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0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0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回来了。”

“嗯,回来了。”杨改革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陛下,还没传过午膳吧,臣妾亲手做了粉蒸肉。陛下尝一下吧。”周婉儿在乾清宫等候皇帝多时了,听说皇帝午膳都还没吃,一直在商讨国事,也很关心,立刻亲手做了一些粉蒸肉,等待杨改革回来,照顾好皇帝是皇后的本份,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这就是好机会。

“粉蒸肉?”一道闪光,从杨改革的脑海里划过。貌似点亮了什么东西。可惜划过得太快,又消失在记忆里了。

“是啊!陛下,是臣妾亲手做的粉蒸肉哦,陛下尝尝,看好吃不好吃。”周婉儿很殷切的看着皇帝,希望皇帝能吃一口自己亲手做的粉蒸肉。

“粉蒸肉?”杨改革再一次念到,这东西,肯定和自己刚才一直在思考的番薯有联系,可是,联系在那里呢?杨改革就是想不起来了。

“陛下,怎么了?”皇后周婉儿好奇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怎么了,很奇怪。

“粉蒸肉,粉蒸肉,粉……对了!!这番薯就是可以做成粉丝啊!红薯粉,我的天!我怎么把这样重要的东西给忘记了?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这番薯是可以做成红薯粉的。

这红薯粉,在以前,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吃食啊!这猪肉炖粉条,那是鼎鼎大名啊!自己怎么就把这样重要的东西给忘记了呢?

想后世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几斤,十几斤的红薯粉,有的作为过年的一道菜,或者是亲戚来了之后一起享用,实在是招待客人的不二之选。量大管够,滑溜顺口,和猪肉一起炖了,在寒冷的冬日里,香气四溢,那不知道有多香。在大冬天里吃这热腾腾的猪肉炖粉条,肚子吃得鼓鼓的,身上吃得暖暖的,外带晒个太阳,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这一家就需要几斤,这大明朝,过亿的人口,这一年下来,这得多少红薯粉啊?这得多少番薯啊?杨改革稍一算账,心里就澎湃起来。这样大的需求量,这番薯,自己还要下死命令推广吗?只要把这红薯粉丝祭出来,这天下,番薯会立刻成为抢手货,抢着种啊!

杨改革的心情豁然开朗。

看着皇后周婉儿道:“婉儿,你当真是朕的福星!得你提醒,朕刚才福至心灵,想到一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这是真的吗?”皇后周婉儿端着碗粉蒸肉,有点不知所措的看着皇帝忽然大叫“天助我也……”然后又跟她说什么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已经懵了。

“呵呵,婉儿,这粉蒸肉,朕吃了,这次,还真感谢你啊!”杨改革说完,抢过皇后手中的碗,几口将碗里的粉蒸肉吃个干净,还叫道:“好吃,好吃。”

皇后周婉儿则一脸幸福的看着皇帝吃自己亲手煮的东西。

吃了几口粉蒸肉。

杨改革的心思又转了几转。

既然现在这明朝还没有红薯粉丝,那岂不是说,自己可以弄一个红薯粉加工厂?垄断全国的红薯粉丝市场?这貌似好歹也是一个垄断。工厂需要工人,能增加就业不说,这垄断了赚得钱,可都归自己啊!

又一想,自己用这番薯抵赋税,其实完全不用当黄金搭档、脑白金来给官员们发,自己完全可以以低成本收上来,然后经过加工,制成红薯粉丝,然后返销回去,变成人人爱吃,家家必备的过年物资,这一进一出,自己可就赚大发了,无本的生意啊!

那这番薯抵赋税,看样子,可以全额抵赋税了。这种番薯的规模,恐怕是相当相当的大。比历史上崇祯弄的那次推广,效果肯定好得多。

再一个,这番薯的保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番薯储藏不了多久,但是红薯粉,存个一两年是没问题的。嗯嗯,这是个好东西,储藏方便,容易运输,烹煮方便,吃起来也爽快,想到日后这军队的后勤,也少不了这红薯粉丝啊!这又是一块市场,这真的是一举多得啊!

杨改革很想仰天长笑,发泄一下。

又想那历史上的崇祯,可能不知道把番薯加工成红薯粉丝,从而导致推广番薯失败,而浪费了一个拯救大明朝的机会,又是唏嘘不已。

前进一步是天堂,后退一步就地狱啊!

第108章 徐光启(六)

到了晚上。

杨改革更是兴奋的睡不着觉,反复的唠叨着。

“蒸番薯……”

杨改革提起竹管笔,写在纸上。

“烤番薯……”

又写在纸上。

“煮番薯……”

照样记在纸上。

“炸番薯……”

再记在纸上。

“番薯糖……”

纸上面,已经记录了一大堆了。

“红薯粉丝……”

“喂猪……”

纸已经是密密麻麻一叠了。这是杨改革能想起来的所有番薯的用途,想到番薯能有这样多的用途,就高兴得不得了,用途越大,这价值就越高,需求就越大,这种植的面积也就越大,这储备也就越多,这抵抗天灾的能力就越强,这大明朝,就越不容易翻船,自己就越安全。

晚上,梦回百度,还继续搜索番薯还有那些用途。

“番薯干……”

……

“红薯粉(粉末)……”

……

“红薯酒……”

“红薯芡粉……”

……

杨改革第二天一起床,就吩咐王承恩。

“大伴,去请孙、徐两位师傅来东暖阁见朕,朕请两位师傅吃早饭。”杨改革无头无脑的对着王承恩说了这样一句。

王承恩莫名其妙的去办差了。

杨改革端坐在桌子前,又在昨天的基础上,补上了自己一夜辛苦搜索出来的内容。

……

很快,王承恩就回来禀报:“启禀陛下,奴婢已经派人去请两位师傅了,估摸着,小半个时辰就能到了,请问陛下,今日早膳要吃什么?”

杨改革搁下竹管笔,说道:“大伴,听说南方有一种米粉,十分好吃,朕今天想请两位师傅吃米粉,大伴叫御膳房的人去准备一下吧。”

崇祯杨改革又是无头无脑的说了这样一句,王承恩差一点一个撇脚,摔倒在地,这都是哪跟哪啊?米粉?那是什么东西?

王承恩有点惴惴不安,不知道这皇帝今天是怎么了,小声的问道:“陛下,这米粉……”

杨改革见王承恩一副疑惑的样子,想了想,解释道:“米粉?不懂?或许应该叫米线吧?”

说到米线,王承恩多少明白了,民间确实有以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的东西,这也叫米粉,而不是像麦子粉那样的粉末。

“奴婢明白。”王承恩搞明白了皇帝要吃这玩意,立刻退出去,准备吩咐御膳房的人去做了。

“大伴,记得,只要三份,朕一份,孙、徐两位师傅各一份,不要浪费了,明白吗?……哦,对了,要四份,给皇后送一碗去……”杨改革话到半截,想起昨天吃了周婉儿的一碗粉蒸肉,因而想起了番薯的巨大经济价值,今天,也就算是回请皇后吃一顿饭了。

“奴婢明白了。”王承恩出去了。

……

乾清宫东暖阁。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位老人都有些疑惑,这样早,陛下就派人把他们找来,说是请他们吃早饭,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事,两个人在东暖阁里,两眼望两眼,皆不知道皇帝卖弄什么药。

“两位师傅早啊!”杨改革心情极好,率先给两个人打招呼了。

两人连忙跪下来请安。

“两位师傅快起来吧,不用如此,快给两位师傅搬个椅子来。”杨改革很热情的“招待”自己左膀右臂。

坐定了。

“今天,朕请两位师傅吃早餐,大伴……”杨改革对孙、徐两位说完,又对王承恩说道,意思让王承恩快点上米粉。

一溜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入,摆案子的摆案子,摆吃食的摆吃食,还有摆开胃菜的,还有摆擦嘴用的。本来一碗简单的米粉,现在变成配了七八个凉菜的高级东东了。

孙、徐两位不知就里,互相对看了一眼,莫名其妙。

“两位师傅,请吃……”说完,杨改革率先开动,用筷子调了调米粉,然后甩开膀子大吃起来。

孙、徐两位更是摸不着头脑,见皇帝吃了,也跟着吃,吸吸嗦嗦,东暖阁里,一阵吃米粉的声音,好似路边早点摊。

吃完,杨改革笑着道:“两位师傅,如何?”

两人对望了一眼,一同开口道:“美味。”

“呵呵,两位师傅,朕不光是让二位吃这米粉,而是朕想到了这番薯的去处了。”杨改革说完,拿目光撇了撇吃空了的米粉碗。

孙、徐二位见皇帝示意刚才吃过的米粉,心想莫非这米粉里有古怪?

“番薯的去处?陛下?莫非?……”显然,对于这番薯,徐光启下的心思比较多,立刻回过神来。

孙承宗也不慢,道:“莫非就是把这番薯做成粉丝?”皇帝请他们吃饭这种稀奇的事,若是其中没有所指,谁信?

杨改革“啪啪啪”的鼓掌,道:“不错,两位师傅果然聪明,这番薯可以做成番薯粉丝,这销路必不用愁,朕想过了,可以全额用番薯抵税赋,朕将这收上来的番薯,做成番薯粉丝,再销售回去,这一进一出之间,就赚大发了。”

……

“这番薯做成粉丝,想也是可以的,不过陛下就这样肯定,这红薯粉丝就好卖?”徐光启很怀疑这红薯粉丝的销路问题,如果卖不掉,那岂不是要皇帝当裤子?

“呵呵,徐师傅不用着急,这件事,朕有把握,必定叫天下的人都爱吃这番薯粉丝的。”徐光启显然那没有见过后世过年买红薯粉丝过年的场景,如果见过,就不会怀疑它的销量了。

一家人家过年买个五斤,这大明朝过亿的人口,就算一千万的家庭,这也有几千万斤的销量,当然,实际销量肯定达不到这个数。这还只是过年的消耗,如果算上全年,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番薯制品的消耗,这北方几省的赋税,其实,完全可以全额用番薯来抵。

“陛下慎重,此事,一旦全额抵赋税,这番薯的种植面积,必将迅速的扩大,陛下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孙承宗也出言劝杨改革,不要太冒进了,这不是过家家,一旦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可没后悔药吃。

“呵呵,孙师傅,此事朕已有对策,不光是靠红薯粉丝一样。”说完,杨改革将写了番薯的诸多用途的那叠纸,递给了孙承宗和徐光启。

“烤番薯……”

“蒸番薯……”

“炸番薯……”

“番薯糖……”

“红薯粉丝……”

“番薯干……”

“红薯粉(粉末)……”

“红薯酒……”

最后还列了一个“喂猪……”

孙承宗和徐光启看到番薯的这样多的用途,看得目瞪口呆。再看看皇帝,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出这样多东西的,天生圣人?皇帝实在太强悍了,一个晚上就列出这样许多的用途。

……

孙承宗和徐光启吃惊了半响,才回过神来。

徐光启实在是好奇,问道:“敢问陛下,陛下是如何知道如此之多的用途的?”能写出这样多用途的人,不是一般人。非神人不能也。当然要好奇的问一问皇帝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

“呵呵呵……”杨改革很得意的笑起来,这当然得益于自己二十一世纪的经历,得益于自己梦回百度搜索的,这个,当然不可能和他们说。随口扯了一理由,准备搪塞。

“此事,其实也极简单,朕见这番薯也是吃食,所以,按照烹饪的方法,蒸、煮、煎、烤、炸、闷、烫细细的想了一遍,写下了觉得可能的烹饪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