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悍卒 >

第62章

大唐悍卒-第62章

小说: 大唐悍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刘山也能理解,毕竟隋末战争连绵不断,战火蔓延的到处都是,在漠北这里,最大的祸患就是这个凶悍的草原民族,对于他们的畏惧,恐怕已经植根在某些人的心里。不过,刘山从心里看不起这些人,在他们的身上,刘山看不到哪怕一丁点的血性。

刘山并没有送太子的人,他只是在冷月之中登上了边关的城墙,说是城墙,其实也就三米多高,一米来厚的城墙,而且,许多地方都有破损,后来修筑的和原本的城墙呈现完全不同的两种颜色,让人尽感沧桑,以及对于这里战事频繁的忧虑。比起长安,洛阳这些如同钢铁猛兽一般的城市,这里的城墙像是站在史前巨兽面前的哈巴小狗。

对于凉州,刘山还是有点印象的,这里是唐朝在初年的对外扩张中从河西大凉王李轨手上夺下的地方。本来这里就离突厥近,常年的边患从来就没有断过,加上这里的位置特别的特殊,是河西走廊上的战略要冲,在隋末唐初的这段时间里,突厥对这里用兵几乎成了一种惯例,大举的进攻都不下十几次,而小的战役更是每个月都有发生,至于边境摩擦,死伤个把人,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像是这种事若是不发生,倒是不正常。

而此时刘山站在低矮的城墙上,目光望着城北的方向,那里过去不远就是突厥的土地,是彪悍的草原游牧骑兵经常出没的地方。此时,月光里面,刘山的视线里面一片荒凉,在这片荒凉的尽头,刘山似乎看到一道蜿蜒的线条。[小说网·。。]刘山不知道那是哪里。但是站在这里,刘山有一种历史在眼前闪过的错觉。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华夏的大患,在奴隶制社会的时候,处于北方的外邦蛮族就经常进犯,而历史上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发生的时期,就是位于甘肃这一块的犬戎将西周灭亡,从而周王室东迁,东周开始。自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帝国建立以后,北方的游牧部落依然经常南侵,匈奴,东胡,鲜卑,乌恒,突厥,以及刘山知道的契丹,女真,回鹘,以及最后侵入汉土的蒙古和满清。可以说,华夏史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北方游牧部落和南方汉族政权之间的相互拼杀和征讨。

在秦帝国时期,由于秦帝国的强势,北方民族一时间难以南下,即使趁着秦灭六国的时间拿下秦国的河南地,最后也被蒙恬收复,蒙恬北筑长城,后来秦始皇更是在蒙恬修筑长城这一举动上看出抗击北方游牧部落的方式和方法,于是秦国大举修筑长城,将原本在赵燕秦几国北部的长城连为一线,这就是中国万里长城的开始。

秦帝国统一六国,得以对北方用兵,大将军蒙恬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胡人被驱赶的像是见了狼的兔子,见了猫的老鼠一般,被赶得上蹿下跳,被杀的屁滚尿流。胡人甚至不敢南下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他们的牛马。

然而秦帝国毕竟年代太短,大泽乡一炬,为秦帝国敲响了丧钟,楚汉争霸以后的中原华夏,满目苍夷,民不聊生,生产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人口也呈直线下降。此时,匈奴对新生的汉王朝大举用兵,白登一围,举国震惊,最后高祖不得不以和亲的形式缓和和匈奴的关系。

文景之治时期,为汉王朝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汉武帝时期,一个个将星在华夏的舞台上闪烁明亮。卫青,霍去病,李陵,李广

于是,征伐匈奴成为了汉王朝对北方的一次大行动。

匈奴破灭,大汉北境得以安生

一幕幕的历史在刘山的眼前浮现,像是往日的云烟一般,望着视线前方的荒凉和风中被风拂过的沙石泥土。这些泥土里曾经侵袭过多少壮士的鲜血,记录下多少历史的悲歌。此时站在边境城墙之上,刘山似乎又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听到四边鼓伐的声音,听到历史在微弱的叹息,听到无数的灵魂在悲歌。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当年又有多少的人是这种心情,在北方苦寒之地征战,只为守护南面的家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或者,在秦的时代,汉的时代,三国两晋的时代,无数的场景里,北方的征人在听到来自家乡的歌声时都会望一望那远在千里的故乡,尽管他们什么都望不见,但是从眼角流出的泪水却记挂着亲人的思念。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是,他们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守护的家。身后就是家乡,身后就是他们眷恋的华夏故土。国家退无可退,北方民族步步紧逼。汉民族从来都不是热爱战争的民族,只是历史有那么多的无奈,面对侵略和屠杀,汉民族也从来不会忍气吞声。敢侵华夏寸土者,即使流尽鲜血,耗尽生命,远追千里,也绝对不会放过对方。

夜风冰冷的吹过,塞北苦寒,即使只是九月,刘山也感觉到有些冷意,塞北的风吹过,将刘山的思绪收了回来,身上此时已经披上了一件白色大氅,伊人静立身边,刘山都没有发觉。看着怡儿在夜风中有些萧索的身影,刘山拿下大氅,给怡儿披在身上,将大氅裹紧。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看到刘山已经从刚才的出神中醒了过来,怡儿清脆婉转的声音响起。

“想这场仗要怎么打呢!突厥人行踪不定,在草原和大漠上纵横驰骋,他们有草原狼的凶残和野性。我们在凉州这里,固守边关,他们随时都可能过来攻打,但是一旦失利,他们又随时都可以撤退。草原游牧骑兵往来如风,我在想能够一劳永逸的方法。”刘山将大氅的带子给怡儿系好,在怡儿耳边说道。

第一百零七节凉州夜月(下)

听到刘山的话,怡儿也是稍微惊诧了一番,她没有想到刘山会如此说。一劳永逸的方法,有吗?怡儿也在问自己,作为一个少年将军,而且还是一个女将军,怡儿的心思算是比较细腻的,对于以前北方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也是相当熟悉的,只是,怡儿也实在找不到以前有过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法。

当年,汉武大帝时期,将星云集,北攻匈奴,匈奴破灭,即使这样的打击,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没有就此消失,他们就像是荒原里的野草,有着坚韧的品性,结果,匈奴没有了,可是其他的民族马上取而代之,又和南面的汉朝相互侵袭骚扰开了。

而汉朝经历了汉武大帝一朝的连年北伐,国库空虚,民生凋零,文景之治营造出的盛世太平都荡然无存,到了刘弗陵时期,霍光专权,结果汉朝就此一蹶不振。

“刘山,正如你说的,草原游牧部落来去如风,其实我们都是一直依靠坚固的城防在消极抵抗,多少朝代过去,多少英雄在北方昂扬兴叹,血染沙场,尸埋荒漠。蒙恬,卫青,霍去病他们哪一个人不是当年的大英雄,大豪杰。可是又有谁真的能终止北方的连年兵祸。刘山,我知道你顾及北方百姓连年被漠北民族侵袭之苦,只是,我们不是圣人,不是神仙。能做的,我们尽量去做,有些事其实是不能勉强的。”怡儿以为刘山在钻牛角尖,就在一旁开导他。

“怡儿,其实凡事也都不一定的。”刘山也没有想到怡儿会说出这么一番话,刘山也听出怡儿话语里对自己的关切。刘山轻轻揽着怡儿的肩膀,目光直直望着北方。

“怡儿,若是将整个北方全部纳入我大唐国土,那北方的兵患不就结束了吗?”

“嘿!”怡儿忍不住笑了一下,然后看着刘山。

“这样倒真的可以解除兵患,只是突厥此时强势,我们防御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将突厥全部纳入我们的国土。而且,北地苦寒,都是荒漠,唐王也不会要这片土地。”

听了怡儿的话,刘山也是一阵感慨,其实,正如怡儿所言,即使攻打下北方的大片土地,其实南面的朝廷也不想要这些连庄稼都不会生长的土地。

在汉击匈奴时期,更往前的蒙恬北击匈奴时期,其实北方的土地早就被军队大片大片的打下,不过,这些土地荒凉无比,要不就是荒漠,什么也不长,要不就是草原,不适合农耕,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原王朝来说,这样的土地实在是有些太过贫瘠和荒凉。

在这样的土地上种不出庄稼,还要浪费大量的兵力把守,甚至为了不落下残杀的骂名,被征服的土地上原本的民族汉民族还需要接济。估计没有一个汉民族王朝的当权者愿意获得这样的大片土地。

而华夏的历史上,扩充最厉害的王朝一个是秦朝,可是秦朝灭六国以后,虽然也北上南下,但是对于荒蛮的北方荒漠和草原地带也一直没有兴趣。一个是元朝,很不幸的是,元朝的当权者是非常积极扩充领土,但他们不是汉人。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南面的汉民族不断被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汉民族也时有向北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中也不乏大规模的胜利战争。可是这些军事行动往往不是以扩充领土为目的的。就像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贸易而去,只是为炫耀天朝国威。这样的战争不但得不到好处,劳民伤兵,亏空国库。汉武一代向匈奴用兵,导致汉朝从此一蹶不振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点。

“刘山,你怎么了,今晚你老是发呆。”刘山不觉又开始想的远了,怡儿看到刘山半天不说话,眼睛直直的望着北方,怡儿捏了刘山一下,用一种故意装出来的责难语气说道。

“没什么,咦,怡儿,你看,北方好像有动静!”正在怡儿和刘山说话的时候,在北方一股劲风吹来,仔细看去,那可是什么劲风,分明是一队骑兵向着这边狂奔而来。骑兵奔驰的很快,转眼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到马上的骑兵,刘山一看这些骑兵的穿着和头饰,就知道这些人绝对不是汉人,没有想到,自己刚来凉州地界,就看到突厥的游骑了。

这些骑兵一看就有上百,他们的队形非常松散,可以说他们是毫无队形可言,但是他们的控马技术,即使隔着这么远,刘山和怡儿也不得不有些惊讶,一时间只见狼尘滚滚,马上的骑兵高声的嘶号着,呐喊着,高扬的马鞭重重的抽下,铁蹄滚滚,直直向着这边冲了过来。

刘山仔细向着这队骑兵看去,看到他们的马背上此时还满载着掠夺来的东西,还有被俘虏的汉族百姓有些也被绑在马背上。在马队后面,更有绳索套着的几个人被战马拖着,鲜活生命竟被战马拖拉,与地面生生摩擦,待到这批骑兵走进,刘山已经看到他们拉着的人已经血肉模糊,死的不能再死了,而看他们的穿着,显然是大唐的兵士。

顿时,刘山火冒三丈,怡儿清清楚楚听到刘山手紧紧攥住,骨骼摩擦的咯咯作响声音。

而刘山的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因为用力,手上的筋络竟像是蚯蚓一般蜿蜒揉动。

“突厥蛮贼,欺人太甚!”看到刘山的样子,听到刘山的声音,怡儿此时都能感觉到刘山的怒火。也难怪刘山此时火冒三丈,这些突厥人真的太过嚣张,他们明显是在附近劫掠,刚刚返回的突厥骑兵,看到他们的样子,也知道肯定在附近有一个村落或者城镇被他们洗劫了。他们洗劫了大唐边境的村落城镇,还带着兵士,拖着大唐军士的尸体向着这里靠近,一幅嚣张冲锋的样子,将守关的几千大唐兵士丝毫不放进眼中,一百多对上千,这简直是**裸的挑衅,更是对大唐兵士的侮辱。

“谁与我下去,活剥了这批突厥贼兵!”刘山一声暴喝,周围云集响应,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