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与君临天下 >

第79章

与君临天下-第79章

小说: 与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七娘可不是那样好糊弄的人,她猜想杨坚绝对不是和同僚们骑马射箭游戏的,其中没有女子,她才不相信。让高二下去了,她便让丫鬟给她梳妆起来,不一会儿就一身外出的窄袖罗幅裙带着几个贴身的婆子和使女去悄悄地出了门。
  
  正屋西厢之中,九岁的杨大娘子正静静地描着花样子,一边的乳娘悄声道:“大娘子,郡君出门去寻国公爷了,一会儿若是有争执,你可不要凑上去,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你说什么都是错。”
  杨大娘子顺从地点了点头,面容和独孤七娘有五六分相似,但是神情却温婉许多。而另一边,独孤七娘已经到了目的地。
  
  “郡君,到了。”婆子掀开车帘子,扶着独孤七娘下了牛车。
  独孤七娘一看别院,冷着脸让家丁去敲门,很快就闯了进去。不顾下奴的阻拦,独孤七娘进了后院沿着长廊就往说小声地儿去。
  
  亭阁四面飘着薄纱,靠柱而坐的窦恭端着酒杯含笑听着乐女拨弄着琵琶,并不像耿雄、尉迟谊两人那样一边搂着一个乐女。
  独孤七娘没见杨坚,顿住了脚步,犹豫着是上前去问还是后退去其他地方找下。谁知窦恭偏头看向亭阁外,正好瞧见了独孤七娘。有些诧异地放下了就被,对尉迟谊和耿雄示意后,就起身出了亭阁。
  
  “弟妹怎么来这儿了?”窦恭比杨坚年长半岁,一向以兄弟想称。
  “将军有礼了,只因家中阿勇哭闹不止,加之小叔有书信来,故才出来寻国公爷的。前面门房的奴仆说是国公爷在此并未走,怎么不见他的人?”独孤七娘淡笑道。
  窦恭呵呵轻笑两声,没有答话,而是看向主人尉迟谊。
  
  尉迟谊有些迟疑,他是尉迟迥年龄比较小的儿子,同侄女尉迟炽温的关系并不是外人看起来的那样,因为尉迟迥宠爱继室王氏,搞得尉迟家的兄弟们都大不和睦,尉迟谊生母位卑,他不想成为兄弟们争斗的炮灰,故而他便选择了依附长兄,而尉迟炽温这个侄女儿,也就成了他巴结的人了。
  
  “随国公和我们这个武夫不一样,他喜欢读书和诗词,故而在书房呢,我这就遣人去请他过来。”
  
  独孤七娘笑道:“不劳尉迟将军了,妾身自己过去就是了。”
  尉迟谊还想说什么,独孤七娘都笑而不答,最终他只得让人领着独孤七娘一起王书房去了。
  “你们说,那罗延和阿温现在不会真的搞出什么吧?”尉迟谊向两个朋友求证。
  
  窦恭想到自己老子窦炽的性子,知道这事儿若是传扬出去,自己也落不得好,忙拱手告辞了。耿雄则想看戏,笑嘻嘻道:“那罗延也是男人,你们家阿温漂亮大气,难得的还中意于他,他若还是不懂这个美人恩,那才真是个呆子了。你说若是真正在办事,独孤七娘会怎么样?”
  
  尉迟谊神色迟疑,独孤信死后,独孤家虽然沉寂许多,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敢小觑独孤家,毕竟兄弟姐妹一大串,谁也不好得罪。想到独孤七娘的妒妇行径,忙拉着耿雄往书房去了。
  
  本该用来读书做文章的书房,此时在里面的人却在忙活着让人鄙视的行为。
  
  独孤七娘听着书房中传出来的男女的喘息声和□声,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常常的指甲刺进皮肉中她也没有感觉到。紧紧地盯着那两扇管着的门,独孤七娘再也忍不住了,甩开一脸惊慌的使女和婆子,嘭地一声将房门推开了。
  
  靠窗的长榻之上,遮不住□的薄纱下是正拥在一起翻云覆雨忘乎所以的一对男女,只看其上男人的背影,独孤七娘就知道那是同她成亲十载的丈夫。
  
  当两人发现门并不是被春风吹开后,便看见了铁青着一章脸的独孤七娘,以及门口匆匆赶来的尉迟谊和耿雄和地上跪着的一堆奴仆。杨坚的脸色变了变,翻身从尉迟炽温的身上翻下,捡起地上的衣袍穿了起来。
  
  尉迟炽温敢背着自己的丈夫李循同杨坚偷情,但并不表示她喜欢自己的身体被这么多人看见。扯过薄纱将自己包住,伸着手臂去够人在一边的衣袍。
  
  独孤七娘深吸了一口气,捡起了尉迟炽温的衣服丢在了她的身上,“尉迟娘子什么时候和李家郎仳离?我也正好缺个管家的帮手呢。”
  
  众人都不敢置信这话是独孤七娘所说的,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尉迟炽温是绝对不会和她的丈夫仳离的,即便李家稍逊尉迟家的一筹,但是结下这样的大敌,却也是尉迟家不愿意看到的。
  
  “七娘你就放心吧,没有人会去抢你的杨家郡君之位的。”尉迟炽温当然也明白的,她和杨坚不过是露水姻缘贪一晌欢愉而已,再说了,就算真的能入随国公府,她也不愿意为妾的,独孤七娘是什么样的人,她还不清楚么?
  
  独孤七娘推出了书房,对着众人道:“我和尉迟娘子说句话。”就在众人的目光中关上了门。
  尉迟炽温看着一脸扭曲的独孤七娘,慢悠悠地穿着衣服,瞥了她一眼道:“放心吧,我刚才说的都是实话……”
  “下贱的女人!”独孤七娘扬起手就狠狠地扇了尉迟炽温一巴掌。
  
  尉迟炽温被打懵了,等到右脸颊上一阵刺痛,她才知道自己被打了,当即不管外袍带子,左右手连接扬起,给了独孤七娘一左一右脸颊各一巴掌。
  门外的众人听到不对劲,忙推开门闯了进来。杨坚一看独孤七娘的脸颊肿了,心中升起一丝内疚,对着尉迟谊抱了抱拳,看了尉迟炽温一眼,就强拉着妻子离开了。
  
  “你这又是何必?我心中的妻子,始终是你。我和她不过逢场作戏而已……”车厢之中,杨坚看着倔着不吭一声眼泪无声流下的妻子,叹道。
  “成婚当日你是怎么和我说的?你说你一生对我好,此生无异生子。这才过了几年,你全都忘记了吗?杨坚,你忘记了你的承诺了吗?”独孤七娘再也忍不住了,尖声道。
  
  杨坚对独孤七娘是有感情的,但是他也是个男人,他希望他的妻子不要将自己看成他的所有物,哪怕自己多看了一个使女一眼,第二天那个使女不是弄得极丑就是不见了。自己就是这样不被信任吗?一天又一天,他终于有所厌倦了妻子的紧迫,当尉迟炽温送来了媚眼之时,他没有多抗拒便同她发生了关系。在尉迟炽温身上驰骋的时候,他甚至隐隐有了一种快意——就算你独孤伽罗发现了又能怎么样?自己依旧是你的丈夫,而你也不可能动尉迟家的女儿。
  
  独孤七娘想到自己母亲在独孤家为妾时候,她见惯了生母在郭氏夫人面前的卑贱时,就发誓,此生只做正妻,且不许自己的丈夫有外心。这么几年里,自己对杨坚还不好吗?为何他还要在外间找女人?为何?(独孤信随魏孝武帝来长安时,妻子和长子都留在了北齐,他在长安另又娶妻郭氏,至于独孤伽罗的生母崔氏,多推测为独孤信的妾氏。)
  
  独孤七娘不懂杨坚怎么想的,建康城皇宫之中最为富丽华贵的中宫之中,陈顼的皇后柳氏也不明白丈夫为何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不再耐烦见自己,不耐烦和自己说话,甚至不再在自己这里留宿……面无表情帝听着内侍说陛下又临幸了谁谁,她的神情恍惚,这一瞬间,她无比地怀念起当初同陈顼还有儿子一起留在周国为质的日子,那个时候真是无话不说,举案齐眉啊。如今,自己有了皇后之名,有了华丽的居室,有了享用不尽的珍馐,赏玩不尽的珍奇珠宝,但是却失去了恩爱的丈夫。难道这就是代价吗?可是,这些都是不自己想要的,自己却只能接受,看着已经是皇帝的丈夫同自己渐行渐远,然后形同陌路…… 

作者有话要说:补充完了本章~~去吃饭了,饿死我了~~大家不要客气的撒花吧说明一下:史书之长记载,杨坚做了皇帝之后,只要对那个宫女神马的有点意思,独孤七娘就绑着那个女人当着杨坚的面活活打死~杨坚自己受不了骑马跑到宫外去哭…_…|||,所以说独孤氏这样,虽然是男人渣,但是处处看着男人,是个人都要反抗一下的。二是关于称呼,北周书中武帝纪中,保定中的时候,宇文邕下令定下了外命妇的品级,柱国以下,督帅以上的官员,其母亲和妻子分别赠于太夫人,夫人,郡君,县君等衔。且在几年后,后宫之中的妃嫔也有所改动,改三夫人的称呼为妃。不过历史上宇文四的后宫,连阿史那皇后在内只有十个女人,除了阿史那氏,其他人的出身都是极为的低贱,所以她们都没啥封号~~文章中的宇文四的女人更少,所以阿澜就是唯一高位之人了~~




48

48、醴泉有幸云阳雄浑 。。。 
 
 
  
  四月十八日,谢家门前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庭院之内更是张灯结彩,谢宜以为儿子操办婚事由告了三天假,此时却忙中偷闲,和族弟谢贞在书房中对弈。小仆悄声沏过三回茶汤时,谢宜和谢贞一局才了。
  
  看着棋盘之中黑白纵横之势,谢宜摇了摇头道:“元正,你何须慎守至此?既然已决定回江南去,便该好生打算一番。你们兄弟二人虽分属忠于两国,但是于谢氏一族而言,却并非坏事。陈帝在长安为质这么多年里,他的事情他的性子你也算知道几分的。阿澜在周国为后,他是不会任已经日落夕阳的谢氏有起来的机会的,说来,倒是我这个兄长对你不住了。”
  
  谢贞脸上露出温润的笑容:“兄长何须说这样的话?这十几年在北地里,若非是兄长一家,我只怕此生难以回江南去见老母了。至于其他事,却是小事了。陈帝虽然远逊陛下,但是弟弟在建康安生立命倒也不难。若是你我兄弟能活到古稀之年,定可再聚的。”
  谢宜想到江南的烟雨,小桥楼阁,眼中也是一篇雾气。
  
  门外听得几句的谢梧,他出生在北地,烟雨迷蒙的江南他只从父母口中听过,并没有如父亲一样的深的感伤,只是想到自己一族先人的荣光到今日乌衣巷的杂草丛生,他也生出唏嘘之感。心中隐隐生出一股念头,有朝一日,自己或许能率大军过江亲临建康,看一看祖上的乌衣巷。
  
  “阿父,叔父,崔家铺床的人来了,外宾是崔家的舅父。”谢梧敲敲门,进门行了礼道。
  谢贞起身穿上鞋子,拍了拍谢梧的肩膀笑道:“阿梧大喜,叔父还没有正式恭贺你呢。恩,一会儿就让你婶子将贺礼送来。”
  谢梧笑着谢过了,亲手替谢宜穿了鞋子,见谢贞笑看着,脸有些红了:“侄儿孝顺父兄,也不及叔父半分的。”
  谢贞更是大笑起来,和谢宜一起去同崔佳舅父说话了。
  
  而褚氏正带着家中奴仆查看青庐喜帐,脸上虽然带笑,但是心中却是叹了好几叹的,要她说,遵从江南人娶亲之仪,并不设这喜帐,但是崔家却不同意。褚氏并非不通理之人,同谢宜商量过后,就同意了崔家的意见。看着新床之上撒着的花生莲子,她就笑眯了眼,早点抱上孙子,自己就满意了。
  
  次日里,谢家更是宾客盈门,从厅中至庭院之中都设了席位,好不热闹。不过最让大家觉得没有虚来的,是皇帝宇文邕和云澜分别使人送来的贺礼,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