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枭 >

第417章

宋枭-第417章

小说: 宋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荣眨巴了两下眼睛,咂吧了几下嘴,叹着说道:“没有假冒伪劣的时代,真是不错!若是放在以前我生活的年代,这种东西别说用刀,恐怕用手指甲都能给它戳穿了!”

“大人的意思是……?”杨荣下意识的叹了一声,把一旁的兵士给惊的一愣,也下意识的向他问了一句。

“呃,没啥!”兵士发问,杨荣才反应过来,他是说错了话,连忙朝那兵士摆了摆手说道:“你且下去吧,辛苦你了!”

纸甲要比步人甲轻便何止一筹,穿在身上,与穿衣服并没有多少区别,杨荣又是个不能走长路的,自然会选择那套纸甲做为防身的器具。

这一晚,他睡的很是不安稳。

军都虞侯这个官职并不是很高,可对他来说,却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将来的仕途如何,全要看他在这个位置上能做些什么了。

天还黑着,启明星刚跃上东方的天空,潘惟吉就领着几个军官来到了杨荣的营帐外。

“杨虞侯,我等要出发了!”到了杨荣的营帐外,站在潘惟吉身后的一个军官抬脚朝前走了一步,对着营帐喊了一声。

“来了!”心情有些激动的杨荣早已穿好了衣甲,正躺在帐内等着有人来叫他,听到喊声,连忙出了营帐。

“看来杨兄早起了!”见杨荣已经穿戴好了衣甲,与他一样穿着二件套铠甲的潘惟吉笑了笑说道:“兵马已经整顿完毕,即刻便可出发!”

“那我们快些走吧!”杨荣笑了笑,对潘惟吉说道:“只是我帐内还有些东西要带。”

“不妨,自有亲兵会帮你带上!”潘惟吉伸手揽住杨荣的肩膀,指着站在一旁的几个军官对他说道:“这几位都是你我帐下指挥使,我带来与你认识一下,战场上他们都要听从你我调遣。”

听潘惟吉这么一说,杨荣朝那几个指挥使拱了拱手,对他们说道:“在下杨荣,愿同几位精诚协作、共御强敌!”

“属下见过杨虞侯!”杨荣说过话后,几个指挥使同时躬着身子,对他说道:“自今日起,属下等定当听从二位大人调遣,多杀辽人,为大宋建功立业!”

朝那几个指挥使微微笑了笑,杨荣与潘惟吉并肩向着已经排好队列的军队走了过去。

两千五百人,站在军营内的一片空地上,黑压压一片,也不觉得人少。

再加上所有兵士全都身披重甲、手持长矛,列成整齐的方阵,倒也煞是好看。

七人到达队伍前的时候,潘美已经领着一群将官等在那里。

见到潘美,潘惟吉和杨荣连忙快步朝他走了过去,到了近前,俩人同时拱手躬身,潘惟吉对潘美说道:“奉太师之命,末将即将领兵出征,此番出征必定首开旗胜,为大宋建功立业!”

“辽人狡猾,你等兵少,你二人还需精诚合作,处处小心!”潘美点了点头,对潘惟吉说道:“遇见辽军大队兵马,切记要隐匿行迹,莫要强行与之决战,等待大军前去增援!”

“末将领命!”潘惟吉保持着双手抱拳,深深躬着身子的姿势应一声。

向潘惟吉交代过后,潘美又扭头看着杨荣,对他说道:“杨荣,若不是钟先生极力保荐,你尚只是个马军。如今做了军都虞侯,定要竭力辅佐惟吉,以创功业,莫要让钟先生与老夫失望!”

“末将谨记太师教诲!”杨荣也应了一声,这才与潘惟吉一同向潘美告了个退,回到队伍前。

“将士们!”回到队伍前,潘惟吉看着列起整齐队形的官兵,对他们喊道:“我等作为先行,将于今日越过长城与辽军接战,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可能会死,你等怕不怕?”

“不怕!”潘惟吉的话音刚落,列着整齐队伍的宋军官兵就齐齐高声应道:“生为大宋兵,死为大宋鬼!不灭契丹,誓不回头!”

“记住你们说的话!”潘惟吉双手叉着腰,对这些穿着厚重步人甲的官兵们喊道:“不灭契丹,誓不回头!”

“不灭契丹,誓不回头!”两千五百名官兵高高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声喊了起来,在宁静的黎明前,喊声震彻云霄,传出好远好远……

两千五百多人的队伍,骑马的只有十多个人。

那几个指挥使也没有骑马,他们只是穿着步人甲跟他们帐下的官兵们在一起,骑在马背上的,只有潘惟吉和杨荣与他们帐前的亲兵。

出了军营,队伍按照潘惟吉和杨荣头天商定好的,一路向北行进。

许多人都发现行进的方向有些不对,却没有一个人出声询问,两千多人的队伍,在行进的时候除了脚板踏在地面上的响声,甚至连说话声都没有。

这样的军队,有着铁一样的纪律,杨荣毫不怀疑,在遇见辽军的时候,这支军队绝对是有着战斗力的。

早先打过杨荣的徐保,此刻也正披着厚重的铠甲,跟在队伍中向着北方行进。

得罪了杨荣,他的心内多少还是有些忐忑,新来的这位官长不知脾性如何,虽说在潘惟吉面前帮他求情,救了他的性命,可那举动是不是为了更好的整治他,徐保却还是说不清。

一个士兵,得罪了军官,恐怕除了死,再没有其他的路好走!

想到头天为了占那么点小便宜,就惹了这么个不该招惹的人物,徐保是一阵阵的后悔,几乎连肠子都快要悔青了。

骑着马,与潘惟吉并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杨荣并没有像徐保那么多的想法,他甚至已经忘记了有个兵士曾经踹过他一脚,还险些给他打了个满脸桃花开。

当官的,若是跟兵士都计较这些,他这个官,也不用再当了!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谁又能服他?

从代州以北出发,一路向北,前往河阴的路上,并没有长城阻隔,潘惟吉和杨荣领着队伍,沿途都是急行军,一直到进了辽国境内,他们才停了下来。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而且他们已经进入辽国境内,若是再强行行军,很容易被辽军探马发现。

潘惟吉和杨荣选择了晚间行军,白天宿营的行军方法。

之所以出发时选择了黎明,而没有选择天刚黑,是因为黎明时分,人是最困乏的,即便有辽军探马在路上,这个时候必定也是最疏于防范。

在野外宿营,自然不能像在驻营地那样搭建许多帐篷,虽然已进入了冬季,寒风刺骨,可军队还是要在露天地里休整。

队伍停止行进后,杨荣和潘惟吉找了处背风的地方。

俩人并没像其他官兵那样一坐下就在闲谈或睡觉,潘惟吉坐下后,将那块地图展了开来,对杨荣说道:“杨兄,眼下我军已经进入了辽国境内,若是往南,将会遭遇辽军主力,若是一路向西,则会到达河阴,你看我军该向何处行进?”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17章进攻只在黄昏后

看着地图,杨荣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对潘惟吉说道:“若是向南,将会遭遇大队辽军。我们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悄悄潜伏,暗中偷袭辽军,不过这只能算是下策,经过两三次偷袭,我军必定会陷入重围!”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中策,我军故意造大声势,以区区两千人,做出大军进犯的态势,以此来震慑辽军,而后再对其发起突袭!”杨荣拧着眉头,略做沉吟,对潘惟吉说道:“还有一个上策,只是操作起来有些困难。”

“说说上策!”听了杨荣的话后,潘惟吉微微拧起眉头,向他问道:“为何只说向南,而不向西?”

“向西是在自寻死路!”杨荣嘴角稍稍向上牵了牵,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对潘惟吉说道:“我军只是前哨,说是先锋,恐怕都挂不上边,向西乃是挺进辽国纵深,一旦被围,再想撤出,恐怕不易!向南,虽会遇见辽军主力,但我军能在战事不利时,及时向东撤入大宋境内,尽早寻求主力庇护,不至于全军覆没!至于我说的上策,便是先突袭一次辽军,随后找处位置好的地方潜伏,在辽军追来时,再造大声势,给他们一种大宋军队全线进攻的假象!这样不仅能歼灭遭遇的辽军,还能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等到太师真的率军挺进辽国境内,也会让辽军弄不清哪里才是我大宋的主力!”

“好!”看着地图,潘惟吉点了点头,对杨荣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杨兄所言,今日天一黑,我军便向南方挺近!”

“眼下闲来无事,你我二人手谈一局如何?”仰头朝天空看了看,杨荣对潘惟吉说道:“早间方醒,这会睡觉又有些太早了!”

“好!”潘惟吉应了一声,随后对杨荣的亲兵说道:“去将虞侯大人的棋拿来,我与大人手谈一局!”

得了吩咐,亲兵连忙找杨荣的行礼去了,没过多会,他拿回了两盒棋子和一张棋布。

这两盒棋子和棋布,也是钟倩送给杨荣的,为的就是让他在行军闲暇,也能钻研棋艺。

铺好棋布,杨荣持白子,潘惟吉持黑子,俩人盘腿坐在地上,就势厮杀了起来。

要说杨荣,新近才学会下棋,与潘惟吉对弈的时候,是处处被动,潘惟吉杀的兴起,在棋局快要终了的时候,他抬起头对杨荣笑了笑说道:“杨兄,此番看来是我赢定了!”

“不一定!”杨荣微笑着摇了摇头,将一颗白色棋子填到一堆黑子中,竟将这片黑子唯一的气给堵的死死的。

“如此便要成和局了!”杨荣抬起头,看着潘惟吉说道:“钟小姐曾对我说过,下棋犹如行军打仗,先前占尽先机,到最后很可能会因一着错,而整盘皆输!”

“这几日杨兄与那钟小姐可是情意绵绵,让兄弟好不羡慕啊!”看着先前还占尽了先机,眼下却是被逼成了和棋态势,潘惟吉苦笑着摇了摇头,对杨荣说道:“如此精湛的棋艺,莫非都是钟小姐传授?”

“不瞒贤弟!”杨荣尴尬的笑了笑,对潘惟吉说道:“钟小姐不仅传授了棋艺,还传授了琴艺。不过眼下并非抚琴的时机,若是此番征战顺利,过不多久,我当为全军将士抚琴!”

“好!”潘惟吉伸手朝大腿上一拍,对杨荣说道:“杨兄既有雅兴,我与众兄弟们届时定然洗耳恭听!”

通过潜伏的手法进入辽国境内,杨荣他们随身带着的都是干粮。

携带干粮,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就是无须生火,在吃饭时只需将干粮取出,直接食用。弊端是干粮实在太干,吃顿饭要喝不少的水,沿途他们必须要随时找到水源,否则饮水可能无法保障。

西北缺水,不能与江南水乡相比,在这样的地方找到水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驻扎下来的时候,潘惟吉已经派出了出外寻找水源的小组。

一直到午后十分,派出去的人才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一见到潘惟吉和杨荣,其中一人就对他们说道:“启禀两位将军,我等前去寻找水源,不想却在距离此处不到十里的地方发现辽军!险些被他们发现了行迹!”

“辽军?”听说发现了辽军,杨荣和潘惟吉都皱了皱眉头,潘惟吉连忙问道:“他们有多少人?在何处驻扎?”

“大概有一千多人,位置在自此向南不足十里!”回话的兵士语气很是肯定的对潘惟吉和杨荣说道:“虽然他们只是驻扎在那里,可我们还是能看出,在那里驻扎的全是骑兵!”

“送上门来的买卖!”听完兵士的汇报后,杨荣撇了撇嘴,对潘惟吉说道:“我军应派出斥候,盯紧这支辽军!一千人左右,若是我猜的不差,应该是辽国部族军!这样的军队虽说装备不差,几乎全是骑兵,可战斗力却是不怎样,吃掉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