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篡隋 >

第91章

篡隋-第91章

小说: 篡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速办。”

秦冲满意地点点头,还拍了拍张金树的肩膀,弄得其一时有些受宠若惊。

……

当日,赵军巡城,一口气斩杀五百余名奸淫掳掠的不法之徒以及乱军,城中一时为之一靖,随即,秦冲下令开库放粮,城中百姓听闻,皆称赵侯贤明。

第一百四十章 各怀鬼胎

诛杀杨广后,宇文化及自号大丞相。领兵北上。

这一路上,宇文化及是作威作福,所有供养一概按照杨广的旧例,而且,沿途是横征暴敛,弄得天怒人怨。

奸臣吗,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正常。

于是,这弄得司马德勘、赵行枢等一众还算正算直将领心中不满,秘密想干掉宇文化及。结果,竟然事泄,宇文化及大恐,急调兵将数人全数诛杀。

唉,又是一群‘杯具’啊。

三月十三,宇文化及过徐州后,咳咳,竟然缺粮了,没办法,十几万人马要吃要喝,而如今天下。隋臣恨他,各路反王也瞧不起他,谁给肯他粮食。

宇文化及无奈,问计诸文武。

右仆射也就是右相,老臣寂矩进言道:“回丞相,可北上先取黎阳仓,只要有了粮食,军心必稳,然后便可灭李密、杨侗,取洛阳为基,而进关中。”

“妙计。”

宇文化及大喜:“还是老仆射足智多谋。”当即下令大军北上黎阳而去。

消息迅速传遍四面八方。

……

三月二十一。

洛口,魏公府。

“诸位,”

李密有些忧愁地扫视了一眼厅中众文武:“想必你们也听到消息了,宇文化及弑帝北上,准备西进关中,如此一来,咱们便是前后受敌,如何是好?”

去岁,和洛阳达成粮食换棉衣、辎重的协议后,瓦岗军安然越冬,正想重整旗鼓再攻洛阳,却传来了宇文化及弑弟北上的消息,这让李密很是郁闷。

他和这洛阳,始终有点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的味道。

“主公,”

大将王君可道:“我等与宇文化及向无怨仇,何必打生打死,不如与其联合。共取洛阳。得手后,他自回他的关中,我自占我等的洛阳,岂不美哉?”

“万万不可。”

魏征一听,厉声反对:“宇文化及背主弑帝之人,声名狼籍,而魏公人望孚于天下,怎能与其联合,自毁名声?”

“不错。”

李密一听,连连点头,杨广这昏君,不是不该杀,但绝不应该由你宇文化及来杀,你宇文家世受隋恩,却弑主而立,我李密大好名声,岂能与你同污。

在古代,出来混,名声很重要,所以,心气很高的李密。绝计不屑与宇文化及这样的卑劣小人为伍。

“而且,”

秦琼附和道:“宇文化及缺粮,若与其联合,十几万大军还得咱们养着,那如何划算?更兼这等奸诈小人,反复无常,一旦反噬,我军岂不养虎为患?”

“是啊,是啊。”

众文武也纷纷点头,都不同意与宇文化及联合,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好。”

李密也下定了决心:“那便干掉这宇文化及。”忽有些犹豫:“只是,若与我宇文化及大战,那王世充突然发难,岂不腹背受敌?”

“不会。”魏征忽然道:“对那杨侗来说,那宇文化及可是杀君父的仇人,不共戴天,只恨其不早死,所以,我军与宇文化及大战时,应不会做什么小动作,这等于是在帮宇文化及的忙。万一惹急我军,改与宇文化及联合,那岂不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自取灭亡?”

“正是。”

诸文武一听,纷纷点头。

“是这个道理。”

李密也赞同道:“不过,为策万全,还得探探洛阳的态度才好。”

“魏公,”

就在这时,有亲兵来报:“洛阳来使了。”

“噢,速请。”

李密心中一动。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

不多时,亲兵引一信使进来,却是一绿袍文士,见李密一拱手道:“大隋户部左侍郎郑世基见过魏公。”

“免礼。”

李密不动声色:“不知先生此来何意?”

“回魏公,”

郑世基恭恭敬敬道:“一来是通报魏公,宇文化及逆贼弑杀君夫,其罪滔天,但天下不可一日无主,我洛阳群臣已拥越王殿下为帝,特请魏公知晓。”

“噢。”

李密一脸平淡,知道这杨侗是想占一个大义的名份,不过,他可是反王,你称帝了,我李密也不鸟你。

“二来,”

郑世基斟酌了一下:“是想与魏公联手,共灭宇文化及。”

“噢?”

李密心中一动,脸上却悠然道:“我与宇文化及素无怨仇,他弑他的帝,与我何干?”

郑世基大急。

宇文化及弑杀杨广,杨侗及众隋臣自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方能解恨,但洛阳只有十余万兵马。还要防备有百万之众的李密,根本就无力去报这个大仇。

更可怕的是,洛阳同是宇文化及和李密前面的挡路石,万一这两人联合,那洛阳可就全完了。

所以,郑世基此行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说服李密与其联合,共灭宇文化及,为此,可许以高官厚职,以及提供辎重支援等,总之。是不惜一切代价。

“魏公,”郑世基展开了三寸不烂之舌:“宇文化及举兵十万,气势汹汹而来,对此,您有两条路,要么与其联合,要么与其为敌。如今,宇文化及北攻黎阳,分明就是想与魏公开战的模样,此贼大有野心,恐怕存心是想吞并魏公的基业,如此情况,魏公还想与其联合么,这无异是与虎谋皮。既如此,魏公便只剩下与其开战一途,正好,那宇文化及背恩弑君,也是我家陛下不共戴天之仇,既然双方有共同的敌人,那何不共弃前嫌、联手御敌呢?魏公英明果毅,必能明白其中之利害。”

“哼。”

李密心动,脸上却不动声色:“你说得好听。若我与宇文化及开战,怎知你们背后不会捅刀子?再说了,既是联手对敌,那杨侗又能拿出何等条件来?”

有戏。

郑世基心下暗喜:“回魏公,为以示诚意,我家陛下愿与您签订和议,在剿灭宇文化及前,绝不为敌,若违此誓,天诛地灭。而且,我家陛下愿封魏公为魏王,赏钱百万贯,并赠铠甲五万套、兵器五万件,助魏公破敌。”

“唔——”

李密沉吟不语,心下却是笃定了:看来,杨侗的确是有诚意的。他也怕背后捅刀子,逼得我和宇文化及联合,而且,一旦签定了和议,若是违反,必惹天下人耻笑。当下却不满道:“怎么,你们不出一兵一卒?”

“这——”

郑世基一脸难色:“回魏公,我军只有十余万人,比不得瓦岗家大势大,所以,恐怕出不得兵,还请魏公海涵。”

杨侗不肯出兵,一来,是有借宇文化及之手消弱李密之意,二来,在瓦岗百万之众面前,洛阳本就勉力支撑,若是出兵伤了元气,那洛阳还守不守了。

李密也看出来了,这已经是洛阳方面的底线,便点点头:“好吧,联合之议,本公同意便是。不过,本公还有一个要求?”

“魏公请讲。”

郑世基一脸喜色。

李密微笑道:“大敌当前,封王之事暂且延后,待剿灭宇文化及后,本公想亲入洛阳,请你家陛下册封,如此可好?”

其实,李密这是包藏祸心了,只要进了洛阳,干掉杨侗小儿、夺取洛阳便易如反掌。

郑世基心中一突。

他本能地感到其中的风险,不过,这厮也是狡诈,佯做不知地一口答应:“没问题,我便待陛下答应便是。”心中却是打定主意,到时定设法推托。

当下,双方又谈了些细节,郑世基这才满意而归。

“主公,”

郑世基一走,魏征便笑道:“看来,咱们可以准备消灭宇文化及了。”

“是啊。”

李密也放心地点点头。

“不过,”

罗士信皱眉道:“隋军不肯出兵,我总觉得他们是想坐山观虎斗,消弱我军。”

“哈哈……”

李密大笑:“这我如何不知!?不过,就凭宇文化及那个蠢材,本公要赢他易如反掌,何况其乏粮乎?杨侗小儿想借此消弱于我,真是打错了算盘。”

“哈哈……”

众文武也笑了:“魏公英明。”

“还有,”

魏征也色眯眯道:“宇文化及所部,都是隋室禁军‘骁果卫’,精锐彪悍,若能吞并一二,必能大壮我军实力,机会不可错过啊。”“甚是。”

一群人会意地点了点头。

“对了,主公,”

大将裴仁基忽然道:“您适才和那郑世基商议,欲入洛阳册封,可有‘顺手牵羊’之意?”

“哈哈……”

李密大笑:“还是仁基知我啊。”

“妙计。”

众文武也不禁眼睛一亮。

“不过,”

裴仁基却感不太乐观:“洛阳那边,也全非愚鲁之人,便如那王世充,恐怕就瞒不过他。”

李密不以为然道:“本公倒觉得,洛阳方面,末必有你想得那么聪明。好了,既已决定出兵,大家就议一议,如何出法吧?”

“魏公,”

魏征道:“宇文化及拥兵十余万,所以,咱们出兵也不能少,我意最少调集十万精锐,再加上茂公在黎阳的三万兵马,如此,便足以与宇文化及抗衡。”

“善。”

李密点头道:“十万刚刚好,再多的话,后路便空虚了,虽说那杨侗应不会背信弃义,但也不得不防。”

“既如此,”

程咬金兴奋道:“何时出兵?俺老程都忍不住要去踢那宇文奸贼的屁股了。”

“哈哈……”

厅中一阵哄笑。

李密也笑了:“你这程咬金!这样吧,魏征、王君可、李君羡、裴仁基、裴行俨留守,罗士信、秦琼、程咬金、王伯当则随本公出征,三日后出发。”

“诺。”

众文武领命。

……

三月二十四,李密亲统十万大军,北上黎阳,准备迎击宇文化及。

第一百四十一章 裴寂北上

三月初四。

长安。丞相府。

李渊高坐正中,李世民、李建成、裴寂、刘文静、唐俭、李孝恭等心腹文武俱在。

其中,还坐着一名风尘仆仆、满脸疲倦的中年人,却是刚刚从西凉赶回来的唐使安兴贵。

“兴贵,”

李渊一脸和蔼:“大冬天的,还要让你跑了一趟西凉,真是辛苦了。不知成果如何?”

“回丞相,”

安兴贵虽然疲倦,精神却很亢奋:“过程颇为曲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

“噢,”

李渊大喜:“仔细说来。”

“诺。”安兴贵便娓娓道来:“春节后,属下受命出发,一路关山万里,大雪阻隔,历尽千辛万苦,方才于正月二十八抵达了武威城,求见李轨,并说明来意。那李轨却不置可否,只是命人安排属下去馆驿歇息。属下心中疑惑,不知这李轨究竟是何意思。

正在这时,家兄安修仁来到。我急忙相问,他秘密给我说明了原由。原来,那李轨也对关中颇为意动,只不过性格谨慎,所以,才让薛举和梁师都做先锋。若这两方胜,他必然发兵、趁火打劫,然而,这两方很快被我军击退,于是,李轨只好按兵不动。

属下一听就急了,若如此,那岂不白跑一趟。家兄却安慰我说,倒也不是没有希望,李轨见我军厉害,又得丞相诸般高官厚识相诱,已有些意动。只是,左仆射曹珍、吏部尚书梁硕等人却反对与唐联合,而是赞同与薛举等共谋关中,因此,李轨有些迟疑。

属下听了大惊,若如此,我关中危矣,急问家兄可有计让李轨改变主意。家兄说,倒也不是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