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382章

调教初唐-第382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我听到了流霜这话,不由得激动了起来,看着掌心那黑色的火药颗粒,再看一眼站在我跟前依旧显得兴奋的流霜。“谢谢你了!”我非常真诚地向着流霜道谢,流霜似乎没有反应过来,或者是没听清楚,漂亮的眼眸儿带着疑问瞅着我。

“我是说,谢谢你了,这对于我们武研院,还有我们大唐的军人都非常的重要。”我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流霜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了目光,不过我从她的表情上能看得出来,她的心情一定很愉快。

……

“两天以后,我们会用这种颗粒式火药重新制作新的手雷,到时候,可以试验一下这种火药的威力。”我看着那桶经过了筛选之后,摆到了位于河岸边新建造的一座大屋里的木架上,由水力来让木桶进行均速滚动的火药,朝着边上的流霜笑道。

“我可以来看看吗?”流霜点点头,随问就接道。“当然可以。”我回过了头来,看着流霜轻笑道。这丫头在我面前也知道啥叫礼貌了吗?

流霜一愣,回眸扫了我一眼,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粉白色的俏脸微微一红:“不用你同意,我也要来!”丢下这么一句话,流霜朝着来路飞快地走去,不过给我的感觉,她更像是在逃跑。

边上的钟骅笑得很是古怪,两个门牙露在唇外,很是面目可憎。我瞪了钟骅一眼:“你笑甚子?有什么可笑的,还不去忙你的事?记住了,两天之后,不光是我,怕是陛下也会来巡视,还不赶紧准备去,到时候出了什么差子,小心我拿你来顶罪!”

“啊?!”钟骅被我这句赤裸裸的威胁吓了一大跳,赶紧朝我一拱手,匆匆地跑去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

两天之后,乔装打扮的李叔叔还有李靖、李绩、程叔叔、苏定芳、李道宗、阎立德等一批大唐军方高级将领和工部的首脑在尉迟双胞胎率领的一批千牛禁卫的保卫之下,悄然地出现在了武研院的靶场,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山谷,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路进入,而入口就是武研院的侧门。

我内着锁甲,外披光明重铠,头顶纯钢凤翅盔,一身亮晃晃的,把边上穿着官袍的钟骅的眼都给耀花了,钟骅眯着眼朝我疑惑地道:“大人,您怎么穿成这样?咱们做的是火炮演习,又不是作战演练。”

我拍了拍身上的甲片,朝着钟骅笑道:“本官身为武将,自然该穿上这么一套来迎接陛下光临。”我信口胡扯到,实际上,我更看中的是这一套金属盔甲的防御力。具体用来防什么,我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告诉钟骅。

钟骅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不了解我内心的想法,这很正常,不过,今天如果不穿成这样,一会儿做火炮轰炸试验的时候,我的身心都会很没有安全感。

李叔叔瞅见了全副武装的我,不由得大笑道:“贤婿,你今日怎么有心穿上这一套来迎接我们,莫非是怕你那位程岳父把你的肩膀给拍闪了?”李叔叔的嘲笑让我很尴尬,看样子李叔叔的记仇心还挺重的。

不过程叔叔倒没有一点的廉耻心,反而凑我跟前得意地道:“贤媚小后生莫怕,今日老夫来此是为了公务,不是专程来折你那小胳膊小腿的。不过,你这么一穿戴起来,倒是有了一些武将的气势。嗯,好样的,不愧是老程家的女婿。走,前边引路,老夫可得好生瞧瞧女婿你整的大炮仗能玩出啥花样来。哈哈哈……”

李叔叔见讽刺对程叔叔没有一点儿效果不由得愤恨地低咒一声:“老匹夫!”然后才领着大伙一同往武研院的靶场而去。

李叔叔和这些军方高级将领正围在那些粗壮的长形金属空心圆柱体前研究着这种他们从来没见识过的武器装备。程叔叔很有经验地摆弄了一番,拿眼凑到空心的炮管中央瞄了两眼,点了点头道:“这玩意,比老程家的烟管要厚实一些。贤婿小后生,莫非你是想拿这玩意来装爆竹炸人?”

……

正在边上看热闹的我听到了程叔叔的问题,差点就笑出了声来,不过,不能当众取笑这个老流氓,否则,下场会很凄凉的。

我走上前:“岳父大人,这玩意不光是用来炸人的,它的威力之大,更可以把城墙给轰塌掉,比之以往用来开石头的药包,不需要人把药包塞到城下,而我们只要站在这个地方,就能打击到一两里以来的敌人或是城墙。”我朝着程叔叔和一众高级将领仔细地解释着这种新式的武器:迫击炮。它将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种新式武器,它的出现,比起宋代使用的突火枪提前了五六百年,而且比起后世的迫击炮来,更是提前了一千多年,它的诞生,将会吹响火器时代的来临的号角。

“你是说用此物能把城墙给轰塌?而不需要人事先把火药包送至城墙脚下?”李靖伯父当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点了点头笑道:“正是。”边上的苏定芳挤上了前来打量了下炮管,有些好奇地问道:“怎么这根管子里边跟外边的颜色似乎不同。”

“哦,这根炮管是最新试验的一种试用型炮管,里面所采用的材质是钢,外面包裹的是铜,这样一来,以钢之坚硬,和铜的韧性相结合,以此来提高炮管的耐用性,不过,这种新式炮管所铸不多。”我耐心地解释着,这种新式合金炮管并不多,这一次火炮演式中,采用这种炮管的炮手只有五位,其他的全是采用铜质炮管。

这些都是武研院的匠师们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服了种种的困难,才整体铸造出来的炮管。这些炮管都不算粗重,至少在我清楚汽油桶的管壁有多单薄,而我们现在铸造的炮身至少壁管厚度是汽油桶的数十倍,厚度大约是半寸,每根炮管长约一米五,重约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之间,至少能保证每一根炮管能重复使用数百次?

具体的数字我没办法说出来,主要是还没有试验过这种炮管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具体能使用多少次会炸膛或者炮管损坏,这不是我所能认知的问题。这得看那些个炮生的命和运气好不好了,虽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认为,我自己的性命更要比他们宝贵,这按后世的话来说就叫个人主义?

第520章 病退?

李叔叔没有说话,只是以一种比较严谨的目光在观察这些新事物,时不时与站在身边的李靖伯父低声交谈两句,偶尔两人还会意的一笑,看得我全身发冷,嗯,看来,我的思想比较邪恶。

而李叔叔只是绕了一圈,观察了一下这种神奇的圆柱体之后,就把目光落向了远处。

“那便是你们临时所筑之城墙吗?”半天都没有说话,一直在边上拿着望远镜四处观察的李叔叔突然抬手指了指对面千步之外的一堵高墙朝我问道。

我点头道:“正是,此墙乃是按照长安外城的墙体厚度和高度所筑,其坚实的程度,远远超过高句丽眼下所有城池的坚固程度。”

“哦?是吗,李老爱卿,你也来瞧一瞧,那堵城墙,若是采用平常的攻城战术,怎么才能将其摧毁?”李叔叔回头朝着同样也在观察着对面城墙的李靖伯父问道。李靖伯父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若是城池都是这样的墙体,那老臣的建议是围而不攻方为上策。这种城墙,怕是比我们长安城的城墙差不了多少,强攻的话,非是人力可以毁之,除非多用抛石机,不过,也很难打开缺口。”

“卿之所见,与朕不谋而合啊?”李叔叔面带赞许地点了点头,朝我勾了勾手指:“贤婿,上次你到是给我们演示过用药包摧毁城墙,不过,那次的所筑的城墙还没有眼下的一半高度与厚度,如今你真的有把握从这里直接把那城墙给毁掉不成?”

我朝李叔叔恭敬地一礼:“岳父大人您尽管放心,小婿从来都不会妄言的。此墙在我眼中,如那土鸡瓦狗一般。”

“小后生,莫要吹过头了,到时候,可没你好果子吃。”李绩大叔阴笑着从后边冒出这么一句。令我很生气,根本就是看轻我,还有广大武研院工作人员辛苦了年余的工作成果。为此,我要用事实来告诉所有的人,拥有了知识头脑的人,就一定能使用科学的方法,让那堵结实的城墙变成一堆烂泥。

这个时候,钟骅终于跑了过来:“房大人,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炮手和装填手已经全部就位,弹药也已经准备就续了,全部是这一次新制火药所做出来的弹药,每门炮十发。”

“嗯,好的,你先过去吧。”我朝钟骅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向李叔叔报告了目前的情况:“陛下,所有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了,还请各诸位大人上台观坐便是。”

……

“嗯,即如此,我等就静观贤婿演试一番,记住了,莫要让老夫失望哦。”李叔叔还是有些不放心,主要是老家伙没见过真正的大规模采用火器的战争场面,这不怪他,今天,我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冷兵器,终将会被强大的火器所替代。

等李叔叔等人坐定之后,我站到了这些勇敢的,拿生命当成儿戏的剽悍炮手跟前,一溜排着三十门迫击炮,共有炮手三十名,副炮手三十名,装填手三十名,测距员三十名。这是标准配备。他们都目无畏惧,气势都很一往无前,很是让人值得骄傲。

瞅着这些个生死无畏的士兵,他们的确很令我骄傲,至少,我没有自己去操作这种土制迫击炮的勇气和胆量,勇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也为了让我自己显得英武一些,所以,我已经套上了全身铠,就连头盔也套上了,好歹让自己多一些的心理安全。

我拍了拍身上那冲压而成的甲片,嗯,防御力应该不压于后世的防弹背心。伸手抄起了令旗,猛力一挥。

炮手和副炮手在装填手的帮助下把炮管安到了炮架上,让炮管稳稳地与炮架结合在了一起,进行了准备程序。“开始测距!”在我的命令下,那三十名经过了我培训的测距员站在炮位旁,水平端起他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并立起大拇指,闭上了左眼,用右眼将大拇指的左边与目标物重叠在同一条直线上,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然后再把右眼给闭上,再用左眼在拇指的同一侧观察,就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目标物右边一段距离,然后估算或者是测量这一段的长度,将这个长度乘以十,便是他们所站的炮位与目标之间的实际距离。

很简单的法子,当年我在预备役的时候,观看爱国教育电影,打越南的,当时就有测距兵这么干,后来问了一个从炮兵退役下来的预备役军官,才知道这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手眼测距法,我曾经用这种方法测算过学院的操场长度,误差不会超过两米。在大唐这个时代,我没办法做出激光测距仪,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教授他们。

这种方法既简便,又容易测算,所以他们现在欠缺的只是熟练应用了,其实这种方法炮手和副炮手也会,测距员只不过是后备人员,只不过为了让他们物尽其用,所以让他们都一齐上阵。

每位测距员都把各种测量出来的数距记在了纸上,然后大声地把数字报了出来。我也采用同样的手势进行了一次测量,估算下来之后,嗯,看样子他们的测算结果与我的出入并不大,还算正确,从炮位到高墙也就是一千一百二十五步左右的距离。

“一千一百二十五步!炮手调整角度!”再一次传令,炮手们开始对炮管的朝向进行微调,而边上的填炮手已经把药包拿了过来,按上引线上面的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