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赤唐 >

第124章

赤唐-第124章

小说: 赤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德伦嘴角微咧,一挥浮尘阔步踏上了雕龙砌凤的大殿石阶。

注1:验所:即检查处所,相当于现在的安检地。

注2:大明宫的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而含元、宣政、紫宸组成了外朝、中朝、内朝的纵向构架。

第十五章 笙歌(一)

高德伦进入紫宸殿不多久就持着浮尘缓步而出。

“陛下宣李将军、杨大人觐见!”

“臣杨钊、臣李括遵旨!”

二人齐齐一抱拳,领了皇帝陛下的口谕。

“李将军,一会面见圣上,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您心里可得有个数啊。”

高德伦宣了李隆基的口谕便贴了过来,给出了自己的忠言。

这个小郎君是第一次入内宫面圣,一些需要注意礼仪的地方他可得提点清楚。

“多谢高公公提醒!”

少年冲高德伦点了点头,遂与杨钊先后步入紫宸殿。

紫宸殿是大明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内廷中面积最大的殿宇。作为天子休憩的寝宫,从高宗陛下起,大唐朝的圣人大都会在此批阅奏折、起居休憩。但是当今圣上登基即位后,却将兴庆王府修葺升格为兴庆宫。这兴庆宫便是所谓的潜龙之宅,即便圣明如陛下亦不得不对神鬼之事敬畏三分。再加上兴庆宫邻近市坊,便于皇帝陛下体察民情,圣人遂建了勤政务本楼以勉励自己。这样一来,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圣人都会居住在兴庆宫,这大明宫也就来的少了。

不过这几日因为要举大朝封赏陇右有功将士,皇帝陛下遂与贵妃娘娘一齐搬进了大明宫。平日里鲜少打扫的紫宸殿立时焕了新容,就连宫禁殿前的几只石兽都英姿勃发。

这紫宸殿被楠木分为了五个隔间,正中的隔间面积最大,用于皇帝陛下临时召集重臣议事。紧邻的两个隔间则为暖阁,供皇帝陛下休憩。最靠两侧的隔间则是亲卫陪宿的之用。由于皇帝陛下并不在紫宸殿常住,配殿便没有修葺,只将正殿粉饬一新。

刚下了早朝,圣人颇为疲惫,显然不想在主阁接见李括二人。

李隆基遂吩咐了高德伦,直接将他们带到了东暖阁。

李括紧紧跟随近侍高德伦的步子,生怕哪步走错犯了禁忌,相比之下杨钊就要显得从容多了。说来也不怪少年,上次步入宫禁还是在一年前的马球赛上。即便当时有幸目睹了龙颜,少年也没有机会进入过内廷后宫。此番接诏听宣,入阁朝圣,自然带着些许的紧张。

“陛下,李将军、杨大人带到了。”

高德伦穿过一张屏风,俯身跪倒恭声道。

“哦,叫他们进来吧。”

李隆基显然心情不错,声调颇为和暖。

“两位请吧。”

高德伦冲身侧的二人点了点头,含齿而笑。

“臣杨钊、臣李括拜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二人进了东暖阁遂齐齐拜倒,一番唱诵。

“两位爱卿平身。”

李隆基点了点头,单臂轻轻一挥。

“谢陛下。”

杨钊率先站起了身子,躬身礼道:“陛下今日气色愈发红润了,依微臣愚见,如今陛下足足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头猛虎!”

“哦?”

李隆基微微一愣,随即大笑道:“好你个杨钊,别的东西没学会,马匹倒是拍的一溜一溜的。嗯,不过啊,你拍的朕很是舒服啊。”

“臣乃实话实说,实无一处虚言,请陛下明鉴。”

杨钊嘴上就似涂抹了一层蜜饯,听来让人颇是受用。

“好了,朕啊没空听你这些歌颂之言。今天朕可是为爱妃请师父来了。”

李隆基捋着胡须,颇是得意的看向李括。

杨钊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用胳膊肘拐了拐少年。李括这才明白杨钊是希望自己表态,遂躬身施礼道:“臣李括甘愿为陛下效死力!”

“唉!”

李隆基推了推手道:“朕啊不需要你效死力,只要你肯尽心尽意的给朕的玉环做师父,朕便要重重的奖赏你。”

“微臣遵命!”

“嗯。”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听说李将军箭法极准,经常在两军对阵时射杀敌军主将。玉环听说后便缠着朕要你教她射艺。她这三磨两磨的朕挨将不过,便应允了下来,李将军可要多费些心思了。”

“贵妃娘娘兰心蕙质,聪颖非凡,定然一学即会!”

李括却是不敢托大,连忙回道。

“嗯。”

李隆基点了点头,心中颇是得意。看来这个叫李括的少年确是个可塑之才。不但文武双全屡立奇功,还知进退、明事理又对自己忠心耿耿。如此的人才在京城少年一辈中却是稀有的的,自己确是得好加利用。

“三郎,奴家方才可是听到有人说奴家坏话了。”

杨玉环拖着一袭湖蓝色曳地长裙在仕女的簇拥下从内间走了出来,施施然的坐在了李隆基的身侧。

捻起一枚高昌葡萄剥了皮送入李隆基的口中,杨玉环柔声重复道:“奴家刚才可是听到有人在埋怨奴家,三郎……”

被杨玉环一番娇嗔挠的心头直痒,李隆基笑道:“是谁说我们玉环的坏话,朕为你做主。”

杨玉环撇过玉面,似带着气埋怨道:“陛下真坏,方才明明是陛下埋怨的臣妾,现在却推得一干二净。”

“哦?”

李隆基这才想起,自己说过的话里确实略显此意,遂顺水推舟道:“嗯,是朕的错,朕自愿罚酒三杯。”

说完便端起近身案几上的一只玉杯,将满满一杯琼浆灌入了口中。

“陛下,注意龙体!”

杨玉环立时捉住了李隆基的右手,淡淡道:“御医说了,您每日最多喝一杯,不能贪杯哦。”

“好,玉环说怎么样,朕便怎么样。一杯,朕就喝一杯。”

李隆基脸上写满了笑意,与杨妃相处的时光他只觉自己年轻了十岁。

“陛下,您还没说怎么惩罚自己呢。”

杨玉环却是不打算让李隆基如此蒙混过关,玉手轻轻划过李隆基的面颊。

“哦,爱妃说该如何罚朕?”

“呵呵。”

杨玉环转过身子,痴痴的望着李括道:“就罚陛下与李将军比射箭,若是输了今夜臣妾可是不准陛下进屋。”

杨妃那回眸一笑,恰如桃花绽放,一时百媚横生。

第十六章 笙歌(二)

紫宸殿后的小校场不多时的工夫便被内侍收拾齐整。日头渐渐升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暖暖的情调。被巍巍宫殿所围绕,这兵家习武之地的校场也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几分盛世所特有的壮阔。

皇帝陛下听了贵妃娘娘一番话,实然被勾起了兴致。别看他老人家已然两鬓斑白,身子骨却着实硬朗的很。宫中行走的老人都长说,皇帝陛下年少时精于骑射,在年轻一辈的皇孙公子中最得睿宗陛下疼爱。虽然现在是太平盛世,陛下也不常参加秋狩,但这骑射的功夫一旦学会便不会轻易忘却。何况咱们的皇帝陛下是天之骄子,得苍天庇佑呢?陛下他老人家想借此机会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做臣子的自然当全力支持。

再看李括李小将军,他可是陇右战场上走出的大英雄。小小年纪便独领一营之军辅佐高将军水漫九曲,立下盖世奇功。听铜武营的老兵卒讲,李将军最擅骑射,在战场上定是百发百中。最为神奇的是,李将军可以在战马疾奔时不控缰绳而从容不迫的弯弓搭箭,射杀敌酋。正是凭借这身本领,李将军在河湟战场上战无不胜,实为一福将。

一个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一个是英姿勃发的少年英豪,这样精彩的比赛大伙儿怎么能错过?不但宫中值勤的侍卫兴致勃勃的横立在校场四周,就连不通武艺的内侍、宫婢在讨要了圣人恩旨后都乐呵呵的围作一团,静候大戏的开演。

作为本次比赛的决判人,贵妃娘娘在一干宫娥的伺候下端坐在校场五十步外的凉台处,一边尝着岭南新运送而来的荔枝,一边观赛品人。

李隆基去内殿换了一身金色铠甲,再经由日光这么一照,立时芒光四溢,让人不敢仰视。许是好久没着戎装的缘故,皇帝陛下穿上金甲后心中颇为兴奋。金甲黑靴,彩旗飘飘,这让他想起了许多年前的青葱岁月。那时,他意气风发,诛太平、平韦后一手创造了这开元盛世,直是功盖三皇,德越五帝!

这天下、这大唐的大好山河都是因他李隆基励精图治而绽放光彩!

转眼间,几十年间过去了,自己渐渐的老去,儿孙们则接过了大唐的旗帜,不停的逐风而行……

“三郎,奴家可看着您呢!”

杨玉环在不远处招了招手,声若银铃。

“嗯。”

李隆基抬起手臂用力的朝杨玉环摆了摆,不知是盔甲太重还是李隆基年岁渐大,他竟然微微气喘。

转过身来冲李括点了点头,李隆基郎声道:“想必李将军都清楚了,朕今日要和你比试射艺!”

微顿了顿,他抬起右臂指着三十步外粗绳吊着的金钱眼道。

“李将军是军中之人,想来不屑于射靶定红的小把戏,如此朕便和你比试这射击金钱眼。朕会射三只箭,第一只箭便叫箭穿金钱眼,朕的箭射穿钱眼时,不准碰金钱,金钱一响,便算朕箭法不精!”

李隆基眯着眼睛看向李括,等待少年的答复。

“微臣但凭陛下做主!”

李括抱了抱拳,朗声答道。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朕这第二箭便叫凤凰旋涡,朕的箭射过钱眼时,稍停顿一下,然后落地。如若射不到,或者射过了,也算朕输。这第三箭叫做怀中抱月,朕的箭会射断吊金钱的绳子,但金钱不能落地,朕纵马赶至钱下接住金钱,如果射不断绳子或者金钱掉地都算朕输!”

李隆基一口气将规则说完,摊开双手等待李括的答复。

“臣遵旨!”

李括心头苦笑,这些射艺大多华而不实,想必陛下已练了许久。自己虽然射艺尚可,却不一定能短期内完成这些突破,但他现在还有说不的可能吗?

“好,取朕的弓来!”

李隆基倒是毫不客气,大喝一声。

高力士亲自捧着李隆基的那柄三石金色御弓和一件墨黑色的胡禄(注1)来到李隆基身前,礼声道:“陛下,弓到了。”

“嗯,元一啊,今天你啊好好的看看朕的射艺有没有退步!”

李隆基颇为得意的捋了捋胡须,笑容溢满了眼角。高力士跟了他一辈子,自然清晓自己的这个主子好大喜功,最是忌讳臣子威名盖过自己。朝李括望了一眼,高力士心中叹道,希望这个少年要知进退啊。

李隆基将双足微微挪开,左脚隐隐用力,随手从高力士手的胡禄中抽出一支雕翎羽箭,拇指压弦、食指紧紧扣上拇指,另三指微微拢合,小臂渐渐加力直将一张三石的硬弓开到耳后。深吸了一口气,李隆基半眯着眼睛紧紧瞄准了三十步外的金钱眼。(注2)“倏!”

但听一声脆响,羽箭脱离弓弦打着旋飞速朝钱眼射去。转瞬的工夫,金色箭矢便穿过了钱眼,飞过一段距离稳稳的坠于地面。

“好!陛下英武!”

杨钊见李隆基首射告胜,大声赞叹起来。他这么一喊,身侧的勋卫、内侍、宫婢纷纷拍手叫好,就连杨玉环也掩着玉唇,浅浅现出两朵酒窝。

“嗯。”

李隆基颇为受用的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这射艺还没有退步!

有心在爱妃面前多展露一些,李隆基便从胡禄中又抽出了第二支羽箭。

满满的吸了一口气,李隆基再次将弓弦拉作满月状,不过他此次刻意将扣弦的食指放的松了不少。

但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