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79章

医行大唐-第179章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一个妇科水平很高的时代,妇产科医生被称为稳婆或者带下医。宫中女医已经是顶级的存在。能够做到陈墨这样的绝无仅有,皇帝很明白这一点。他也无法强求。至于嘴里说的不牵连无辜,谁知道呢?

寝宫中的董贵妃痛苦不堪,皇帝在堂屋急的团团乱转,除了保胎药,没有其他手段,陈墨只能干瞪眼。

午时,董贵妃的腹痛停止了一段时间,但很可惜,出血还在继续,而到了下午,疼痛更加剧烈,下坠感也表现的更明显。

保住孩子没有了可能,无意中服用了打胎药,再被人用麝香重新诱发,陈墨知道已经无可挽回。

太阳还没落山,含象殿一片死寂。

董贵妃怀的孩子流产了,这让整含象殿没有任何人想说话,包括皇帝。

眼中除了痛苦还有愤怒,静静坐在堂屋中的皇帝让人感到心悸。

“来人,颁旨,宋昭媛贬身为奴,何王妃与佟昭容禁足一个月,这含象殿中的内侍、女官和宫女都给朕打发到掖庭局。”所谓不牵连无辜,只是相对,皇帝有权利处置这些人。

谁都不会姑息这样的事,皇帝不做出样子是不可能,他的怒火总会有发泄口。陈墨避过了祸端,但总体来说也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很失败。

宋昭媛和含象殿中的女官和宫女冤不冤陈墨不知道,但他知道投毒的人赢了,不但赢了董贵妃,也赢了他陈墨。

。。。。。。

含象殿因为董贵妃事件要大换血,而在紧邻的蓬莱殿中。

一个面貌娇美的年轻女子坐在屋内,她的脚下是一个铜盆,一双保养的如柔荑的素手在拼命揉着一个手帕。一边用力揉着手帕,女子眼中还露出恶狠狠地的表情,仿佛和手中的手帕有不解之仇。

“禁足一个月就禁足一个月,我看你还嚣张。。。还想生儿子。。。让你勾引陛下。。。。。。”

如果陈墨看到,估计会吐血而亡。这名恶狠狠的美女手中的手帕白沫子飞扬,她使用的还是陈墨总是感觉骄傲的经典之作——香皂。

皇帝的处理让宋昭媛无疑成为了替罪羊,皇帝对何王妃与佟昭容姑息自然有原因。何王妃与董贵妃不但家世显赫,而且皇帝都非常宠爱,而另一名佟昭容虽然家世不怎么样,可胜在皇帝也非常喜欢。宋昭媛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只能是属于是被倒霉催得,才被人忽悠着跑到了含象殿。

眼看距离天黑不远,皇帝的怒火仍旧没有消下去。即使董贵妃求情,皇帝也只是答应赦免了她身边有限的几个人,好在皇帝没有牵连到十二娘和另一名女医,陈墨只有这样陪着皇帝继续沉默下去。

“大郎看让谁过来合适?这些没用的贱奴怎么也要换一批。”

皇帝的话充满深意,意思很明确,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并不信任杨复恭还有和他亲近的几名大宦官,否则也不会问陈墨。

陈墨张开嘴,他刚要说话,门外传来通报声:“启禀陛下,太后銮驾到!”

孟太后是一个不太喜欢管事的人,可这种事情在宫中根本瞒不住人,得到消息的孟太后自然要过来看看。

皇帝和陈墨赶忙起身相迎,光启皇帝走了,至今还没有下葬,这位太后也不容易。

孟太后变得愈加憔悴,光启皇帝的病逝对她无疑是一个最沉重的打击。看面容,这位太后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就连走路都有些发飘,身边的耿秀紧紧抓住

她的胳膊。

“阿嫂。”皇帝和这位皇嫂说不上亲密,可皇嫂曾经做过的一切说明她是一个坚强而又有能力的人,皇帝对她很尊重。

“陛下不用客气了,大郎也在啊,我来看看董妃,你们聊。”孟皇后没有耽搁时间,女人的事情不方便当面问,打过招呼,孟皇后直接就去了寝宫。

孟太后的到来让陈墨突然想起来,这不是现成的人吗,陈墨凑到皇帝近前:“当年太后维持京师就是田监卿负责伺候,也曾发生过有人想混入紫兰殿的情况,被田监卿手下人果断识破。不如让田监卿过来,还有太后身边的这位耿秀耿尚宫,这两人做事绝对放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此时不推荐自己人等待何时,陈墨果断出手。

这倒是实情,田焕名义上是田令孜的义子,他实际上对皇家很忠心,和争权斗势的田令孜完全不是一路人。无论是当初在光启皇帝,还是现在的孟太后身边,两人的确没有出过篓子,忠心不用顾虑。

皇帝稍稍沉吟:“让耿秀离开,太后身边呢?”

“太后身边自然有人伺候,没什么危险,若陛下有意,这件事微臣来做。”皇帝有皇帝的顾虑,兄长刚走了就在皇嫂身边调人,这好像不太好,陈墨出面无疑比皇帝更为合适一些。

“那就由大郎出面好了,记得要委婉些,毕竟。。。。。。”

皇帝想了想,让耿秀过来能放心,加上田焕等于万无一失,就是这样让耿秀过来有些对不住自己的皇嫂。皇嫂这个人好说话,不过既然陈墨要出面,也算能借一些力,让自己不至于作难。

最初的怒火过去了,陈墨的安排让皇帝火气渐消,此次出事也起到了警示作用。宫廷从来都不平静,皇族摆脱不了伺候的内官和宫女,能够吃一堑长一智,防患于未然也算好事。

265敲打

孟太后精神力不足,在董贵妃寝宫中并没有太久就回到了堂屋。

堂屋外天地间一片昏黄,这时候已经过了饭时,贵妃出了事情,谁也没心思吃饭,就是殿内的内侍也不敢提醒。孟皇后也不能立刻就走,安慰过董贵妃,孟皇后坐在堂屋中开始安慰起皇帝。

明知董贵妃被人使用了手脚,也不能明言,孟皇后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普通的安慰话。

就在皇帝和陈墨以为孟太后要告辞之时,谁知话锋一转,孟太后竟然说出了皇帝和陈墨的心声:“宫闱中事情太复杂,我也没什么可帮的,身边这位耿秀是宫中老人,一向不错,什么事都拿的起放的下,做事没有纰漏。不如就让她挑选些人随侍在董妃身边吧,这样我也放心,陛下也会放心,这样如何?”

一时间,皇帝和陈墨都愣住了。

太后这个人太实在了!

这不但让皇帝和陈墨省了心,也给了耿秀一个机会,算是没有让耿秀白白伺候一场。皇帝走了,曾经的淑妃变为了孟太后,这实际上已经等于只剩下尊贵的名号。没有了光启皇帝,孟太后等于无权无势,自身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现在把耿秀放出来无疑帮助了董贵妃,也帮助了忠心的耿秀,等于一举两得。

皇帝赶紧站起身:“让耿秀跟了董妃,阿嫂身边谁伺候,还是看看再说,这次一定要好好选一些人。。。。。。”

心中愿意。可皇帝总要推辞一下,可没等皇帝的话说完,孟太后直接打断了他:“我是喜欢清净的人。以后也不需要想着防范谁,董妃身边需要耿秀这样的人伺候,陛下就不要推辞了。”

尽管整日病怏怏的,可孟太后对宫廷的残酷性感同身受,她自己就深受其害,若不是陈墨性命早就没了。这个举动无疑很有远见卓识,也在为皇帝考虑。根本不容皇帝拒绝。

既然这样,皇帝无法推辞了,“勉为其难”接受了孟太后的好意。

孟太后也是一个干脆的人。事情说好,直接就和耿秀回去开始挑人。

还有事情要办,这还是陈墨的任务。

夜色降临,整个内宫中开始升起昏黄的灯火。陈墨直接回了翰林院。随后让禁卫去喊田焕过来。

何王妃、佟昭容、宋昭媛、杨复恭。。。一个个出现在陈墨的脑海中,人人都有疑点和动机,而受到最重处罚的宋昭媛却疑点最少。。。。。。这就是宫廷,充满尔欺我诈,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你放着我,我防着你,睡觉都不安稳。陈墨越想越寒心。。。。。。

作为枢密副使,田焕的官阶不知道要比陈墨高多少。可惜,他这个枢密副使没有什么真正的实权。田焕只是枢密院的一个摆设,真正的权利还是掌握杨家和王家人手里,宦官世家的力量不容小视,田焕这样的真正皇家狗腿子根本无法融入其中。

除了这个内侍监卿的位置有些事做,田焕去了枢密院就像被放在一旁几乎无人理会的苍蝇,唯一对他还算客气的只有枢密使严遵美。而严遵美太忙,为人也过于严正,作为外枢密使,他没有时间也没有义务照顾田焕,这让田焕成了一个枢密院极不受欢迎的人物。

和皇帝不在时一言九鼎完全不一样,田焕感觉到处处受到掣肘,让他越来越失落。

宫内有什么动静瞒不过人,何况是田焕这样的人,进门田焕就问了起来:“待诏唤我,这是发生什么事情?龙武军捕了不少内官,是不是事情闹大了?”

龙武军才是宫内皇帝最信任的禁军队伍,口风很紧,田焕知道宫内发生了什么事,但无法探知内情,只是在隐隐猜测。陈墨这个盟友依旧是他的靠山,因此他也不需要过度客气。

“今晚就带着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含象殿,以后那里的事情就归你了,去了之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耿尚宫也留在那里,记得不能出现任何纰漏,陛下已经震怒,你的机会来了!”

“待诏大恩。。。无以为报!”

田焕可知道含象殿是董贵妃的居所,能够去含象殿意味着得到皇帝的信任,这其中陈墨的作用不言而喻。陈墨和风闻中传出的一样,他是皇帝最信任人,自己能够和陈墨结成同盟果然没有走错。

在含象殿值守和枢密院不是一回事,根本不是田焕这样级别的内官应该去的地方。问题是皇帝的信任,哪怕是做到枢密副使,田焕在枢密院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真正掌握权利的还是根深蒂固的杨家和王家。内官想要最好的生存只能靠皇帝,现在,机会就在眼前,田焕怎么谢陈墨都不为过。

“好好做,陛下是一个看重情分的人,好日子在以后!”

“鄙人明白,请待诏放心。”

“权利的顶峰很诱人,可也是最危险的高处不胜之寒,谁也想站在那里俯视他人。但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应该最清楚,努力向上不是错,但有些事该做不该做应该心中有数,明白吗?”

陈墨总要敲打一下田焕,能够有了这一次,皇帝恐怕要重用田焕了,做好了就是皇帝心腹。这对心思机敏的田焕不难,问题是陈墨不想让田焕在将来成为自己的对手,那将是田焕的悲剧。人毕竟是有感情的,田焕这个人谨小慎微又心思慎密,关系一直非常好,配合默契,也算是一个宦官中的异数,陈墨可不想让他走上其他内官的老路。

“待诏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就想好好做事,陛下恩宠是鄙人的荣幸,就要尽到奴仆的本分。将来老了,我田焕也会让人说是一个皇家的好奴仆,待诏从来都知道我是最忠心做事的,请待诏安心。”

这是实话,田焕还真是一个这样的人。聪明不聪明有时候也在于选择,当年田令孜让他去清理王家和杨家人,田焕之所以不去做就是因为他知道那件事不能做,做了就是天下大乱,他自己也将没有任何活路,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好在,他很幸运,也真的赌对了,上了陈墨这条船,而这条船很大,因为上面坐着皇帝。

“除了含象殿,也要时不时去枢密院和内侍省转转,有需要注意的动向要注意,尤其是那位管事的人,给我多留意。”宦官对宦官正好,陈墨知道田焕宫内的人不少,即使受到杨复恭的强力压制,仍旧会留下很多隐藏的人,这就是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