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907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07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陈于廷想到。

一旁那个一直顶撞,质问陈于廷的言官,见众人行为异常,连忙询问自己的同伴,他那同伴也是个精明的人,立刻给他讲解了其中的缘由,他听过了,也楞了起来,也不再出来质问顶撞陈于廷了,这可真的是大明朝官场的一件大事。他提得那个事,实际还是将矛头对准了皇帝,可看到皇帝这不动声色之间,就在大明官场掀起了一场风暴,他觉得,自己这点小心思,或许真的没必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他再迟钝也该理解这件事对大明官场的冲击了。他所提的那点小事,真的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跟狗抓耗子没多大的区别。

……

翌日。

邸报上的头版头条就是大琉球的粮食即将进京……

第729章 帝统的麻烦

大琉球的粮食,如期而至。

到了天津,立刻卸下船,搬上车,立刻运到京城。

……

对于来自大琉球的粮食,更多的人持一种好奇和惊讶的状态。

……

对于杨改革来说,这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

既然粮食已经到了,那么,接下来,就该索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为天气炎热,杨改革也不愿意上早朝,也不愿意半夜起床,所以,文华殿议事,已近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早朝。

文华殿里,倒是有不少降温的措施,也不显得热。

群臣高呼行礼过后,杨改革很愉快的就说出了今天的主题。

“诸位卿家,大琉球的粮食进京,缓解了京城缺粮之苦,这件事,诸位卿家都议一议吧……”杨改革很简明,把这件事抛了出来。

皇帝的话一出口,众人就面面相窥。

这件事,众人早已在知晓,早已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今皇帝正式的提出来,众人都哑口无言。

这事可真的是无言以对。

皇帝这就是再为那些移民官要升迁,要升格,这怎么阻拦?人家那是两三百的进士,谁出来阻拦?谁出来做这个恶人?

要说不阻拦么,皇帝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无可阻挡的给那些人升官?升官本没什么,进士出身的人升官快这不是多大的事,关键就在于这些人全都是“移民”出身,这就有问题……

不少人都是欲张口说点什么,可到头来,却没人开得了口,这事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杨改革看着大臣们哑口无言,倒是好笑。

这种尴尬和异常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

韩爌长叹一口气,这事还是他来打破僵局算了,这件事,皇帝做得光明正大,没有任何黑手,也没有任何循私情,以实际功绩将这些进士推了上来,升官也好,升格也好,都是必须的。韩爌想到的是两个字:阳谋。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韩爌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这一派,依旧是人数众多的一派,他出来表态了,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不然憋在这里,大家都不好受。

“哦,卿家有什么事只管说。”杨改革笑道。

韩爌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也都朝向了他。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大琉球能把粮食送进京,说明大琉球已经能产粮了,已经能自给自足了,这就说明,大琉球安置灾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移民大琉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乃是陛下天大的功绩,陛下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韩爌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议论,而是对这件事进行了盖棺定论,一上来,就立刻肯定了这是皇帝的功绩,一上来,就又重新磕头直呼万岁。

众臣见韩爌这就跪下磕头了,都是一惊,这不是还才议论么?怎么这就是皇帝的功绩,这就高呼万岁了?

杨改革也看得一惊,这韩爌的动作也是蛮快的嘛。

最后悔的莫过于施凤来了,他胆子比较小,向来只敢接皇帝的话茬,给皇帝当传声筒,这种需要一定担当,后果不明的事,他缩头了,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见韩爌一上来,就把这事给定性了,还高呼万岁圣明,立刻后悔了,这事本来该他做啊!他怎么就这么糊涂,这么胆小呢?

施凤来正在懊恼没有第一站出来高呼万岁,一旁的陈于廷却紧跟着韩爌出来,跪下磕头道:“此正是证明了陛下的高瞻远瞩,证明了陛下的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于廷紧随着韩爌出来磕头,有着不落人后的架势。

施凤来一看连陈于廷都出来了磕头了,心里暗叫吃亏吃亏,这本该他先出来的!平时都是他最先接皇帝的话,这次,这次怎么据这么迟钝呢?

施凤来再也来不及多想,以百米跨栏的速度跪倒在地,高呼:“正是陛下圣明,我大大明百姓才能在灾荒之年吃上饭,正是陛下圣明,我大明百姓才能避免流离失所,正是陛下圣明,这大琉球也才能在一夜之间从蛮荒之地变成富庶之地,这全奈陛下圣明啊!……陛下圣明,吾皇圣明,吾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施凤来再也不敢多想了,立刻跪下高呼,他这只不过稍稍的犹豫了一下,立刻就变成表功的第三名了,若是再犹豫,还不知道要落到第几名去呢。

朝堂上你追我赶的称颂皇帝,给皇帝表功,这种事可不多见,倒是让大臣们开了眼了。

有的大臣还在想今日这朝堂上出了新鲜事了,还在这都是怎么了,平时都没有这么来的吧,还没转几个年头,反应快的大臣已经在以百米跨栏的速度股下来磕头表功了。

不过几下的功夫,这地上就跪倒了一大片。

这种大臣给自己争相表功的事,杨改革遇到的也不多,也是小小的惊讶了一把。

没几下,这大殿上的高呼声,就汇成了一条河了,声音洪亮,蔚为壮观。

“众卿平身……”杨改革欣然受了这些跪拜和高呼。

“谢陛下!……”众臣这才起身。

一起身,众臣都暗骂韩爌老狐狸,表功献殷勤比什么都快,皇帝不过是叫大家议论,他倒好,直接就表功了,连议论的功夫都省了,也难怪,人家得了皇帝那么多的好处,自然得给皇帝献殷勤。

“诸位卿家都说这是朕的功劳,其实,这都是徐师傅带着朕的恩科进士一步一步趟出来的,一点一点的做出来的,实际,我大明上下都该感谢他们,没有他们不辞艰苦,任劳任怨的做事,我大明怎么可能在如此灾荒之年移民那么多人呢?又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把大琉球建设成粮仓?”杨改革感慨的说道,既然大臣们很上道,杨改革也不矫情,直接就把进士们升迁升格的事说出来,看有那个“懂事”的来接话茬。

杨改革的话刚说完,立刻就有人出来接话茬。

“启禀陛下,臣以为,该给有功人等叙功,该升迁的升迁,以表彰有功人等……”立刻又人接话茬了,这个人正是施凤来,先前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了,被韩爌抢了先了,这会,倒是立刻站出来了。

“嗯,说得有道理,有功的确实该奖……”杨改革笑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大琉球已经成了能产出粮食的富庶之地,是否可以考虑设置官府衙门?以管理地方?”陈于廷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刚才,他因为慢了韩爌一步,被韩爌抢了一个先,这回,又被施凤来抢了个先,都只拿到了第二,见施凤来话只说了个半句,立刻把下半句说出来,大琉球粮食进京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清楚,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这话一出口,群臣暗地里又是一阵叹息,皇帝这是光明正大的培养自己的人马啊!这恩科进士三百多人,几乎被皇帝全部囊括了,这一手,可真的是狠,日后这一批人是必定要站在朝堂之上,必定要成为部阁的,这可就全都是皇帝的班底了。

杨改革倒是笑呵呵的看着朝臣们,众臣都很听话,没有在这件事上为难自己。见陈于廷出面把这件事说了出来,笑了笑,倒是对陈于廷的感官改变了不少。

“嗯,说得也有道理,有功的该奖,人员该升迁的升迁,这地方变得富庶,也是该设立官府管理地方了……,叙功的事,就由施首辅,韩阁老,陈总宪和吏部来商议吧,商议出结果了报给朕就可以了,至于这设立州县官府的事,诸位卿家看看,该如何办呢?”杨改革很快就做出了决策。叙功的事,基本盘已经定下来来了,已经不需要自己操心,剩下的,就是看看这到底是升格成一个府,还是几个州,大琉球的事搞完了,还得把洞庭湖等处的升格弄一弄。

“臣领旨!”几个人被点到名的人立刻答应道,最不爽的大概就是吏部尚书了,这上面顶着三个婆婆不说,这管理司农司的钦差徐光启也是阁臣呢,更是“帝师”,皇帝的左膀右臂,比婆婆还要婆婆,这怎么叙功大概真的轮不到他来说话,想自己这吏部尚书当得可真郁闷。不过又想想,好歹皇帝平时也不插手他吏部的事,他吏部要升谁的官,要给谁安排什么官职,也都还是他吏部说了算,皇帝这次给这批移民官升官,也都是有拿得出手,能服众的功绩,也没搞特殊,实际也算是尊重了他吏部的权利,实际说起来,他吏部这权利,也还是很重的,这心里又平衡不少。

接下来就是讨论大琉球升格的事了。

不过,刚开始讨论,就遇到了问题,大琉球这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开发,以前都是化外之地,众人对那里一片茫然,都是司农司在经手,旁人那里知道这大琉球是怎么回事?又怎么会知道哪里有多少移民,那里有多少田地,那里产出多少粮食,要大家议论怎么分州县,怎么设置,这简直就是为难大家,总不能让大家在大琉球的地图上随便画几道线吧,这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大臣们期期艾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韩爌又不得不暗叹一句,这件事,还不是得全依皇帝的?如今大家连个大琉球的详细地图也没有,连个移民的分布图也没有,连什么地方有多少田都不清楚,如何划分?这还不是得问司农司的徐子先?实际这事还不是全得按皇帝的意思来?他们这些人对这事,根本就插不上嘴。

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韩爌只能再次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此事臣以为,还得司农司出面才行,否则,什么地方该划成州县谁也不知道啊!”

不少大臣才回过神来,不仅怎么划分州县他们插不上话,就连这叙功,他们似乎也插不上什么话,这些移民官,远在万里之外做事,谁有功劳,谁没功劳,他们能说得上个什么?除了问徐光启,难道还有第二人吗?

有些人沮丧起来,这左膀右臂,确实不是白叫的,有人原本以为这徐光启常年不入朝,皇帝必定对他有所疏远,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人家担着相当重要的重担呢,皇帝对他根本就不曾有一丝的疏远。

吏部尚书又好笑起来,看来,自己这头上,只有一个婆婆了。

“说得也是,既然如此,那就让司农司先出具初步意见和规划,看什么地方该划成州县,什么地方该设置官府吧……”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事,还真的轮不到外人插嘴。

众臣又是一阵气馁,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果不其然。皇帝以前说过,让前兵部尚书从九品官升上来的话,可真的不是开玩笑,这可真的是说真的。

“陛下圣明……”众臣一致的喊道。

……

杨改革散了小朝议,就直接回乾清宫了。

如今这天气热了,外面实在热得很,杨改革一进暖阁,就感觉到了空调的效果。这暖阁里,放了冰块降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