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428章

诸夏-第428章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学良没有蠢到家的话。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不去问问老蒋的意思。日本人事前折腾出那么大的动静。结论早就已经做出来了。张学良岂会不知道?张作相专门派人警告他的事情。陈晓奇可是知道的!情报人员把那些天的大行动都记得清清楚楚。可以说。张学良绝对不会那么武断的就做出“收枪入库、挺着等死”地决定。其自大过头的事情是可能的。但要说为了保存实力就那么轻飘飘的把基业都丢了。一句“没想到”就完了?这个谁信啊!

无论如何。日本人是一定要下手抢东北的。这个不管在哪一个时空都难以避免。除非张学良强大到逆天地程度。或者起码有山东今日的军力和心气。特别是有陈晓奇这种对日本人恨入骨头的家伙当领导。而日本军人和政府之间的不合作、不妥协。甚至是币原外交政策那所谓“平和”的面目下。真实的对日军的纵容态度。这都是摸得着的征兆。否则地话。为什么历史上日本关东军三番五次违反内阁决议。无数次挑起争端并获得利益。却没有一个人为此下台?反倒是那些真地反对关东军做法的人。却被一次次的刺杀、干掉。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日本人从上到下的那些个心思么?

因此。陈晓奇不但在十天前发出了那样的报告。还再一次将《田中奏折》发表出来。其用意不必多说。便是要提醒诸公。这件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到今天事情出来了。也绝对不能听日本人自说自话地辩解。什么是“关东军”不听号令的“独走”?这纯粹是日本整个国家和民族为了找出路的必然做法!

所以。9月17日的时候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作出否认日政府对中村事件出兵计划”的声明时。陈晓奇权当那是放屁!这并不是说因为他知道历史走向。而是来到这里认真分析了日本面临地现状压力。是不得不然。不得不这么干!

至于说通过这样的手段说服老蒋抗日?那简直是在开玩笑!诚然。如果是在这个时候就明确对日本的态度。将关东军从东北彻底赶出去。那么对于日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根本就没有做好动员的日军未必也就能打得过全面集中起来的百万中国军队。这是可以通过比照得出的结论!

但是很显然。这不符合蒋总司令的意愿!他期望的是通过各种事情对全国各地的力量进行“削藩”。不管是内斗。还是外藩的侵略。只要不是对着他的老巢江浙地带或者长江中下游下手。他是绝对不会倾力去搞的!凭着黄埔军起家的他。怎么能不明白。只要保留自己的军力强大。他才能真正的说了算?

陈晓奇笑道:“我是绝对不指望老蒋能做什么改变的!我只是提醒他。提醒很多人。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而已!现在看来。我的一片好意全都给人家误会了!呵呵。不过这样也好。该是真么还是什么。人要往绝路上走。咱们劝过了也就算了。拉着人家就没有必要了吧!”

“那你到底是要不要发动这埋下来的后招呢?若然一切都是按照这个形式走下去。终究还是一场脱不开的麻烦!已经被鼓动起来的民意。你又怎么去交代?咱们山东的父老。和全国各地来的那么多青年才俊。可是看不得你陈大老板食言而肥啊!”周云卿感到不好解决的。却是这样一件事。煽动民意固然是一着好棋。但若是处置不当。受伤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啊!

陈晓奇翻了翻眼皮。沉寂了半晌才憋出来一句话:“静观其变!”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四三章 大麻烦

Ps:关于蒋中正和张学良不抵抗政策的问题,参见台湾版《中华民国史事日志》民国20年。七,二九)丙、蒋中正电张学良,避免与日本冲突。

另,“不抵抗,挺着等死”的话参见赵镇藩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第一卷“日军进攻北大营和我军的撤退”一文,乃是转述荣臻原话。

对于陈晓奇“贸贸然”的发出那等不合时宜的言论,不但蒋总司令为之挠头,直接当事人张学良也是倍感焦虑。他一直以为那群蹲在山东不动弹的人没什么进取心,现在看来还真就未必,说是要主动请战,帮着他去辽宁抗击日寇,焉知这不过是假道伐虢的勾当?他们的军队进去了,还能退出来了?以山东人跟东北人之间根本打不断的血亲关系,他们要融入进去太容易了,而在这一进一退之间,两方面的表现可就反差太大了!

这年头,吃粮混日子的大头兵固然不少,有家有口的良家子也是所在多有,加上现在的中国正是革命风潮叠涌、青年志气昂扬的时节,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的事情开起头,像陈晓奇这种人在后面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熊熊燃烧的烈焰可是很容易吞噬一切的!

那些热血青年,莘莘学子们,从学校里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就是为了新的国家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口号,众多操持不同派别思想的教授学者们。本质上也大部分都是期冀中华崛起地,他们将这种强烈的渴望灌注到学生们心中,这才有了这个时代前赴后继源源不断的青年才俊献身革命事业。

虽然说,对于以前北洋军阀那些不要脸的老大们。学生怎么闹腾都不过是些小事怎么也都糊弄地过去,但到了现在,世易时移,很多情况都不能再那样处理了。你可以不去管他们,但是你不能不防备某些人利用他们来搞事。

所以,他很客气的去电谢过陈晓奇的好意,不过着重强调一点,那就是交兵大事事关国家大政,不可操之过急。再者现在没有对日本宣战,一切皆是他们东北军的私事,故不劳陈主席操心,真地需要借助贵处力量的时候,咱们再谈不迟。

第三个来电劝阻的人就比较有意思了,却是刚回山西没多久的大佬阎锡山。

8月5日,自从中原大战失败下野后就一直呆在大连日本租界内当寓公的阎锡山,在土肥原贤二的安排下乘坐日本飞机回到山西,其时得意洋洋。扬言称老蒋无奈何于他。不出一个月就有事情忙了!

他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知道了日本人即将搞事地消息。更加知道了石友三造反的真相实情,而土肥原之所以出这么大力帮助他重新掌权。其目的也就在希望阎锡山能够继石友三之后,继续将中国西北的局势绞成一团糟。令东北军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于尽可能的牵扯更多的力量,包括那些刚刚投入蒋系阵营的原西北军将士。

阎锡山称的上是老谋深算了,别看他急匆匆的高了一回“四九小朝廷”就下了台,这不代表他就是那种光迷恋权势地位名声就不顾一切地,比如说段祺瑞那种人。对于自己地地盘、军队、根本他有着充分的认识,更加知道日本人在打什么鬼主意。

结果,他回到山西之后,不但没有照着日本人所说地那样去给南京政府拖后腿,反倒掉过头来跟东北军杨虎城等人谈好价钱划定区域,根本不打算有什么冲突,安安稳稳的呆在老巢发展力量,日本人在阎身上打得主意至此算是失败了。/

吃了一次亏之后,阎锡山痛定思痛,决定不再像以前一般那么个搞法,见识过东北军和山东军地实力之后,他才明白光凭自己那点家底是玩不转的,想要在政坛上谋取突破,首先还是得跟老蒋搞好关系,再这么,便是要深挖潜力猛练内功,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根基夯结实了,其实也就是军事建设要大大加强了。

阎锡山不能不受刺激,经过跟日本人的一番交流他才知道,合辙现在中国的几大势力之中,他的军事基础已经开始落后了!东北军那里战机将近三百架,战车五六十辆,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大炮的装备数量比日本人都多,不论军队多少了,光点这个数目字就够令人头大的!

再看中央军蒋系部队,经过这两三年的不断扩充建设,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是铁甲列车一应俱全,论数量论质量都已经赶上来了,再硬打下去非常不明智!

山东方面不用提了,现在全国各地的很多此类军火就是他们卖的,这帮家伙发军火财发的跟猪头似的,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鼓捣出来的!

算来算去,比他晋军更惨的,也就是西北马家、西南川军和两广粤军了,可比起人家的处境来,他老阎的地盘周围可谓是强敌环伺!那一家都虎视眈眈的不好惹,此时再看驻军甘肃和包头的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家伙装备,阎锡山只觉得当前实在危险!

所以他到家之后别的没干,第一时间就开出更大的优惠条件来,跟山东方面加强合作,山西别的东西不敢说,要人有人要矿有矿,大型重工业动辄投资几千万,他舍不得上马,因此在整合育才钢铁厂之后,他打听了一下新式大型炼钢厂的价钱之后就很明智的打消了扩展的念头,另外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山东方面控制下的三大炼钢厂的产量已经超出了中国的需求,他花钱干起来等着纯赔吧!

钢铁厂不扩展,但是花几十万开采矿产。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开挖出来的铁矿、铝土矿、煤炭等等沿着铁路北上包头,源源不断地矿产就是源源不断的钱啊!

赚了钱来干什么?买军火!阎锡山原本也计划将太原修械所重新整治之后用来大造枪炮武器的,结果试探了一圈,列强对于先进大炮武器之类的只卖产品不卖技术。且真地要上生产大口径炮的设备,那也是非常昂贵的,造出来又不能卖,只能自己装备。那么大的投资就太亏了!因此将修械所拆分合并成立太原兵工厂之后,生产地主要还是常用步枪、机枪、**,新增加的大部分设备几乎都是用来搞民用品的!眼瞅着山西这么大的富庶地方上,无数的民用品化作白花花的银子流到了别人口袋,他着急啊!

大力发展经济,开财源建强军。跟中央重新言归于好,与四方势力和睦相处,这是阎锡山回来之后采取地一系列措施,打仗的事情,他是能免则免!

但是,他已经知道的日军要闹事的状况终于还是出来了!他可不是张学良那愣头青,他太清楚日本人的做派了!当得知东北军放弃抵抗两天之内丢了基业的事情后,他就知道张学良这一回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了!同时也警惕着,别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兴风作浪的卷进去!最令他提防的。一则是南京老蒋。二则便是山东陈晓奇!

防备老蒋不算奇怪,阎锡山担心的是一旦跟日本打起来。张学良东北军肯定是责无旁贷地要顶上去,其次便是河北几大块原来冯玉祥地嫡系要跟进。接下来就轮到他和陈晓奇了,总而言之只要日军不是从海上过来。那么战事一开,最先被消耗干净的就是他们这三大伙子力量!

借助争端事件消耗对手地手段,老蒋拿手,他也会啊!冯玉祥不就是这么生生的被他们两家给算计死地么?现在事情闹出来,他一句话都不说,唯恐一个不小心被人抓住把柄给牵连进去,到时候就是扯不清的麻烦!

结果不出所料,这才两天功夫,陈晓奇就蹦出来了,说地那些话其实大家都明白,关键是不管他是惺惺作态也好,还是真的热血诚心为国家也罢,总而言之是不能让他得逞!

为什么?阎锡山担心陈晓奇借着这个名义往西北增兵!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们,谁不知道每逢有大事发生都是扩展底盘的好机会?上次中原大战陈氏没有大扩,是因为他们可能没做好准备,加之数百万的流民足够他们忙活个一年半载,这才只占了山东周边四十县,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