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55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55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右翼联军各汗,台吉们僵持了一会,却再也僵持不下去了,明朝的人马越来越近,再不走,他们是走不了了。

无声无息的,刚刚还在对峙的各部首领,台吉们立刻四散,能召回自己部落的立刻召回,不能召回的,也带着剩余人马,打马就走,这个地方,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蒙古右翼联军的整个阵线,终于是完全崩溃,不复存在,和步兵交战的情形不同,步卒交战,一旦一方失败,失败的一方是没有多大的能力进行逃跑的,越逃,输得越惨,不过这都是骑兵作战,见情况不对,立刻退走,这战场上,刚刚还在交战的双方,立刻变成了一场追赶。

蒙古右翼向前跑,明朝在后面追。

……

激战了一阵子,砍杀了一阵子。卢象升终于是停了下来,他这满身都是血,不断的喘着粗气。

“抚台,我们赢了……”吴三桂一直紧紧的跟在卢象升的身边,紧紧的保护着这个年轻的巡抚,尽管这年轻的巡抚功夫似乎比他还要高。吴三桂也是气喘吁吁,刚才的冲杀,十分的费力,虽然整个态势是他们如切菜一般切入蒙古右翼联军的军阵里,可参与切菜的人,还是很累。

“大人,我们赢了……”说话的是赵率教,亲自跟着卢象升冲杀的他,对卢象升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好像巡抚的功夫不比他差,而且更加的有力气,可看这巡抚的身板,可看不出是能用得动这么大刀子的人。赵率教现在倒是完全对卢象升拜服了。

“……嗬……嗬……嗬嗬,抚台,抚台好功夫,抚台厉害……”杜姓的总兵自己把自己呛着了,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跟在卢象升后面冲杀了好一阵,这才追到卢象升。

“呼呼呼……,呼呼……”卢象升也是大口大口的喘气,刚才剧烈的冲杀,确实够累。

“确实赢了,剩下的,就是追杀逃跑的人马了,追到的越多,则战果越大……,赵大人,还要劳烦您收拢新军,本抚担心蒙古右翼联军再次集结,如遇到这种情况,还需要大人破阵,总之,不能让蒙古右翼联军再次聚集起来。”卢象升吩咐着。

“末将领命。”赵率教倒是认真的回答道,他现在是完全服了,对于卢象升的命令,是完全服从。

“长伯,你要一样,赶快收拢新军,集结起来,防止蒙古人再次集结,如遇到有成群聚集在一起的蒙古人,立刻破阵,务必不使蒙古人缓过劲来。”卢象升又对吴三桂道。

“末将领命。”吴三桂也立刻答应道。

“杜总兵,本抚令你留下三千兵马,救治战场,就地警戒,防止蒙古人反扑,其余人马,立刻展开追击……,不可走脱了一个……”卢象升下令道。

“末将得令。”这个陆姓的总兵,也是毫不怀疑的答道,经过了这场冲杀,他丝毫不怀疑卢象升的命令。

第692章 瞬息万变

明朝和蒙古右翼联军的决战,实际真正打了不到两个时辰,其他时间,都是在追赶中度过的。

蒙古右翼联军因内乱而四散,明朝在后面紧追不舍。一部联军残部向西逃去;另外一部分残部,则向南往沃儿都司跑。

大战胜负已定,皇协军又恢复了勇猛,不用新军弹压着也能打“狠”仗了,也不用新军催着前进,而是皇协军“拖着”新军去打仗,既然蒙古右翼联军主力已经被击溃,那剩下的,自然只剩下接受牧场和抢东西了,这自然就不用新军催了。

跟在新军后面的边军,也和皇协军一样,忽然变得孟勇无比起来,也能打“硬”仗了,也不用催促了,也不用压阵了,也和皇协军一样,拖着新军到处跑。

跟着新军打仗的规矩向来极严,严禁吃独食,私吞,缴获的战利品也好,地盘牧场也好,总之,都是要拿出来分的,可不许自己私吞,所以,作战缴获的东西,都得让新军过目,不让新军知道、参与、过目就自己单独出去抢东西,可就坏了规矩。

所以,新军很忙。

卢象升倒是分出了大部人马去追往西逃的那一部分溃散的蒙古右翼联军。对于向沃儿都司那边跑的蒙古右翼联军,卢象升倒是不那么在意,只有小部分新军弹压这一些皇协军,带着一些边军再追。

边墙之外,明朝和蒙古右翼联军在浑河边上大战的结果,是很多人都注意的。

明朝大败蒙古右翼联军的消息,这个消息向四方传递的速度,是极快的。

特别是传向陕西三边的速度,甚至远超七百里加急,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快,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早一点冲进草原抢东西,和什么过不去都可以,别和银子过不去。

消息传到陕西三边,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历来一直处于防守态势的三边边军,立刻像闻到了血腥的鲨鱼,立刻从一两千里的边墙内倾巢而出,杀入草原抢东西,似乎早就准备好了。

既然朝廷的大军已经把这个蒙古右翼联军打败了,那这些边墙之外的蒙古人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现在不抢,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有强大的新军撑腰,怕什么?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陕西三边的边军,就战神附体了,其凶狠程度,实在是令人乍舌,这和往日只知道防守的苦哈哈边军完全不一样。

平时让边军出关打仗,那比别登天还难,根本不可能对他寄予什么希望,可如果是去抢东西,而且还是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抢东西,则又是另外一回事,数万边军犹如滚滚洪流,一夜之间淹没了整个沃儿都司。

……

明朝打赢了蒙古右翼联军的消息,急速的朝着四方传播。

京城。

杨改革正在处理公务。

“报!……”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边喊边叫,将宁静的紫禁城唤醒。

杨改革停下笔,望了望门外,再看看王承恩。

“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大同巡抚卢大人已经击溃了蒙古右翼联军,这是卢大人的急报……”那个太监边跑边喊,这个消息,可谓是天大的好消息。

听了这个消息,杨改革放下笔。王承恩已经检验过急报了,见封印等等完好,这才转交给皇帝。

杨改革迫不及待的打开,看起来。

卢象升果然不负重望,一举瓦解整个蒙古联军,往西路追的部队已经追过了明朝旧地东胜卫,向南的就不用说了,明朝在陕西三边,好歹也有数万人马,一旦把这些人马的潜力释放出来,对付残余的蒙古右翼联军,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痛打落水狗,即便是再垃圾的部队也可以打得很好。

“好!朕果然没看错他!”杨改革看了这份战报,大叫一声好,这份战报那叫一个解气,卢象升一口气打回了明朝旧地东胜卫,兵锋还在向西推;一口气彻底的瓦解了沃儿都司部,黄河大“几”字围出来的这一块河套之地,终于是回到明朝的控制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承恩看皇帝格外高兴,也忍不住祝贺道,这份战报他虽然没看,可他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既然大战已经分出胜负,后面的事他自然能猜得到。

“呵呵呵,这确实值得恭喜,大伴,立刻召阁臣,九卿平台议事……”杨改革要第一时间发布这个胜利的消息,辽东卖地的事,杨改革还得再加一把火。让辽东卖地的事彻底的火起来。

“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道。

……

其实,不用杨改革召集,大同巡抚卢象升大败蒙古右翼联军的消息,已经急速的在京城里传开了,不少大臣听了消息,立刻进宫来祝贺。

……

杨改革觉得这次召集群臣,似乎速度格外的快,他不过喝杯茶的功夫,王承恩就告诉他,群臣都到得差不多了。

……

平台。

群臣已经在等候皇帝了,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打败了蒙古右翼联军,算是去了一头明朝的心病,让明朝很是扬眉吐气了一回,说实话,明朝和蒙古右翼之间的纠葛,那叫一个复杂,可谓是爱恨情仇,难以道明。

开国的时候就不说了,自然是明朝把蒙古人杀得大败特败,但到了土木堡之变,蒙古右翼又把明朝的皇帝俘虏了,这可是狠狠的在明朝人脸上扇了一巴掌,但明朝也硬气,输归输,可骨头从来不软,该封锁蒙古人的照样封锁,到了戚继光,俺达汗那一代人,明朝打了该打的蒙古人,又才和蒙古右翼的人眉来眼去,成了好冤家,到了现在,又同样被林丹汗这个杯具角色害惨了,导致了各奔东西,一边和林丹汗结盟,一边和黄台吉结盟,在到现在,以明朝彻底击溃蒙古右翼而告一段落。

行过礼了。

杨该给率先就说道:“诸位卿家,大同来的好消息,卢象升已经彻底击溃了蒙古右翼联军,我朝大胜,蒙古右翼一部分西逃,一部分南逃,……南逃的那一部分已不用考虑,卢象升回报说,西逃的那一部,他已经追过了我朝旧地,东胜卫,并且兵锋依旧再向西……,好了,详细的朕就不说了,诸位卿家自己看吧。”杨改革笑着说道,这是一个追加自己威望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增加国人信心的好机会,解决掉了蒙古右翼联军,明朝的胜算就更大,赢得对东虏的战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大臣们听了皇帝的话,纷纷议论起来,开始传阅战报,这份战报,确实写得格外的动人,格外的解气,不少大臣看得是连连称是,连连点头。

看了一气,也算是传阅过了,也议论过了,杨改革压压手,准备说话了。众臣见皇帝要说话,都安静下来,听皇帝说话。

“诸位卿家,有什么也就都说说吧……”杨改革笑着说道,杨改革现在做的就是消灭东虏,然后迈出武装扩张的关键一步,完成了这一步,明朝扩张的步伐,也就无法阻挡了,这件事,杨改革一直在细心操作。

“启禀陛下,这实在是我朝之福气,击溃蒙古右翼联军,则去了我朝心头大患不说,东虏也就没了恢复实力的指望了,灭掉东虏,指日可待……”施凤来依旧是第一个说话的,说的话,依旧没什么特色,但是,却也绝说不上有什么问题。

杨改革点点头,算是赞成施凤来的话。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全托了陛下的福气,不是陛下间拔起大同巡抚路卢建斗,想此战,也不会赢得如此干脆……”韩爌是一通称赞。

“……陛下,蒙古右翼瓦解,虽然是好事,可臣以为,却也未必是好事……”陈于廷站出来,开始了自己唱反调的工作,陈于廷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给皇帝唱反调的,什么事,不给皇帝唱点反调,他就不自在,貌似皇帝也还算欣赏他唱反调。所以,这件事也不例外。

众臣立刻侧目。

“哦,卿家说说,为何不是好事?”杨改革问道。

“陛下,卢大人他追入我朝旧地东胜卫,虽然说得好听,可臣觉得,这未必是好事,为何不南下追沃儿都司部呢?”陈于廷问道,看过了战报,陈于廷捡了几处他觉得有漏洞的地方说道。

“哦,接着说。”杨改革笑着说道。这个陈于廷,杨改革是很不满的,不过,如今也只能将就,有一个随时唱反调的总比没有的强。杨改革越是看不上这个陈于廷,越是不让他接触到内情和秘密,陈于廷知道的内幕、秘密也就越少,知道的内情和秘密越少,说话也就越不靠谱,经常说一些让“知情人”莫名其妙、好笑的话。

“陛下,东胜卫乃是我朝旧地,虽然说是收复,可收复了,朝廷是不是得派大军镇压?是不是每年得消耗粮草?长途跋涉运输粮草过去,是不是糜费……呃……”陈于廷把陈年滥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