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 >

第583章

宋枭-第583章

小说: 宋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厅内的正是李昉,在杨荣进入前厅的时候,他正看着厅内的摆设,听到杨荣说话,连忙站了起来,给杨荣回了一礼说道:“老朽正是李昉,阁下想必就是忻宁军节度使杨大人了?”

“正是末将!”杨荣又朝李昉拱了拱手,这才在李昉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脸歉意的对李昉说道:“刚从忻州归来,沿途很是困乏,这几日都是很晚才起床,让李大人久等,着实惶恐的很。”

“该惶恐的是老朽才对!”杨荣的话音刚落,李昉也是一脸歉疚的对他说道:“前些日子,老朽听闻忻州有支商队被扣了下来,不知是因为何故。考虑到杨大人还在辽国,担心忻州留守官员不能公平处置,于是便派了个小校前去忻州打探,哪知那厮竟冒着老朽的名义把杨大人帐下的红秀骑都部署给抓了起来。这厮也忒大胆,若不是杨大人已经教训了他,老朽定然也不饶他!”

李昉提起在忻州的事,杨荣当即就明白过来,他是想要来探口风,看杨荣是不是已经刻意针对他了。

有些人在别人背后捅刀子捅的爽快,一旦别人有了警觉,必然是会感到有些惶恐,李昉眼下应该就是这种心态。

想通了这一层,杨荣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十分的歉意对李昉说道:“当日末将情急之下也不辨了是非,还开口骂了侍郎大人,还望大人念在末将年轻,莫要与末将一般计较才是!”

“此事老朽已经听闻了!”李昉点了点头,对杨荣说道:“被杨大人放回来的那些兵士,在见到老朽的时候,可是添油加醋好生的说了杨大人一番坏话。老朽是狠狠的训斥了他们,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莫说是骂老朽,即便杨大人连杀老朽的心都有,那也是合情合理!”

“不瞒李大人!”在李昉说了这番话之后,杨荣脸上的神情现出了几分尴尬,对李昉说道:“当时末将确有那想法,唉,说来说去,一切还都是只能怪末将太过年轻,完全没有处世的经验。才会在遇见事情的时候忙中出乱。”

听着杨荣所说的话,李昉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也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若不是当时末将麾下众将军劝阻,恐怕李大人手下那些兵士,已经全都在忻州身首异处了!”见李昉不说话,杨荣站了起来,双手抱拳朝李昉深深一躬说道:“末将做事着实是有些不计后果,还望李大人见谅!”

“杨大人!”杨荣站了起来,李昉也跟着起身给杨荣回了一礼,对杨荣说道:“杨大人本就是忻宁军节度使,那忻宁军原本就该杨大人治理,老朽糊涂了,一时不查,竟会派人前去忻宁军调查商队被抓之事,着实是自取其辱,还望杨大人莫要记挂才是!”

“李大人不记恨末将,末将已是惶恐万分,岂敢记恨大人?”杨荣抬起头,看着李昉,朝他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

见杨荣朝他笑,李昉也露出了个笑容,对杨荣说道:“老朽只是担心杨大人不清楚事情原委,特来向杨大人说明,既然你我之间已无误解,老朽先告辞了!”

“李大人不如留在舍下吃过午饭再走?”听李昉说要走,杨荣连忙出言挽留,不过他这句挽留说的着实是没什么水平。

眼下才刚过了辰时,他就要留李昉在府上吃午饭,把李昉给说的一愣,随即笑着对杨荣说道:“杨大人,此时才只是吃早饭的光景,如何便要吃午饭了?”

“呃!”杨荣愣了愣,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对李昉说道:“这两日起床,均是快到午时方才起身,不想今日竟是起的早了,话说的唐突,还望李大人莫怪!”

“呵呵!”李昉又笑了笑,朝杨荣拱了拱手说道:“老朽今日还有些事务需要处理,先告辞了,不耽搁杨大人休憩!”

一直把李昉送到将军府大门口,直到李昉上了轿子,杨荣还站在门口双手抱拳目送着他离去。

这一幕,被从将军府门口经过的不少人看到,仅仅只是半天的工夫,李昉拜会杨荣,杨荣亲自将他送到大门口,而且在李昉离去后还双手抱拳目送的事很快就在街头巷尾传了开来。

见李昉之前,杨荣猜想的也是没有错。

宋太宗果然时刻都在关注着他,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听说杨荣亲自把李昉送出将军府大门,而且还双手抱拳目送着李昉离去,宋太宗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回到东京,杨荣最不想见到的就是赵德昌,可那赵德昌偏偏对杨荣又很有好感,听闻杨荣回到了东京,前两日倒是没来拜会,在李昉拜会了杨荣的当天下午,赵德昌也来到了将军府。

与赵德昌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年岁看起来要比李昉大上几岁的老者。

得知赵德昌来了,杨荣虽然不想见,却又不敢不见,匆匆换上衣服,连忙迎出了府门。

见到赵德昌,杨荣双手抱拳深深躬着身子,对赵德昌说道:“臣杨荣拜见寿王殿下!”

赵德昌自从上次与杨荣一同解决了刘仪的案子,回到东京,宋太宗加封了他寿王,要比先前的襄王又高贵了几分。

“杨将军,好些日子不见了!”见了杨荣,赵德昌连忙上前,很是亲昵的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道:“听说将军回了东京,小王前两日便想前来相见,只是府中事务繁忙,一时没能脱身,今日特地与太保赵普赵大人一同来拜会将军,多有唐突,还望将军莫怪啊!”

听赵德昌说是带了赵普前来,杨荣下意识的朝他身旁的锦衣老者看了过去。

站在赵普身旁的老者身子微微有些发福,自从进门后,双手就一直背在身后,杨荣跑出来拜见赵德昌,他也是没有半点回礼的表示。

简单打量了那老者一遍,杨荣双手抱拳,深深躬着身子,对那老者说道:“末将杨荣,拜见赵丞相!”

“呵呵!”见杨荣向他行礼,赵普微微一笑,双手抱拳给杨荣回了个礼,对杨荣说道:“杨将军乃是人中龙凤,此番前去辽国,老朽以为将军定然是一去不回,不想将军竟是毫发无伤的回到了大宋,刚一回到忻州,又兜脸抽了李昉那老小子一巴掌,着实是让人感到大快人心啊!”

“不瞒二位!”赵普提起在辽国和回到忻州的事,杨荣苦笑着摇了摇头,对赵德昌和赵普说道:“前番前去辽国,末将着实是险些没能活着回来。辽国人对末将早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吃了末将,方才遂了他们心意!那萧太后与一干辽国臣子,也是时刻想着算计末将,还在末将身边安插了杀手,若非末将命大,尚且不该命丧黄泉,恐怕在容城就已是遭了毒手!”

“哦?”杨荣的话刚说完,赵德昌就连忙向他问道:“杨将军没有伤着吧?”

“承蒙殿下挂念,末将一切安好!”杨荣答了一句之后,对赵德昌和赵普说道:“只顾说话,却没想起请二位屋内坐,寿王殿下、赵丞相快请随末将前往二堂暂歇!”

二堂位于正堂的后侧,一般来说都是亲眷或者特别亲近的人,才会引到二堂说话,杨荣并没有什么相熟的朋友,在大宋也没有亲眷,所以二堂基本上都是闲置,平日里也只有府上的婢女仆妇在洒扫的时候才会来到这里。

杨荣请二人进入二堂,赵德昌和赵普相互看了一眼,彼此微微点了下头,跟着杨荣来到了二堂。

进了堂内,杨荣吩咐婢女为二人沏了茶,这才向二人问道:“寿王殿下与赵丞相来找末将,想来是有事情要向末将交代!”

“杨将军果然聪慧!”赵德昌没有说话,赵普却微微一笑,对杨荣说道:“当今圣上有数位皇子,太子因在后宫犯病,砸损了不少物事,另外还伤了人,被圣上贬为庶人,眼下皇储空缺,老朽今日请寿王引领前来面见将军,就是想问将军,在皇储一事上,可有见解?”

赵德昌和赵普前来,杨荣只猜到他们是来拉拢自己,却没想到赵普竟会把话说的如此直接。

在赵普问过这句话后,杨荣看了看一旁的赵德昌,微微一笑说道:“想来赵丞相是站在寿王这一边的,末将已然知晓了!二位今日且莫再提此事,当今圣上尚且健朗,想法也不会因臣子的建议而有所改变。有些事情是欲速则不达。容末将多句嘴,皇储只是储君,将来并非一定能坐拥江山,太早做了皇储,只会遭人嫉恨,眼下寿王还是观望为上!”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73章二十个美女

来到将军府,赵普和赵德昌的本意是想拉拢杨荣,可杨荣的这番话,却是明显的不赞成赵德昌太早争储。

俩人相互看了一眼,赵德昌没有说话,赵普则一手按着身旁的桌案,微微探着身子向杨荣问道:“杨将军的意思是……?”

“臣拥戴寿王,只是觉得眼下形势并不明朗,寿王还是不要太急于争夺储君之位!”杨荣微微躬了躬身子,对赵德昌和赵普说道:“眼下圣上并无立储之意,寿王只需多为陛下分忧,在陛下跟前留下个好印象。当然,千万不能远离东京,否则恐会事出有变!”

说了这番话后,杨荣顿了一顿,接着对赵德昌和赵普说道:“臣言尽于此,再不敢多言,毕竟立储之事乃是圣上家事,臣作为边关武将不该说的太多!”

赵德昌扭头看了看赵普,赵普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难看,过了好一会,他也没和赵德昌交换眼神,站了起来,朝杨荣拱了拱手说道:“杨将军虽是年轻,事情却要比老朽想的还透彻,老朽受教了!”

送走赵德昌和赵普,杨荣才长长的吁了口气。

这位寿王要争储,他若是不站在赵德昌这边,将来日子一准不好过!可他要是太早站到赵德昌这边,恐怕眼下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赵德昌和赵普来到将军府之后,杨荣心知皇城之内,眼下恐怕正在闹着争储的闹剧,这个时候留在东京,就算是想要置身事外,恐怕也是没那么容易。

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杨荣原本打算第二天一早前去觐见宋太宗,没想到,天刚擦黑,将军府就来了一个老宦官和两个小黄门。

这仨人一见到杨荣,就口头上传了宋太宗让他尽速前去觐见的口谕。

心知宋太宗找他,必然与赵德昌、赵普的来访有关,杨荣领了口谕后,片刻没敢耽搁,立即带着他那十几名夜刺营的随从,前往皇宫去了。

宋太宗从来都没有在正式的场合接见过杨荣,每次见他都是在一些并不是很紧要的地方,杨荣好像是被完全孤立于朝堂之外似的。

进了皇宫,跟在老宦官和两个小黄门身后,走出没多远,杨荣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连忙向走在前面的老宦官问道:“公公,陛下以往召见末将,总是在延福宫的花园内,为何我等此时并不是走的那条路?”

“杨将军!”老宦官回过头,对杨荣说道:“陛下特地吩咐杂家,今晚将军来此,引将军去云归亭觐见。”

“呃!”听说宋太宗要在云归亭见他,杨荣愣了一下,不过也没多问,只是低着头跟在老宦官身后,朝着云归亭方向去了。

云归亭建在会宁宫的北面,亭下是一片用石头垒砌起的小山,山上凿有几条小溪,溪流淙淙,在宁静的晚上,虽说看不清溪流的景貌,可水流的响声却煞是好听。

到了云归亭外面,杨荣仰头朝亭内看了一眼,果然看到宋太宗正在亭中等他。

他正要跪伏在地上向宋太宗见礼,宋太宗朝他摆了摆手,对他说道:“杨爱卿平身吧,上得亭来,朕传口谕请爱卿前来,是有一些事情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