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82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82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杨改革又不想去了,这个事,可以日后再说,反正今天获得的第一首资料已经很多了。

“嗯,确实,那咱们就先去观星台吧。”杨改革作了决定。(明朝叫观星台,清朝叫观象台。)

这个决定让王承恩松了一口气,这干什么也不能把皇帝给累着啊!这几里路,走过去,还得走回来,皇帝受得了吗?

李祖白也松了一口气,这要是皇帝去了广渠门,自己这热气球今天怕是飞不起来了,自己的希望可就破灭了。

杨改革特地走到张未易和他那群军士面前,道:“嗯,你们都不错,虽然穿得都不咋样,过得也不咋样,不过这精神头是好的,精神面貌是好的,……我来这里这样久,也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也打搅大家了,这样,管家,给这里的每位军士,每人赏银二两,算是我给大家买酒喝的……”杨改革又不“吝啬”的赏赐起来,这当皇帝就有赏赐别人东西的瘾。

“小的多谢上差的赏赐。”张未易连忙的答谢。这二两银子,够他们开销一两个月了,算得上是一笔横财。

那群军士也是欢天喜地,齐齐高喊:“多谢上差赏赐。”

杨改革也很高兴,这才花了几个银子,就得这样多人高高兴兴,出自内心的感激,这个可比哪些喂不饱的贪官污吏强多了,这花钱少,效果强,不错,不错。

“就不要谢了!今日,你们所说的这些话,我会如实禀告上面的,说不准,天下的军士因此而得益呢,这可都要感谢你们的直言啊!”杨改革准备解决一下这穿衣的困扰,这没衣穿,就不敢出去训练,怕这衣服磨损过快,所以,穿衣,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战斗力,这个问题不解决,打仗的时候,就没把握。

听到上差如此的夸他们,这群军士乐坏了。

杨改革看了一眼,觉得这些家伙确实挺容易满足的,自己不过是稍稍的许了个愿,他们就能很满足了,要知道,自己如果给全国的军队每人发一套衣,那自己可就得破产了。这个东西,一段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不过是个甜头罢了。

“好了,管家,我们走吧,在这里,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了。”杨改革说完,就领头下了城墙了。后面的打赏,自然有人去办。

李祖白终于可以展示自己的热气球了,高兴得屁颠颠的跟在皇帝后面,这回可不要再出什么事了。

王承恩也舒了一口气,这皇帝,终于还是没去看那个什么广渠门,立刻快步跟上皇帝。

看着手里的赏钱,张未易和他那群军士,不知道该说什么,今日的遭遇,就如同梦幻一般,如果不是手里的银子是真的,他们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上面的上面的上面也会关心他们这些穷军汉,关心这城墙,还说什么可能给天下的军士发衣裳什么的,这个,可真的是天下奇事了,望着远去的贵人一行,张未易楞了半天。

下了城墙,在李祖白的带领下,又攀上观星台。

这一回,杨改革同样是气喘吁吁,这观星台,比那个城墙,还高出一截来,这一口气爬上来,够呛,差不多相当于上六楼。

王承恩顾不得自己也是不住的喘气,连忙过来伺候皇帝。

杨改革发觉,这上面的地方并不大,目测了一下,大约比一个足球场稍大。上面热气球没看到,倒是看到许许多多的天文仪器。

“李大人,这些都是些什么啊?做得好像很精致啊!”杨改革看在眼里的,就是那些制作精良的天文仪器,这个,在二十一世纪,杨改革看过,现在回到明朝来看,感觉完全不一样,在二十一世纪,在一片现代化的建筑中间,忽然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器,给人的感觉是古朴,沧桑,历史的沉重,而现在看来,这些东西,代表的是当今最先进的科技,最先进的设备,最先进的仪器,代表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准,东西虽然还是那些东西,但是给人的感觉,完全的相反。

沧海桑田,在几架天文仪器上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公子,这些都是观看天象的仪器,这架就是浑仪,这架仪器的功用是观测天体,演述天体的运行。”李祖白对这里的东西,十分的熟悉,顺口就给皇帝讲解这些东西的功能。

“不错,不错……那这个呢?”杨改革点点头,做得挺精致的。

“回公子,这个,叫做简仪,和刚才的浑仪是配套的,主要功用是测量天体位置的。”李祖白再次解说着。

“嗯,不错,不错!”杨改革发现,这观星台的仪器,很多都是用龙做装饰的,不得不说,这事关“天”的事,待遇确实有点不一样,要是谁家敢把自己家里雕个龙作为装饰品,第二天恐怕就会被抓去杀头。杨改革感受了一番历史的沧桑,欣赏了一回精致的仪器,把心思又放回到了热气球上面来了。

“李大人,这里怎么没看到热气球啊!”杨改革问道。

李祖白立刻道:“回陛……回公子,这里是观星台,位置比较高,站在这里看热气球才安全,这热气球就在下面,公子请跟在下来,……站在这边,就可以看到下面的热气球冉冉升起了……”李祖白还挺会替皇帝着想,不让皇帝涉足危险的地方,这热气球,它始终是个危险的事,一怕这热气球烧了伤着皇帝一行,也怕热气球坠毁,上面的人砸下来,吓坏皇帝,所以,李祖白做了万全的准备,让皇帝站在这高台之上,不用怕火烧,也不会被人摔死时候的景象吓着。

“……”杨改革无语了,这看热气球还得站得远远的?莫非还有多大的危险不成?难道热气球然起来了,自己还不会跑吗?

“好吧,那你就开始吧。”杨改革无语了一会,觉得在这里看其实还不错。起码位置够高,视线够好,够安全。再看看下面,一个院子里,确实有一个大的热气球,不过似乎没有点火,正在等待中。

李祖白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小绿旗子,挥舞起来,下面仿佛有些人,一直就盯着这观星台上面,见有人挥动绿旗,立刻忙碌起来。

生火的生火,搬东西的搬东西,一副忙碌的样子。不过,这热气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飞起来的。等了半天,也没见有啥反应,这热气球,就一直是那个样子,几乎没动过。

杨改革以前看别人放热气球,那都是用热气往里面喷,很快就可以把一个干瘪的气球吹鼓,那里像现在这样,半天没动静。

李祖白也注意到了皇帝似乎有点不耐烦,用手绢不住的擦汗,要是自己这次搞砸了,自己的前途,恐怕也要砸了。

“李大人,不用着急,本公子不急,慢慢等,即使没成功,也没什么,还可以有下次,本公子并不求一次就能做好。”杨改革其实还是很支持这家伙搞热气球的,这种开创性的事,如果自己不支持他,这探索新鲜事物的精神就更加的萎靡了,即使自己真的等得有点不耐烦,也还是下更大的耐心等下去,支持他搞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是,是……是……”李祖白一边答应,一边不住的擦汗,心里只想一件事,那就是气球飞起来。在气球飞起来之前,连皇帝的话都没心思搭理。

“起来了,起来了……”在一片焦虑的等待之中,李祖白终于用惊呼的声音喊了出来。

杨改革连忙望去,只见这热气球,正在缓缓的离开地面,真的升起来了。

第202章 攀科技是烧钱行为

“起来了,起来了……”李祖白终于看到自己的心血,热气球升起来了,实在忍不住,高呼起来。

杨改革的视线其实一直就没有离开过热气球。眼见着,这热气球真的是动了,在冉冉升起,知道这热气球载人确实是成功了。

“呵呵,确实,李大人,热气球确实成功了,朕看见了,了不起啊!没想到,这纸和热气,也能把人托起来,实在是难以想象啊!”虽然杨改革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见过不止热气球升空,还有飞机升空,火箭升空,但是,在这将近四百年前的明朝见人用纸糊的一个热气球飞起来,不得不发出感叹。

包括王承恩在内,一些“保镖”也是惊呼出声,一个个呆呆的望着这个能升空的“怪物”,这个是什么东西?居然能够带着人上升,这岂不是说,人可以飞天?这样一个巨大的晴天霹雳炸响在自己的头顶,一直以来,内心一直崇信的东西,有了崩溃的迹象。

热气球升起来之后,上升的速度,就快了许多,不多时,这热气球已经接近观星台三分之二的高度了,杨改革大致的瞧了一下,这个东西,似乎是用纸糊的,用麻绳系住一个竹子做的框子,里面站了一个人,看见李祖白这边,也不多说,只是跪下来,对着杨改革这个方向磕头,算是行礼了,隔了有点远,没有说话。

再瞧,竹筐子下面用一根麻绳拴住的,现在,这根麻绳,已经绷得直直的了,高度,再不上升了。

那个站在竹篮子里的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十分的年轻,神色也不慌张,井然有序的忙碌着,一副从容的模样,杨改革对这个人的胆大,也是佩服,敢坐在这样一个简陋、质量低劣、毫无安全保障的热气球里从容淡定,也算是心理素质极好了。竹筐的中间,有一个炉子,这个人正在往炉子里加柴,烧火。

“啪啪啪……”杨改革忍不住拍手了,这次,这热气球载人实验,算是成功了,也算是对竹篮子里的那个人的精神表示佩服。

“李大人,这个热气球,果然是成功了啊!说说你这热气球是用什么造的吧。”杨改革也很高兴,这个热气球可以对这明末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己必定会隆重的为这个热气球造势,以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让这一潭死水一般的明末,激起不少水花。

“回公子,这个热气球,里面用的是竹篾、渔网做的经络,内外用纸一层一层的糊起来的,下面用麻绳吊着,下面的是竹框子,竹筐子里,有炉子,炉子里面烟囱,把热气接进球内,烧的是柴火……”李祖白详细的解释着自己热气球的构造。

杨改革无语,这热气球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可真够简单的,这质量,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低劣,再看这制作材料,都是易燃材料,这要是不小心着火了,这热气球就变成大火球了。

“李大人,你这热气球好像都是易燃的材料做的啊!这一不小心,就会然起来啊!这个,你可注意。”杨改革问起这个自己最担心的事。要是在表演的那一天,百万人瞩目之下,这个热气球变成一个大火球的话,那效果……实在没法说了,自己不要说震撼明朝人了,明朝人会给自己上一堂生动的“迷信”课。

“回公子,这个热气球,确实,用的材料都耐不住热的,这个纸糊的球,使用之前,必须用水喷一下,然后稍稍晾一下,因为往里面灌热气的时候,会把这纸球逐渐的烘干,这纸球里面会越来越热,所以,必须乘着纸球未干透,或者是没有出青烟之前,赶快的把炉子里的火灭掉,否则,这纸球,铁定是要烧毁的,即便是如此,这一个纸球,也用不了多少次,就要重新糊纸球了……”李祖白说起这实验的一些过程。

杨改革听了,只觉得两个字,那就是恐怖,这种超级不安全的东西,也敢拿来载人飞行,不过,就是这种最简陋的东西,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最高级,最具有科学性的东西了。“然后呢?或者没有在冒烟之前落下来呢?对了,你那热气球,为什么就不用丝绸做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