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20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0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得其他大臣一窝蜂的对这件事叫停。

“……皇上不可啊!……皇上……祖宗基业啊!……”

“皇上千万别……”

“不可……”

……

杨改革用手压了压,大臣们才安静下来。

杨改革说道:“朕今日做这件事,是为了求证人能不能上天,并不是朕要亲自去试验。众位爱卿今日也看到了,这方圆百里范围就下了一百一十亿斤的水,一个人不过百十斤重,为何就不能托着人上天呢?”

杨改革的话让大臣们一时口塞,无语,确实,这一百多亿斤的水都能上天,那为何一个百十斤的人就上不得天?是啊!皇帝的想法也没错,用个袋子束缚住那些上天的气,不是就带着人上天了吗?

可是,人能上天?众大臣心里始终是不信,这与“常识”不符,肯定是假的。但是,今天,钦天监的李祖白给大家解释了天上有多少雨,也是事实,一时更是难以定论。俗话说,眼见为实,亲眼看到的事,要自己否认他,还是有难度。

杨改革继续说道:“嗯,李爱卿,今日你解惑有功,朕准备给你官升一级,你是几品官。”

杨改革的想法很简单,遇到这样一个“人才”,当然要好好用用。

“启禀皇上,这不可。”一个大臣还没等杨改革的话说完,就出来反对了。

杨改革很生气。凭什么读四书五经能做官,这样“学问”的人就做不得官了。难道做官全得经过你们同意不成?我这皇帝是白当的吗?

“为何不可?李爱卿也是有学问之人,能给朕解惑,为什么就不能给他加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杨改革忍耐住心里的不痛快,还是问了问什么。要是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杨改革不介意用佛门的“狮子吼”教育一下这群官僚。

这回大臣也是不急,奏到:“启禀皇上。钦天监的官不得改迁他官,子孙世业,非特旨不得升调、致仕。如有缺员,由本监逐级递补。这都是祖训成例,非是李大人他没有才学。”

“虾米?钦天监的官还有这样一说,不准升官,不准外调,不准退休?”杨改革心里那个不舒服。这也叫官?和坐牢差不多吧,就顶了个官的名头罢了。还他妈是世袭的。

这可如何是好?自己好不容易得了个人才,就这样放弃。又想想,忽然眼前一亮。不是说非特旨不能升官吗?那自己就给他来个特旨,呵呵,看来,这老祖宗也是花了点心思的,万事都留了一个尾巴,这尾巴就是皇权。皇权第一还真不是乱吹的。

杨改革眉开眼笑,道:“这朕知道,这不,朕这不是下了特旨吗?给他加官一级。”

……

“陛下不可,钦天监从来没有……。”

“陛下不可,乱了规矩,乱了套了……”

“皇上不可啊!祖宗的规矩不可乱改啊!……”

“不可……”

一大群的大臣都纷纷说不可,这让杨改革郁闷和憋屈,自己是皇帝,提拔个人还受你们的气,罗哩叭嗦的。

这次提拔,让杨改革知道什么叫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也有憋屈的时候。这皇帝的皇权还是没拿稳。显然,杨改革这个皇帝的权利没有那个制定钦天监官制的皇帝大。

当然,如果皇帝提拔的是一个正经的进士,那基本上没人反对,特别是东林党,更是不会阻拦。例如孙承宗,徐光启,袁崇焕,如果你一次提拔个十几级,别人也只说你慧眼识英才。如果你要提拔一个“场外”人士,对不起了只有。

杨改革心里盘算着,就算自己这样给李祖白升官了,但是李祖白他也免不了受那些大臣们的气,再者会在哪些大臣的“劝告”下,“被自动”的辞职。反而不好。

想了半天,杨改革决定退让,道:“这样吧,既然大家都反对,朕也觉得不妥,这样吧,就给李爱卿一个侍讲的差事,也能给朕解惑,也不用升官。也没坏了祖宗的规矩。再加上朕的特旨,就这样吧。”

杨改革决定妥协了。

一个大臣又出来反对:“皇上,不可,这侍讲一般也得翰林院的翰林才方可!”

“皇上不可……”

……

又是一大堆的不可。

杨改革无话可说。心想:唉,算了,我这皇帝当的可真失败啊!没有官就没有官吧,老子我天天招他进宫,馋死你们这群官迷。然后暗地里弄点东西,不让你们知道,羡慕死你们。下次早朝,我一定从新找一首难唱的歌,唱死你们这帮官迷。

今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下了朝之后,京城里就许多人家里就响起了算盘声,不知道晚上有多少人的算盘打烂了。

第二天,卖算盘的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意平白好了无数倍,心想怪事,自己的算盘质量很好啊!怎么着也要用个十几年,数十年,怎么今天一下算盘全烂了?

自然界的可怕和恐怖,头一次笼罩在大明朝这些自命不凡的官僚大臣头上,才发现,不经意之间,原来自己的头顶有着这样恐怖巨量的水。也许,或许,皇帝会制作出带人上天的皮囊,那岂不是可以上天去看看?琼楼玉宇,仙女?

第24章 袁崇焕和他的“防箭衣”

下了朝。

大臣们很不是滋味,都急着找自己家的帐房先生,噼里啪啦的算算今日的事是不是真的。

杨改革也很不是滋味。

心想自己这皇帝当的真的是窝囊,那些大臣还当自己是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呢。太气人了,一遇到他们不称心的事,就是一堆的“不可”。恶心死杨改革了。

杨改革决定找点事给这些大臣,也恶心恶心他们,让他们也不快活。

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文臣们的死对头,东林党的噩梦,九千岁,魏忠贤。这货可是好东西,文臣们看到他一定会恶心死,东林党看到他,一定会气得颤抖起来。

想完,杨改革决定给魏忠贤写信。

想了半宿,想自己和魏忠贤是在没有半点交情,有点交往的那还是这具身体的前任。崇祯。

自己应该对这魏忠贤用什么口气写信?下圣旨?显然不合杨改革的心思,杨改革只是为了恶心一下那些官僚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手中还有一个“大牌”,你们不让我高兴,我就叫你们恶心。现在的魏案未定,给魏忠贤下圣旨不太合适,魏案杨改革还等着收钱呢。

难道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体。先给他来个“亲爱的魏忠贤……”,杨改革觉得自己很恶心。肚子里有翻江倒海的前奏了。

难道来:“敬爱的魏忠贤……”这~,似乎更加恶心,那魏忠贤不过是个太监,皇帝的家奴,当得起他这样“敬爱”吗?恐怕这信一去,魏忠贤就要上吊死了。怕死的。

“忠贤吾兄……”不行。要这样叫,他这九千岁那还不成了一万一千岁。比自己还大?

“魏爱卿……”这个更不行了,他现在就一个等死的人,还爱卿呢。

“小魏子……”这个……,杨改革几乎到了吐的边缘了。肚子里的晚餐纷纷表示压力很大。

“魏忠贤……”直接叫名字,这个似乎强了一点。但是也不行,这世界皇帝最大,皇帝给一个奴才写信,还用顶格称呼。杨改革又枪毙了。

看来,用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体给魏忠贤写信,是铁定不成的。于是,杨改革只能将一张白纸用信封包住。叫来王承恩。

“大伴,把这封信送到魏忠贤的手上。”

王承恩吓了一跳,魏忠贤!但还是伸手接过了那封信,道:“皇上,可是魏逆?……”王承恩欲言又止。也很疑惑,怎么皇帝忽然就想起这号人来了呢?这可真的是个烫手的山芋啊!

“是的,就是魏忠贤。”

“是,皇上。老奴这就叫人送去。”王承恩还是很利索的答应道。皇帝这个时候还写信给他,那些人知道了,还不得跳起来跟皇帝作对。王承恩想自己应该劝几句,可是又一想,自己不过是个奴婢,皇帝也有皇帝的想法,也就不再出声了。默默无闻的转身离去,叫人去送信了。

想大明朝的“读书人”,特别是当官的,当大官的,没有不恨魏忠贤的,全都要置他于死地,原因也很简单,太多人给这魏忠贤立过生祠,这是多么尴尬的事,他不死,大臣们的颜面就地上的扫把,专门来扫地的。

看着王承恩默默的转身离去,杨改革心中一团乱麻,不知道这次是对是错,自己身边没有一个“谋士”给自己出主意,分析局面。自己这个宅男,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一夜无话。

……

第二天,杨改革不用上朝,九点才起床,吃过了早饭,王承恩才禀报,袁崇焕这个菜鸟来了,说是有了新战法,要找孙师傅切磋,想用皇上的“沙盘”。

“准了。朕也过去观看。”杨改革很痛快的准了袁崇焕的请求,没想到这袁崇焕这样快就有了新战法了。看看去。

平台。

房子不大,中间有个硕大的“沙盘”,用来推演局势用的。

还是袁崇焕对孙承宗。不过菜鸟袁崇焕始终还是个菜鸟,虽然有了新战法。但是奈何自己这边的东西巨贵,农民太少,出的钱太少,很容易就被孙承宗虐了一把。

即时战略打得那是一塌糊涂。

袁崇焕很沮丧,本以为自己的新战法可以扳平一局,没想到又输了,丢人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又输了,这让袁崇焕难堪加自卑。自信心再次严重受打击。

其实,杨改革这样“虐待”袁崇焕,目的有两个,首先就是让他有自知之明,不要乱干。胡乱的去杀毛文龙什么的,让他知道,皇帝不好忽悠,你也不是天才。第二就是提高袁崇焕的“战略”水准。

鉴于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杨改革对于袁崇焕的战法没有太多的兴趣。有兴趣的是一件事。和袁崇焕有关。

传说,他在保卫京师的广渠门之战当中,“袁崇焕身中数箭,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这是杨改革在梦回百度搜索袁崇焕的时候看到的,忽然那个眼前一亮。

“身中数箭,两肋如猬,赖有种甲不透”。从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当中。杨改革忽然发现,这袁崇焕当真是个很牛B的人物,不怕死,想那乱军当中,已经是混战了,射箭几乎是抵着射,居然身中数箭没一点事。从“赖有重甲”来看,袁崇焕的“防箭衣”,比现代的“防弹衣”效果也不差。

杨改革的兴趣就是袁崇焕是怎么穿的,怎么弄出这“重甲”的。要说袁崇焕一个文人,上战场穿盔甲,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要说有多“重”,抵近的箭都射不透的“重甲”,那得多厚的铁片子?这其中,恐怕那就有“玄机”了,如果真的是“重甲”,袁崇焕根本就穿不了多长时间,而传说,广渠门之战有好几个小时。

可见,这“重甲”肯定不算很重。而防御力,特别是防箭的能力,却相当的惊人,而且,还能把射过来的箭“挂”在身上,不然怎么形容“如猬”呢?所以,杨改革对这个很感兴趣,准备和袁崇焕讨论一下这个“防箭衣”。

古代的杀伤力,特别是和骑兵作战,很大程度上的杀伤都在箭伤,能防御这个,可以说伤亡率大减。这东西,值得杨改革去研究一下。

“袁爱卿,先歇歇,朕有话跟你说。”杨改革和颜悦色的跟袁崇焕说道。

“遵命,陛下。”袁崇焕已经没有了第一次和崇祯皇帝见面时候的“意气风发”,“云英飞扬”“侃侃而谈”“天下舍我其谁”的那种感觉。转而是诚恳的,谦虚的,卑躬的对待皇帝。不再把皇帝当作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