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266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66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打印纸好像区别不大,吸墨比较好,字迹很清晰,不像宣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怕戳穿纸。杨改革撕下一个纸条,丢进茶杯,很快,茶杯里的水被这张纸条吸去不少,纸条立刻“膨大”了。

杨改革也看出来了,刘阿武这纸,不遇水的情况下还行,和日后的打印纸,有几分相似,用来写硬笔字比较适合。让一心搞钞票的杨改革,沮丧了一下,自己虽然开了金手指,可惜,时间太短了,这个刘阿武没有掌握到其中的关键,自己又实在不好直接就告诉他钞票纸具体的配方。

杨改革正在烦恼,忽然灵光乍现,其实刘阿武现在这个纸,已经和日后的办公用纸十分相似了,自己完全可以把这种纸定位成办公用纸,率先在皇宫里推广这种纸来办公,然后可以把造纸工业搞起来,开几个造纸厂,或许,可以从中赚不少钱……

想到其中的妙处,一直为银子苦恼的杨改革高兴起来。

“呵呵,刘阿武,这个纸,你做得不错。朕喜欢,这个纸,有用啊!”杨改革发现了一条财路,当下就高兴的夸赞刘阿武。

刘阿武很郁闷,皇帝这是搞什么?这种怕水的纸还好?皇帝不是说纸要不怕水的吗?可如今,这是?刘阿武不解的很。

“回陛下,臣这纸,怕水得很,一遇水,纸就吸饱了,就没用了。”刘阿武颤颤兢兢的说道。

怕水,一遇到水就吸饱了?杨改革听说了这个,又是灵光一现,好像捕捉到什么东西,对了,既然这纸如此的吸水,那自己为何不用来做生活用纸呢?比如……呵呵,比如擦屁股的纸……,杨改革猛然发现,这造纸业,其实,大有可为啊!

杨改革想到这造纸业里面惊人的利润,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这可是很给力的一个产业啊!杨改革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银子,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吗?如今,就在自己眼前啊!

皇帝忽然站起来,差点没把刘阿武吓死,刘阿武以为皇帝要杀自己的头,怪自己东西没造好,两股颤栗的跪着磕头。

“呵呵呵……哈哈哈……”杨改革想到开心处,笑了起来。刘阿武更是吓得半死。

“刘阿武,别跪了,起来吧,今天这件事,你办得不错,呆会有赏。”杨改革看到了钱途,自然也得给自己这个手下一些好处。

刘阿武莫名其妙的看着皇帝。

“草民谢陛下隆恩。”

杨改革急速的在自己的桌案前走动,神情激动,考虑纸的问题,如何做出钞票用纸,再做办公用纸,最后,做生活用纸……

“刘阿武,朕再教给你一个方法,你回去之后,按照这个方法来做纸,一定可以做出朕要的那种纸。”杨改革已经有了主意了。

“草民请陛下吩咐,草民一定按照陛下的要求做。”刘阿武是巴不得皇帝自己出主意,这样,他也好早一点解脱。给皇帝办的这些事,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到如今,他还一事无成呢。

“这样,你回去之后,可以用穷举法来做纸。”杨改革自从做温度计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穷举法,这个有皇家范的办法,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搞出来,不需要自己一五一十的亲自动手。

“敢问陛下,何为穷举法?”刘阿武不解的问道。

“所谓穷举,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都一一例举出来,一一的实验,分别记录下每一个实验的结果。比如说你造这种纸币,是用棉花造的,那么,你可以用不同量的棉花来做纸,比如,棉花占半成,然后是一成,然后是一成半,直到十成,如此一来,那种棉花,多少分量的棉花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吗?纸也不一定只能用棉花一种东西造的,那么,你就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棉花搭配,看什么材料和棉花搭配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也从半成开始,一成,一成半,一直到十成,也如此的穷举,等你把天下能做纸,或者可能做纸的东西都穷举完了,朕就不相信,还造不出朕想要的纸来……”杨改革如今是皇帝当久了,说话办事都带着很明显的皇家范,那就是做事大而全,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的考虑进去,这肯定可以制造出纸币所需要的纸,因为杨改革搜过日后人民币的用纸,据说用了九成五的棉短绒,半成其他东西。要真的是这样的,杨改革相信,自己可以很快拥有高质量的钞票纸,不说和日后人民币的纸张质量一模一样,有个差不多也算是非常好的纸了,这样就不需要用低质量的纸去搞纸钞,原本发行纸钞就不容易,如果钞票本身质量还不行,那这钞票怕更不好推广出去,只能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差纸。

刘阿武给皇帝的话惊呆了,皇帝要他穷举各种能造纸的东西,记录下不同分量有什么不同,这种事,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皇家气魄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还有,纸不光造一种,还要造出来柔软,能吸水的纸,还要造出方便硬笔写字的纸,另外,那一种原料便宜,可以更节约造纸的成本,这个,都是你穷举的内容,你把每一种可能都记录下来,呵呵,朕相信,会很有意思的……”杨改革如今办事,直接就上穷举法,这就是当皇帝的好处,也是强项,不用什么事都亲自动手,也不用很强的理论,更不用一直剽窃未来的方法,更不用具体的配方,甚至设计图,工业流程什么的,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穷举,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是个草根穿越过来的,从基层做起,显然,不可能有自己这样财大气粗,不可能像自己这样动用全国的能量去办事,可自己是皇帝,办事,就得像个皇帝样。

不光刘阿武,连王承恩也给皇帝的话吓住了,这得多大规模的工程啊!怕不比修建皇宫来的轻松吧。

“草民遵命,……”已经吓傻了的刘阿武半天才回过神来,连忙答应下皇帝的话,不管如何,先答应下来再说。至于成不成,皇帝不是说了,要记录下每一种可能,刘阿武还就真的不相信,穷举了天下的所有可能,还没有一种皇帝想要的纸,要那样,说明天下没有这种纸,皇帝也可以歇歇心思了,怪不得别人,怪不得他,天下本来就没有这种纸。

“……启禀陛下,这样做是可以,不过这费用,是不是……,还有这人手,怕不是草民一个人能完成的啊!”刘阿武知道这种事,自己不可能一个人去完成,也不是一点银子就能搞定的,于是,跟皇帝要钱了。

“这个简单,你要多少银子,朕就给多少银子,要人,自己找,朕提供钱,朕就不信了,穷举法之下,还有什么办不到。当然,这个钞票用纸,得你自己做,得保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杨改革大手一挥,决心穷举出钞票用纸,杨改革自己也是不好直接告诉别人,钞票用纸,得几成什么,几成什么,只能引导别人,直接给答案,这个实在是太作弊了。

“草民遵命。”刘阿武如今也不跟皇帝矫情了,他自己知道,他给皇帝办了这样久的差事,还没一件事利利索索的办好,如今,只能下狠心,出成绩,造出几样皇帝看得上的东西,否则,他就危险了,皇帝可能换人,什么谦虚不谦虚,后怕不后怕,现在对他不重要了。

“好了,马上去做吧,记得,先把钞票用纸搞出来,再搞其他的,快去吧……”杨改革恨不得立刻就有钞票用纸,恨不得立刻开设生活用纸厂,恨不得立刻赚钱,不停催促着。

王承恩在旁小声提醒道:“陛下,您刚才不是说要赏他东西吗?”王承恩见皇帝忘记了自己说过赏赐的话,立刻出言提醒。

“……,哦,刘阿武,领二百两银子,算是朕赏你的……”杨改革得王承恩提醒,才想起来自己说过的话,立刻赏了刘阿武二百两银子,至于其他的,不是杨改革小气,有些东西可以随便一点,有些东西,不能随便,比如官职什么的,如今这个刘阿武是没有一样成功的东西拿得出手,这赏赐,自然不可能随便给。

“草民谢陛下赏赐,草民这就去。”刘阿武高声答应道。

第264章 去猪毛的“武器”

刘阿武回去了,杨改革暂时得了一点空闲,准备抽时间搞搞自己的发明创造,开开金手指,不过,这皇帝当久了,人就有惰性了,办事、处事的态度也变了,杨改革一开始来的时候,想到是什么事都自己做,做事也毫无章法,一点也不像一个皇帝,不过如今,显然是有了心得,当皇帝就得像个当皇帝的样,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动手,能用下面的人的时候,尽量用下面的人,尽量行使自己皇帝的权利,要学会驱动整个大明朝的资源,而不是挽袖子自己上,这就落了下乘了。

“大伴,你说,这个石油,如果朕想把它做成灯油一样的东西来卖,该怎么办才好?石油是可以燃,可是,烟实在是太大了,普通人家,可能受不了那样大的烟啊!”杨改革想搞石油的分离塔,分离石油,日后制作燃烧弹,火烧野猪皮,可惜,自己实在是不想动手,转而问王承恩有什么好办法,其实,王承恩也就听皇帝说起过什么石油,觉得好奇,后来也打听了一下这个石油是个什么东西。对这个东西的了解,那还多半是想象。

王承恩惊讶于皇帝问他这件事,这个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啊,想了想,道:“回陛下,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不过,奴婢上次听闻陛下谈起这个石油,奴婢倒是对它很感兴趣,对它了解了一番,发现,此油,很早以前就用于战事上了,好像叫猛火油什么的,好像兵仗局还有生产这类武器的工匠,陛下如果感兴趣,奴婢倒是可以派人问问……”王承恩对这个石油,完全还停留在想象当中,见皇帝问起,就这样回答了。

“哦?呵呵,猛火油?这个朕是知道,不过朕是想把这个石油做成能够当灯油的东西来卖,如果真的能这样,倒是可以成为一个产业,可以养活陕西那边的百姓,也算是一条出路,可惜这石油的烟太大,用来当灯油会熏坏了眼睛,所以,朕在想,如何把这时候弄得干净一点。”杨改革知道石油以前就用在军事上,这猛火油也听说过,石油是能直接燃烧的,只不过燃烧的不是很充分,用来当作灯油那是不可能的,人都会被熏死,再就是这石油不经过提纯,显然是做不成燃烧弹的。

“陛下,这个奴婢就真的不知道了,……要不,陛下,把兵仗局那些做猛火油柜的工匠叫来问问,他们做这种兵器的,也和这些兵器打个交道,也许会懂一二。”王承恩建议道。

“也行,大伴,你去找几个这样的工匠,朕问问他们。”杨改革想了想,还是准备找这几个制作猛火油柜的工匠谈谈,因为日后还是要用石油制作燃烧弹,制作武器的,如今,也算是提前准备了。

“奴婢遵命……”王承恩立刻去找人了。

……

不一会,王承恩就给杨改革找到几个工匠了。

这几个工匠很是兴奋,长这样大,没想到,还能到皇宫里走一趟,实在是稀奇事。

“草民给皇上磕头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人显然没经过训练,这磕头的规矩一点也不懂。听得边上的小太监扭着脖子笑,王承恩皱着眉头,也没作声,这是没办法的,这几个人,谁知道他们会进宫见皇帝呢?所以,没人给他们培训礼仪,来的匆忙,他们也就按照自己的想象给皇帝行礼了。

杨改革看了觉得有意思,这几个人,都上了年纪了,最年轻的,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