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49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49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用来堆金山,银山了。

正在杨改革为银子高兴的时候,下面一个大臣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造舰,也该由工部承担一部分,想这造舰,历来,都是由工部负责的,这工部对造舰极为熟练,又有现成的工匠和材料,如今陛下准备大兴造舰事宜,工部当仁不让,该是为陛下分忧的时候,岂能弃工部不用?”这位大臣深得二十一世纪揽工程的心得。这国家的建设项目,那想不发财都难。

杨改革心中暗自鄙视这个捞工程的家伙,不过想想,什么东西还是不要用独家的好,用了独家的,这就容易自满,也就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造出来的东西,也就一塌糊涂。当下就道:“这位卿家所言极为在理,是该由工部造一部分大战舰,这个,该当如此,不过,造那种战舰,朕现在还没有定论,如果一旦确定造那些战舰,就立刻分派到工部去,工部尚书何在?”

“回禀陛下,臣在。”这个揽工程的老臣立刻答道。

“嗯,回去之后,让工部做好造舰的准备,准备材料召集工匠,讨论,商议战舰的型号和功能,待朕最后定下战舰型号,立刻开始建造,越快越好。明白吗?”杨改革开始喜欢这些明朝的精英了。这些精英,有时候,还是很配合的。

“遵命,陛下,臣明白,回去之后,立刻照办。”刚才那个一直揽工程的工部尚书,高高兴兴的答道,今天要说收获最大,还数他工部,工部尚书,凭白就得了一个大工程,手中数十万两银子过路,想来,明年的日子不会难过。其他大臣由开始翻酸水,嫉妒了。

“好了,既如此,那今天也就到这里了,这件事,还是朕先前说过的那般,不许声张,也不许透露半个字出去,否则,定严惩不怠,明白吗?”事情已经达到目标的杨改革,决定散会了。

“臣等明白,绝不透露半个字出去。”大臣们想起先前皇帝说的,立刻答应道。

……

一场文臣和太监的“战争”,一场把杨改革这个皇帝自己牵扯进去的大战,就被杨改革这样连忽悠,带骗,给化解了,顺带,还忽悠到了几十万两银子造大战舰,杨改革想着自己的海军可以大踏步的发展,就开心的不得了。

散会了。杨改革依旧把孙承宗找来,准备和孙承宗谈谈。

……

“陛下,今日好手段,臣原本以为,陛下会手足无措,和群臣大吵大闹,或许会大开杀戒什么的,没料到,陛下却是如此睿智,陛下圣明啊!”孙承宗一见面,就不住的称赞皇帝,今天这件事,本来是众臣逼宫皇帝,没料到,最后变成了皇帝的一个“通气会”,变成了皇帝表演的舞台,这皇帝陛下比自己预料的要聪明得多。

“呵呵,孙师傅说笑了,这件事,也是得益于朕事先理解了其中的奥妙,事先准备充分罢了,如果不是朕准备充分,少不得要大大的发火,吵闹一番的。”杨改革庆幸,自己比历史上的那个崇祯多了许多“历史知识”,多了许多“内幕消息”,视野也开阔得多。否则,自己还指不定没有历史上崇祯那个样。

听皇帝说道其中的“奥妙”,孙承宗也是带着一点异样的神情。看来皇帝陛下,果真是很聪明,文臣斗太监这种官场的“潜规则”,官场上的“阶级斗争”,私底下说的东西,皇帝居然都知道,这个皇帝不得了。

“呵呵,对了,朕今日还得感谢孙师傅在朝会上为朕解围,多得了几十万两的造舰费用,这水师,海军,可以早日重获新生了,这琉球可以早日解救,这倭国,可以不愁了。这为我大明的千万子民出海去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愿望,也可以实现了。”杨改革从心眼里,感谢孙承宗的支持,虽然孙承宗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一说话,就帮自己弄了好几十万两银子造船,不得不说,孙承宗心里,装的是天下的百姓。

“陛下过奖了,为臣者,该如此,否则,岂不是愧对天下百姓,臣知道陛下这件事,有难言之隐,不好对臣工说,更不好对天下的百姓说,不得不独自应对,臣岂能不帮陛下?”孙承宗一说起给大明百姓找一条活路的事,就唏嘘不已,这件事,知道的人,实在不多,也不好对外人说,否则,这疯子,白痴,什么头衔都该往自己头上跑了,这样,更加没法实现这个目标了,也就只有苦在自己心中,暗中的推动,幸好这次遇上了这琉球国入贡的事,一下子,这海军也有希望了,一下子,这造舰,就有上百万两银子了,想这日后,为天下的百姓找一条活路,也才可能啊!孙承宗想到这里,就不住的唏嘘气,世事难料啊!

杨改革今日高兴,顺带也准备给孙承宗透露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呵呵,孙师傅,朕还有一个消息,没有说出来,说出来,孙师傅必定会高兴,孙师傅可要替朕保密啊!”好消息一个人憋在肚子里,实在难受,没有一个人分享的喜悦,不是喜悦。一份痛苦,两个人承担,那么,痛苦就只有一半了;一份喜悦多一个人分享,可以变成两份喜悦。杨改革准备找个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哦?陛下还有什么好消息值得如此的高兴?”孙承宗也是个老成的主,见到皇帝说能打动自己的消息,也来了兴趣了,知道皇帝不会骗自己。皇帝必定是有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呵呵……朕已经大致的推测出了倭国产银的地点,甚至圈定了倭国的几个矿坑,正在派遣人手过去继续确定更详细的地点,想日后,朕可直接派兵过去,占了这些银矿,金矿,如此,每年朕可白得几百万两银子,这个事,朕也就只和孙师傅分享一下,孙师傅,可千万别给朕说出去啊!”杨改革得意的不得了,这个银矿,金矿的地点,可能连现在的日本人自己也不见得说得准,但是,这对于穿越者,特别是还能使用网络搜索的穿越者,这就和摆在桌子上没两样。杨改革甚至已经弄好了几个银矿,金矿的地图。

听皇帝说完,孙承宗傻傻的呆望着皇帝,这种事……可能吗?圈定倭国的矿坑,这个东西,是明朝的锦衣卫们弄出来的吗?实在太厉害了吧,这倭国远在海外,在书本上的记录,不过是册封使的一些只言片语,或者是海商的一些言传,现在,皇帝居然可以推断出这产银的矿坑,这个,实在太强悍了……孙承宗已经傻呆了。

“……陛下此言可是当真?”孙承宗不得不重新问一次。确定下这个消息。

“呵呵,孙师傅,此事怎么可能作假?确有此事,朕才敢和孙师傅说,没有把握的事,孙师傅见朕可说过?”杨改革这不是吹,这地图都弄好了,甚至还搞清楚了这些银矿,金矿能产多少金子,银子,甚至连他的矿坑有多深,都搞清楚了,还能有假?

“……既如此,陛下,真乃天助我大明也,如此,每年倒是可以凭白的多收入数百万两银子啊!真乃一份天大的财源啊!陛下洪福……洪福啊……”孙承宗忍不住搓搓手,这件事,当真值得高兴,不过实在没什么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高兴,只能不自觉的搓搓手。

“嘿嘿,待朕的水师,海军一练完毕,立刻就开赴倭国,控制住这些矿坑,然后用倭国人给朕开矿,如此,每年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钱财无数。”杨改革的梦想,就是打败日本人,然后就是赔偿军费,赔偿损失,然后割占领土,倾销商品,控制矿坑,让日本人给自己挖矿,要把日后日本人加在中国身上的那些苦难,全部都在日本人身上轮一遍,一遍又一遍。

“咳咳……陛下,这个日后再谈。”孙承宗见皇帝居然谈到日后还要让日本人去挖矿去了,显然扯远了。就打断,提议道:“陛下,既然水师实力恢复已可预见,必定成型,陛下,何不去朝鲜把盘踞在朝鲜的东虏去清理一下呢?”孙承宗忽然抛出这个话题。

清理盘踞在朝鲜的东虏?去朝鲜清理野猪皮?这个,杨改革的思维,一时间,还转不过弯了,刚才还不是在谈弄日本吗?

“孙师傅,你是说?清理朝鲜的东虏?”杨改革想了半天,好像明白了一些。

“正是,陛下,既然陛下的水师已经渐俱规模,何不渡海去清理朝鲜,斩断东虏控制朝鲜的手,这朝鲜必定又会回到我朝的控制之下的,陛下,如此,蒙古,我朝辽东,朝鲜,三面,又呈现合围东虏的态势了,这势必会让东虏日后进关,有所顾忌,不敢全力入关,如此,也为我朝争取时间,也为将来阻击东虏创造条件啊!”

杨改革的大脑迅速的清空无用的东西,开始运算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孙师傅,那盘踞在朝鲜的东虏,有多少人?”杨改革也不记得这朝鲜是什么时候落入野猪皮之手的,现在听孙承宗如此说,就知道,这朝鲜已经落入野猪皮的手了,这三面围困东虏的态势,在野猪皮今年清理完蒙古之后,就立刻土崩瓦解了。一个蒙古彻底的倒向野猪皮,一个朝鲜开始打酱油,支援野猪皮粮草了。这明朝,一下子,变得孤立起来。这野猪皮,也才敢肆无忌惮的绕道入关。杨改革想到这里,就觉得这日子一下又紧迫起来,这和野猪皮的决战,时间好紧迫啊!破坏了蒙古倒向野猪皮,收拢皇协军,这朝鲜,也该动一动!确实啊!自己倒是把这个给忘记了,如果不是孙承宗提醒,自己还真的忘记了,这可是战略上的一大漏洞啊!杨改革觉得暗庆,自己身边有个孙承宗给自己补遗漏。

第177章 游击朝鲜和海权论

“孙师傅,这盘踞在朝鲜的东虏有多少人?”杨改革忽然想起自己的一个大纰漏,这朝鲜是围困野猪皮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朝鲜不围困野猪皮了,那什么想困死野猪皮,想在经济上围死野猪皮的愿望,就不太可能实现。杨改革觉得,自己幸亏了孙承宗提醒,否则,这个大纰漏,会要了自己半条命啊!

“回禀陛下,臣也不知道具体的有多少,只是根据传说,一些从朝鲜和辽东回来的人说,有的说几千,有的说几百,不过,据说,这东虏前去攻打朝鲜,也不过用了两三万人而已,如此看,驻留在朝鲜的人不可能很多,至于多少,臣也不好判定,可能几百,可能一两千吧,根据毛大人传回来的消息,只有几百人,这个,应该比较可靠。”孙承宗自己也不敢肯定,这到底东虏后金在朝鲜驻扎了多少人。

杨改革觉得自己的消息渠道很不通畅,自己的参谋部长都搞不清这个具体的数字,想想也够窝囊,这样大的消息自己居然都听到一点风声,明朝的锦衣卫探听关外消息的功能,在历史上,在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失效了,唉!这曹化淳的“军情局”也才刚刚开张,否则,自己也不会是个睁眼瞎。

“毛文龙?这消息准确吗?”杨改革想起了毛文龙这个“游击”野猪皮的家伙了,这家伙,可是每个月都拿自己好几万两的银子啊!

“臣以为,按现在毛文龙和陛下的关系来看,应该是可靠的,想东虏也不敢在朝鲜驻扎太多兵力,最近他们都在打蒙古,清理入关的道路,不会在朝鲜使用太多的兵力的。”孙承宗也没有确确的消息,只是捻一个比较可靠的说。

“这个倒是,如此,如孙师傅所言,还真的要在朝鲜打他一家伙啊!只有几百人,刚好可以练兵。只是,朕的新军还刚刚扩招,远没有到训练完成的地步啊!根本不能拉出去啊!朝鲜重新归附我朝,倒是好事,这东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