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649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49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一听,又是一呆,原来,孙承宗提这个,是为了这事,不少人立刻想起来,毛文龙手里好像还有一把尚方宝剑来者,如果满桂也去辽东支援,那满桂手里似乎也有一把尚方宝剑,这样说起来,辽东那破地方,加上孙承宗也必定有一把尚方宝剑,这可就三把尚方宝剑了,到时候都有尚方宝剑,这该听谁的?到时候万一争起来,是不是可以拿尚方宝剑互相对砍?谁砍的厉害听谁的?孙承宗貌似最老,对砍起来肯定打不过毛文龙和满桂的……,不少大臣都在心里忍不住冒出这个荒唐的念头,纷纷拿有些荒唐的眼神看皇帝,这年头,这尚方宝剑,确实有批发的嫌疑了,确实发的多了点,确实有收回的必要。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历史,此时的袁崇焕手里,也该有一把的,或许应该有四把尚方宝剑,而且还发生了尚方宝剑砍尚方宝剑的事,这件事,虽然看上去很荒唐,但是却真实的发生了,这个原本不可能的事,却硬是在袁崇焕,毛文龙等几个手持尚方宝剑的人之间成为了历史。

故此,杨改革倒是格外的注意这个东西,对尚方宝剑这个东西看得格外的重,一直没给袁崇焕尚方宝剑。对于拿尚方宝剑乱砍,因为尚方宝剑而误事的后果,杨改革是格外的在自己脑子里挂了一根弦,一直在考虑把这个定时炸弹收回来,不过一直没找到好机会,毛文龙那里就不好弄,他一直打胜仗,如果还贸然问他要尚方宝剑,难免他又多想,到今天,孙承宗督师辽东了,也才有合适的机会收回来,他的收了,满桂的自然要收回来,袁崇焕自然更别想要这个东西,算是彻底的断绝了历史上那个事发生的可能性。

既然尚方宝剑拿的人多了,有对砍的嫌疑,那不妨大家都不拿,要拿,也只能一个人拿,故此,杨改革倒是要收回这些尚方宝剑的,也才有了双簧,也才有了孙承宗提这个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孙阁老这个要求十分的合理,而且必要,想如今不仅毛文龙手里有一把先帝赐给的尚方宝剑,满都督手里似乎也有一把,一旦陛下决定满都督援辽,加上陛下必定要给孙阁老一把尚方宝剑,这辽东一地,可就有三把尚方宝剑了,这尚方宝剑有代天巡守,代天决断的意思,到时候,这三宝尚方宝剑,到底听谁的?这可确实是个问题,陛下,臣以为,应该收回这几把尚方宝剑,重新赐予孙阁老尚方宝剑,以彰显权威,助孙阁老临机决断……”首辅施凤来很快就为皇帝站出来说话,要求收回其他人手里的尚方宝剑了。

其他人听了,也都觉得在理,这尚方宝剑,这几年,确实发的多了点,这平时还不觉得,可这要打大战了,要聚集各方精锐了,这尚方宝剑也就聚集在一起了,不处理也是不行的。

“启禀陛下,臣以为,确实有必要理清这个事,尚方宝剑代表的是陛下的权威,有代陛下处置之权,其权可以说,甚至在督师之上的,如不把这些尚方宝剑收回来,孙阁老即便身为督师,也难于调遣、处置各方将帅,特别是难于节制持有尚方宝剑的将帅的……”其他大臣也出来赞同了,这个事,确实是个看似很平常,其实很重要的事,更何况,收的是毛文龙的尚方宝剑,这个,更有必要。

其他大臣要么不做声,要么支持,这事,算是成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旨,收回涉辽战事诸将手里的尚方宝剑,赐予孙师傅尚方宝剑以节制各路将帅……”杨改革顺势说道,一块心病也算是给剔除了。

“陛下圣明!”众臣一致的道。

“孙师傅,还有什么事,朕也一并答应下来。”杨改革严肃,带着些豪迈的问道。

“回禀陛下,臣第二点要求,就是臣救援松山堡,或是登录三岔河,都需要有数量众多的战舰、船只以供调遣,不管是作战支援,或者是运输士卒,粮草,器械,这些,无一都需要有一只强有力的舰队以供驱策,否则,此次这个三岔河登录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孙承宗说道。

“孙师傅的意思是?”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臣的意思是,臣需要组建水师,臣需要一支强有力的舰队,不管是封锁海上,禁止里通东虏,或者是支援登陆,支援作战,甚至沿河而上打击东虏,或是运输数万兵马往来海上,又比如器械,粮草,弹药,伤员,这些,无一不需要强大的舰队做支撑,如没有规模庞大而强大的舰队,臣根本就不可能渡海而击,在三岔河登陆,没有强力的战舰做后盾和掩护,那三岔河登陆,只能说是让士卒们去送死,只有官军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才可以战胜东虏,故此,臣需要组建水师,需要一只强力的舰队,并且全权总管海上一切事宜……”孙承宗提出了自己的第二点要求。

“哗……”众臣倒是议论起来,这个要求可有点特别啊!不过,也似乎很合理,要运送几万人马渡海上岸,没船那是不可能的。去年镇江堡大战,可就是靠着战舰忽然上去,一锤定音,赢得战事的,没有强力战舰,估计,官军们的士气要低一大截,没战舰在后面兜底,估计,官军们打仗都要哆嗦,要打赢,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启禀陛下,臣想问孙阁老,孙阁老可是想学去年镇江堡之战,以战舰逆河而上?协助作战?进而一锤定音?”施凤来出来问道。

“……孙师傅?”杨改革向孙承宗询问道。

“回陛下,参谋部确实有这个打算,臣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可能,臣倒是想以战舰逆流而上,打击东虏,这几个月正巧又是三岔河的雨季,河水充足,如果可能,臣就派战舰逆流而上,但是前提,臣需要有战舰,有水师……”孙承宗解释道。

“启禀陛下,那既然如此,那臣觉得这件事,就十分的有道理,必须要有一支强力的舰队供孙阁老驱策,想去年镇江堡之战,不就是靠着战舰之威,才打赢了么?”施凤来立刻力挺皇帝。

“启禀陛下,臣以为,也该如此,陛下既然派孙阁老督师辽东,那自然就必须有一只可靠的水师舰队供孙阁老驱策,否则,孙阁老何以运送数万兵马过海?”帝党的人开始站出来,为孙承宗说话了。

韩爌还在糊涂,皇帝到底是为了什么?今天这事,倒是云里雾里,他看不清,要说收尚方宝剑?可也不至于这样啊?皇帝要派孙承宗督师,也是很正常的,也算是众望所归,也没必要这样啊!莫非,是为了这个舰队的事?可孙承宗也确实需要一只舰队,不然,不说打仗,连兵马都运不出去,何谈打赢呢?如今大明就相信两样东西,第一就是大炮,特别是红夷大炮,第二就是战舰,大明如今就是欺负东虏没船,就是靠着船上的大炮打东虏……,舰队,战船?水师?海上……?

韩爌看着皇帝,暗自思量着,逐渐的,似乎也有了一些眉目,不过,却是只能把这事放在心底,说实话,韩爌尽管在当反帝党这个角色,可韩爌也不希望当得太真,皇帝自有皇帝的打算,需要自己这个反帝党的角色,那是因为不想帝党一家独大,只想制衡朝中的势力,皇帝可不是想自己掣肘他做事,要是自己搞错了方向,如果把“反帝党”变成了掣肘皇帝,那自己恐怕干不了多久,皇帝如今要换个内阁,那可真的轻松得很,有很多有政绩的人都是可以入阁的,何况这事,似乎根本无法反对,韩爌看看皇帝,捏拿了一下心思,也就装作不知道。

很多大臣都站出来赞成,毕竟,没有水师,没有强大的舰队,无论如何,也打不了这仗,这算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朕就准孙师傅所请,由孙师傅督师蓟辽,兼领登,莱,天津军务,组建北洋水师,以供驱策,为方便行事,朕许孙师傅总管海上一切事宜……”杨改革顺势说道,给孙承宗的这个官职,也就是历史上崇祯给袁崇焕的那个官职,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当然,除了组建北洋水师,历史上虽然没有提及组建水师,但是,想必这也是袁崇焕固有的权利,督师蓟辽,兼领登,莱,天津军务,算得上是渤海王了,水师也是其中的权利之一,只是不似今日这般特意的提出来,不似今日这样把水师的地位提得这样高罢了。

杨改革暗叹一口气,北洋水师,终于是出炉了,虽然还不是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海军,可这一建立,就不会再撤,打完了东虏,立刻就去琉球,收拾了琉球接着去日本,等从日本弄回了金银,谁敢跟自己提撤海军的事,自己就要他陪每年从日本挖来的那些银子,看谁陪得起。等再过些年,自己不管从声望来说,还是明朝的实际需要来说,都不可能再把水师怎么样。

“臣领旨!”孙承宗依旧是淡定的答应到。

北洋水师?总管海上一切事宜,这个东东,皇帝的用词是不是有些不准确啊?……不少大臣还没反应过来,孙承宗已近接旨了。

“好!那孙师傅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一并提出来,朕照准不误。”杨改革高兴的说道,不待众臣多想,杨改革又接着让孙承宗说第三个要求,算是把孙承宗的第二个要求坐实了。

“回禀陛下,第三点要求,莫过于需要足够的钱粮了,不管是组建水师,调用兵马,还是作战,无一不需要庞大的钱粮支撑,故此,臣需要有足额的钱粮……”孙承宗立刻“淡淡”的回答道。

“哦,这个好说,朕会全力支持孙师傅的,钱粮要多少给多少,火器,军械,大炮,战舰,人员,粮草,医疗,朕都全力支援,只要孙师傅能打赢,另外,户部也要大力的支持孙师傅……”杨改革高兴的说道。北洋水师好歹是定了下来,虽然有些偷偷摸摸的意思在里面,可好歹是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仇视”海上力量的明末,也只能这般偷偷摸摸的弄,造成即成事实再说,至于光明正大的,杨改革还不想成天打嘴仗。

“臣遵旨!”毕自严见皇帝提到户部,也立刻站出来应承,这个事,倒是不用皇帝多说,今年户部的银子倒是很充裕,孙承宗更是帝党的核心,不管从那方面来说,户部都要全力支持!

“好!那就这般定下了!”杨改革嘴快,立刻定下此事。

一干大臣还准备说说的,却发现,似乎实在没什么要说的,一切都很合理。

第549章 选择路

自从杨改革搞定了水师,心头的一桩事,也才放了下来,不过,更重要的事需要准备了,如今松山堡可打得厉害,说不准那天就会被攻破,这登陆,得立刻准备了,得准备随时救援了,所以,倒是更忙了。

杨改革不可能亲自上阵,但是,即便是让孙承宗去督师,杨改革还是不放心,让参谋部做了大量的推演,杨改革不说别的,起码也要在推演上看到胜利的可能性。

“二百万银币……”杨改革呲牙了,杨改革今天准备去平台,约了孙承宗和秦良玉去研究作战方案,抽空批改一下学生们的“作业”,看到某个学生报上来的作业,声称修一条从北京到通州的全石板无缝衔接的大路,起码得二百万银币,这还得征发些徭役,不然,还得更贵,杨改革就看得直呲牙,这银子也太不值钱了点,让杨改革修路的热情瞬间被泼了一桶冰水。

“陛下……”王承恩关切的问道,看着皇帝呲牙,王承恩还以为皇帝身上不舒服,或者是牙痛呢。

“没事,没事……”杨改革连忙说道,边说还边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