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 >

第475章

宋枭-第475章

小说: 宋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们!跟我杀,让他们尝尝我们大宋铁骑的厉害!”杨延朗策马走到队伍最前面,把手中长枪朝前一指,对身后的忻州官兵们喊道:“弓箭上弦!杀!”

“杀!”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狂吼,五千忻州兵纷纷从背后取下长弓,将箭矢搭在弓弦上,跟着杨延朗朝山坡上冲了过去。

杨荣自然也不肯落后,他一把抽出长剑,把盾牌护在身前,也跟着朝山坡上的党项人冲了过去。

“他们疯了吗?”离杨荣他们只有一里远近的韩崇训在看到忻州兵朝山坡上冲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下意识的嘀咕了一句。

突然,他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似的,连忙对身后的麟州兵喊道:“将士们,掉转方向,谨防党项人从背后袭击!”

麟州官兵刚把大阵的方向掉转过来,在他们背后的山丘上就出现了一群人数更多的党项骑兵。

这些党项骑兵出现后齐齐发了声喊,朝着麟州军冲了过来。

“放箭!”杨延朗一手提着长枪,率军朝山坡上冲了过去,在快冲到半山腰的时候,他把长枪朝前一指,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忻州官兵张开弓弦,朝着山坡上射出了一蓬蓬的箭矢。

与此同时,山坡上的党项人也朝他们射出了箭矢。

大宋禁军的膂力都很惊人,射出的箭矢要比党项人的箭矢飞的更远,可他们亏就亏在是朝上仰攻,箭矢的威力要比在平地上差了许多。

和忻州铁骑相反的,是党项人虽然膂力不如大宋禁军,可他们占有俯视的先机,射出的箭矢竟能与忻州官兵的箭矢威力相差无几。

一排排的党项人中箭,从马背上跌落,同样的,也有许多忻州官兵被党项人射出的箭矢击中,栽落在向上冲锋的路上。

双方军队射出的箭矢交叉飞舞着,在半空中形成了一道道密实的箭幕。

箭幕遮蔽了天边的落日,在双方之间的空地上,映出了一片影像蹿动着的阴影。

“噗!”随着一声利器刺穿布帛的声音,杨延朗的身子一震,一支箭矢刺入了他的肩头。

“杀!”他咬着牙大吼了一声,伸手将箭矢拔出,不顾肩头上的疼痛,纵马冲进了山头上的党项人之中。

长枪飞舞,冲进党项人的这列,杨延朗手中的长枪犹如一条灵巧的毒蛇一般左突右刺,收割着附近党项人的生命。

“杀!”已经冲上山坡的忻州官兵齐齐发了声喊,抽出腰间战刀,杀进了党项人的阵列。

确实如杨荣所猜的一样,党项人之所以没有向山下发起进攻,就是在等着李继迁的主力从背后向宋军发起攻击。

杨荣和杨延朗突然率军朝山头上杀过来,着实出乎他们的预料。

忻州兵杀进党项人之中,手中战刀在残霞的映照下,划出一道道橘色的刀光。

橘色刀光所过之处,一蓬蓬鲜血从党项人的身体飙溅出来。

面对宋军的进攻,党项人连忙组织起反扑,企图把宋军给推回山下去。

双方战马相撞、刀光交织,不断的有人惨叫着从马背上栽落下去。

“杀!”一个党项人怪叫着朝一名背对着他的宋军冲了上去,就在他快要冲到这宋军背后,手中战刀即将刺向宋军的那一刻,斜刺里突然冲出了另一个宋军。

刚冲出来的宋军到了党项人跟前,胯下战马的奔腾速度是半点也没迟缓,手中战刀却是朝着那党项人的颈子猛的劈了过去。

完全没有防备的党项人还期待着手中战刀能刺中眼前宋军的脊背,不想颈子却是一疼,眼前的景物开始急速的翻转了起来。

在半空中,他看到了自己那具还骑在马背上正喷涌着鲜血的无头躯体。

随着“蓬”的一声重物落地的轻响,党项人的头颅掉在了地面上,骨碌碌的朝着山坡下滚了过去。

可没滚出多远,一匹战马高高的抬起马蹄,两只沉重的蹄子踏在了滚向山坡下的人头。

战马高高抬起的马蹄落下,那是何等沉重的力量。

沉重的马蹄踏在人头上,人头发出“噗”的一声脆响,竟被踏了个粉碎,鲜血和脑浆霎时飙溅的满处都是。

冲上山坡的宋军杀红了眼,一个个如同野狼般嚎叫着,完全不要命的扑向了挡着他们的党项人。

一方勇气爆棚,相对的,另一方必然是越战越胆寒。

杨延朗双手抡着长枪,正杀的兴起,猛然看到在党项人队列的最后面,立着一个党项将军。

那党项将军的身边,围着二三十名明显要比其他党项人更精壮的党项兵士。

看到那党项将军,杨延朗一声爆喝,手中长枪朝前一挺,将挡在前面的一个党项兵给刺了个对穿。

抽出长枪,他两腿一夹马腹,径直冲向了那党项将军。

党项将军正指挥着军队抵抗忻州军的冲锋,猛然感觉心头一寒,连忙向侧面看了过来,恰好看到浑身是血的杨延朗正挥舞着长枪向他这边杀了过来。

“拦住他,快拦住他!”见了正向他这边冲来的杨延朗,党项将军心头一惊,连忙对身边护卫的兵士们喊道:“快把他给我拦住!”

得了党项将军的命令,二三十名护卫连忙挥舞着战刀向杨延朗冲了过来。

杨延朗一边双腿夹着马腹,疾速前冲,一边双手搅动着长枪,让它像螺旋桨般在头顶旋动着。

二三十名党项人冲到近前,竟是半点也近不得他的身。

“下马!”从一群党项护卫中冲了过去,杨延朗猛的一收长枪,径直刺向那名党项将军。

党项将军连忙提刀来挡,就在他手中大刀即将挡在杨延朗的长枪枪柄上时,杨延朗双手猛的朝上一挑,原本刺向党项将军心口的枪尖突然变换了个方位,斜斜的朝上刺了过去。

“噗嗤!”一声轻响,长枪狠狠的扎入了党项将军的下颚。

或许是用力太猛,长枪的枪尖竟刺穿了党项将军的后脑,从他脑后扎了出来。

一枪扎穿了党项将军的头颅,杨延朗却根本没有将长枪拔出来,他大吼一声,猛的将长枪竖直的挑了起来,高声喊道:“尔等主将已然伏诛,尚欲顽抗否?”

这一声大喝惊的几乎所有党项人全都回过了头。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己方领军大将被一员宋将用长枪顶着头颅高高挑起的画面,所有的党项人全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趁着党项人惊魂未定,一个个呆若木鸡的机会,杨荣领着宋军又发起了一次冲锋。

本就没了胆气的党项人被这一冲,瞬间崩溃了,后面的人嗷嗷叫着朝山下逃了去,前面正与宋军纠缠在一起的人也连忙兜转马头,想要快些逃离这片山坡。

可宋军哪里会给他们逃走的机会,只听宋军齐齐发了声喊,几乎每个人都是猛的一夹马腹,朝着溃逃的党项人涌了上去。

与此同时,山坡下面韩崇训的兵马与党项骑兵的战斗也已是快要进入了尾声。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91章佳芦河边奏瑶琴

麟州官兵摆出的矛阵抵御了党项骑兵的一次又一次冲击,在宋军阵型前,倒下的党项人与战马已经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党项人的进攻已不如先前那般凌厉,更多的党项人不再是向前猛冲,而是骑着马绕着宋军大阵奔跑,企图找到麟州军阵法的漏洞。

可是宋军阵法,是经过无数次战争检验的,从当初太祖统一天下,到太宗攻破北汉,再到后来的宋辽战争,宋军战阵曾立下过无数次功绩,又怎是一群党项人能够看出纰漏的。

杀退了山坡上的党项人,杨荣止住队伍,并没有立刻冲下山去支援麟州军,而是立在山坡上,仔细的观察着党项人。

山下的党项人败象已露,如今只差着再对他们发起一次有力的反扑。

可杨荣没打算这么做,他的视线投向了对面山岗上的党项旗帜。

“将士们,李继迁就在对面的山岗上,随我一同杀上去,将那厮碎尸万段!”盯着对面山岗上迎风飘摇的党项人旗帜,杨荣手持长剑,朝着那片山坡一指,高喊了一声,率先朝着山坡下冲了过去。

除了受了重伤的人,所有的忻州军全跟着杨荣向对面的山岗上冲了过去。

五千人在广漠的沙地上并不显得很多,可聚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冲,远远看去,也是颇为吓人。

杨荣猜的没错,对面山岗上观战的,正是李继迁。

麟州官兵到达银州之前,李继迁确实是向无定河边转移了,可他在转移了一半的时候,突然虚晃一枪,又折了回来。

李继迁折回来,并不是想要攻陷夏州,而是要打宋军援兵一个措手不及。

可他没有想到,这次前来援救的两拨宋军竟然在发现有埋伏的时候,丝毫也没慌乱,反倒很快组织起了防御,杨荣所部更是打了个漂亮的防御反击。

忻州军潮水一般涌向山岗,站在山岗上的李继迁心知一旦被忻州军攻上来,他很有可能再没机会和大宋作对,连忙朝负责护卫的党项军一招手,大喝了一声:“撤!”

山岗上的党项人跟着李继迁撤了下去,等到杨荣领着忻州军杀上山岗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李继迁等人已经远去的背影。

李继迁逃走,与麟州军激战,已经处于劣势的党项人见主帅都跑了,哪里还有恋战的心情,齐齐发了声喊,也跟着向李继迁离去的方向跑了。

党项人逃的很快,在他们逃走之后,杨荣命令官兵们救护伤者,另外再将死去的党项人遗留下来的战马都给赶到一处,到时全都带回忻州。

这一战,杨荣率领的忻州官兵战死者有数十人,受伤的更是多达千人,不过伤者多是受了轻伤,并无大碍。

相对的,韩崇训的麟州兵损失就要惨重些了,党项人在进攻的时候,一直在寻找麟州军的侧翼,避开正面的弓箭和矛阵。

重步兵虽说是能砍的过骑兵,可刚刚撞在一起的时候,骑兵的冲击力却是不可小觑的,也正是因此,麟州军才不可避免的损失了数百人。

战斗结束后,韩崇训并没有指挥军队追赶李继迁。

在大宋与北方各国之间的战争中,宋军往往吃亏就是吃在机动性不够,无法追击歼灭敌人。

杨荣在这一战中,竟然缴获了两千余匹战马,那些投降的党项降卒他是一个没要。

援救夏州,本就是韩崇训牵头,留着战俘,对杨荣来说用处并不大,反倒还会消耗了他们的粮草,不如将这个人情卖给韩崇训,而他则只要缴获来的战马。

跟着韩崇训进了夏州城,见过了知夏州安守忠,杨荣将忻州军驻扎在城内休整了半个多月,等轻伤的官兵几乎都痊愈了,才领着队伍离开夏州城。

离开夏州的时候,已是暖春时节,这个节气,在江南水乡,应该是杨柳抽芽、柳絮飘飞的时候了。

可西北的荒漠却是一派萧瑟,白天太阳照的沙地滚烫滚烫,行不多久,就会感到浑身疲累,直想躺在地上好好的睡上一觉。

到了晚上,太阳落山,虽说荒漠里的天空很美,可行进着的忻州军官兵,却没有一个人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寒风萧萧,吹的人浑身直打哆嗦,与白天的燥热相比,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走了一天一夜,杨荣没敢让官兵们在沙漠中宿营。

沙漠与大海一样,表面看起来温柔如水,可脾气暴躁起来,却是会将它所能见到的一切全都吞噬。

多呆在沙漠中一个时辰,官兵们就会多一分危险。

一直到过了银州,进了晋宁军地界,来到一条叫做佳芦河的小河边,杨荣才下达了原地宿营的命令。

此时天空已是蒙蒙的泛着亮,披着初升朝阳,站在佳芦河边,杨荣深深的吸了一口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