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225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25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师弟也行,任何一个人拿着这个放大镜,都可以点燃纸,这就是贫道要说的‘大道无情而至公,众生平等不钟情’……”张显庸解释着。

“掌教,这又作何解呢?”

“这个还不明白?既然大道无情至公,众生平等,你我想依靠修炼达到长生不老,你觉得可能吗?老天会为了你一个人格外开恩?你觉得大道会对你格外的偏爱?那么,你试试看,你能不能不用这个放大镜,点燃纸?”张显庸说到这里,眼神严厉得很,并且不断的把目光投向还晒在太阳底下的那几张纸。

全真教几人都闷不作声,开什么玩笑,不做手脚,能凭空把纸点燃,你以为你真的是神仙吗?

“怎么,都不能?”张显庸环顾了一圈,问道。

“……”没人答话,都摇头,要是有这本事,也不在这里听你论道了。

“……,虽然大道无情,却正是大道的无情而至情至公,而人人可得‘道’,公平得很……”张显庸说着说着,闭上了眼睛。

“掌教,这句何解?”

“虽然大道无情,关闭了我等修仙成道的捷径,但是,正是大道的无情而至公,而变得有情,我等也和众生一样,能掌握‘道’的法则,能知晓通玄之奥妙,这个就是说,你我可得‘道’,人人可得‘道’,你我之‘道’,和众生芸芸之‘道’,是同一个‘道’……”张显庸闭着眼睛,神情肃穆的解说到。

……

戒台,安静得很,众人都在心中琢磨这句话。

马通在众人里,算是一个对“道”有着比较深理解的热,思索了片刻,就有了自己的理解,问到:“掌教的意思是说,‘道’的存在,始终存在,始终如一,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人不同,而‘道’变得不同?你我如今所探寻之‘道’,即是为自己寻‘道’,也是为芸芸众生寻‘道’?我等一旦明白‘道’之奥妙和法门,天下芸芸众生皆都明白了‘道’?不知道贫道理解的可对?”

“……马师弟果然是个通透的人,一点就明,确实是这样的,从这个放大镜来说,陛下有‘道’,把放大镜给了贫道,贫道也能掌控这个‘道’,大家都能运用这个‘道’,故此说,‘道’之存在,一直存在,始终存在,一旦获知‘道’之奥秘或者法门,我们能掌握和运用,天下芸芸众生,都能用,所以说,我们所探寻的‘道’,我们所追寻的‘道’,其实,不仅仅是为自己一个人求‘道’,而是天下人共同的‘道’……”张显庸尽力的解释着。

谭延松一直没有开口,听张显庸说了半天,好似也明白了什么,黯然的道:“那就是说,我等修仙绝对是不可能成功的了?大道无情,又怎么可能给我等开个后门呢?修仙之路,本身就是错误的,本身就是一条死路?”

这个问题,是道教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能修仙有成,那道教的目标呢?骗点钱财,迷惑下世人,混吃等死?

这个问题,点中了众人心中的那个死穴。大家刚刚还神情激奋,现在,则变得死寂一般,沮丧得很,毕生追求的信仰倒塌,精神中的那根顶梁柱,算是垮了。

“呔……”张显庸大喝一声,把众人唤醒,这种经历,他一个人经历了很久,直到刚刚才摆脱这种困境,自然是有经验,看见这一圈人一个个都沮丧着脸,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怎么,见修仙无望,都准备不当道士了?”张显庸责备道。

众人无话可活。

“修‘道’,修的是众生的‘道’,我等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等日后众生能够运用各种‘道’之法门,成就各种神通,完成各种不可思议之事,想那个时候,我等也属于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自然也可以拥有这些神通,这个岂不是比修仙永远无望要来得强?”张显庸经过了那种痛苦,决定开解和安慰自己的师弟们。

谭延松苦着脸道:“掌教,那这个,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啊?岂不是终生无望了?”

“呔……愚蠢……”张显庸正要责骂。

邱全岳的脑子想得问题不是那样复杂,倒是首先醒悟过来,笑着打断道:“掌教师兄,这个问题,我来答。”

张显庸看着笑嘻嘻的邱全岳,这家伙懂了?这家伙可是一个愣头青,二百五的角色,他会懂了?

“你?你能答?”张显庸很显然,不相信邱全岳。

“嘿嘿,这个问题,掌教师兄,还是我来答吧,答得不好,师兄再教训就是。”邱全岳笑呵呵的说道。

“……那你就说上一说吧。”张显庸准备看看这家伙明白了什么。

“嘿嘿,多谢掌教,……这个问题,其实,如今不是就有一个天大的机会吗?陛下哪里,不是就有一位神人吗?谭师兄为何还担心无望?成就仙道,不就是长生不死,有一些神奇的能力吗?如今,各位也不是刚刚体验了一把,无需用火,就能点燃纸张的神通?这个还不神奇?还不算神通?……嘿嘿,贫道以为,我们只要紧跟陛下,陛下必定会有无数的玄妙法门流出给我等,通过我等之手,把众多的大道法门公布于众,嘿嘿,掌教师兄说的没错,芸芸大众的‘道’,就是我等的‘道’,到时候,我怕即便是飞天遁地,移山倒海,上天摘星辰,下海捉鳖龙也是可以的啊!……”邱全岳的脑子简单得多,想问题,也没有那样复杂,一心想的只是皇帝的那位神人,所以,对这个问题,反而更加的看得开。

咦?……

咦??……

众人带着一点惊讶的目光看着这个平时脑袋不怎么灵光的邱师弟,什么时候,邱师弟的脑子,也这样好使了,居然说出这样深奥的话来。

“邱师弟好灵性,贫道迷茫了。多亏师弟点醒。”谭延松这可是头一次跟自己这个师弟说这种话。

“不谢,不谢!……”邱全岳很不好意思,这个待遇,实在是难得。

“好,既然诸位明白了,那贫道也就说说贫道的打算,贫道打算,以本真人的名义,召集天下道教各派,共聚京城,开道教总法会,共商道教之未来,共走寻道之路,全力协助皇帝陛下振兴我大明,借陛下浩荡皇恩,升我道教之名,让我道教名扬天下,天下人铭记我道教……”

第234章 东西方有差异

太阳高照。

又是新的一天,灿烂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耀在房间里,杨改革发现,最近自己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昨天,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今天,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杨改革以前那种小打小闹,企图改变历史的动作,渺小而可笑;如今,头一次有了一个有力的动作,能真正的撬动历史。

从穿越过来,到如今当了这样久的皇帝,杨改革头一次觉得心情如此轻松,这压在头顶上的那股子阴霾,终于消散了许多,自己,也终于看到了改变历史的可能性,也终于,对改变历史这个重担,有了一点点信心。

尽管事情如以前一样的繁杂,但是,杨改革却觉得,心情轻松得很。

文华殿。

“陛下,这份奏疏,是正一真人,张显庸上的,他想邀请天下道教各派齐聚京师,在京师举行天下道教总法会,彰显陛下之功德,为天下百姓祈福……”王承恩把一本比较重要的奏疏挑出来,重点给皇帝报告。

猛然看上去,好似是这家伙准备给皇帝歌功颂德,给皇帝拍马屁,其实,这里面的事,也就皇帝和张显庸自己知道。

“他?搞总法会,……嗯,准了。”杨改革处理奏疏很快,这个事,立刻就定了下来。

一边的秉笔太监,立刻根据皇帝的意思,在这本奏疏上写些什么,然后拿去用印,这个事,就算是了结了,效率非常的高。

“陛下,这份奏疏,是吏部拟的,关于任命移民官的,上面详列了陛下本次恩科当中的二百多位进士,有曹勋,方拱干,万户侯,……应喜臣……”王承恩又挑了一本比较重要的给皇帝先说,按照奏疏上的名次,一路念下去。

杨改革听了一会,觉得这个太复杂了,两百多位,自己也未必记住几个,道:“头三名可都去了?”

“……陛下,陛下是说一甲状元,榜眼,探花?”王承恩很意外,这三个人也要去吗?这朝廷历来可都是要善待第一甲的,特别是状元,难道陛下打算把这些人也派去赈灾?

“嗯,确实,这几个人都没在名单里面吗?”杨改革想了想,问道。

“回禀陛下,这个没有,……向来,朝廷都会区别对待第一甲,特别是状元,一般都不会外放……”王承恩决定还是提醒一下皇帝。

“……不,今次不一样了,这移民赈灾,是我朝第一要务,关系到天下安宁,既然是朕的恩科出来的状元,更应该替朕肩负起移民之重任,派下去,派下去……”杨改革打算把这些人都派下去,这当官的,不接触基层,时间长了,他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了,当起官来,身子就飘在云端,出的主意,做的事,尽是一些“高端”的主意,这个在日后,形成了风气,那就是“清谈”,这个是病,得治,得让他们多和老百姓接触,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形是什么样,当官,做事,出主意能靠谱一点,杨改革对日后东林党的作为有着巨大的心理阴影。

“……这,……是,陛下……”王承恩还是依了皇帝的意思。皇帝的这个说法,还是说得过去的,如今崇祯朝的第一要务,莫过于移民赈灾了,派状元下去担任移民官,这个,恰恰说明了皇帝看重这些人,对头,对头,王承恩觉得皇帝说得没错。

……

处理了比较重要的事,那些不太重要的奏疏,则是跟以前一样,由小太监念的,杨改革对这件事有点印象的,有把握的,就直接下命令,说自己的意见,一边的秉笔太监就会立刻按照皇帝的意思写上什么,然后送去用印,这件事,算是完成了。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或者是没有一点印象的,或者是没什么把握的,统统PASS,丢给内阁去处理。

就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内阁和各部的官员,对皇帝的印象大改,对皇帝的印象十分的好,觉得皇帝的放权行为,给了他们十分大的空间,给了他们十分大的信任,所以,很多事上,也不太和皇帝计较。

一天的奏疏,很快就处理完毕了。

杨改革伸了个懒腰,今天的精神好,处理事情,也就快。三下五除二,一大叠的东西,就处理完毕了。

“陛下,……内官监的求见,说是为陛下准备好了福船,战舰的船样,陛下可要召见?还有,那个佛郎机人传教士安多制作的船样,也做好了,也等陛下的召见呢,陛下是否也要见呢?”王承恩说道。

“船样?战舰?……召见吧。”杨改革最近一直都在忙着赈灾,银子的事,倒是把这件事给丢到脑后去了,若不是王承恩提醒,杨改革怕是要忘记自己跟郑怀忠交代的事,一个月左右就会把战舰型号什么定下来,好让他建造战舰呢。

内官监的太监们,如今是卯足了劲,知道皇帝喜欢新鲜玩意,个个都准备成为郑怀忠第二,成为郑和第三,将来光宗耀祖,自己这个太监的大名流传百世,也不虚做一回太监。

秦耀祖是个太监,准确一点,是内官监的太监,更准确一点,是内官监的“一把手”,自从郑怀忠去了南京做造船提督,内官监里就没有掌印太监了,他只是代理,这位子,始终是没提上去,还是一个内官监的总理太监头衔。

秦耀祖这些天,没日没夜的都在监督工匠们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