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277章

诸夏-第277章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富庶一点外。没有太出格地变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则不然,因为在这帮人的几年时间操纵下,山东实际上便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结构,其中流通最广地一种规则,就是标准化。

农民种地标准化。识字标准化,农作物收割售卖转运标准化。深加工处理还是标准化。其他的,工人技能培训标准化,等级评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标准化,晋升制度标准化。甚至吃饭穿衣走路之类的事情都实行标准化,夸张一点说。只差把麦穗上长几粒麦子都标准化了!

其他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这样一来效率之高就令人瞠目结舌,三年时间他们控制了一个省,而这些人都开始习惯标准化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一旦运用到军事生产上,他们甚至都不用专门地培训,只要告诉他们相应的标准就能按照军事要求生产出所需地物资,并且按照标准程序一直运到士兵那里,因为这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手段,山东愣是将绝大多数都不识字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便成了这个巨大机构中的一部分零部件。工作正常运转良好。虽然其工作质量比起列强那普及教育程度极高地国民来说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却是可以用人数来弥补地。只要那些人有现在这样的素质,那么一旦他们有了一亿人……上帝啊!那将是灾难性的情况!

英国人通过这些计算出来陈晓奇的潜在能量有多大,因此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后的几天内就做出了决定,加大对陈晓奇和山东势力的关注,必要时可以给与适当的政策倾斜,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势力是一定要抓到手的,否则做不成盟友那就成了敌人了!

陈晓奇有英国人想得那么牛叉么?很显然没有!他做到今天做成这个样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将一切都计算明白了。他提出物流系统,不过是想要将集装箱这一影响巨大地新兴物流工具尽快推出去占领市场,从而赚到大钱并且将世界大财团跟自己绑在一起发财而已。

他搞标准化,是因为后世经常被人提起地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理念,一流企业卖标准。

在20世纪初,绝大部分东西都还没有一个世界性的统一标准出现,最显然地例子………钢铁,第一个标准型的钢铁参数手册是美国人在五十年代弄出来的,从那之后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所以他们可以不在美国设厂,但却垄断了全世界大多数的产业行业,赚取了最大的一块利润,让全世界都围着他们的指挥棒团团转,而那时候的中国尽管是“世界加工厂”,却付出了二十年心血、满地的污染、断了子孙根的矿产资源和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换回来八百吨纸钞。

标准决定了一切,前提是有相应的国力当后盾。

陈晓奇来到这个时代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和足够好的后备人力做基础,而将亿万国民唤醒洗脑的艰巨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套手段就是………标准化,把人都当作流水线上的机械臂一般来培养,只要他们能够将其中某些最需要的事情做对,做准确,就可以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世的大学里都是这么干的,他们把大学当养猪场一般的使用,把学生当木头脑袋一般的动物喂养,四年一茬儿速度极其可观!质量什么的就没人管了!而这种方法不算最不人道的,最大的毛病在于,你们这些开工厂的,总得让这些产品有一样突出的优势和用途吧?!

就算把所有大学生当作机器人来培养,哪怕四年时间只教会他们干一件事情,一年五百万大学生!他们拼凑起来足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口口声声素质教育,着实可笑!

陈晓奇在这里也是这么干的,不管是技工学校还是大学生。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农民工,他一力倡导建立起来地这个巨大团队就是在这么干………把所有人培养成能够干好一件事或者某一部分工作的人!他们拼凑起来就是他所要的班底!这就是被逼无奈下找出来地终南捷径!否则就这么点时间,让他培养出来一千万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杀了他也办不到啊!

物流系统在军事上的用途。陈晓奇只知道个概念,具体的细节在美国提出来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但是回到山东之后,他就开始组织人在不断地研究开拓之中,相应的细则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一般人都弄不明白地庞大知识体系了。这时候他深切的认识到。在没有计算机软件辅助之下,做他设想中的那种高效完善的后勤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构想,却足以改变世界!

计算机地发明进程已经被他大大加快提前了,基于电子管的类似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已经做出来两台,每一台都有专门地电力系统供应,占据一个山洞。有陈晓奇提供的后世完整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基本指令构成理念,研发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另一时空的发展。建成IBM70那样的大型计算系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晶体管半导体研究机构的工作进展也有希望在五到十年内制造出锗单晶,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等等一大批先进理念的东西也都在“催化”下迅速生根发芽。

围绕着军事发展催生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发明,这是确凿无疑的。陈晓奇和他的团队也是被推动着将一些东西给搞了出来,越高越大越弄越多,所以他的研究队伍始终都不够用,课题太多了!

英国人高估了陈晓奇,但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无形之中帮了他很大地忙,而温莎伯爵地到来,无疑是将英国人的态度和一些合作策略落到了实处。一些见不得人地勾当就在他们的觥筹交错中商议了出来。

“几年不见。伯爵先生风采依旧,真的是可喜可贺啊!”这样的开头可比谈论天气啥的有味道多了。陈晓奇这个主人当的比较称职,上来就如此欢迎道。

温莎伯爵年龄到了这时候,老不老的其实看不大出来了,不过这两年的生意做的顺风顺水,颇有些宏图大展的意思,在国内一些人的评论中好了很多,他也是非常有面子,而带来这一切的陈晓奇在他眼中真的跟天使一般可爱,他难得的没有继续保持他那矜持的绅士派头,用力的跟陈晓奇拥抱一下,拍着陈晓奇的肩背哈哈大笑道:“陈先生这话说得很动听!不过说起来我却是有点老了,对女孩子的吸引力自然比不上您这样的年轻的绅士。”

宾主欢快的寒暄着落座,陈晓奇道:“伯爵先生在这个时候专程来这里,不会是只为了看我这个老朋友吧!我这里的红酒和西餐虽然做得还不错,却也不至于让你这么惦记啊!”

温莎伯爵道:“其实我更喜欢你的中国大餐!那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啊!呵呵,我听说您这里有专门的玻璃暖房专门用来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即使在寒冬也能够品尝到夏日的水果,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口福啊!”

他说的,是陈晓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原来化工厂的东南角开辟出来的几百亩农业试验田中,用玻璃大棚搞得一些反季蔬菜和水果的培育实验,现在已经开始用在别人看来珍贵无比的塑料薄膜做大棚了,那简直是奢侈透顶的勾当,为此济南以及周边的亲友故旧们一边切齿的骂他是个败家子,一边毫不客气的享用他这么“败家”的行径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

为了捞钱,陈晓奇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这种用价格高昂的材料建立起来的蔬菜生产基地,弄出来的东西价格自然会吓到一大片人,通俗一点说,在饭店里,一个菜的价格都赶上一般人一年的收入了,但就这样都供不应求,神奇的山东农业啊,什么都搞得出来,这都成了全国上下富豪们嘴边痛并快乐的享受之一了。

陈晓奇哈哈笑道:“伯爵先生这样的美食家,我们请请不来的!最近正有些非常新颖的菜品面世,正好请您来帮忙品尝一番,看看滋味是不是也适合胸怀世界的大英帝国的口味,顺便大家可以做下来一起探讨一下这里面的一些奥妙!”

话来话去说的貌似都是随意的生活,实质上都另有所指,所谓新鲜的蔬菜不光是蔬菜,更可能是山东集团新出来的某些令人惊叹的新发明或者新发现,所谓的品尝,那可能就是大家商量一下怎么个合作法,必要时可以研究研究分赃的问题,大家都是聪明人,话不用说的那么直接,那么市侩,多不好看那!

温莎伯爵笑道:“我这一次可不是空手来的啊!我听说陈先生最近生活的非常充实,只不过周围总有些讨厌的苍蝇在嗡嗡的乱叫,虽然不能危害人的生命,但是传染一些有害的细菌,打扰人的清静生活,还是非常可恶的。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英国人的态度

这说的就是最近日本人的勾当了,当然英国人说得比较含蓄,没有直接将潜在的巨大危害点出来,这符合他们的作风。

陈晓奇笑道:“他们的确非常讨厌,就算今天赶走了一两只,说不准过段时间又会跑来更大的一群,其中有些可能是能吸人血的牛虻,这都是可能致命的害虫啊!因此我打算准备下一些比较厉害点的灭虫药剂。不过伯爵先生似乎对这种事情很有心得,能否指教一二呢?”

国际间的纵横捭阖,当世无人能及英国人,便是后来的美国人横霸世界,他们也都是英国人的忠实学徒而已,所以在处理中日关系上,英国人绝对是有发言权的。

温莎伯爵道:“灭虫的方法我们有一些,不过我们觉得,最起码现在您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小虫子危害,您知道,在我们的北面,有一头很壮的熊似乎更担心这些苍蝇在吸了血之后变成更加庞大的一群,到时候他们的目标就可能是那头熊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这头熊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些苍蝇得逞的。另外,我们的一些鲜肉也都在您这里不是么?要是被苍蝇带来的病菌给污染了,那就太不妙了,所以,我们也备下一些杀虫剂,必要时可以借给您。”

日本人做梦都想吞并中国,以实现他霸占统治整个亚洲的狂妄计划,而一旦他们获得了半个中国巨大的领土、人口、矿产资源和市场,并把这一切转化为工业军事动力之后,对北极熊苏俄的威胁就太大了,那时候苏俄将面临东西夹攻的不利局面,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灾难性的变故出现,他们可是煞费苦心!

早在20世纪初,苏俄为了培植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能够独立拖住或者对抗日本的中国势力在他们的肚子底下垫着,他们出钱出人出力支持孙中山建立革命军并实施北伐。之所以支持孙某人,是因为他们找遍了中国的各路军阀,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以出卖国家利益、割让蒙古内外甚至允许苏俄驻军进来的条件。而孙不但答应地很痛快,更主动提出,“苏俄应该进驻一个师在新疆”。

所以孙得到了支持,陈晓奇自以为聪明的那一把捣乱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时候的他在政治上还非常的稚嫩,看不到这后面的复杂背景和鬼蜮内情。当然现在他什么都明白了。

孙中山死地太早,之后革命军迅速分裂,导致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一个可能快速壮大起来并有能力牵制日本的势力没有出现,俄国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