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367章

调教初唐-第367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道,什么公道,你倒是有什么罪,且说一说。”李叔叔没有理魏王泰,依旧一副平板无波的表情淡淡地道。

“虽然儿臣不知叔王参与谋逆之事,但是儿臣与叔王李元昌一向有旧谊……”

“大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稚奴。有罪没罪,自有朝庭、大理寺,轮不到你自己来多嘴,不过,你这话倒是让为父觉得奇怪了,你大哥之案业已审清了,也已诏告了天下,你为什么要在这时候跟朕说这样的话,是什么居心。”

李治抹了抹眼泪:“儿臣不敢言,总之儿臣还望父皇开恩,去我王位,去做个逍遥百姓,也是好的。”

啪!一声脆响,大殿之内静如死寂,李叔叔的眼睛已经眯成了细缝,一只碎散开来的酒盏四分五裂在李治的身前。所有的文武大臣,王公勋贵都瞪大了眼,瞅向了这边。

“稚奴,有人威胁你了?!他是怎么威胁你的,为什么要威协你,统统说出来,给朕说出来,给朕说出来!”李叔叔坐榻上站了起来,冰冷的目光扫了一眼四周,踏足到了李治的跟前,大声厉喝道。

“父皇息怒,让儿臣来问九弟便是,父皇你的身体要紧。”魏王泰大急,赶紧跪行数步,到了李叔叔跟前劝道。

“朕没有让你开口,让开!”李叔叔的脸色就像是一块万年玄冰一般,冷黑得怕人,魏王泰伏地而退到了一侧,目光望向了我,怨毒之极。看啥,老子又不是你爹,要瞅继续瞅你爹去。

……

李治终于豁出去了,抬起了头,望着李叔叔,大声地道:“方才,儿臣正与师尊等人宴饮,四哥过来邀饮,并让儿臣拉到一旁,在儿臣的耳边说了一句话。四哥他说……”

“父皇,儿臣没说什么,只是让九弟好好地尽臣子的本份。”魏王泰大急之下吼了起来。

“稚奴,你继续说。”李叔叔听到了魏王泰的声音,连眉头都没动,依旧看着李治,和颜悦色地道。

“四哥说,我与叔王李元昌素有旧谊,私交甚笃,现在叔王以被赐死,你怎么又能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儿臣听了这话,心丧若死,儿臣虽然从无谋逆之心,然众口铄金,儿臣实在是……”李治再次落泪,痛哭流涕,伏地不起。

李叔叔身子突然斜了斜,吓得我赶紧站了起来,扶了李叔叔一把:“陛下小心。莫要伤了身子。”

“无妨,无妨,我还当是甚子大事,呵呵起来罢,稚奴,你四哥在逗你玩呢?是不是啊?青雀。”李叔叔的脸突然间抽了抽,旋及又恢复了平静,浮起了一个笑容,轻轻地道。

“儿臣,儿臣并没……是。”魏王泰几欲分辩,却看到了李叔叔眼中闪烁不定的寒芒,不由得伏低了声,低声应是。

这一场宫中赐宴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第二天夜,李叔叔急召我入宫。“朕要你去见一个人,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他为什么要反朕,第二,他为何一直忌恨他的四弟,问完来,你再来见朕,此事,不可让第三人知,你可明白?”李叔叔坐在殿中巍然不动,阴沉着表情望着我吩咐道。

“微臣遵命。”我恭敬地答了一随,随着李叔叔吩咐来带路的宦官朝着前面而去,李叔叔这两问,我已经明白了,李叔叔这是让我去见前太子。

我虽然满肚子疑问,不过我还知道深浅,眼下去问李叔叔等于是自找倒霉,还是安安静静地做事要安全一点。

宦官一个字都不吭地提着灯笼朝着领路,不知道在皇宫里转悠了多久,到了一处侧门,轻轻地敲了敲,门发着难听的声音被轻轻推开,里面露出了一张死板的面孔,瞅了我与宦官一眼,两人似乎在用手势交谈了一番之后,大门半开,我与这名宦官走了进去。

里面戒备森严之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是右领军卫的精锐,一个二个瞪着眼,鼓着胸,似乎随时要暴跳起来一般,很杀气的那种。

走了几进之后,这里的看管似乎松了一些,不过宦官多了起来,我看到了,前太子李承乾正坐在榻位上,冷冷地看着案几上的酒盏,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似乎周围的那些士兵与宦官都与他无关一般。

那名领我进来的宦官站在了门口,朝我作了个请的手势,我微微点了点头,步入了殿门,径直走到了李承乾的跟前,他的发髻有些散乱,衣着也不像以往瞧见的那般整洁,颔下的短须看样子也有日子没打理了,很是憔悴的模样,我不由得心中一软,恭身朝着这位原本可以登极为帝的前太子问候道:“房俊见过大舅兄。”

“房俊?”李承乾似乎在咀嚼着我的名字,半晌方收回了落在酒盏上的目光,抬起了头,看了我一眼,嘴角浮起了一丝似讥似嘲的笑意:“想不到,孤的妹婿居然来看孤了,哈哈哈,这些日子,孤寂寞得很哪……”李承乾虽然看着我,可我觉得他的目光就像是穿过了我,望向遥远的地步,似乎那没有极处的边缘,才是他视线的落点。

“来,陪孤喝酒。怎么,孤虽被废了,可论起来,依旧是你妻子的兄长。”李承乾站起身来,自顾自地理了理发髻,整了整衣裳,朝我微微点头道。

……

“舅兄既有命,俊自是不敢不从。”我很是大方地坐到了李承乾的对面。坦然地面对着他,对于我所做的一切,我没有后悔,就算是李承乾真的造反成功,我也要想办法把他给拉下马来,因为他对我的威胁实在太大。

李承乾也同样在看着我,都没有说话,良久,李承乾笑了起来:“来,孤先敬你一杯。孤已在此逗留月余,你是第一个来探望孤的,难得。”李承乾仰头干尽了盏中之酒,我也把酒给干了。

“陛下还好吗?”李承乾挟了两筷菜,又抿了一口酒,像是跟我拉起了家常一般,不愧是当了十多年太子的人,这种时候,依旧保持着那种天生的贵气,举手投足之间,依旧显得非常的优雅。

“陛下不太好,这一段时间,风疾发了一次。”我没有一丝的胃口,酒到,杯干,反正这种葡萄酿现在对我来说像如同是饮料。

“哦?”李承乾的筷子微微一顿,轻轻地把筷子放到了碗旁,抬起了眼来瞅我。“妹婿可知,数次,孤都欲置你于死地,时至今日,孤仍旧欲取你性命方自甘心。”

“舅兄不说,俊也明白得很,不过就算是知道这样的结果,就算事情重来一遍,俊依旧会这么做。”我不卑不亢地答道,目光里没有一丝的敌意,有的只是怜悯,因为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他已经不再是太子,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大唐百姓,唯一特殊的是他的身份与血统而已。

“好,好好,不愧是房相之虎子,妹婿文采名震长安,勇气冠绝三军,胆色更是无人能比,入朝,他日必是良相之材,在外,必能为我大唐开彊拓土,如此之人材,惜不能为孤所用之。孤想问问你,当时,孤为太子,国之储君,向你示好,你为何丝毫不为所动?”李承乾吊着眼角,死死地盯着我道。

这话,倒是让我一时之间难以反应,端起了酒盏,浅抿了一口笑反问道:“舅兄,我曾听陛下言,屡屡为舅兄请品格高洁、学问精深、恭顺孝廉之人为师长,以期让舅兄能兼听人言,善纳其谏,自省其身,可为何舅兄丝毫不为所动?”

李承乾一愣,旋及笑着指着我道:“妹婿果然妙人,哈哈哈……”笑你个鸟的,这分明就是在试探我,这周围这些个宦官谁知道是不是李叔叔特意安排来偷听的,咱可不能乱说话,我可不希望被一个将死之人拖得沾上一身的污泥,那可不是我所希望的。

第499章 李叔叔要寻短见?

我可没功夫继续跟他磨叽下去,李叔叔还在宫中等着回话呢。“今日,我来见舅兄,一来,是替我的妻子漱妹,来探望一下她的兄长,也算是尽她的一份心意,二来,是遵陛下之旨,来见舅兄。有两句话要俊问您。”

“怎么,孤那位父皇陛下莫非不敢来见孤?竟然让你这个妹婿来问?莫非他还怕被孤谋逆一回不成?”李承乾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如同在抽风一般,甚至边身前的酒盏被他掀翻了泼撒在身上也若未觉一般,继续地狂笑着,没有顾忌地,彻底放肆的模样让我觉得这家伙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笑都能笑成这样。

边上的宦官们赶紧上了前来,扶住了李承乾,“放开,放开孤,谁给你们胆子碰孤王的身子,你们这些阉人!给孤王滚开,快滚,滚得越远越好!”李承乾突然怒吼了起来,像是死敌一般地疯狂地撕打着上前来的宦官们,直到那几个接近他的宦官都抱着滚伏在地不敢动弹为止。

衣着凌乱的李承乾站在我的跟前,抬起了眼睛,瞪着我,喘着粗气,半张着嘴,就像是随时要扑上来咬我一口一般,我没有动弹,不过我的手已经撑在了案脚上,他敢跟我动一根手指头,我让他直接成残废。

“我那位万寿无彊的父皇陛下,是不是托你来问孤王,身为一国之储君的太子,为什么反?为什么恨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好弟弟青雀,对吗?”李承乾脸上浮起了诡异的笑容。就像猫头鹰捕捉住了肥美的猎物,准备品尝之前的那种得意。

“舅兄果然才思敏锐。俊实无话可说了。”不愧是当了十来年太子的人物,对于这种宫庭内斗可谓是掌握得炉火纯青,居然想也不用想就这么把问题反问了回来。

……

李承乾淡淡一笑,重新整理了下衣冠,就像是要赴宴之前收拾自己的行装一般:“孤也有几个问题,还请妹婿能转述于陛下,就言,陛下所需要的答案,尽在其中。”

“俊洗耳恭听。”我站了起来,点了点头道。“孤为太子,十八年有余。身为太子,做错了什么危国危民之事?贪图过了什么锦衣玉食没有?”

“这……俊却实没有听说过。”实话,太子在民间的风评并不算差。几次监国,也没有犯下什么错失。

李承乾朝我笑了笑:“妹婿也这么说?呵呵,孤倒是安了些心,毕竟妹婿不是那种身前身后两为人的小人。既然我没有危害过百姓与国家,那若是陛下万岁之后,孤会是昏君吗?这个问题你勿须答孤,你跟我父皇直言便是。孤为太子十八年,处理政务,统属朝纲,听纳朝议,从未犯过一件错事,爱好游猎,那是孤的爱好,宠爱娈童,虽然有碍视听,但这与我的品德有关系吗?昔日汉武帝不也有韩嫣,然汉之威名,不一样无损?”

“……”我无话可答,不得不说李承乾说的有他自己的道理,当然,因为我是从后世来的,本着自由恋爱,公私分明的原则,李承乾的私生活本就不该与公事上挂勾,不过,他也有做得不对的,当然,这些留给李叔叔自己想去,犯不着由我来跟李承乾争辩,我只要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搞定了好给李叔叔交差。

“你代我问一问我父亲,我知道我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不过,有一句话,想问问他这位父亲,他为什么要偏袒青雀?”李承乾咬着牙恨声道,缓缓地扭过了脸来,死死地盯着我。“偏袒青雀,朝野喧哗,百姓议论,天下人都知道,许可青雀入主武德殿,武德殿是什么地方?别说我是个太子,就算是一个普通的百姓都知道武德殿是什么地方,你也知道,其实你比谁都明白清楚,所以你让命不久矣的魏征为少师,想借此以息众论,可天下平息了吗?青雀平息了吗?青雀咄咄逼人,是谁在为他撑腰,是谁给他胆子让他来与我相争?谋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