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吴三桂 >

第90章

穿越之吴三桂-第90章

小说: 穿越之吴三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一边说:“不敢;不敢。”一边马上找一把椅子坐下。手忙脚乱地还把艳儿姐姐送上的茶打翻了。不但打翻了茶;还打湿了他的衣服;他连忙起来收拾身上衣服上的茶叶片。

第十四回 当一回黄世仁也不错

官员一边说:“不敢;不敢。”一边马上找一把椅子坐下。手忙脚乱地还把艳儿姐姐送上的茶打翻了。不但打翻了茶;还打湿了他的衣服;他连忙起来收拾身上衣服上的茶叶片。

我也是故意的;想再玩玩这个好笑的官员。说:“可惜了;这可是五十两银子一只的茶杯。这还是张太后家的老侯爷送给我的。刚才又是我夫人亲自送上的。你真是太没有福气了。”

我的话又一次吓到了官员;五十两银子一只的杯子;还是张老侯爷送的;又是总兵夫人亲自给送上的茶;他急得头上的汗像开了水笼头的自来水一样流下来。摇摇欲坠的身体有随时倒下的可能发生。他的素质也太低了;吓不起还说不得。

艳儿姐姐明显没有走开;躲在一边听我的谈话。看不过去就又出来了。白了我一眼;也她微红的脸和眼角的笑意出卖了她。她也在笑话这个官员。

官员看见艳儿姐姐出来;还以为是来对他兴师问罪的。就跪下说:“请夫人原谅下官。下官马上去买一只赔上。”

艳儿姐姐连忙扶起官员;又看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都把这个官员吓成什么样了?还有一个朝庭礼部官员的样子吗?

我却火上浇油的说:“不是一只;应该是一套。没有了这一只;一套都用不来了。一套是八只杯子;一个茶壶;一个茶盘;还有一个茶缸。”一个杯子就要五十两银子;一套的钱吓也吓死这个小官。

果然不出所料;我的话一出;官员像死了他的妈一样。他说:“大人。就算是卖了下官一家;杀了下官,拿下官的肉卖了也没有这么多钱。求您放过下官吧?下官真的无能为力。”说着又跪下了。

艳儿姐姐也看不过去;准备教训我了。我却给了她一个眼色。

我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自己卖给我好了。先跟我十年;十年后再决定你是还钱还是再以工抵债。”原来我是想用这办法;为自己多找几个手下。这官员就是我发展的第一个对象。

官员一听见不用马上要他赔;就马上答应了。生怕我后悔。

可比他快的还是我;我马上拿出一张类似于卖身契的文件要官员签字。官员名字叫文忠;听说是当时忠臣文天祥的后人。他没有来之前;我已仔细调查了他的资料。知道他虽然胆子小;但人还算老实。是一个守口如瓶的好文书。

当我拿出文件时;文忠也有种像签卖身契的感觉。还好他没有看过《白毛女》这部电影或者舞台剧;不然的话他会觉得他就是里面的“杨白劳”;我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的“黄世仁”,不知道他家里有没有一个女儿,有的话就是“喜儿”了。当然他签字不是卖他的女儿;而是把他的这十年的前途都卖给了我。在以后的十年中;我无数次提起这件事;每次提起时;他都白我一眼。早知道我是一个这么样的人;他当年绝对不会被我这么吓到;签下了他后悔莫及的大名。那只害了他一生一世的茶杯才不过三文钱买来的;也不是我说的一套,我才舍不得拿真家伙摔着玩。也就是说文忠为了三文钱;把他的最宝贵的十年时间卖给了我。

在文忠签字后;我要他再为我做一件事。为我伪造一张生员;名字叫吴大;十六岁,籍贯就写扬州。文科武科都各一张;我要以一个考生的身份实地考察现场。最直接的了解有没有人借机会贪赃枉法。

第十五回 夫妻都一路货

当文忠回去为我办好假证明后;文忠就带着几个好朋友正式来我家报到上班了。因为艳儿姐姐的一句话;害得他和他的几个好友加入了我的阵营;不能再回头了。

当知道我的意思后;艳儿姐姐也想了一个办法。她对文忠说:“你的俸禄是多少一年?干得还算顺利吗?”

文忠对于艳儿姐姐这个主母的好感绝对超过我这个主人。他连忙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走到艳儿姐姐的下首说:“回夫人的话;下官一年俸禄是六十八两银子。加上一些零零星星的一共七十多两银子一年。至于干的顺不顺,都是在别人手下当差听用;只有他们说我们干得好不好的。没有我们说愿意不愿意的份。”

艳儿姐姐就说:“那好。你到大人这里来;一年给你一百三十两银子。其中五十两银子用来还债。你一家老小在我们这里包吃包住;一年拿八十两银子好了。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介绍到这里来。只要人确实有本事,又是一个敢于担当的,就和你一样的工钱;我再额外给你一些介绍费好了。至于你们的品级;将来看你们的功劳由我们家的大人向上举荐了再定吧。”

艳儿姐姐的话;引起了文忠的大兴趣。对他来说;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他们虽然有些本事;但一来他们不敢贪污;二来没有人会孝敬他们;他们有没有什么靠山,所以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舒服。在京城这种地方,做什么都要钱,而且比地方上都要贵很多,向他们这种不大的穷官,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是举债过年。艳儿姐姐的一句“包吃包住”;使他比得了一个大元宝还要高兴。

艳儿姐姐比我这个黄世仁还厉害;几句话就打动了文忠的心。当天就叫来了几个和他一样的官员;他们都是在京城一些不起眼的小官。最高的品级也不过是正六品;都是一些没有油水的清水衙门的官员。我把他们暂时组成了一个临时考前筹备委员会;专门管理考生登记;和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艳儿姐姐不愧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她提醒我;到时候京城的房子会很紧张。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时;北京的宾馆什么的也住不下太多的人。最后是一些有空房的居民出租他们的房间才解决了住房问题。

我就下令;所有的京城客房都要由我一个人集中管理。说白了我将在三月起集中包下所有的客房;由我指挥考生入住。我还四处打听京城有没有空余的房子。有的话;我直接买了下来;大不了将来找崇祯皇帝朱由检报销好了。如果他不给我报销的话;这房子就算我买了。以一年一个价格的京城房价;过不了几年就能卖个好价钱。

可买房子的事并不容易;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哪里有太多的空房子。还好我从一个来投靠我的官员中得知;被我杀了的官员中;有好多的房子属于朝廷的“逆产”;被锦衣卫查封了。这些房子空着也没有用;不如当考生将来的住房好了。

第十六回 冲动引起的大麻烦

我就下令;所有的京城客房都要由我一个人集中管理。说白了我将在三月起集中包下所有的客房;由我指挥考生入住。我还四处打听京城有没有空余的房子。有的话;我直接买了下来;大不了将来找崇祯皇帝朱由检报销好了。如果他不给我报销的话;这房子就算我买了。以一年一个价格的京城房价;过不了几年就能卖个好价钱。

可买房子的事并不容易;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哪里有太多的空房子。还好我从一个来投靠我的官员中得知;被我杀了的官员中;有好多的房子属于朝廷的“逆产”;被锦衣卫查封了。这些房子空着也没有用;不如当考生将来的住房好了。

我就动用禁军张罗的兵马;将这些关着不用的房间都抢到了我的手上。其中有好些房子被一些人占用了。我把他们这些地方上的混混都赶出了房子;叫人好好粉刷房间。并要求大家收拾好后;每一处房子在没有人安排进来之前必须留人看守。不得任何人占用。我准备将来按地方;分别要考生入住这些空房。什么河南来的考生住河南会馆;什么四川来的住四川会馆;考生们可以按自己是哪里的人入住相对的会馆。从此这房子成了考生来京考试时的专用场所。后来发展成地方官员、生员到京集会的地方;商人加入后才真正发挥起了它的作用。成为了在京城的各地方联络的主要场所。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给我一个正式的办公场所;我只好在家办公。我家还好够大;前一半住文忠他们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后一半才是我的家。我家的大厅变成了临时的办公地点。一排排的太师椅被换成了一张张的桌子和椅子。文忠他们每天都在这里商量办理我的一大堆事务。

虽然他们都怨声载道地埋怨工作太忙太累;但好在我们这里天天有肉;顿顿管饱;才平息了他们的心情。他们的家人倒和我的家人很合得来,一起聊天说话;玩玩“叶子戏”。“叶子戏”有点像现在的“麻将”;但只有“筒子”、“索子”、“万子”;没有“字花”。我心血来潮;做了一副现代人经常玩的“麻将”;教了大家怎么玩。大家马上对这种新玩法;感觉了莫大的兴趣。要不是我有规定;官员上班时间不准打“麻将”;晚上不能超过十点的话;他们和她们会不吃不喝地玩下去。

看玩的人多了,我马上又多了一条规矩;在我家玩可以;不准在我家赌钱。大钱不准赌;小钱也不准玩。不然的话我家会马上变成一个赌场。可惜我管不了外面;我的新玩具马上流传了出去;在大街小巷里“麻将”风大起。京城的老百姓反正没有事情做;就大大小小的玩起了“麻将”。一直到后来;一些风闻奏事的官员向崇祯皇帝朱由检举报;京城老百姓赌“麻将”玩“麻将”已经危害到了国家的根本时;崇祯皇帝朱由检才知道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我的缘故时,一方面宣布禁止公共场所赌博;一方面找我算帐。这笔糊涂帐又怪到了我的头上;罚去了我五年的俸禄。哎,倒霉啊。

第十七回 过日子是一门大学问

家里最空的就是我爹,原来的锦州总兵吴襄吴大人;名义上他是被崇帧皇帝朱由检下令软禁在家的人;不用做事也不用管理家中的各项事务。最忙的是管家和艳儿姐姐两个人。本来家了的事都由管家忙;可管家的年纪也不小了。前几天招待客人忙了忙;差点生病倒下。艳儿姐姐只好帮他管一些事;为他分担一些家中的事情。自从家里多了文忠他们后;家里的开销和日常事务更多了。每天都忙得艳儿姐姐手忙脚乱。

比方说吃的猪肉这件最小不过的小事;原来我家吃的猪肉都是买京城小贩挑着担子走卖的猪肉;可这种肉不但价格比较贵;而且还经常出现缺斤少两的事。管家就到京城郊区去养猪的农户那里买活猪。活猪不但价格相对便宜点;而且猪肉绝对够新鲜,什么猪下水啊什么的,还可以废物再利用。本来家里每天两头活猪就已经够了的,可现在五头猪都不够吃。文忠他们一些读书人和他们家里的小孩子比我们一家人更会吃。我曾经看见文忠九岁大的儿子文晓天一口气吃了二十个大肉包子。当时文小天说;他们过年都没有吃上几顿猪肉。今年过年时;他娘买了五斤猪头肉;分了又分。猪头肉从大年夜烧到正月初八;都煮烂了变成了汤。就是让人以为他们家能天天吃上肉,其实他们家根本就吃不上猪肉。看着文晓天吃肉包子的样子;我又想起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受灾的灾民们。

家里的钱虽然多;但总不能随便乱用。所以每天的猪还是五头;但不做什么大块肉;红烧肉什么的;每天早上吃肉骨头熬的稀饭;中午吃加上大白菜的猪肉包子;晚上才吃米饭。而且晚上的菜都改成“大炒”、“小炒”。“大炒”、“小炒”是我在现代社会的老家的叫法。“大炒”就是把食材切成块后炒在一起;“小炒”是把食材切成条或者丝一起炒。这样一来不但口味好;而且节省,经济实惠,大大降低了食物成本。又使大家都吃的够,吃得饱。

本来我准备调落日和依玛来京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