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186章

乱明-第186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纯鸿出自内心发自肺腑地起身而躬,道:“杨公大才,林某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恕罪!”对于认真思考海洋的进士,林纯鸿可不想放过,一定要招为己用!

杨一仁受宠若惊,同时又有点疑惑,自己刚起了个头,这林纯鸿为何反应如此强烈?

杨一仁起身避开林纯鸿一躬,接着说道:“总兵大人谬赞了,杨某胡言乱语,当不得大人此言。”

两人重新坐下,杨一仁接着说道:“闽人虽然纵横四海,但面临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粮食。郑芝龙在投降朝廷后,迅速超过其他势力,独霸海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朝廷的粮食资助,可以大肆扩充人员,刘香之辈哪能与之相抗?杨某听闻将军手中掌握粮食千万石,何不拿着粮食扼住郑芝龙的咽喉?”

林纯鸿对付郑芝龙早有一套计划,杨一仁算是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两人彻夜长谈,互相引为知己。

最终,林纯鸿道:“杨公大才,眼下我这里正好缺一居中谋划之人,杨公何不屈居?”

杨一仁大喜,刚进入邦泰,就伴随林纯鸿左右,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当即道:“总兵大人有所命,敢不应从?待杨某收拾一番,立即前赴广东!”

长沙停泊一晚,对林纯鸿来说,简直太值了!

第211章 第一把火

林纯鸿抵达广州后,将龙虎营及一众工匠、管理人才安置于长洲岛上,然后带着侍卫,至肇庆拜见两广总督熊文灿。

林纯鸿为了防止熊文灿给他一个下马威,做了不少准备。哪想到熊文灿哼哼唧唧说了一堆,无非就是要求林纯鸿立即整顿兵马剿灭刘香。

这让准备充分的林纯鸿一拳打在了棉花堆里,失落不已。

林纯鸿提请将总兵大营由肇庆迁至广州城,就近指挥大军剿灭海寇,熊文灿也不反对。熊文灿的心思,林纯鸿也能猜到几分。熊文灿乃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哪能与一武夫短兵交接?那是非常丢面子的事。熊文灿很清楚,林纯鸿乃空降武将,手头除了自带的千余人马外,在广东毫无根基,广东众将肯定不服,眼下还不如让林纯鸿与武将们打打擂台,自己再渔翁得利。

果然,林纯鸿令麾下众将至广州开会后,除了副将吕天浩、广州海防参将陆睿山亲自前来外,其他将领均托辞军务繁忙,派麾下副手前来应景。而且吕天浩和陆睿山的驻地在广州,属于迫不得已。毕竟,就在一个城里,不来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林纯鸿对众将的心思心知肚明,稳坐于帅椅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与会人员。一省之高级将领,人数还真不少:副将一人,潮州参将、琼崖参将、雷廉参将、东山参将、西山参将、广州海防参将、惠州参将共七人,外加一游击和五守备。

这帮将领无不惊诧于林纯鸿的年轻,“娘的,毛都还没长齐嘛!用了多少银子,才跑到广东来?”这些将领对外界的了解远不如熊文灿,只知道林纯鸿自募弓兵,上北方剿匪立了些功劳,方才被派到广东来。众将无不心生不满,腹中大骂林纯鸿和兵部。

“诸位!”林纯鸿清了清嗓子,准备先来一段场面话,“你们都是广东的柱石,绥靖地方,就靠在座的各位了。”

场面话刚说完,还未进入正题,忽然广州海防参将陆睿山出列奏道:“林军门,末将麾下千总赵和海本为海贼,投靠朝廷后,贼心不改,肆意拉拢朝廷军官,屡抗军令。还望军门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说完,陆睿山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林纯鸿。众将听闻,也纷纷盯着林纯鸿的脸,且看林纯鸿如何处理。这是广东众将商议之后的结果,想试探一番林纯鸿的能力,更想借此给林纯鸿一个下马威。

赵和海成为海上千总之后,隶属于陆睿山。陆睿山奉熊文灿之命,派出千总黄启铭就近监视赵和海。大出陆睿山意料的是,赵和海肆无忌惮地拉拢朝廷官兵从事劫掠,而且稍有不顺就威胁黄启铭,让黄启铭苦不堪言。

黄启铭手头兵力连一千都不到,连监视的目的都达不到,哪能与赵和海相抗?更何况,短短一年之内,黄启铭的麾下就只剩下二百余人,很多军官都成了孤家寡人。

如果赵和海不是林纯鸿的爱将,这事还真难处理。要处罚赵和海吧,赵和海根本就不会听令,白白丢失声望;要对赵和海进行怀柔吧,定被众将讥笑为软骨头,势必被将士们轻视。

林纯鸿心中冷笑不已:打得好算盘,想给我一个下马威?老子给你们放一个重磅炸弹!

陆睿山仍然半跪于地,等待林纯鸿的回应。

林纯鸿起身扶起陆睿山,笑眯眯地回道:“陆参将,且莫心急,都是为朝廷效力,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两位当面谈谈,什么事解决不了?”

说完,回头对传令兵喝道:“立即传赵和海!”

众将愕然,互相交流着眼神,难道林纯鸿抵达广州不过四日,就已经彻底收复了赵和海?

片刻功夫后,赵和海恭恭敬敬地半跪于地,拜道:“末将赵和海拜见林军门!”

林纯鸿随口说道:“起来说话吧,赵千总剿灭海寇劳苦功高,近来队伍状况可好?”

赵和海从地上爬起来,回道:“托军门的福,那帮兔崽子吃得香睡得熟,整天就想着找刘香弄点银子花花。”

林纯鸿笑骂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陆参将说你诱拐他麾下将士,你可有话说?”

赵和海苦着脸答道:“回军门,这个末将也没办法,黄启铭千总的兵为朝廷立功心切,每日哭着喊着要跟着我去打刘香,我不同意就堵在营门口……”

赵和海絮絮叨叨的,林纯鸿也不理他,转头对陆睿山道:“陆参将,黄启铭千总可有避战不出一事?”

众将心里五味杂陈,从林纯鸿和赵和海的谈话来看,两人结识绝非近日之事,难道林纯鸿还未到广东之前就收复了赵和海?与或赵和海当初在海上劫掠,根本就是受林纯鸿的指使?

不管是哪种情况,众将不得不看到一个事实:林纯鸿手头的战力绝不仅仅只有千余人马,而是坐拥十余艘精锐炮舰、万余亡命之徒!

陆睿山彻底晕了头,听到林纯鸿叫自己,迟疑道:“这……”

林纯鸿看着众将精彩纷呈的脸色,笑道:“看来也无避战一事,此事到此为止,不许再提起!”

说完,脸色忽然变得严肃,厉声喝道:“刘香上岸劫掠沿海,广东父老久受其害,诸位当缪力剿寇,谁敢避战,定斩不饶!”

赵和海未出现以前,众将最多当笑话听听,现在不仅不能当笑话听,还得琢磨这里蕴含的意思。

※※※※※※※※※※※※

林纯鸿已不是众将所能应付,于是,广州会议结束后,众将纷纷派遣心腹,或者亲自前往肇庆,找熊文灿拿主意。

熊文灿万万没想到,不过几天时间,众将就败下阵来,需要他老人家亲自出马。尤其是听闻赵和海与林纯鸿有密切关系后,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

熊文灿还算冷静,仔细回忆前前后后之事,方才发现,赵和海与李蒙申一样,根本就是林纯鸿的下属,所谓受抚,压根就是林纯鸿一手导演的好戏!

熊文灿猛扯胡须,叫苦不已。

“官匪勾结!胆大包天!”熊文灿大骂不已。

骂归骂,事情还得处理。

熊文灿首先拿定的主意就是:此事绝不能让朝廷知道。有李蒙申在前,熊文灿断定朝廷会对此事装聋作哑,但失察的罪名一定会落在熊文灿的头上。

他想来想去,突然灵光一闪,前段时间郑芝龙突然停止进兵,是不是与林纯鸿有关?熊文灿仔细梳理着各路消息,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实:郑芝龙早就知道赵和海是林纯鸿的下属,对林纯鸿的到来,郑芝龙也感到了威胁,准备坐观林纯鸿与刘香互耗。

熊文灿比郑芝龙的危机意识更为强烈,毕竟,林纯鸿直接将兵摆在了广东的要害之地!

联想到林纯鸿在荆州的所作所为,熊文灿认为林纯鸿并无造反之意,他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郑芝龙一样,成为独立军阀!

既然圣上能容忍郑芝龙在福建听调不听宣,很可能也能容忍林纯鸿在广东借朝廷之名发展自己的势力。熊文灿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最终拿定了主意:学郑芝龙,坐看林纯鸿与刘香互耗。

然而,熊文灿刚拿定主意,大太监陈奎就来到了肇庆,宣示口谕,令其密切监视林纯鸿,万不可令其肆意妄为。

这条口谕,又让熊文灿陷入苦恼之中。

与熊文灿一样苦恼的还有大太监陈奎。当初,朱由检有意在苏松、广州恢复镇守太监一职,终因反对声音过烈,而放弃了这个打算。陈奎只好在紫禁城呆了年余,最终被朱由检看中,派到林纯鸿军中监军。

陈奎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监军林纯鸿。作为第一个意识到赵和海与林纯鸿有莫大关联的人,他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林纯鸿将在广东掀起狂风暴雨,说不定就把自己卷得尸骨不存。

要是让陈奎如孩童一般谈理想,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荆州军中做一沙场厮杀的将领。不过,陈奎并不是孩童,他乃无根之人,天下之大,除了归属宫中外,在外面根本就无法生存。

陈奎在辽东混迹多年,辽东将领表面上恭恭敬敬、实质上对他极度厌恶和轻视,他也心知肚明。然而,进入荆州大营后,陈奎时时刻刻能体会到,林纯鸿既未对他恭恭敬敬,也从未表示出对他有任何恶感。观口之战后,陈奎与荆州军上下将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陈奎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荆州军中不问出身,只问军功的良好氛围。

对这个氛围,陈奎痴迷不已,这就是他幻想多年的生存环境!

现在,陈奎终于离开了压抑的宫中,离荆州军越来越近,然而,他却变得越来越彷徨,不知道自己是该尽职尽责,还是与荆州军上下将士并肩作战、做一名沙场征战的将士。

“圣上仅仅只是让俺用眼睛看而已,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熊文灿都束手无策,俺有什么办法?”陈奎最终叹道。

第212章 大舰巨炮

形势对林纯鸿而言,并不显得乐观。

对内,熊文灿与众将态度不明,串联频繁,很有可能出一些小动作。同时,太监陈奎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需要凝神应对。

对外,郑芝龙顿兵,仅靠赵和海麾下的十余艘炮舰,根本无法压制刘香。只要刘香愿意,可以任意选择登陆点,对岸上的明军实施打击或者对沿海府县进行劫掠。几千里海岸线,处处要防守。也就是说,明军失去了对广东沿海的制海权,处于绝对的战略劣势。

一旦明军吃了败仗,或者府县被攻破,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一系列压制林纯鸿的措施必将接踵而来。

“鼠目寸光!”林纯鸿恼火不已,直接给郑芝龙下了判语。

林纯鸿心里明白,郑芝龙打着坐山观虎斗的念头。这个策略本身极为高明,但郑芝龙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并不是林纯鸿的海上势力与刘香争斗,而是大明朝廷或者是整个林氏集团与刘香争斗。刘香没有陆上根基,乃无根之浮萍,即便一时得意,手头的船只和兵力打一次少一分,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而且,海上战斗与陆上战斗完全不同,陆上战斗完全是消耗战,得利少得可怜。海上战斗则不然,操作得当,完全是越打越强,越打越富。这点对处于海上快速扩张阶段的林纯鸿而言,显得尤为明显。

就拿上次上川之战来说,战争结束之后,林纯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