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420章

乱明-第420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嗣昌得到消息比朱由检早,他琢磨来琢磨去,虽倾向于相信孙传庭和盛坤山在演戏,但心里到底还是忐忑不安。此时见皇上慌乱,他不能率先失去分寸,遂安慰道:“孙传庭十有八九在引诱济尔哈朗上钩,不过,以防万一,还是令洪承畴靠近宣府为妙。”

增兵以备不测,显然是最好的应对方略。朱由检从其议。

朱由检和杨嗣昌能沉得住气,朝堂之臣却就没这份素质了。听闻孙传庭与骠骑军兵戎相见后,朝堂一下子炸了锅。一些不通军事之辈,奔走相告,称早该如此,永绝后患;一些见识稍远之辈,则忧虑万分,惟恐双方打仗时,济尔哈朗趁机来攻;还有一些则看得更远,觉得此举会引起林纯鸿的雷霆之怒,大明朝廷很可能在荆州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他们开始准备后计……

与此同时,针对杨嗣昌的一股潜流暗中涌动,将宣大现在险恶的局势归咎于杨嗣昌,要求杨嗣昌辞职以谢天下。

纷乱,以明廷为最……

济尔哈朗非常谨慎,显示出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绝佳素质。

“骠骑军粮草可供使用几日?”

“回郑亲王,最多能使用三日!”

济尔哈朗精明无比,选择了粮草这个最基本点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显然是骠骑军、孙传庭无法绕开的环节,盛坤山、孙传庭再狠,也不至于让骠骑军在包围圈中挨饿三日吧?

满清鞑子对大明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就连在宣大边军中也安插了无数的眼线,粮草这么敏感的军事机密,济尔哈朗也能轻易获取。

……

“启禀郑亲王,骠骑军已经在杀马充饥了……”

战马,无论在荆州军,还是在明军中,可是稀缺物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杀马。济尔哈朗大为动心。

但是济尔哈朗还真沉得住气,下命令道:“再等三日!”

不过,仅仅等了一日,济尔哈朗获悉,洪承畴率领万五兵力,从蓟辽一线往宣府移动。

济尔哈朗一听,不再犹豫,马上擂鼓聚将,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盛坤山和孙传庭万万想不到,两人辛辛苦苦地忙活这么长时间,连士兵的性命也付出了不少,最终迷惑济尔哈朗的而是隐瞒粮草和二货朝廷做出的以防万一决定。

济尔哈朗兵马一动,孙传庭的兵马立即撤围,盛坤山在集合了张凤仪部后,兵出大同,经由集宁海子(今黄旗海),迅速插向济尔哈朗的后路。

孙传庭的动作丝毫不慢,率领精锐陕兵,日夜兼程,赶赴怀安前线迎敌。

怀安位于大同和宣府之间,离宣府更近。长城从境内穿越而过,历来就是大明防守的薄弱环节。

孙传庭和盛坤山重兵聚于大同,济尔哈朗惟恐中计,不敢轻易靠近大同,特意选择了远离大同的怀安。而且,济尔哈朗以朝鲜步兵为进攻先导,以蒙古轻骑左右两翼,自己则率领三千重骑在后压阵。

大军鼓噪前进,攻势非常凶猛。由于孙传庭将主力集中在大同,怀安的防守非常薄弱。六月初二,朝鲜军轻易突破西湾堡。六月初三,朝鲜军在蒙古军的配合下,又突破西沙城。

至此,大明甚为倚重的长城防线全部被突破,朝鲜军和蒙古轻骑迅速往纵深发展,有将大明宣大防线搅得七零八落之势。

连战连捷之下,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士气高涨,再加上沿途劫掠,掳掠人口无数、财货巨万,强盗们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惟恐落于他人之后。

而济尔哈朗则率领三千重骑顿兵于西湾堡,为大军守住了后路。

济尔哈朗动作快,盛坤山一点也不亚于他,大军的动作,几乎与内线消息传递速度一样快。

当济尔哈朗得知骠骑军迅速插向他的后路之时,盛坤山业已率众抵达兴和,正迅速向着联军压来。

济尔哈朗听闻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也是,局势明朗,总比一直悬着一颗心要好。骠骑军的到来,还需要数日,济尔哈朗完全有时间往东面撤退,让骠骑军吃一满嘴的沙子。

茫茫大草原中,济尔哈朗享有主场之利,兵力占优,如果骠骑军胆敢追来,济尔哈朗完全可以从容排兵布阵,寻找战机,让骠骑军吃一个大亏。

于是,济尔哈朗立即令蒙古轻骑和朝鲜军抛弃一切俘虏和财货,迅速往西湾堡撤退。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济尔哈朗的预期。

“什么?兴和的骑兵兵力将近一万?不止一个军?”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古怪,济尔哈朗本能地觉得不妥,却又不知不妥处在哪里。

紧接着,济尔哈朗接报: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冲得太快,兵力分得太散,两日内无法抵达西湾堡!

济尔哈朗大惊失色,咬牙切齿地下令道:“能回来多少算多少,回不来的,不管了!两日后,大军从西湾堡撤退!”

第565章 圈地

山西介休范宅。

炎热的夏天,业已来临,范永斗身着短褂,在柳林下不停地走来走去,微风时而袭过,柳林哗哗作响,带来一丝凉爽。

只见范永斗时而驻步沉思,时而迈步向前,眉头皱得紧紧的。

近几年来,范家的事务多已交给范三拔,范永斗担任范家的精神领袖,从精神上领导这个庞大的家族蹒跚前行。

由于不管事,范永斗已经很少这样凝神思索,显然,今日所遇之事,相当重要。

年初以来,范家骤然斩断与鞑子的联系,迅速从边贸中抽手,范永斗身上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初,王喜云沿运河北上,又迅速前往多尔衮大营,范家了如指掌,却秘而不宣。待到陈奇瑜突然来访,一番分析之后,范永斗方才认识到,鞑子此番必败无疑。

陈奇瑜劝范永斗放弃与鞑子之间的联系,转而将注意力集中至大明,大明人口是鞑子的百倍,单从商业牟利的角度看,百利而无一害。

涉及到利润源的五成以上,范永斗哪能迅速决定?直到陈奇瑜告知范永斗,杨嗣昌最近会有大动作,有意借助范家之经验,开创朝廷之新局面,范永斗最终下定了决心,趁着满清鞑子的注意力被山东吸引,迅速从辽东抽手,资金人手逃得一干二净。

范永斗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无非看到鞑子在荆州军的打击下,日渐式微,而且又能与朝廷合作,戴一顶皇商的帽子。只是,范永斗万万料不到,与朝廷的合作还没有眉目,孙传庭与骠骑军居然兵戎相向,互相打了起来。

范永斗心忧范家之前途,心情自然沉重,拼命地思索应对之策。

“爷爷,孙儿有要事相报!”

突然,范永斗的身后传来范毓宾的声音。范毓宾日渐沉稳,越来越得到范永斗的看重,在范永斗的示意下,范三拔将公关、情报等事务交给范毓宾负责。

范毓宾虽竭力保持镇静,但声音中明显带有颤音。范永斗转身看着难掩喜气的范毓宾,心情大好,问道:“什么喜事?”

范永斗相询,范毓宾方才将喜悦之情挥洒出来,“济尔哈朗在盛坤山和孙传庭的合击之下,大败亏输,正往草原深处拼命逃奔……”

范永斗一下子怔住了,良久,方才长舒了一口气,道:“原来盛坤山和孙传庭演了一出戏,难怪济尔哈朗会上当,就连朝廷也被瞒住了嘛!你说说详情。”

范毓宾眉飞色舞地说道:“骠骑军、武卫军,还有孙传庭的陕兵,皆是大明战力最强的部队,转移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盛坤山率领的骠骑军和武卫军,仅仅只花了三天功夫就到了二台子,进入二台子后,盛坤山分兵,令张凤仪率武卫军一部突袭南壕堑,那里是鞑子囤积着还未来得及运走的俘虏和财货……”

范永斗疑惑地问道:“分兵?盛坤山的人马只有六七千人,岂是鞑子的对手?”

范毓宾大笑道:“应该不是对手!只是济尔哈朗吓破了胆,来不及等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尽数撤出西湾堡,就率部逃之夭夭。盛坤山的对手,实质上只有万余朝鲜军及少部分蒙古轻骑。”

范永斗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朝鲜军及蒙古轻骑在盛坤山和孙传庭的联合打击下,已经灰飞烟灭了?”

“那还能活?盛坤山堵住朝鲜军和蒙古轻骑的退路后,也不进攻,待到孙传庭重兵赶到,方才发动冲击,一战之下,降者无数!林纯鸿又得到了好几千的免费矿工,哈哈……”

范永斗笑着摇了摇头:“岂止是好几千?张凤仪那路呢?”

范毓宾道:“张凤仪解救俘虏两万余人,财货数量不详。两万人中,大多都是宣大边民,被黄渤遣送回家。不过,里面还有五千多敖汉四部的俘虏,被黄渤当成了宝贝!”

“宝贝?”

范毓宾道:“可不是宝贝?爷爷请想,敖汉四部被济尔哈朗灭了族,对女真鞑子恨之入骨,他们在草原上又无处可去,只能依靠林纯鸿方才存活,岂不是对林纯鸿忠心耿耿?”

范永斗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突然,范永斗心里一动,问道:“张凤仪将敖汉四部俘虏送往了何处?”

范毓宾道:“自然是送往了朔州。按照朝廷的旨意,骠骑军本就应该在朔州驻扎。据闻,黄渤在朔州北边划定了将近十万亩的草场,供敖汉四部余部放牧、生存,并放言,若有谁胆敢侵入这块地域,必遭报复。”

范永斗默然半晌,方说道:“可惧!可惧!赶紧将你爹唤来,我有要事吩咐!”

……

范毓宾的情报还算准确,战事结束后,盛坤山的确率着骠骑军,携带着五千余蒙古人,前往朔州驻扎,而张凤仪则率领武卫军过雁门关、经代县、太原,一路返回沁水。

黄渤与张凤仪的方向正好相反,从沁水过雁门关,赶到了朔州。

朔州之北,历来就是明军与蒙古人拉锯的地方,即便没有战事,也无人敢至这一带放牧。自从林纯鸿决定在朔州以北建牧场后,土地不是问题,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无人区,牧草也不是问题,那里的牧草疯长,异常肥美,最难的问题反而是难以招募到人手。

黄渤这段时间在山西上蹿下跳,到处招募人手,但结果异常惨淡,连两百人都未招够。平常流民,即便饿得肚皮贴着后脊背,只要一听说要出雁门关,就双手连摆,坚决拒绝。

正当黄渤一筹莫展时,盛坤山和张凤仪却轻易地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黄渤大喜过望,立即至朔州划定草场,妥善安置蒙古人。

这帮蒙古人活下来已经不易,没有沦为其他部落的奴隶,更是异数,现在居然还能拥有草场,得到骠骑军的保护,简直喜出望外,视骠骑军为再生父母。

黄渤趁势与蒙古人约定,每年每亩草场上缴羊毛五斤,或者上缴铜钱三百文。蒙古人满口答应,开始在朔州以北养羊、养马。

事实上,骠骑军中,就有为数不少的蒙古人,而且这些蒙古人大多也来自靠近大明的敖汉四部。族人相见,更是两眼泪汪汪,发誓要打过辽东,为族人报仇。蒙古人的心,迅速向荆州靠拢,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正当黄渤忙得脚不沾地时,范毓宾忽然来到朔州,并递来了拜帖。

荆州方面与晋商,几乎就是两条平行线,双方刻意避免在商业上有所往来,几乎没有什么交集。这次范毓宾突然来访,到底所为何事?

黄渤狐疑不定,将范毓宾迎入。范毓宾也不跟黄渤废话,直接提出,想在朔州以北租三十万亩的草场,租金每年十二万圆。

并且,范毓宾提出,荆州军要为草场提供保护,希望所租草场,能在三一社入保。

黄渤恨不得天下所有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