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诸夏 >

第176章

诸夏-第176章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他打算掉头回去的时候,前面不远处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像是一颗105重炮炮弹爆炸式的巨大轰鸣伴随着一团红色的焰火冲天而起!

张宗昌大恐,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东西炸了?!”

陈晓奇沉着脸,看着大老远冲过来的一个人,头也不回的说:“现在还不清楚!不过那一部分很重要,可能不大乐观!”

正说着,就听前面的人大喊:“快出去!三号储气罐爆炸起火了!毒气眼看都过来了!快走快走!”

跟在那个人后面的,是一大群穿着工作服带着口罩的工人,踉踉跄跄夺路而来,更有人一边跑一边咳嗽,似乎已经气力枯竭,远远的能看到一层淡绿色的气体从各种设施的缝隙之中冒出。朝着这边慢慢地笼罩过来。影影绰绰中,似乎还有人倒在地上,使劲的抽搐着。

张宗昌面色大变,一众随从面色大变,陈晓奇也是面色大变,大声吼道:“赶快拉警报!所有人撤出工厂!三公里之内不能有人!快啊!”

扭头冲张宗昌急急的说的道:“张大人!看来麻烦不小!为了您的安全打算,还是暂时回避一下的好!”

张宗昌可是着紧自己的老命,二话不说扭头就跑,而那几个跟随着的日本人则有些不甘心的拖在后面探头探脑的四面观看,希望发现其中地某些破绽之类的。

却不料从旁边一条岔道上突然冲过来一大群工人。他们一边咳嗽着一边没头苍蝇似的的乱撞,一下子将落在后面的这几个人卷了进去冲散开来,而后夹着他们西里呼噜的迅速冲出了化工厂的大门。

刺耳的警报声在化工厂地上空响起。工厂外侧,处于下风头的范围内,不管是正在做着什么工作的人都纷纷站起来,略加整理之后在路边上维持秩序者的指挥下快步离开,朝着西侧外围疏散去撤退。

张宗昌也顾不上跟陈晓奇道别了,出了门上了车。招呼一声加大油门狂奔而去,竟连停顿一下保持风度都不愿意。好在他没做的太绝了,给几个卷裹在人群中折腾了老半天才转悠出方向来的日本人留了一辆车,好歹的所有人都安全撤离。

目送着这支参观团大军的利索撤退,陈晓奇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完全按照严格的事故处理手册地安排,在相关人员地指挥之下迅速撤退到安全区,一大帮穿着橡胶防护服带着防毒面具的安全人员立刻乘坐着特种车辆冲进厂区内,有条不紊的开展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傍晚,钢厂临时指挥中心内,陈晓奇稳坐主位上。看着周围到来的相关人员。最后目光落在化工厂的中方经理杨全省的身上,道:“杨经理,这一次的毒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演习做得怎么样?”

杨全省欠身应一下,挺直了腰杆子,侃侃而谈:“根据老板和演习中心的安排,这次演习的各个环节都按照预定的时间达成,泄露控制、毒气处理、伤员救护、附近人员撤离等等措施操作得当,除了熟练度还需要加强、个别人慌乱之中没有关掉一些阀门和水电气等开关之外,总体效果是合格地。”

陈晓奇点点头:“嗯,这样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全部设备投入使用之后,这样的演习还要定期进行,务使保证整个工厂即使在真正遭受到意外的爆炸事故甚至是炮击和轰炸之后,都能尽快的展开自救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小泄露造成地伤害。需要配套那些设施,你们要及时总结出来上报指挥中心。”

杨全省点头应下。工厂,特别是这一类的化工炼油工业。出问题是很经常地。发生泄露和爆炸事故是必然的,但是能不能及时的处理好他。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那就要看人员是不是训练有素,管理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

从在济南建立这些工厂那一天起,陈晓奇就要求各部门做好最坏的打算,不管是发生事故,还是被大炮轰了,还是被飞机炸弹轰炸了,都得拿出相应的预案来,不能临时抱佛脚的瞎忙乱。济南是南北要冲战略要地,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因此没有这种预备的话,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今天就是一次成功的演习,不单纯是为了给张督办看的,这也是美华集团自我检验的方式之一。在安排了一下其它工作之后,陈晓奇单独召见情报部门和护卫队的人。

周云鹏笑眯眯的拎着一个兜兜近来,往陈晓奇的面前一放,笑道:“老板!这一次收获不小啊!这帮家伙身上牛黄狗宝的不少呢。您瞅瞅,都是些稀罕玩意儿。”

陈晓奇打开兜子一看,好嘛,东西真的是不少,有刚刚研究出来没多长时间的纽扣式微型照相机,有从车间搞到的金属碎屑,还有装了气体的瓶子,火柴盒大小的微型纸片上画满了密密麻麻地线路图和建筑分布。以及各种管线。

陈晓奇扬着那纸片吃惊的说:“这帮龟孙子这是什么时候画下来的?咱们都在旁边跟着啊!竟然没看出来?!”

周云鹏笑道:“老板,我听老胡他们说,这东西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他们能够在袖子里用两根手指头夹着铅笔画图写字的,捏泥人的能在袖子里八别人的脸面搞得跟真的一样,行行有绝活啊!”

陈晓奇将那一堆东西推开来,吩咐有关部门拿回去照例拆开来研究明白,该仿造的仿造,该吸收经验的那就一定要接受,这些先进东西不可多得。不是送上门来地,想买都不容易呢。

化工厂的事情对外宣称都是一场“演习”,不光是在内部这么说,在报纸上和电台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是陈晓奇单独给张宗昌给的汇报中称这不过是掩人耳目,防止惊扰地方造成恶劣影响,一旦有人闹事工厂开不了工的话,那就直接影响集团的收入。没有收入怎么给张大人纳税呢?

张宗昌并没有紧抓着他不放,因为就算他把陈晓奇抓起来,他也不能保证那些工厂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润,他没人会管,而陈晓奇也不给他机会。前脚他视察完了,后脚一本现有工厂的账目和该交地税单就报上来了,人家做的四平八稳无可挑剔,张大人除非要耍赖,否则别想从正规渠道搞出点名目来。

话说,不乱来的话。那也不是张宗昌了。7月8日。张宗昌兼任山东省长,彻底独揽大权。

7月15日,张宗昌下令征收军事善后特捐。每地丁银一两,加征银元2。2元;每漕米1石,加征银元6元。年底征齐,共征银元2000万元。

7月25日胶海关行政由北京政府直辖改归省署管理。省署开征盐税食户捐,规定每包(400市斤)食盐加征洋2。5元,仅此一项全省岁征洋200万元左右。

同时,张宗昌在济南设立山东渔航局,又在青岛、龙口等地设局10余处。向渔民收缴渔航税。从此之后,一张刮地三尺的大网洒遍全省,各行各业一个都逃不掉。

1925年山东局部发生旱灾,按照规矩,老少爷们请来和尚道士在龙王庙祈雨。张大人新官上任自然责无旁贷,他大驾光临祈雨现场后,不但没有上香叩拜。反而冲上前去。“PIAPIA”给了龙王爷两个大嘴巴子,大声骂道:“妈了个巴子的!你管着这个差事。竟然不下雨,你看看把俺山东的老百姓祸害成什么样了?!你他娘的三天之内不下雨,老子拿大炮轰你个王八

三天之后,张宗昌果真架炮朝天轰,偏偏那么巧就真的下起雨来!时人皆称张某人彪悍!利害!龙王爷都怕他!张某不免洋洋自得,自以为是有天意照顾的!行事越发肆无忌惮起来。

面对着张宗昌这种无底线不要脸的搜刮方式,山东省各界工商代表不得不聚集到一起商量对策。这一次他们选择地开会地点没敢在济南城内,而是选择了东部新建商埠区地商务会议中心,陈晓奇的地盘。这一次比另一个时空不一样的是,陈晓奇的意外崛起。

比之往些时日,这一次来的人要多很多,原因不外是重视程度以及这些时间来崛起的人大大增多了之故。有德高望重的孟老先生以及苗氏、周氏这样的影响巨大的人士牵头召集,有陈晓奇这样的新秀加盟助威,那几次加成后地结果绝非寻常可比,以至于开会当日,偌大的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之内,能容纳上千人用餐的巨大空间内,说不上座无虚席吧,却也是满满当当的了,一张张大圆桌周围坐满了参加会议的工商界人士和随从,无虑六七百号人。

因是茶话会的形式,便也没有单独设立什么主席台,只在中间靠前的位置几张桌子上,实力最强最有话语权地一些人团团围坐,拉着长线地麦克风给牵引到左近,供他们随时使用,陈晓奇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然足够重要,因此也是坐了上席。

过场自由交流之后,被新选为副会长地孟洛川老先生站起身来,老骨头刚硬坚强的稳稳站在那里,犀利的目光掠过会场中千奇百怪形色各异的诸人的脸面,轻咳一声,这便开场说道:“诸位同仁、朋友,诸位工商界的财东、老板、先生们!今日诸位贤才济济一堂,询是盛事,老朽忝为新一任商会副会长,确实有几句话要说的。”

会场中闹哄哄的声音在扬声器的轰鸣之下给压了下来,德高望重的孟老先生说话,是没有几个人敢放肆不给面子的,再说今天来了可不是闲逛的,那都是有着差不多的意愿和目的要解决的。

孟洛川继续道:“近一年来,我齐鲁工商界扩展迅速,规模实力增加颇为不少,大批的新秀英才加入进来,对于齐鲁之经济、民生那是增益颇多,可谓是一时之兴盛也!然世情多变,时局纷乱,我等身在其中却也穷于应付,因此上也多有些眼下必得解决之问题齐聚于此,尚需我等齐力解决筹措。今日聚集于此,便是要尽快的拿出一些个看法来,与诸位贤达共同解决之。”

“今日要讨论议题有三,其一,前段时间拥护国货、抵制日英之呼声甚盛,我齐鲁工商界多参与其中,如何趁势将我等国货之声名拓展开来,强国人志气,助先进者一臂之力,需要诸位协力拿出一个方案来。

其二,督办府一些政策压顶而来,诸位均是主要的身受者,此番索取数额之大、时间之紧迫乃是往日所未见者,何去何从,望诸位多多协商。

其三,便是我齐鲁农业改化之议题,具体内容由美华集团陈老板一体建议解释。”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一百章 收编序曲

他话说完,下面便开始有人说话了。这一次的开会比往日又不大一样,主要议题和可能的建议、解决方案等等,其实都已经写出来明晰条目和内容,印刷成小册子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因此与会者进门之后便拿到并有时间翻阅,孟老先生只不过是重新宣讲一些议题而已,该说什么,从哪里开始,都是有了具体的安排的。

关于第一个议题,实际上还是借着青岛、上海两次惨案的风,大量的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走上街头大力宣传抵制日货、英货,国民自强、国货自立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各地的民族工业受此影响,很是出了一把风头,特别是日货横行的山东,本土工业产品向来是受打压甚重的,但这一次却是借了东风,售卖形式一片大好。

这其中获利最大的无疑就是美华集团和他们合资控股的企业。一者他们旗下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民生所需日用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二则本着美华集团的严格要求和全面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保证了他们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包装、宣传以及价格都有了跟日本货正面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