,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未来大变局的到来,那时候,风云将从他的手中掀开!

1933年6月,齐鲁商会再次扩建他们在北京的驻办处规模。他们在东交民巷那寸土寸金的地角硬生生开出来一块不小的地皮,然后把那些造型古朴庄重精美别致的建筑拉倒,铲掉根基之后,从新开始建设一栋完全不同的大楼。

这栋大楼采用的是这时代中国非常罕见的钢结构骨架,长达十几米的粗大工字钢和直径达到十厘米的粗大钢管以及其他高强度合金型材大量使用在这座建筑上面,令它可以在相对单薄的墙体结构中,拥有超大的总体强度,并且以这种建材,他们搭建出来八米以上的穹窿拱顶,宽阔的大厅简直就是个无柱结构的大会堂,任何人走进去都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这还仅仅是主体结构,他们往地下深挖了足有十几米的大坑,光抽水都排了不知道多少立方,两层地下室结构据说可以防住这世界上最大的重磅炸弹轰击而丝毫不必担心内部受损。

外部,这栋大楼总数二十四层,建成之后将可能是北京最高大的建筑,内部装修的多么豪华就不说了,光是那一天到晚光彩夺目的玻璃幕墙,不知道令多少中外人士瞠目结舌,比起北京城的红墙绿瓦金碧辉煌,这栋大楼带来的是一股强烈的工业时代的视觉冲击!任何人都可以在每一个细节上感受到它的压力,

力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敬畏。

另一层面上,这栋大楼却第一次向全世界表达了一种态度………它的每一粒沙子、每一颗钉子、每一根电线、每一根钢筋,都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而且它从设计到组织建造,到内部装修到完成投入使用,完完全全是中国人自己做的工作,且其中涉及到的庞大组织管理,一切物资的转运使用,一切建筑材料的计算和效率控制,都堪称这个时代的典范,有心的人从里面可以得出大量的惊人结论………完成这一切的人或者组织,他们可以凭借这种能力无往不利!

时间这栋大楼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建成。

当它正式开放的时候,当拦住人们视线的麻袋片子揭开的时候,当阳光第一次从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彩的时候,整个北平城都被惊动了!生活在这里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被这样的建筑成就震惊了!中国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齐鲁商会没有就此发表任何的言论。但是从那一天开始,全国各大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了从头到尾的所有关节,字里行间丝毫不掩饰对中国人自己创造工业时代辉煌的骄傲和得意,毫无疑问的,它再次提升了齐鲁商会这个已经掌控了中国经济、为亿万人带来全新生活的庞大工商业组织的声望。

当然,这一切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仇视和忌讳!这些人不用说,就是朝着北平城不断蚕食前进的日本人,他们都把军营开到了二十九军的对面,甚至时不时的挑起争端。他们的武力挑衅在夺得了东三省和热河之后,却没有因此的得到更大的报酬,所以上下狂怒的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得意成绩特别的不喜欢!

从1931年他们占了沈阳开始,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义勇军就没断了给他们找麻烦,尽管随着大量汉奸的出现,关东军集中全力压缩扫荡义勇军生存环境,直到杨靖宇、马占山等人的队伍都被挤压在狭小地段动弹不得,这种平静似乎就要到来了。

然而他们料错了!义勇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他们大军紧逼几股影响巨大的队伍时空出来的缝隙,如同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再次泛滥开来!这一次,日军发现这些人实在是太难对付了!他们不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最关键的是他们无比熟悉当地的地形,而已经发展起来的汉奸组织在全部暴露之后,被不知道多少股的这些义勇军分头刺杀悉数剿灭,剩下的伪军噤若寒蝉,打死不出工不出力了。

这还没完,这些人秉承九一八后东北的优良传统,到处制造刮不掉弄不完的牛皮癣广告,凡是人类能想出来的咒骂污秽日本人的词语都用中日文写的到处都是,除了闭着眼走路之外,谁也不可能避免那些图文并茂的墙面、地面文化的洗礼,对此,日本人气的三尸神暴跳却又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把东北的人都杀光了吧!

辽宁腹地在十几万大军密不透风的封锁之下相对安定,重工业开始转移,大量资源开始挖掘运往日本,上百万的日本工人被分流到这里来工作,数十万的日本家庭开始在武装移民下展开了对中国人的掺沙子行动,千辛万苦的折腾,一切似乎终于要上轨道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开始对他们宣扬自己的成就了!一栋楼能说明什么,精擅总结分析的日本人得出来一大堆的结论,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人有了强大的可能,对付他们的计划必须要提到日程上!东北资源的掠夺必须要加大!帝国工业产品的输出必须要想办法打开局面!

日本的崛起,仰赖中国四亿多人口的消费拉动他们的工业生产。当中国市场被中国人自己联合英法美垄断控制之后,日本产品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即便是在亲日派聚集的东南沿海地区,江浙财团们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产出自然不会轻易将这笔财富分出去,有了美华集团输出的新兴系列工业品产销一条龙服务,学到家之后的中国工业实业家们,拿出来的是日本人绝对比不上的产品和低价格。不管怎么亲近日货,谁也不会傻乎乎的多花钱。这种情况下,失去了外面市场拉动,自己又没能力拉动消费的日本,占领东北后的战略目标看来不是多么的美妙,国家经济的复苏依然拖沓严重!

等等一切困难,都在逼迫日本人上层逐渐拧成一股绳,民间军队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将政府中国、征服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来当做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手段,凡是反对这些的高官内阁,毫不客气的刺杀。中国的崛起,带来的是战争的阴云一天天浓厚起来。

在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中,1933年后的中国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几年平静日子,蒋委员长的心腹大患“赤匪”被赶出了江浙地区和长江沿岸富庶之地,他的“黄金岁月”终于到来。

在察哈尔,一座拦在永定河上游的大型水库正在建立,这座同时可以提供三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的大型水利设施将为察东地区带来数百万亩的两天灌溉,同时也将消除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京津地段永定河水灾,对于当地民众而言的确是善莫大焉。

但是,很多人却对此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一座水库万一被炸开了,整个京津岂不成了一片泽国?这岂不是在北平人脑袋上加了一个大炸弹么?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六九章 白银法案

这座水库,在后世是永定河上第一座水库,被称作“官厅水库”,在45米高的水库大坝拦截下,形成一个面积230平方公里,控制永定河97%的流域面积的径流,库容227亿立方公尺的特大型水库。可以过滤沉淀素有“小黄河”之称的永定河的泥沙,可以控制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可以提供部分电力,更可以提供一个北部的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可以说在民生上,它的好处说之不尽,仅是对北平地区的水利调节和用水供给,便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机构。

然而,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这个时代要想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时至今日,还有人拿着风水说事,也有人拿着北京城的危险说事,至于说承建方摆出来的那么多对于京津地带的好处,他们权当看不见,不少人喋喋不休的在那里掰扯。

最后还是陈晓奇一锤定音………我们修我们的就是了,管那帮比永定河的王八好不了多少的混账玩意儿说什么?有本事他们就越过日本人的防线来拆了试试!

还真别说,那些负责的工程设计人员全部不再理会所谓的真知灼见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反正几万工程兵和征调的几万察哈尔民夫一起干起来,一切照着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那些人干巴巴的叫唤了很久便知趣的不出动静了。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陈晓奇是个军阀,不是中央政府那些要体面的官,更不是那种容易被人忽悠的热血青头,除了宋哲元能利用职务之便阻挡之外,没人管得了他想干什么,再者说察哈尔那地方太敏感,管的多了,谁也不捞好!

宋哲元为什么要阻拦?打从1923年开始,山东地面上就没完没了的修水库建水渠,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处现在谁不知道?虽然不敢说保证山东地面上风调雨顺,但是旱涝保收这一点却是第一次做到了,且调节洪水干旱的功能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在陕甘,在绥远,同样的事情不断在推进,向来被当做贫瘠地区的西北一个个的“鱼米之乡”迅速建起,凭的不就是这样的基础民生工程么?这是实打实的富民建设,支持都来不及呢!

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反正投资方该怎么干怎么干,穷苦惯了的察哈尔人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出现,一则建造这么大的水库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就业机会,建成之后又可以就地组建大量的围绕着水库设立的经济体,这一切都需要从当地招收大量工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