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619章

大国无疆-第619章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12月15日,美英两国首次就原子弹和原子能方面合作展开接触,在英联邦重要组成国的加拿大魁北克会议上,以大英帝国赴美全权大使托马森为核心所组成的英方代表,与美国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主管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所率的美方代表,连续磋商所三天后,达成了在原子弹和原子能方面的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英国政府向美国方面告知了他们或将在伯克郡的哈威尔设立自己的主要核研究基地,这其中包括在坎伯兰市温克尔建立一座钚反应堆、同位素分离厂、重水生产厂等等的建造计划,当然也告知了目前英方在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等教育机构所拥有的实验室所正在进行中的核物理实验研究,而英方也坦诚的告知了美方自己的原子能研究困难,不仅仅缺乏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就连未来科研基地和科研人员的安全,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都无法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毕竟纳粹德国的空军可不是吃素的,而且德国人已经准备发起声势浩大的渡海作战,英国人就将为了国家命运而作战,很难集中太多的国力来支持庞大的原子能研究。

美国则不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已经屡次和美国海军交手,并且美国海军为贸易船队护航的军舰损失数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说美利坚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向德国宣战,可以预见一旦德国突破美利坚的底线,那么两国兵戎相见将不可避免,但至少从目前看来,双方都比较小心谨慎,德国不主动向美利坚宣战、美利坚也只以派遣志愿者的方式来支持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因而暂时保持中立、并且从地理位置上远离欧洲的美国,就算是德美进入战争状态,德国一时半会儿要想威胁到美国本土,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原子能研究转移到美国去是安全的,相对于大英帝国,美利坚有更多的科学家、有更大的财力来支持科研、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作为支撑,再加上英国对核物理方面的研究,要领先于美国,两国紧密的核物理科研合作,对美国而言,则能促使他们更快掌握核技术,对英国而言,则能尽快拿到原子弹这种拥有毁灭之力的战略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改变战争颓势,甚至还能以核讹诈来迫使德国停止战争。

美英双方各有所求,合作自然顺理成章,各取所需之下,其实英方还是比较被动的,因为战争形势迫使英国不得不把他们的科研结构和人员,陆续向北美洲转移,一批核物理科学家还不得不先行携带部分资料前往美国,与美国方面就联合研究的一些具体工作展开交流与讨论,比如双方的核心机密研究基地建设于哪儿?核物理研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双方应该应以何种比例投入?由于双方研究进度不同、科研力量也不同,如何就具体的研究分工以便加快科研进度……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讨论,光靠一个并不知晓太多核物理的帝国全权大使与美国政客们的讨价还价,很明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得让双方的科学家们坐下来商谈才是,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玻尔、查得维克、汤姆逊、布拉格等英国核物理科学家们,要收拾一些科研资料,先行前往美国和美国曼哈顿核物理科研计划的科学家们商议的因由所在。

1944年12月18日,一支由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派出的护航舰队,护送着一支由7艘五万吨级散装货轮、4艘五万吨级油轮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具备停泊、装卸包括十万吨级集装箱运输船在内大型船舶能力的安普顿港和菲利克斯托港,原本预计要在最大只能完成五万吨级散装货轮的哈尔威治港装卸,为英国运来急需的金属材料的四艘货轮和两艘运输面粉的散货轮,在之前船队遭受德国海军潜艇狼群袭击中沉入了大西洋。

幸运的是,此次护航的美国海军护航舰队奋力反潜,闻讯而来的英国海军远程反潜机也加入到了反潜,德国海军的潜艇狼群也知道没法硬抗水面舰艇和空中反潜机的合力围剿,因而很快作鸟兽散尽,7艘五万吨级散装货轮、4艘五万吨级油轮,这才得以幸存下来,为这批物资和油料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英国的工业资源储备,让英国的战争潜力稍稍增长了一些。

与此同时,在英国首相首席科学顾问切维尔勋爵、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暂代司令霍华德的安排下,已经完成远赴美国的玻尔等人以及高度机密的资料,将搭乘一艘本土舰队的重巡洋舰,随同返回美国的美国海军护航舰队和货运船队一同前往北美洲。

即使这艘重巡洋舰会安插在返航的美国海军护航舰队之中,并且随同前往美国的,还有7艘五万吨级散装货轮、4艘五万吨级油轮,这十一艘民用船舶都已经是空船,可硕大的身板在海上还是很能够吸引潜艇的,可为了确保此次任务万无一失,英国皇家海军还是格外重视,除了让美国方面也和自己一样,安排远程反潜巡逻机尽量在航程范围之内,为船队提供反潜保护之外,还对遂行此次任务的重巡洋舰提出了要求。

为了以防万一,一旦德国潜艇对搭乘了国宝级核物理科学家的军舰发起了鱼雷攻击,军舰躲避不及之下,必须有足够强悍的抗打击能力,就算挨了一到两枚鱼雷,在未造成重大伤害情况下,这艘军舰还必须有足够优秀的排解带伤续航能力,当然舰艇船员们也必须优秀,在应急处置危险、损管等方面都能力卓越,反正只有一条,那就是这艘注定要承载重要使命的重巡洋舰,船员务必优秀、战舰也能挨揍。

精挑细选之下,英国皇家海军埃克塞特级重型巡洋舰,也是皇家海军最后一级重型巡洋舰的埃克赛特号进入了海军司令部的视野,相比于约克号;埃克塞特号的舰体结构略有不同因而防护能力更强,自1928年由达文波特船厂开工建造到1929年7月下水、1930年12月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以来,这最后一艘重巡洋舰的建造、海试、舾装、测试等都非常顺利,标准排水量8555吨、满载排水量10645吨,水线全长167米、宽17。7米、最大吃水深度6米,能装载1925吨燃料,以15节的航速续航6200海里,并且有着32节的最大航速。

埃克赛特号进入英国海军视野,可不仅仅是因为它续航能力、最大航速都满足挑选条件,32节的最大航速在必要之时用于逃跑的确是一不错的能耐,但战舰保持最大航速航行的时间毕竟有限,要想挨得住德国潜艇可能出现的任何打击方式,譬如机炮炮弹、重型反舰鱼雷,就必须要求战舰拥有不错的装甲防护能力,这方面埃克赛特号表现突出,它可不是肯特级重巡洋舰,英国海军官兵们都敢用“白象”、“白色的坟墓”、“薄皮的灌汤包”等词汇来形容装甲防护孱弱的肯特级重巡洋舰,并且在刚刚过去没多久的大西洋海战中,该级战舰中的所有参战重巡洋舰,没有一艘逃过了被击沉的厄运。

埃克赛特号的装甲防护是值得信任的,139毫米的主装甲带、最大76毫米的船体两侧装甲、63。5毫米的防水隔舱装甲,让英国皇家海军敲定让这艘重巡洋舰执行此次任务,更何况埃克赛特号装备了双联装204毫米50倍口径的主炮六门、4门102毫米45倍口径副炮、4门40。5毫米高平两用炮、12门40毫米高炮、14门20毫米高炮,并且还有8挺大口径高射重机枪,这些火炮应用于防空作战的可能性不大,但用于在战舰周围形成密集火力防护网,打击德国海军潜艇、形成弹幕拦截来袭鱼雷(成功率不大)都还是可以的。

或许是太过于担心出事,英国皇家海军还特意集结了一批优秀工程师,给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上装备了他们之前高价从共和国购进的一批雷达设备,与曾帮助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赢得大西洋海战的属于同一类型的,对空搜索雷达、对海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中央火控数据电子式计算机等,一股脑子的都给安装在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上,连原有的875名船员在严格保密之下,还都接到了一个命令,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保证科学家和资料的安全,如果不能保全,那么也不能落入敌手。

在出航时间上,英国海军也煞费心思的做出了一些迷惑之举,在出发之前,海军司令部要盛邀第十九批美国海军护航舰队高级军官们参加平安夜舞会的消息还不胫而走,舞会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同时,美国海军的护航舰队和民用船队其实已经做好了出航准备。

12月22日深夜22点许,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在圣乔治海峡外海与美国海军护航舰队汇合,随后护送着11艘美国货运船队在茫茫黑夜中离开了英国,也正式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死亡与等待,都在大西洋上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死亡与等待,都在大西洋上

寒夜的海风如利刃一般,凌厉的刮在脸上顿生疼意,在狭小舱室坐立都不舒服的不少科学家都来到了舱外,有的还跑到了舰艏甲板去,让那迎面扑来的海风在让他们感觉到哆嗦的同时,将压抑的神经得以舒缓。

“太闷了,太无聊了”

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感觉自己才没上船多久,就已经赶到烦闷了,尽管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此次出海遂行任务,为了增加乘员容纳能力,而不得不少携带了主炮弹药,让能吃苦耐劳的船员相互挤一挤,让科学家们住得稍微宽敞一点儿,但对于从未“享受”过如此待遇的科学家们,依然对狭小的乘员居住舱感到不适。

北大西洋上海浪涌动,满载排水量过万吨的埃克赛特号相较于浩淼的大西洋而言,也不过是小舟一只罢了,前进中的战舰在海浪起伏之间忽高忽低、晃动不已,科学家们没有出现太多的晕船人员已经是万幸,如果不让他们到走廊、甲板等去透透气、舒缓一下,估计不少一辈子都“蜗居”在欧洲没有远涉重洋的科学家们,肯定会被逼疯在战舰上。

“现在是12月23日晚上21点,也就是说我们出发还不到24个小时,但我感觉,好像已经过了一个世纪那般漫长”

“要不,我们去问问海德舰长,向他把航海舰桥借来当会议室,讨论讨论咱们的科学研究?”

玻尔一家历经艰险来到英国,蒙大英帝国首相首席科学顾问切维尔勋爵照顾,经内阁工业和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阿普尔顿介绍,他第一个认识到的英国原子能方面物理学家,不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逊、卢瑟福、布拉格,而是大英帝国在核研究方面最有威望的查德威克,两个在核物理方面都颇有见解的人,就如同两个武林高手偶然相见一般,惺惺相惜之间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不过,尼尔斯?玻尔毕竟是丹麦人,他可不像国家命运悬而未决的查得威克,一心只想着早点研制出原子弹这种恐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大英帝国免遭亡国的命运,对核物理的研究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压根儿就不管原子弹这东西一旦投入使用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而这也是为什么在12月初给首相丘吉尔的研究进度报告中,只有玻尔和他的好友维尔纳?海森堡提示丘吉尔原子弹的危害,隐晦的要求丘吉尔停止核物理的研究。

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就算玻尔多次试图说服来自法国居里实验室的哈尔本、柯瓦尔斯、弗里施等三位科学家和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培尔斯,但效果毕竟不大,就像此时此刻搭乘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