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锦 >

第23章

帝锦-第23章

小说: 帝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一代帝后传奇,这世上十全十美的事,皇上一人算是占尽了!”

宝锦说得谦恭,话意却其实不善。

皇帝丝毫没有察觉,只是轻笑一声:“十全十美?!”

他笑声枯涩,仿佛有无尽疲倦,又好似多年未校的琴弦,嘶哑紧绷,下一刻就要断裂开来。

“这世上,从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再怎样美好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都会面目前非。”

他说的……难道是皇后?!

宝锦心中急转,却再不敢试探下去。

皇帝却仍是黑眸恍惚,仿佛不愿从旧梦中醒来——

“那时候,她真是清美绝伦……明眸善徕,好似月华碎光在眼中闪动,只微微一笑,便能倾国倾城!”

“她性情明朗飒爽,却异常的要强,江州有大潮噬人,她不声不响的消失几日,竟是背了一袋火器,将岸石炸开,从此沿岸百姓无忧。”

“这……就是以前的皇后娘娘?”

宝锦静静听着,心下越发惊骇——这与自己接触到的皇后,简直是判如两人!

“是啊,她如今娴静高雅,一举一动,都是母仪天下的典范……”

皇帝深深一叹,心中升起无尽惆怅。

“可我还是觉得,当初那惊鸿一瞥,那飒然清扬的一眼,才是这世上最为特别的女子……”

皇帝仿佛是在自语,又好似在对着虚空倾诉。

此时朵朵云絮将明月遮挡,冬夜的凛冽中,那缠绵如缕的云絮,也好似将他重重包裹,声音越发渺远。

这寂静深夜,万物都陷入了沉睡,却只有这天下至尊,在这夜半无人处私语。

“你知道吗?”

皇帝蓦然回头,直视着她,“我初见你那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虽是重眸,但那眼中的神气,简直与当年的她如出一辙!”

什么……?!

宝锦面上的淡漠终于被打破,她不由地攥紧了衣袖,指尖带来轻微的痛楚,却也浑然不觉。

虽然时隔多日,但她仍记得那一日皇帝的低语——

“看着你的重眸,就好似……”

就好似什么?!

她曾千百次想着答案,总以为,被隐藏不吐的,是姐姐的名字!

锦渊!!

我唯一的姐姐……

他攻入宫中时,曾见过姐姐吗?她最后死于何处?她的尸首在哪?

……

宝锦的心中翻腾汹涌,杂乱无迹——她一直以为,姐姐的下落,终究要着落在眼前的篡位者身上,却不料……

他居然说我眼中的神气,酷似皇后!

巨大的沮丧夹杂着难以言语的烦躁,如岩浆一般澎湃嚣叫,几乎要从她冰凉的肌肤下喷涌而出。

但她终于忍住了。

宝锦缓缓回头,露出一道清婉的微笑,在宫灯的映照下,有如谪仙一般飘逸出尘——

“我的眼,和皇后娘娘如此相似……彼此的命运,却是天上地下。”

天人之姿的幽美,眉宇间却含着奇异的凄楚,宛如月下的露珠一般惹人生怜。

下一瞬,宽广而温暖的胸膛将她包裹,皇帝将她搂紧,仿佛抱住了自己最珍爱的宝物,轻轻低喃道:“不会的……在朕的身边,没有人可以动你分毫。”

但愿如此……

宝锦温驯地投入他的怀中,露出一道极冷的笑意,如夜空中,划破千重迷雾的宝剑,飒然明光,耀眼无比。

不管你把我当成是谁的替代品,我都甘之若怡——

这样,便是皆大欢喜了……

****

晨曦初露时,宝锦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季馨迎上前来,“主子可回来了!锦粹宫的杨公公刚刚遣人送来了便条。”

宝锦展开看完,随即放到了油灯之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我们在宫中的耳目,总算是连纵成网,可以派上用场了!”

她轻声叹道。

宫中虽然经过人事更换,但最低层的宫人仆役,却没有大的裁撤,都是前朝旧人。

寥寥几月,她与沈浩等人殚精竭虑,花了无数心血,才在宫中重新设下耳目。

这一次明月的“失贞事件”,正是她暗中指使布置的。

“锦粹宫的云贤妃,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吗?“

她微微一笑,随即更衣而卧,陷入了沉睡之中。

****

翌日午后,天日稍微见了些暖意,穿堂大风却越发肆虐,刮得廊下宫人瑟瑟发抖。

皇帝在乾清宫中召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黄帅千里迢迢入京,实在是辛苦……“

第五十一章 … 密会

皇帝温言笑道,对此人甚是礼遇。

阶下一人谢过赐座,小心翼翼地斜签着坐了,恭声答道:“微臣接到万岁的诏令,军中上下,无不大喜——天可怜见,我们冀州军被多年搁置,这柄国之利器再不使用,便要生锈了!”

皇帝因他明朗风趣的谈吐而大笑,“汝等的忠诚,天日可鉴,朕不会为了小人的谗言,就将你们舍弃不用的。”

黄明轨听得这话,虎目含泪地很是感激,心中却是深深唏嘘。

他所辖的神宁军,本是镇守京畿的精锐虎贲,却不料,多年闲置后,等来的,竟是惊天动地的噩耗——叛军以奇兵突入京城,天子驾崩,一朝国灭。

这支虎狼之师,虽然无一伤亡,却顿时处于旋涡的中心,为了部下将士的性命和家小——那些妇孺大都居住在京城,黄明轨一咬牙,只得降了新朝。

经历过渗透、打散、远调等种种考验后,神宁军终于被一纸诏令调回了京畿。

究竟是福是祸,黄明轨已经无力去想,短短一年的时间,他所有桀骜的棱角,都被磨得圆熟。

就让我做个纯粹的武夫吧……

他心中叹道,眼角却不由地被殿中熟悉的物事而深深刺痛——

窗下的瑞兽金炉,窗棂上的九龙雕纹,以及,那御案上的玉蟾端砚……

多年前,他曾入宫觐见,年方弱冠的先帝英姿焕发,当场手书“国之虎贲”四字,笑语褒奖,那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御笔淋漓,不正是从那玉砚中饱蘸着松墨,一气写就的吗?

他痛苦地闭上眼,再睁开时,仍是一副忠诚耿介的模样,垂手静听皇帝的训示。

皇帝的劝勉不过寥寥数语,却是意味深长,当黄明轨听到那一句“调入京畿,以备不测”时,身躯不禁一颤——

这京中都是皇帝的旧部,铁桶一般的安全,却又要防备什么不测?!

几瞬的怔仲后,他想起讨伐南唐的传言,又想起手握重兵的靖王,隐隐受着今上的猜忌……

他一时心乱如麻,好不容易听完皇帝的训诫,他起身拜辞,由宦官引出殿门时,却在廊下迎面遇上了一位宫装少女。

那宫装不过最简单的青绫缎衣,玄色衣带束得腰间不盈一握,袅袅飘然而过,有如冷冻白梅的天然馥香幽幽传来,黄明轨心中一凛,偷眼望去,却见那少女肌肤如雪,整个人沐浴在淡金阳光中,好似一尊清丽绝伦的冰像一般。

仿佛下一刻就要透明溶化……

黄明轨鬼使神差地想道,他低头避让,冷不防,却见到她腰间居然系了一道明黄丝绦,一只碧玉貔貅赫然在目!

他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

明黄乃天子之色,那碧玉晶莹剔透,浑圆天成,一眼便知是皇家之物。

这样物件,难道是皇帝亲赐?!

他正在楞神,一阵香风渺然,伊人已是翩然而过,只来得及望见她清逸纤瘦的身影。

他站直了腰,来不及诧异,却觉得袍袖中多了一个纸团!

默默地将纸团捏在掌心,他随着宦官走出乾清宫,心中却如同擂鼓似的,不知道自己捏在手中的,会是怎样的奇妙命运。

****

月前的那一场大火,几乎将慕绡院烧成白地,更有多名前来寻欢作乐的官员或伤或亡,龙颜大怒之下,京兆尹也顾不得交情,将全院上下锁拿下狱,亏了云阳侯仗义说情,才得以开释。

这一场大劫之后,在同行惊诧的目光中,慕绡院迅速地修整,重新开张,声势居然更胜从前!

黄明轨从车上下来时,两个簪花的小厮就欢喜地迎上来,又命人告了鸨儿,一齐将贵客迎入。

“我是来找人的——她是隔壁翠色楼的常客。”

他的第一句话,便让风韵娴静的鸨儿收起了笑容——

“公子稍候……”

不一会儿,她便亲自带引,朝着后院而去。

三停大院过后,便是幽静的楼阁,踩着支呀作响的竹梯而上,静坐席上的,乃是一道有些熟悉的纤瘦身影。

白梅的冷香逐渐袭来,黄明轨心中一惊,不由道:“姑娘今日在乾清宫中传书密约,不知有何见教?”

“黄卿何必明知故问……”

清脆的笑声传来,那少女微微侧身,眉目之间,象极了一个人!

“陛下……?!”

第五十二章 … 共谋

他一时惊骇欲死,朦胧的天光映照下,眼前的雪白面庞,仿佛与记忆中那意气奋发,运筹帷幄的君王重合。

他费力地眨了眨眼,这才看清少女的容貌。

仔细看来,她与景渊帝并不相似,只那眉宇间的神气和光芒,却酷似了七八分。

她正看着自己,似讥诮轻笑,似波澜平静。

仿佛檐上的雪珠溅落,黄明被那莫名幽邃的黑眸扫了一眼,心中竟似少跳了一记,那般纯粹的难受。

下意识的,他想避开这目光。

然而,沙场炼就的傲气和血性,让他不肯认输地直视对上。

“黄帅如今平步青云,却丝毫不念旧主吗……”

似褒似贬的低语,在这雅静小楼之中缓缓响起。

“姑娘深夜相约,就是想跟我说这个?!”

黄明轨压制住全身激越的血脉,低喝道:“黄某乃是一介武夫,拿了谁的军饷,便要为谁卖命——前朝各位大人倒是懂得礼仪廉耻,今上一至,便卑躬屈膝地投诚做官,大雨天的地里,谒见的手本叠得有一丈多高,也算是学的圣贤之道?!”

“他们是文臣,千古艰难唯一死,既然要做贰臣,也就顾不得身后滚滚骂名了,可是黄帅你却不同……”

少女瞥了他一眼,清亮的黑眸中燃烧着决然的光芒——

“你手握重兵,若是存着擎天保驾之心,未必不能与叛军一战,这样不动一兵一卒,就被人归入麾下,可还有一丝男儿血性么?!”

黄明轨听了这一句,再也忍耐不住,他惨笑道:“好!我等果然没有男儿血性!可为君者自毁长城,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你说什么?!”

“景源八年,先帝下了严令,原地驻守,不得轻出一兵一卒——我看着京中腾天而起的火焰,恨得几乎咬断了牙,却无能为力!!”

黄明轨受不得激,终于把心中块垒嘶吼出来。

只听当的一声,少女手中的茶盏落地,摔成粉碎,她却浑然不觉,只是凄然微笑着,一字一句道:“姐姐……果然是你!!”

她终于起身,竟是向黄明轨盈盈敛衽,一躬及地。

飘逸的长袖拂过地面,黄明轨只听她语声清婉,却带出金石之音——

“初次见面,还望黄帅恕我无礼……”

“姑娘到底是……?”

“我的名字,唤作宝锦。”

****

万籁俱静,小楼之中却有一男一女,正在正襟而谈。

“宝锦殿下,我如今已是心灰意冷,再经不起什么波折了,所想的,不过是给麾下弟兄谋个好前程——他们跟了我这些年,福没享到,倒是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

“树欲静而风不止——你真以为,皇帝能让你置身事外?他让神宁军重回京畿,正是要借你们的利刃杀人——无论是做进攻南唐,还是用来防范靖王,你们都不过是一把上好的利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