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赤唐 >

第284章

赤唐-第284章

小说: 赤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臭窝棚,趁着爷们高兴,哪儿来的给爷们滚回哪儿去。你要是再执迷不悟,爷们就要放狗了。”

言旭暴怒,一个抢步上前便捉住了曹中葛的手臂冷笑道:“你说什么,你让谁滚,再说一遍!”

曹中葛的胳膊被言旭拧成了麻花状,直痛的嗷嗷直叫。

“少侠饶命,少侠饶命啊。我刚才,刚才满口胡言,您不要放在心上。啊!”

言旭用力一扭直痛的曹中葛声嘶力竭的彻吼。

“饶命啊。小的一时糊涂,您说啊,你要我干什么,我立刻去做啊。”

黄豆大小的汗珠顺着鬓角淌了下来,曹中葛的面颊已是惨白。

“哼,若敢再犯,我立时便废了你这条胳膊!”

言旭将曹中葛朝后侧用力一推,不屑的拍了拍手。他行走江湖多年,最瞧不起的便是软骨头。若是曹中葛表现的硬气一些,或许自己还会给他脸好脸色。可他偏偏张口闭口的少侠饶命,哪里有半分的骨气。

曹中葛突然被言旭推开一屁股跌倒在了地上。不过此时他显然顾不上这些,一边揉着被拧成鸡爪的手臂,一边告饶:“多谢少侠饶命,多谢少侠!”

“少废话,带我入府!”

只听一声蹭响,言旭的剑锋已经抵在了曹中葛的喉咙上。

曹中葛一辈子何尝见过此等阵势,早已被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打着哭腔道:“哎,哎,你先把剑移开。”……

相较于别的公卿之家,曹骆的府邸并不算大。

三进的宅院将将满足了全家七十余口生活起居的需求,若非今上在兴庆宫对街赏下了一处别业,堂堂的鸿胪少卿大人便连一处休憩的取处都没有了。

像大唐朝廷中绝大多数的文臣一样,曹骆不是能臣,也不是佞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曹骆的为官准则。按照常理来讲,以曹骆的家世背景是做不到鸿胪寺卿的高位的。毕竟比起清河崔氏、京兆韦氏这样的豪门大族来说,陈留曹氏怎么看都像一个还没长开的娃娃。

不过他曹骆有一个秘诀那便是不结党。不论是张九龄也罢,李林甫也好,甚至是如今权势熏天的杨国忠,都休想真的争取到自己的支持,让他效死命追随。

这样的策略乍一看来有些各处不讨好,实际上却是最聪明的选择。毕竟这大唐的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江山是陛下的江山,归根到底一切朝臣的荣宠都是陛下给予的。

陛下既然能够轻易的赏给你这些东西,自然便能轻易的收回去。他曹骆正是看出了这点,才不偏不倚,唯独效忠于天子一人。

正是因为此,当今皇帝陛下才会对他亲睐有加。

没有才德不要紧,这大唐朝廷中又有几个真正有才德的?皇帝陛下真正需要的是忠心之人,毕竟只有忠心之人他老人家才敢用,才会用。

微呷了一口清茶,曹骆不由的蹙起了眉。

这茶入口微苦,该不是今年新采的小叶儿吧。

“老爷,老爷外面有个人说是您的世侄,要见您!”

门房曹中葛的声音忽然响起,让好不容易挨到旬休日的曹骆大为不满。

“什么世侄,冒充老夫世侄的人那许多,你见到有哪个是真的?”

“老爷,老爷这个人他揪住小的不放啊。要不您就见见他,若不是再轰走也不迟啊。”

曹中葛的声音戚戚郁楚,直让曹骆又气又笑。

“好了,带他进来见我吧。”

“哎,哎,这就去,小的这就去。”

曹中葛喜出望外,转眼的工夫便听不到了声音。……

“旭子啊,这一别可就是六年啊,快让老夫好好看看,好好看看!”

书房内,曹骆直笑成了一朵花,盯着言旭问长问短,没有一刻停息。

言旭多年在外行走江湖,早就过惯了风里行雨中走的日子,突然遭曹骆这般关心,一时极为不适应。

“曹伯父,都是小侄不好,小侄应该早些回来看您。”

虽然言旭的心肠很冷,但遇到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再冷的心肠也会变暖。

“哎,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曹骆轻捋着胡须缓缓道:“想当初你执意行走江湖时别人都在指手画脚,老夫偏偏看好你。男子汉大丈夫,便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快意恩仇!这看看,如今旭儿已经出落成大小子了。”

“伯父,我……”

一向待人冰冷的言旭竟然臊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还是曹骆心思缜密,见言旭一时不适,他轻咳了咳道:“如今回来便不走了吧?怎么着,要不要伯父给你谋个差事?别的不敢说,六部中正六品下的肥缺你挑上哪个尽管给伯父说,伯父一定给你弄到手!”

“伯父,小侄无心仕途……”

“哦,想想也是,你这小子从小就不愿意念书习字,要不也不会去做什么江湖剑客。要不,你试试从军?虽说如今天下升平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但从军混功名到底比文职快。以你的家世背景,相信不久便可以补一个校尉的缺。”

曹骆对这个故友之子显然十分上心,见对方无意仕途,立刻抛出另外的一个可能。

“伯父,小侄也无意从军,实际上小侄这次回到长安是有要事与伯父商量。”

言旭见曹骆竟然要推荐自己入行伍,立刻跳出来辩称。

“哦,那也好,你要和伯父商量什么事?”

曹骆显然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挤出一抹笑容淡淡问道。

“小侄从幽燕之地回来,得知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安禄山要反了!”

言旭调整了一番情绪,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道。

轰!

曹骆脑子猛地一震,一时懵了。安禄山,可是那个手握三镇二十万兵马,备受隆宠的节度使安禄山?他要反了,他竟然要起兵谋反!

“你,你刚才说什么?安禄山,安禄山要反了?”

曹骆牙齿打着颤,喏喏道。他实在想不明白,像安禄山这种享受到无尽荣耀的郡王爷为何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做这种赔本的事儿!

“是,如今这厮已经秣兵历马,相信不久后就会举起反旗,挥师南下!”

言旭微微颌首,毅然满面。

第三十章 送魂(八)

于曹骆而言,安禄山将要谋反的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

一直以来,安禄山就是最得皇帝陛下信赖的边将,这一点从他一直驻扎范阳,领总数超过二十万的精兵就可看出。

范阳、平卢、河东。这三镇遥相辉映,安禄山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从河北道延伸到了河东道。若他真的起兵造反,完全可以把反旗插满半边中原大地。

最为可怕的是,安禄山麾下的将士都是精锐的骑兵,幽州自古以来又是盛产良马之地,若是胡儿铁骑呼啸直下,怕是半月内就可以攻到洛阳。

就凭借中原各州县那些老弱的府兵,完全不足以抗衡安禄山的铁骑,大唐朝廷唯一的机会便是调遣其余边镇的边军前往中原勤王。而若这么做,别处的边镇势必会漏了空缺,那时一直虎视眈眈的大食人、吐蕃人甚至突厥人岂会不趁火打劫?

嘶,一想到这里,曹骆便觉得后颈发寒,打着颤向言旭求证道:“好侄儿,你这话说的可当真?诬陷边镇节度可是抄家灭门的重罪啊!”

像他这样受恩李唐的朝臣,自然不希望中原燃起战火。曹家不似崔家、韦家、裴家,身资和本钱都远远不足。正是因为当今天子的提携,曹家才得以雄奇,也就是说曹家的兴衰与李唐王朝的兴衰是连在一起的。若是安禄山起兵真的夺了李唐的江山,自己这嫡系家族势必会被打压。而裴家、崔家这样的大族则不然,他们的势力实在太过庞大,任何朝代的君主都不得不对他们怀有一分敬畏。

南北朝、前隋、大唐,皇帝换了一拨又一拨,可这些家族不一直屹立不倒吗?

而自己则禁不住这样的折腾,王朝的兴替往往会把才刚刚兴起的曹家碾成粉末。

“伯父,小侄曾受到安禄山那厮的邀请,充任伪官,亲眼看到他秣兵历马,安插心腹。别的小侄不敢说,但如今三镇边军中校尉以上的官员中十有八九都是安禄山那厮的亲信。伯父,这可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言旭见曹骆还有一丝犹疑,连忙相劝,生怕他反悔改了主意。

“嗯,你让我想想。”

曹骆脑中飞速的分析着该如何处理。如若将此事奏报上去,朝廷势必会彻查此事,说不准会逼反了安禄山,但若是朝廷一时不足以抵御叛军的侵袭,会不会有一场七王之乱爆发,自己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晁错?

但若是自己隐瞒军情不报,若是后来安禄山真的反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将会更大。毕竟知情不报的罪名是诛杀九族啊,哎,这个言旭为什么偏偏找上了自己!

思量再三,曹骆终是叹了口气:“也罢,你今日便随我去面见太子殿下,将此事奏报予他!”……

当今天子李隆基携贵妃在华清宫避暑,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如今在长安城中监国的自然是太子李亨,曹骆怕延误军情便命一心腹快马加鞭赶往骊山向皇帝陛下汇报此事,自己则和言旭一道前往东宫,将此事奏知太子李亨。

最让曹骆心忌的无异于太子模棱两可的态度。这位大唐储君似乎对安禄山将要起兵造反的消息不是很惊讶,只咒骂了几句胡儿罔顾圣恩,便不再追问。

曹骆从来便不是太子的人,当然也不是永王的人。这样的身份前去送信奏报不免有些尴尬,即便自己立了功,太子也不会因此看重自己。若是自己所报有误,说不准他老人家会落井下石。

现在曹骆只希望前往华清池的心腹能早些回来,带回一些皇帝陛下对此事的态度,毕竟最终决定他命运的还是当朝天子。

可曹骆千等万等,偏偏等将不来这个讯息。按理说长安城距离骊山并不算太远,若是快马加鞭,七日便可以走一个来回。

现在已经十日过去了,心腹还没有回来。莫非是出了什么意外?

就当曹骆近乎绝望的时候,门房曹中葛终于跌跌撞撞的跑到自己书房前气喘吁吁的告诉,那心腹回来了。

曹骆心中大喜,都没顾得更换衣服便赤着脚迎了出去。待那心腹连灌下几碗解暑的凉茶,稍稍缓了一口气,曹骆便询问了开来。

曹骆想象中的好事并没有发生,那心腹非但没有见到圣上,还吧自己写的密信交给伴驾的杨国忠!

听到这个消息,曹骆差点呕出了血。要知道,自己在密信中可是写出了安禄山起兵造反的借口……诛杀杨贼。以杨国忠那般市井混混出身的度量,还不欲把自己撕成碎片?

不过,那心腹的解释似乎也说的过去。

他前往华清池后自然不可能直接见到天子,被宦官中使以各种理由拦在华清池外数日,他再也忍不下去便寻到了最有可能见到天子的当朝宰辅。

杨国忠听说有密信奏报给皇帝陛下,当时便起了好奇,立时拍着胸脯保证会将密信交给皇帝陛下。

那心腹得了宰相大人的保证自然觉得万无一失,便兴冲冲的乘着坐骑返回长安给自家大人报信,没曾想曹骆竟然将他痛骂了一顿。

正当曹骆寻思着该如何补救此事时,言旭突然拜访,带来了一个惊天消息。

原来,如今中原各地市坊间都流传着一首民谣谶歌。

‘九添极尊四合飘,烽燃幽燕战火燎。青龙出海西南时,京去两臂东定朝!’值是时,一场惊天巨变似乎已不可避免。

注1: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的汉景帝三年。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於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