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57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57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的,这质量必须要加强。

虽然看着这富明德挺可怜的,不过,杨改革也不打算放过他,谁叫他是兵仗局的太监呢?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每人每年的投入,都在百两,如果因为武器问题导致士兵损失加太,这肯定是一个不划算的买卖。也就准备板起脸教训富明德,让他把这手榴弹的质量再提高一点。

“富明德,你就是这样给朕做手榴弹的吗?这扔出去五个,就有一个不能杀敌,如此,浪费了多少战机?你知道吗?”

“奴婢该死,该死……还请陛下恕罪,奴婢必定严加管理,把这手榴弹做好!”富明德立刻跪下来磕头,这额头上冒的汗,又出来了,这回,比上回多多了。

杨改革摇摇头,道:“富明德,朕是把这武器制造交给你的,这个,你就得负责,知道吗?既然你造的很多手榴弹都炸不响,干脆,你把这手榴弹一直拿在手里的了,再点火,反正这手榴弹又不会炸到你,你觉得如何呢?”杨改革很“歹毒”的让富明德手持手榴弹不松手,然后点火,试验这手榴弹到底会不会爆炸。

富明德快晕死了,这皇帝实在是太变态了,拿着手榴弹在手里试会不会爆炸,这个挑战,实在是有点恐怖,当下就哭了,伤心委屈的哭了,很快泪流满面。

“呵呵,富明德,朕严格要求这火器的质量,并不是为难你,今天的事,就算了,日后,你自己注意,造出来一批手榴弹之后,就挑一些出来试试效果,这样,和火枪一样,也就能保证质量了吗?懂了吗?”杨改革教授富明德如何提高质量。

“遵命,陛下,奴婢遵旨……”富明德不哭了,反而笑了,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这试手榴弹,可没有前例,这试过的手榴弹就粉身碎骨了,损失谁负责?所以,富明德一直就在等皇帝的这句话,有了这句话,自己日后试手榴弹,也就有了“法律”依据。

杨改革无语,看着这个从哭到笑不要一秒的家伙,莫名其妙。

“富明德,你这个产量,太少了,你立刻扩大生产,尽可能的多造,明白吗?”杨改革准备出口手榴弹到朝鲜去。这产量必定不能太少了。

“敢问陛下,这要扩大到多少?陛下说个数,奴婢心里才有个底啊!”富明德是想明白了,凡是以皇帝为准,这没准头的事,自己少干,还是问皇帝到底要多少。

杨改革想了想,道:“越多越好,十万个不多,三十万个不少,多多益善。”杨改革觉得,以这十颗手榴弹消灭一个野猪皮的超低换算,这三十万个手榴弹,该能杀死三万野猪皮了,也不少了。自己要是有三千万两银子来造手榴弹,就是野猪皮把他家的姨妈,大爷,姥姥,都叫来,也别想攻下京城。

富明德脸上的汗,流个不停,皇帝实在太生猛了点,三十万个?这得多大的地方摆啊!

“回禀陛下,这兵仗局要扩大手榴弹的生产,怕是要找个更加安全点的地方啊!这人手多了,这火药多了,放在皇城里,危险啊!”富明德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提醒皇帝。

嗯,这个,杨改革还真的没考虑,杨改革可不想自己坐土飞机,于是道:“嗯,那就搬出去吧,你看搬到哪里比较好呢?”杨改革觉得几十万颗手榴弹都留在皇城里,实在是有点悬,指不定那天一个大爆炸,自己可以免费的坐一坐土飞机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在外城,或者城外隐蔽处找一处地方制造,比较理想,这手榴弹的动静,也实在太大了点,留在皇城,成天的检验效果,也怕惊着宫里的贵人们……”富明德很负责的给皇帝提建议,这个,倒还真的让杨改革感动了一把。

杨改革也觉得,这个说法比较靠谱,想了想,就道:“嗯,富明德,你这个建议不错,想得周到,那你就先在外城找个地方造吧,如果还不行,就到城外去,如果去城外的话,西山是个不错的地方,到时候,朕在那里给你找一处地方……”杨改革很快就把地方圈定在了外城和西山这两个地方。一来日后野猪皮如果围城了,自己的军火还能够在城里生产,不至于断了供应,放在西山,那里是自己的新军驻地。有什么事,也可以就近支援。

“遵命,陛下!”富明德立刻答应下来。得了皇帝的几句夸奖,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好了,去办吧……这手榴弹的生产,切记一定加快速度,朕急等着用,明白吗?”

富明德又答应道:“遵命,陛下。”

杨改革累得不行,刚刚在步辇上睡了一会,补回来的精力,被这手榴弹一阵乱响,一下子又震没了,关心过了手榴弹的质量,布置完手榴弹的生产情况,呵欠又连天起来。

“陛下,去哪里?”王承恩小声的问道。

杨改革实在支撑不住,迷迷糊糊的就道:“回家,睡觉……”说完,就后仰,躺在步辇上,睡起来。实在太累了。

……

这个瞌睡,杨改革觉得自己睡得很好,质量很高,迷迷糊糊之中,就觉得有个柔软的身体靠在自己怀里。迷迷糊糊的抓握了几下,尽是一片温柔。

“陛下醒了?”皇后周婉儿见皇帝捏她,以为皇帝醒了,于是出声问一下,今天,皇帝可是在步辇上睡着了,这个把周婉儿吓了一跳。

杨改革被叫了一声,思维一下子清晰起来,睁开眼睛一看,是自己的皇后周婉儿,正在用大眼睛打量自己,而自己的手,正捏这人家的柔软之处,觉得尴尬,立刻缩了手。

皇后周婉儿也觉得不好意思,羞涩的把头低下来。装个看不到的。

杨改革连忙转移注意力,道:“婉儿,现在什么时辰了?”

“陛下,现在快三更了吧。”周婉儿想了一下,很快就报出大致的时间。

“三更?也就是说半夜了?”杨改革觉得自己睡的这个觉,真的睡得很好,质量相当高,现在的精力充沛得不得了。

“是的,陛下,刚好半夜了……陛下可要接着睡?”

杨改革正精神饱满,那里还睡得着?于是道:“不睡了,说会话吧。”

“好啊!”皇后周婉儿很喜欢和皇帝这样“单独”时间来聊天,这样可以增进感情。

“对了……说说你爹,老丈人吧,去广西收甘蔗的,现在如何了?”杨改革想起,自己的那个老丈人被自己打发到广西去搞甘蔗园了,打算忽悠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们也去搞甘蔗园,这样,可以带动劳动力转移,降低明末农民起义的压力,这事说起来,还是件大事。

说到这件事,皇后周婉儿的神情明显的高涨了许多,兴奋得不得了,这明朝的后宫,基本没有什么干政的机会,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机会能帮到自己的丈夫,所以,一直想帮自己丈夫的周婉儿很珍惜这个帮自己丈夫的机会,连忙道:“我爹爹他来信,好像已经快到广东地界了,再去广西,应该不远了,到了广西,就可以替陛下收购甘蔗园了……”

周婉儿立刻把这件事的进度报告给皇帝。

杨改革觉得这时间过得可真快,这路途也实在是遥远啊!两个月了,这才从北京“快”走到广州,这是什么速度啊!要是有日后的高铁,从北京到广州,也就十来个小时的时间。杨改革对这种古代的速度,有点发晕。

“走的是陆路?这样太慢了啊!”杨改革不得不感叹,这古代的交通,还真的不是一个事。

“陛下,这已经很快了,通常,从京师里出发去琼崖,没半年是走不到边的,我爹爹被我催促,估计只要三四个月,就可以到广西了,这个,已经很快了。”周婉儿见皇帝埋怨她爹走得太慢,也撅着嘴,出来替自己的老爹说话。

见周婉儿噘嘴,杨改革知道自己对古代的交通,报太大的希望了,也叹口气,道:“唉……实在太远了啊!……怎么不走海路呢?这样估计会快很多啊!”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还有海上交通。

“走海路?陛下,你可真是的!海路安全吗?我爹爹出去,也就带了几个家丁,保镖什么的,海上又没有水师战舰保护,这海面上的海盗,多如牛毛,我爹带的那些钱,还不被那些海盗给吃了啊?”周婉儿“很气愤”的撒娇,替自己老爹说话。

呃!杨改革没想到,这古代不光是陆路难走,这海路更难走,这海盗确实是多如牛毛,历史课本上,可是说郑成功家族多的时候有好几万的成员呢,说多如牛毛,也不过分。这海盗,确实是该想个办法解决一下啊!

第183章 海盗的剿抚问题

又是一天的“上班时间”。

杨改革不得不爬起来,抓紧时间,准备去上班。

宫女,小太监们服侍着,穿衣的穿衣,戴帽的戴帽。

王承恩则站在一边,不停的指挥着。

杨改革又睡了一个好觉,早上起来,精神得不得了,这几天,生龙活虎的和皇后商量着造个太子出来,格外卖力。

“大伴,朕的大赦下去,可有什么反应吗?”杨改革给伺候得无聊,决定找点话题,很想知道,自己的大赦在百官,百姓当中有什么看法,自己身在宫中,也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只能问问身边人。杨改革觉得自己这一招应该很给力,逼迫着当官的去搜刮盐商。这盐商和官僚们之间的利益,就会有裂痕,有隔阂,自己日后砍盐商,想这官、商之间,也不会全力一致对外,自己的压力和阻力,也可以小很多。

王承恩低着头,不似往日那样沉着和从容了。

“回禀陛下,这外面都称赞陛下是明主圣君……”王承恩躲躲闪闪的,尽说些好话给皇帝听。

杨改革见王承恩这个样子,心里也明白了一些,这一下,盐商们的压力,估计很大,肯定不会有什么好话给自己听。得,要造谣什么的就让这些盐商造去吧,自己也不在乎。自己只在乎钱,没钱,自己就什么也不是,为了自己不吊死,只能把你们送进“榨汁机”里,榨点东西出来。

“呵呵,大伴,不用跟朕隐瞒什么,有什么就直说吧。”

“回禀陛下,有几位阁臣,一大早就提交了辞呈,乞休……”王承恩又是一个转移大法。

辞职不干了?可没那样好的买卖,吃肉的时候就想当阁臣,啃骨头的时候就撂担子?嘿嘿,杨改革心中鄙视。这就是精英们的德行?

外面关于这次大赦的谈论,已经是街头巷尾的超级热门话题了,有的人长了七八十岁,也没见过这样奇怪的大赦,那个什么魏案就不说了,大家心知肚明的东西,不过在上面弄块遮羞布而已。不过这停一年盐政是什么意思,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从来盐茶都是专卖,什么时候有废除盐政一说啊!皇帝也不爱财了?老百姓们看得是一头雾水。

这名以上是停了盐政,不过,实际买盐能少几文钱?悬。

盐商们得到消息,则是咬牙切齿,这是有苦难言,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啊!以往,皇帝要涨盐课,逼银子,盐商们还能以罢市相威胁,这回,皇帝干脆就免了盐课,让他们罢市都没地方罢去,难道说,皇帝罢免了盐课,不收税了,这都不合理?强取豪夺了?该罢市?要是弄出这种事来,估计皇帝会直接让锦衣卫抄家。这脸皮,道理还是要站得住脚。

本来免除了盐课,该盐商们高兴才是,没有了盐政,也用不着给官僚们上贡,自己可以赚得更多,可惜,这免除盐课,动了盐政,动了百官们的利益,皇帝再也不问盐商们直接要银子,现在变成官僚阶级为了保住盐政的“合法性”,问盐商要银子了,要是不给,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