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反贼 >

第130章

反贼-第130章

小说: 反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恐怕会寒了众将士的心啊!尤其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死里逃生回来的将士们,更应妥善安置才好。现在一杀了之,恐怕以后作战再有败局,将士们都不敢回来了。而且,据属下所知,这次我军溃散的人也不在少数,把他们收拢回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战力呢!”高迎祥分析的头头是道。

“嗯,闯王所言有理!如果不是听你一眼,我险些铸成大错啊!”王嘉胤倒是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收了大刀,对剩余几人喝道:

“算你们运气好。正如闯王所说,这次战败,不全是你们的罪过。先下去休息吧,回头我再给你们分配军营安置。”

“谢首领不杀之恩!谢闯王救命之恩!”那几人死里逃生,早就吓了一身冷汗,看向闯王高迎祥的目光中全是感激。

高迎祥微笑着冲他们点点头。

“这次让国忠打先锋,本意是试探一下凌家军的实力,原想凌家军的实力不会太强,国忠即使不能攻克碎金镇,也不至于战败的。没想到凌家军竟然这么狠毒,用下这水淹的毒计,一下将我五千大军全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决定尽起大军,踏平碎金镇,将那凌家军大帅抽筋扒皮,不知各位以为如何。”王嘉胤问周围众将。

“大帅英明!凌家军实在是太可恶,不打不行。”

“对!而且我军一战损失五千大军,消息已经传遍周围府县,如果我们不能出兵报仇的话,必将成为大家的笑柄。这对我军得声望可是极为不利的。”

“是啊!有声望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才会有更多的弟兄来投靠咱们!对于凌家军,不打不行!”

众将纷纷附和,只有高迎祥微微皱着眉头并不言语。

“闯将为何不说话?可是有什么不同看法?”王嘉胤似乎对高迎祥极为看重。

可是他这一句话出口,周围好几个人的眉头都是皱了起来。显然首领看重高迎祥,让他们感觉到很不爽。

“属下斗胆,认为现在并不是攻打凌家军的好时机。”高迎祥犹豫了一下,说道。

“哼!懦夫!你莫不是因为王国忠的失利,就怕了那凌家军了吧?”旁边一个壮年人冷哼一声,说道。

“笑话!我高迎祥有怕过谁来?想当初我在安塞,拉起几十人的队伍就敢跟官府对着干,一个小小的凌家军,又怎么会值得我害怕!倒是你李莫,做事畏首畏尾。上次让你殿后,远远地看着刘应遇老狗的大军连迎战都不敢,扭头就跑。我义军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高迎祥面对王嘉胤的时候满脸恭敬,对别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

“你……”那个叫做李莫的被揭了伤疤,一张胖脸羞得通红,一时紧张之间,想反驳偏偏又说不出话来。

“好了,好了!大家这次是商谈凌家军的事,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既然‘闯王’不同意攻打凌家军,一定有他的理由,大家先来听听。”王嘉胤开口,其他人自然不好再说话。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凌家军也是一支劲旅,而且碎金镇已经被他们经营好,更是聚集了数万流民。如果我们擅自出兵攻打的话,根本就不是一两天就能攻克的,势必陷入苦战。到时候,刘应遇老狗再从后面追上来咬咱们,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高迎祥道。

“哦?凌家军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吗?我看他们也就是凭借着诡计奸诈,否则的话,恐怕国忠五千大军就能破了他们。”王嘉胤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首领,凌家军实在是小看不得。你看他随随便便就送我们一千件兵器,就可知道他们实力的强大。”高迎祥苦口劝道。

“嗯……我其实也是留了后招,所以才让国忠带人去打先锋的。原想攻之不克的时候再亲自出面谈判。可现在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跟凌家军还有缓和的余地吗?”王嘉胤沉思了一会儿,反问道。

高迎祥闻言松了一口气,知道首领已经暂时放弃了与凌家军为敌的想法,只是面子上还有些下不来而已。

“首领放心!我们顾忌刘应遇老狗,凌家军也一样顾忌!这只朝廷的走狗可不分你我,只要是杆子他都剿灭。凌家军占领碎金镇,那刘应遇肯定不会视而不见的。所以,凌家军不敢跟我们死磕,那样只会便宜刘应遇,被这老狗给一锅端了!我观凌家军大帅是个聪明人,这个道理他应该能想得清楚。”

“哼!即使这样,那凌家军现在自以为占了上风,就怕他们得理不饶人,故意刁难咱们。那老子可是受不了这个气的。”李莫憋了半天,又开口说话道。

“李莫所言有理,就怕那凌家军故意刁难咱们。倒好像咱们求着他借路一样,那咱们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宁可拼着便宜了刘应遇,也不能把威风载到家!”王嘉胤道。

“呵呵,这个首领请放心!属下的一个外甥和外甥女都是在凌家军中,据说还有些地位。属下愿意做我军的使者,去碎金镇说服凌风,让其低头让路!”高迎祥一笑道。

“好!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闯王了!”王嘉胤叹了口气,又补充一句,“另外,国忠所犯大错,虽然该死,但到底是我的堂弟。据逃兵说他并没有死,只是被俘而已。希望闯王无论如何也要让凌家军放人。”

“属下尊令!”高迎祥答着,心中暗想,到底是兄弟情深。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鱼吃小鱼

延安府,白洛城。

这座不起眼的小城却是有着辉煌的历史,在一百多年前,它曾经是明长城延绥镇的重要关堡。驻守着大量的边军,再加上随军的家属,一时之间颇为繁华。

一直到成化年间,由于守将房能的建议,关堡移到城北砖营儿,也就是现在的清平堡。白洛城也随之败落下来。

还好它在大理水上游,接近水源,生活方便。倒是有不少人因此而留了下来。现在全城近一千多户人家,跟一个大些的村落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这两天,白洛城却是热闹无比——兵备商洛道刘应遇大人的大军正驻扎在城外。

刘应遇大人奉圣上旨意征剿流匪王二和王嘉胤部,一路来如疾风扫劲草一般,那些之前攻城克地的流匪,在刘大人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般,根本就不堪一击。

出自白水县的匪首王二已经躲进黄龙山之中再也不敢露头,另一个贼枭王嘉胤被刘大人追赶的如丧家之犬,一路北逃。

陕西民变,圣上他老人家是非常震怒的,对这里的战局高度重视。刘大人本就年轻有为,出身高贵,再加上有这谁也遮盖不了的军功,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将来飞黄腾达那是肯定的了。

如果是平常时期,一个圣上面前的红人从自己治下路过,那么,不管是白洛城守将王复,还是安定县县令李玉都不会放过这个抱大腿、巴结上司的机会。

可是现在,当听说刘应遇大人他老人家的大军要在城外休整的时候,可急坏了地方上一众官员。不为别的,只因刘大人的军令公文已经过来了——因连番作战耗费甚巨,需要就地购买粮食。

就地买粮,这本来是没有什么的。但刘大人给出的米价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每石米一两银子。要知道,现在陕西的米价可是每石六七两银子。

每石一两,这简直就跟明抢差不多了!

但是,没有人敢直接拒绝。刘应遇一万大军陈兵城下,一副要用刀子说话的架势,谁敢跟他来硬的?

“哎呀,李大人,您快拿个主意啊!刘大人的大军就在城外讨要粮草,这真是快愁煞下官了啊!”王复毫无一城守将的沉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看着王复坐立不安,一点朝廷命官的威仪都没有,知县李玉心里暗暗鄙视了一把:到底是武官!

城外催要粮食,他心里也急,可急也不能丢了官仪不是:“王大人不必着急,办法总会有的,我们慢慢想。”

“李大人,这可开不得玩笑啊!现在就有一员悍将正在城外急等着,口口声称,要是不卖给他们粮食,就是有意为难朝廷的征剿大军,是破坏朝廷剿匪大计!他们就要先斩后奏,打破城池,将那些顽固通匪的家伙们都杀掉。下官看他那架势,可不像是开玩笑的。”王复擦了把汗,说道。

人家手里有兵,还占住了大义,这可真不好说了!

“哎,本官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吗?我的名刺你可发出去了?”听到形势紧急,李知县也有些着急。

“早就发出去了。”

“他们怎么说?”李知县问道。

“接名刺的都不是正主,那些富户们都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全都说自家老爷不在家,或者是外出访友,或者是到田庄慰问佃户。有什么事情,要等他们老爷回来之后再商量了。”

“混蛋!”李知县勃然大怒,“这眼瞅着年底了,他们不在家还能去哪儿?明摆着是在躲避本县啊!真真是混蛋之极!”

“也不知道是谁透露出去的风声,大家都知道咱们遍邀地方豪富,就是为了给城外的大军筹集粮草。这帮人多的德性,大人应该是最清楚的了,一个个都是数铁公鸡的,想拔下一根毛来都不容易啊!”

“哼!一帮土财主而已,一个个毫无见识!现在本县有难他们都缩了头,等本县渡过这一关,看怎么找他们算账!”李知县目露凶光,恶狠狠地道。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兵丁大喊着进来报告道:

“大人——大事不好了!城外官兵开始往城头上射箭,怕是要攻上来了。”

“什么!”李知县大吃一惊,“他们真的敢攻城?”

“小的……小的看,恐怕是真的!”那兵丁哆哆嗦嗦着道。

“李大人,要不然您老人家去城头巡视一下,给将士们鼓鼓气如何?”

王复一个建议,遭到了李知县的一阵白眼:笑话!没听说城外的官兵开始放箭了吗?这个时候让本县去城头,这简直就是居心叵测。

王复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补救道:“李大人,下官不是那个意思!下官的意思是……”

“什么这个意思、那个意思的!王大人再多说可就没意思了!情势如此,本官上不上城头都是没用的了。最重要的是帮刘大人凑齐粮草。这本就是朝廷的意思,我们虽然有困难,但为朝廷为分忧也是义不容辞的。”

知县李玉突然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把王府给说愣了,难道这李知县突然想到什么好主意了?

可李知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直有骂娘的冲动:

“王大人啊,据本官所知,贵府在这白洛城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啊!家中存粮应该不少吧?”

“这……王大人,本官家只是有些许薄田而已,而且连年遭灾,糊口都要靠着朝廷的俸禄,这存粮是谈不上的。”

“呵呵,王大人就不要谦虚了。这大理水河边的数千亩良田,恐怕有一半是你王家的吧?难道还非得要本官说的那么明白吗?眼前这一关,刘应遇是吃定了咱们,他手中又有皇上的令谕,如果不拿出粮食来,肯定是过不了的。刘应遇是有名的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的。惹急了他,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拿出些粮食赶紧把他打发走,对你我也是有好处的。就劳烦王大人你为国分忧,拿出家中的粮食吧!何况,这也不是白拿,而是按照市价收购,只是银子晚拿到手几天而已。”安定知县李玉笑眯眯地说道。

“李大人说笑了!什么晚到手几天,谁不知道那刘应遇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银子,朝廷给他的饷银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清楚,即使在江南也买不出所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