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215章

乱明-第215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五花八门的内容,直让卢象升头昏脑胀,最终,卢象升皱着眉头离开了布告栏。他发现,自己苦学多载,但相比较这里的学生而言,简直就像一个蒙童,几乎什么都不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卢象升叹息不已。

正当卢象升在行知书堂游逛之时,忽然接到报告,称林纯鸿明日将返回荆州。卢象升毫不犹豫,立即拍马向东,往荆州方向而去。天黑之前,卢象升离荆州还有十里,就遇到了张道涵等一众欢迎人群,口称听闻总督至此,未曾远迎,还请恕罪云云。

卢象升惊诧不已,林纯鸿对荆州的控制居然严密至斯,任何人抵达荆州,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最终,卢象升被安置在荆州最为豪华的酒楼内,静待林纯鸿的归来。

第248章 火枪战术

林纯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还未抵达荆州,卢象升已然在荆州等候。对于卢象升的打算,林纯鸿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卢象升无意对邦泰采取激烈措施,跑到荆州来,无非就是精告他不要轻举妄动,顺便打探一下他的下步计划。

林纯鸿暗自抱怨不已:“哪有刚出差回来就加班的!我还准备跑到枝江看儿子咧!”

周凤于八月份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让林纯鸿欣喜若狂,这次心急火燎地从广州赶回荆州,很难说没有看儿子的心思。

而且,林纯鸿发现,儿子出生的消息传遍荆州和广东后,自张道涵以下,所有下属无不兴高采烈。张道涵还下令举行盛大庆祝活动,邦泰境内载歌载舞十日,官民同乐。

有没有搞错啊,儿子是我的咧,怎么你们高兴得跟自己有了儿子一般?

倒是杨一仁的一句话指出了其中关键:“恭喜军门啊,恭喜,军门后继有人,邦泰上下算是安心了……”

这事不禁让林纯鸿浮想联翩,小兔崽子,刚出生就帮了爹的大忙,难道邦泰上下已经有了自立的心思?

闲话休提,且说林纯鸿抵达荆州后,立即前往酒楼拜见卢象升,并将卢象升迎进了星拱楼。

卢象升除了比前几年显得沧桑点外,没什么特别的,两人寒暄已毕,卢象升也不跟林纯鸿客气,当即冷声道:“你倒是出息了!朝廷将遮护海疆的重任赋予你,你却不声不响地返回荆州,却是何故?”

林纯鸿不接卢象升的问题,反问道:“属下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还望总督大人帮属下解惑。自崇祯二年陕西大乱至今,朝廷耗费粮饷无数,死伤将士无数,为何贼寇却越剿越多?照这样下去,到底还能不能剿灭贼寇?”

林纯鸿一开始就力图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让卢象升随自己的思路打转。

果然,卢象升不由自主地开始思索林纯鸿的问题,轻易陷入林纯鸿的彀中。

林纯鸿乘胜追击,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贼寇灭了又起,起了又灭,如此循环往复,贼势反而越来越大,难道朝廷就没有觉察到方略出了问题?或者说,朝廷到底有没有一整套方略来配合剿匪?”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朝廷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并无一套确定之方略,也谈不上对和错!”

林纯鸿绝不给卢象升任何主动权,紧接着说道:“剿和抚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朝廷有没有安民的方略!”

“安民?无非钱粮也!朝廷入不敷出,哪有钱粮安民!”

“没有钱粮就想办法筹集钱粮啊!朝廷诸公,除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加税,就想不到别的招?今年初,圣上强力推动铸币,现在月获利不是上十万两银子?后来,属下又提出制作鱼干,不仅可以获利,还能饱腹,不知为何,至今朝廷没有一点动静!”

卢象升哪能不知鱼干背后的君臣之争?但此话又如何对林纯鸿说得出口?只得装糊涂道:“朝廷决策牵扯甚大,非一时半会所能决定……”

这句话说得虚弱无力,到最后,卢象升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声音越来越低。

林纯鸿冷笑道:“朝廷诸公唯务党争,置朝廷于不顾,置亿万生民于不顾!朝廷诸公既然不能为亿万生民谋福祉,说不得,属下只好越俎代庖,亲自操刀上马了!”

林纯鸿这话说得含含糊糊,卢象升悚然一惊,思道,这林纯鸿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他在广东制作鱼干,还是暗示他觊觎中央之权?

卢象升忠义为先,岂能让林纯鸿产生哪怕一丝谋逆之思?卢象升马上正色道:“你上马击贼,下马治民,虽有逾越之嫌,但圣上乃有道明君,皆能容忍。一旦你稍有非分之想,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恐非你所能承受!并且,天下忠义之士,数以亿万计,绝不容你肆意妄为!”

卢象升越说越激动,一掌拍在茶几上,茶几上的茶杯叮当作响。卢象升厉声道:“汝若不能为圣上效力,吾誓击杀之!”

卢象升须发皆张,儒雅之气不可寻觅,唯剩下果决与固执。

林纯鸿毫不在意卢象升激烈的反应,微微一笑,道:“总督大人说笑了!属下此次返回荆州,就是为了击贼!”

卢象升一双眸子紧盯着林纯鸿,似乎想看出林纯鸿说此话的真与假。

林纯鸿继续说道:“实际上,总督大人倒是多虑了。荆州又无贼寇,何必费事亲自来荆州一探究竟?”

卢象升冷笑道:“据江汉为本,图四川为基,是谁放的狂言?”

“年少轻狂,岂可当真?总督大人年少时,难道就没有匡扶宇内之志?”林纯鸿浑不当回事,也不愿意与卢象升继续纠缠此事,岔开话题说道:“西北贼寇,骑兵众多,行动迅速。历来对抗骑兵,唯有以骑对骑。属下麾下良马稀缺,胜,则不能尽灭,败,则万劫不复。思来死去,属下想用火枪对抗骑兵,也不知是否可行,还请总督大人帮属下参详一二……”

说完,林纯鸿令下属取来一根火枪,递与卢象升。卢象升接过火枪一看,发现火枪长达四尺,枪筒口径约半寸,枪筒上有照门和准星,枪筒尖上,还固定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刺刀。

“燧发的,不需要火绳,即使下雨,也能继续作战……”

林纯鸿一边说着,一边从卢象升手中接过火枪,拿起一个纸筒,纸筒上覆盖着动物油脂,用牙齿咬开纸筒屁股,将火药倒入药池,随即将纸筒塞入枪管,用捅条压入底,然后将火枪紧靠肩膀,模拟瞄准一番,将火枪又交给卢象升。

“历来,火枪发射速度慢,射程不远,与弓弩对阵时,处于下风。工匠们将弹丸和火药装在一起,又用油脂密丝合缝枪管,发射的速度和射程提高不少,正适合用来对抗骑兵!”

卢象升左摸摸右摸摸,好奇不已。他本能地觉得,这把火枪比他军中的火枪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对抗骑兵,恐怕还不行吧?临阵最多一枪,骑兵就冲到阵前,只能被动挨打!”

“不,临阵是三枪。”说完,林纯鸿拿出笔墨纸砚,在纸上画了三排小点,“一排排轮番上,第一排射击之后,退到后面装弹丸……”

卢象升摇了摇头,道:“当年黔国公也用过此招,三排轮射,对骑兵的伤害是提高了,但并无把握对抗骑兵。”

林纯鸿道:“总督大人请明鉴,是培养一个骑兵容易,还是培养一个火枪兵容易?”

卢象升大悟,原来林纯鸿打着拼消耗的主意!

林纯鸿继续说道:“一个火枪兵,最多训练三月,便可以上战场,战场上,只要能击杀一名骑兵,就赚翻了!”

卢象升突然意识到,林纯鸿的目标根本就不在于贼寇,而是女真人或者蒙古人!之所以拿火枪对阵贼寇,无非就是想摸索经验罢了!

卢象升道:“好算计,想那女真人最多两百多万人口,而我大明亿万人,就是耗也耗死了!”

林纯鸿叹了口气,道:“是这个理,但怕就怕在虏寇配合,朝廷就为难了!”

“你说的是贼寇和女真人勾结?这恐怕是杞人忧天,贼寇在大明腹心之地,女真人偏居辽东,何来勾结之说?”

“贼寇鼠目寸光,不谈也罢。女真酋首皇太极可是个厉害角色,虽偏居辽东,却对大明局势了如指掌。总督大人明鉴,崇祯六年底,贼寇被合围在黄河北岸,眼见就要被剿灭,女真人却宣布攻打大同,圣上不得已,调曹总兵赴大同镇守,致使贼寇突破黄河,愈发不可收拾。要说皇太极不是故意为之,说什么属下也不会相信。属下敢打包票,一旦贼寇即将被灭,皇太极定然挥兵南下!”

卢象升忽然觉得心悸不已,对手眼光如此长远,而朝堂却懵然不知。要不是林纯鸿一番分析,自己也蒙在鼓里!大明的战略态势实在太险恶了,如之奈何?

林纯鸿突然起身,向卢象升拜道:“总督大人乃国之柱石,还请大人为国而惜身,万不可意气用事,置身家性命于不顾!”

卢象升莫名其妙,不知林纯鸿为何突出此言,随口答道:“国之柱石?诚为可笑也。本督不过为朝廷、为圣上尽一份心而已。”

林纯鸿又拜道:“以后,荆州军剿灭贼寇之时,还望总督大人上下协调,在彻底剿灭贼寇之前,万不可使荆州军舍弃贼寇,北上对阵女真人!”

顿了顿,林纯鸿冷笑道:“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待解决贼寇后,荆州军数万将士将与女真人不死不休!”

卢象升彻底愣住了,这几日走马观花,他深深地体会到林纯鸿的爱民之心、忧国之怀。这样的人会为了一己之利,置这块土地和文明于万劫不复?

卢象升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重新认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第249章 未雨绸缪

卢象升又在荆州呆了一日,直到与林纯鸿敲定了荆州军出兵规模、方向及大致时间后,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荆州,往武昌而去。

林纯鸿送走卢象升后,终于松了口气,立即前往枝江。

返回枝江的途中,林纯鸿立于船头,望着两岸旖旎的风光,不停地深思着……

顺利稳住了卢象升,这对邦泰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除卢象升外,大明的牛人很多,林纯鸿皆不在意。但秦良玉和卢象升手握重兵,盘踞在邦泰东西,容不得林纯鸿有半点马虎大意。现在,卢象升明确表态,只要林纯鸿不走极端,他们不会以邦泰为敌,这对林纯鸿来说,当然求之不得。

林纯鸿自然不会走极端,当年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朝中几乎全是他的人,尚且不敢跨出最后一步,林纯鸿还没有蠢到那一地步。

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背靠着大明这棵大树乘凉,闷声发大财。

然而,高调返回荆州,与闷声发大财的战略并不相符,但林纯鸿又不得不如此,毕竟,左良玉覆灭乃是第一步,东林党人的后续招数更为淫毒。林纯鸿偏居广东,怎么看都有点群龙无首的味道。

林纯鸿信心满满,准备同时打好两场战争:对东林党人、对贼寇。

论政治,东林党人经营多年,与复社立场相近,掌握着士林舆论,党人遍布大明各地,更是掌握了为数众多的地方政权,而荆州集团时日尚短,也从未将精力放在这方面,可谓完败;论经济,东林党人背后站着徽商、江南豪绅,甚至连郑芝龙也有可能卷入其中,荆州集团在这点上优势并不明显;论军事,东林党人并未直接掌兵,而荆州集团手握重兵,如臂使手,可谓完胜。

不管怎么看,东林党人乃劲敌,绝不能疏忽大意。

对贼寇反而简单。这些年来,贼寇势力越来越庞大,战斗力越来越强,甚至有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