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调教初唐 >

第334章

调教初唐-第334章

小说: 调教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我朝宫女姐姐点了点头,示意我了解了。边上的三妹无聊,李治起了几回话头找她,三妹润娘有一搭没一搭地回了几句,后来干脆扯我坐到了一边,跟她下起了弹子棋。

又聊了一会,大姐和三妹就要告辞。我刚开口,倒是李治先跳将了出来:“碧娘姐姐着急甚子,我和慎弟也就是来姐夫这儿凑个热闹,专程来吃酒了,二位既是无事,何不一并吃了,若是到时要走,小弟再送碧娘姐姐和这位妹妹回去,俊哥儿,您说是吧?”李治回过了头来瞅我。

“既如此,大姐和三妹也别走了,那个俊郎整的那种涮羊肉的火锅想必大姐和三妹也未尝过,今日啊,也就一同饱一饱口福。”宫女姐姐倒先拍了板。“嗯,行,反正这二位今日就是放了话的,若是不狠吃我一顿,怕是今儿也就不走了。”我指着李治李慎笑道。

没多长时间,李漱她们也赶回了家中,热闹得紧,不过人多了,吃起东西来更是像打架似的,吃饱喝足之后,逗留了会,大姐碧娘他们要回去了,今天李治倒是很有绅士风度地提出要送他们过去,大姐碧娘连连推辞,就在相持间,李漱也觉得好奇地凑了过来,宫女姐姐暗中揪了我一把。

我赶紧起身:“成了成了,送,反正我要相送二位王爷回宫,就先一同送你们回了,再送二位殿下便是了。”

“这如何使得,我还是与三妹自己回去便是了,离这儿也是不远。”大姐依旧觉得不好,毕竟让王爷送自个回家,于情于理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有甚子,大姐,嗯,小弟也就随俊哥儿唤您一声大姐,既都是一家人,送送又有何妨,再说了,既然你们家离房府进,不送你们,难道还先送我们不成?”李治理了理长衫,站了起来笑言道。

碧娘眼见如此,瞅了一眼边上的三妹,微一咬牙:“既如此,多谢二位殿下了。”

一路上,我落在后边,大姐碧娘牵着三妹润娘缓缓前行,李慎跟在我身边,倒是李治,屁颠颠地走在前头,时不时跟大姐碧娘和三妹润娘搭话,看的我笑得肚子疼,这丫的,整个一色狼,看样子,跟他三哥一个劲头。

“我九哥今天怎么怪怪的。”李慎在我边上悄声道。

“你也发现了?”很是好奇地一扭头,小家伙观察力不错。“能瞧不出来吗?我九哥哪个时候在女人跟前这么殷勤过了。看来啊,我父皇让他成亲还成对了。”李慎背起了手,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我涕笑皆非,都哪跟哪啊?

终于与武家二姐妹道别了,站在巷口望着她们进了院门,方才收回了目光,一扭脑袋,李治倒像是个痴情种一般依旧愣愣地盯着门扉发呆。

我凑到他耳朵:“人走了,还呆瓜个啥?”

“哦,走了……”李治似乎很是留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很是有些黯然地移动起了步子。

“干什么了?小家伙,莫非是思春了不成?”我推了一把李治笑骂道。“我也不知道。”李治出奇地没有像往常一般跟我狡辩或是反驳,反倒是愣呆呆地迈着机械的步伐向前走去,很梦游的样子。

我跟李慎对望了一眼,不由得叹了口气,望着李治的背影悠然地叹息道:“现在的年轻人哪。这都是啥心思。”

“俊哥儿您也大不了多少。”边上的李慎不满地道。我赏了这小家伙一个暴栗:“瞎扯,为师我长女长子都有了,还不大。还不快去看好一点,万一你九哥掉了阴沟里边,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

“不可能吧?!”李恪惊呼了一声跳将了起来,差点把摆在矮榻上的案几给掀翻了。我赶紧拿手按住案几,看着李恪跑着被撞的膝盖头在那呲牙咧嘴。“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世上,有多少有可能的事你不知道?再说了,李治那小家伙现下年纪也不算小了。”我瞪了李恪一个白眼,继续抄起了酒盏抿了一口道。

李恪继续揉着膝盖头,拧着眉头苦思:“这小屁孩子也懂得思春了?”

……

这话差点让我把刚咽下的酒给呛了出来。“你这是什么话,你也不想想你是啥时候成的亲,啥时候开始想的女人?”鄙视,很鄙视这个十三岁开始就转着女人屁股转悠的小流氓。这可是李恪上次喝醉的时候自个亲口告诉我的。

李恪嘿嘿干笑两声:“贤弟说甚子呢,为兄我那是瞎吹的而已,贤弟怎么当起真来了?”

“那我倒想问问兄台,您多大成的亲?”我斜了一眼李恪,李恪扳了板手指头:“十六,十六岁。”

“虚岁十六吧,可是兄台您干那事的时候可是你还没成亲之前。”我嘿嘿一笑,李恪的大女儿都快有十岁了,十六岁成亲,这我信,如果说李恪这老流氓十六岁才破的童子身,怕是全长安的狗都能笑掉大牙了。

“哎呀,俊哥儿,你怎么老拿为兄我说事,咱们这不是在谈论我那九弟嘛。”李恪很是狼狈不堪地辩解道。嗯,今个就放你一马,我挟起了一块菜塞进了嘴里,滋了一口酒:“所以,我今日就是来找你,问问你的想法,你是李治的兄长,跟他的关系也最是亲密,我不找你,难道还去找陛下不成?那样的话,李治还不得……”

李恪点了点头:“嗯,也对,俊哥儿你还真找对人了,治弟的事,就是我这个当哥的事,其实,要知道我这九弟是不是思了春,简单得很。”

“哦?兄台有何妙策,速速说来。”我赶紧凑到了李恪的跟前,压低了声音道,这里虽然是李恪的吴王府,谁知道这里有没有李叔叔派来的奸细,咱可不得不防哪。

李恪淫笑了声,凑到了我耳朵低语了一番,我听得两眼发直:“不是吧?”

“咋样?哥哥我这计策妙吧?哇哈哈哈……”李恪狂笑起来。我一脸黑线的瞪着这货,早知道,就不该来找李恪,没成想啊没成想,李治的童子身很有可能就这么给李恪给算计掉了。

“如此,俊哥儿你好歹给我回个话啊?你是李治的师尊,就你最是方便。”李恪又凑我跟前,很是热情地道,我看这家伙分明就是想瞅热闹。

“屁!这事打死我也不跟李治说,要说你自个说去,我瞅兄台你分明就是要陷小弟我于不义!”我恨恨地瞪了一眼这个祸害,大义凛然地严辞拒绝。

第454章 报纸的构思

李恪指着我大笑道:“好好好,既然俊哥儿不愿意出这个头,为兄来出这个头又有何妨,不过嘛,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

“兄台放心,小弟还不至于大着嘴巴子胡言乱语,不过,这是不是太过了,您竟然让小治去那种地方。”我很是头疼,揉了揉脑门,朝着李恪问道。

“贤弟勿忧,为兄我只有分寸,记住了,再过几日等为兄有了时间再带小治去见见世面,可别说哥哥我事先没交待你,到时候,你若是想找理由跑掉,嘿嘿嘿,那就莫要怪为兄无情了。”李恪很是得意地大笑了起来,哐,一盏酒又灌了下去。

“我去干啥,兄台,这事就您和小治去不就得了。”我有些担心,咱虽然来了大唐这么久了,纨绔生活很是丰富多彩,妓馆也去了好几次,可咱却没有真个去那啥子,顶多也就逢场作戏,占占口舌偏宜而已,主要是咱可没有那种心思,家里边那么几个如花如玉的美人都够我美的了,外边这些,怎么都觉得瞧不上眼,嗯,或者应该说我要求的档次已经有所提高了吧。

“不成!你我虽非亲兄弟,但亦胜似亲兄弟,此事,你我就当同甘苦,再推辞,就是瞧不见为兄。”李恪半真半假的怒道。“行行行,我答应了总成了吧?爱去就去,谁怕谁了,不过先说好了,咱们可都只是陪客,您老人家可别忘了正事倒是正经的。”我无奈地答道。

“好,爽快,不愧是与我八拜之交的俊哥儿,来,与为兄饮尽!”李恪悦然举盏。“我既为兄,治为我弟,既然他眼下瞅女人动了心,看来也是时候了,好歹也得让我那治弟在成亲之前尝尝滋味,免得到了新婚之夜,手足无措,岂不伤了我天家的颜面,嘿嘿嘿,再说了,贤弟尽管放心,为兄必定会给我治弟好好的找上一个清倌人。”

“……”放心?我用得着放心,爱咋咋的,关我屁事,我顶天也就一从犯,你呢?教唆犯、主犯,外搭个龟公的名头,还好意思朝我咧嘴,看的我都想抽人了。

“李治府里头难道就没个陪房的不成?”我很是好奇,这种事用得着出去吗?再说了李治屋里还蹲着个秋香,他自个可是说了的。

……

“贤弟,看来你在这一方面还是……”李恪很是淫荡地笑了两声,还朝我眨巴眨巴眼,赶紧作领会状陪这头色狼一快淫笑,嗯,我在这一方面自然是没您丰富,总成了吧,懒得理李恪,咱继续吃喝,吃饱了酒食,辞别李恪走出了吴王府,直往《大唐时代周刊》出版社而去。郑须游果然还在,正在整理稿件。

“呵呵,原来是俊哥儿来了,快来坐下,来来,你且瞧瞧,这段时间,咱们周刊不仅仅是销量大增那么简单哪,月底的最后一期,竟然卖断了两回,眼下还有外地的书商在等着要货呢。”

“嗯,好,辛苦郑兄了,这些日子以来,实在是让郑兄您操劳了。”我很是感激地朝着郑须游行了一礼道。郑须游打从负担起了《大唐时代周刊》出版社和编辑部的重责以来,就一直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岗位上,看得出,郑须游爱死了与文字游戏的工作,而且每每有新稿件呈来,郑须游总是要先行过目一遍,嗯,很执着,也很可爱的下属。这样的工作精神和作风,很是值得编辑部的诸位同仁们学习,至于我?就不需要了,累死累活的事我可不想干,咱好歹也算得是个绯衣大员,我一般动脑为主就成。

郑须游疲惫的脸颊上写满了欣容:“呵呵,这还得多谢遗爱贤弟之邀,不然,郑某也不知道自己会如此喜欢这份差事,对了,遗爱贤弟,你的这篇文章郑某也已经瞧了,实在是让郑某爱不释手啊。”郑须游拿手拍了拍摆放在他案前的新一期的《大唐时代周刊》道。

“哦,这不过是小弟有感我大唐之繁荣,农商并举而胡乱写下的一些感言罢了,怎么,新的一期又已经印好了?”我朝着郑须游笑了笑,抄起了摆在案头的新一期《大唐时代周刊》,一股子淡淡的黑香扑鼻而来,亮泽的黑色,厚实的封面,我不由得坐下,埋头翻看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以来,读书人们对《大唐时代周刊》不再抱着一种批判的目光来研读,想方设法找碴,现在大家都用一种比较客观的目光来看,对于周刊上所载的诸子百家的各种文选也皆觉得各有各理,不像一开始的时候,放几篇法家或者是墨家的文章都要跟编辑们争个半天。而且在周刊上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使用数字进行描述各种算术之题目,更是得到了大众的好评。当然好评了,不仅仅简化了一些难题,对于一些以往读书人难以解读的字句,也总算是有了一种规范的读写方式,李叔叔已经在朝庭内部进行了同样的改革,三省六部如此所有文书,必须用标点符号分隔断句,这样一样,减少也大量猜测和难解之言。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作效率。

“不过这段时间以来,投稿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咱们这周刊还好未规定多久刊发一期,不然,光是稿件怕都要把咱们这儿给堆满了。”郑须游给我沏了一茶茶水后笑言道。

“是啊,不过,咱们的印刷质量还要改进,纸张方面倒也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