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立隋 >

第5章

立隋-第5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不敢!”群臣齐声,又是一句不敢。

“皇上。”杨浩微微抬起头,道:“这大隋万里江山在皇上的治理下,定会千秋永驻。臣以为,瓦岗只不过几个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嗯,既然不足为虑,秦王何故贿赂宇文将军?”杨广微微眯着眼睛,射出无数凶光。

“陛下何出此言?臣并未贿赂宇文将军哪!”杨浩却是一惊,暗想是何人告诬告?他低下头,斜睨了一眼宇文述,见他一脸平静,暗想此时宇文述倒还能沉住气,果然不愧是几度沉浮仍屹立不倒的杨广心腹。

宇文述却是跪在一旁,并不多言,他斜睨了一眼杨浩,只见杨浩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之后,随即平静下来,却是看也不看自己了。

杨广脸色不变,却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杨浩,见他面色依旧,心中也不由犯了糊涂。宇文述乃是他信任的人之一,按理来说,宇文述说的话,他可以说是基本相信。可是看到杨浩如此镇定,也不由一阵狐疑。

但是他却是脸色一变,顿时自有一股逼人气势,“莫非秦王要朕令人当面对质吗?”

“陛下……”杨浩正欲说话。

倏地,一声顿喝:“够了!”随着杨广厉声大喝,适才刚平缓下来的气氛顿时又是一紧,只见他走上两步,道:“你以为朕不知,这几日你多去宇文府中,还弄出什么牛角棋,你以为朕是瞎子吗?”

“陛下。”这时,一个老头子却是上来,道:“秦王殿下,与宇文智及素来交好,恐怕此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哦,苏威,你有什么意见?”杨广一扬眉,问道。

“陛下。”苏威的一双手有些颤抖,道:“老臣只是不想陛下冤枉好人哪!”说着,苏威扫了一眼宇文述,只见宇文述却是颇为淡定的跪在那里。他接着道:“宇文大人说秦王要去河北意图不轨,可是证据?一无物证,二无人证。那是否老臣也可以说宇文大人欲反?”

苏威这段话,不急不缓的到来,杨浩却是心中颇为震惊!所托非人哪所托非人!想不到,竟是宇文述这厮反去告密,给自己加上了一个贿赂大臣的罪名。看来这厮早已看穿了自己的用意,还故意引自己上钩,甚是可恶!只是不知何处露陷?但他此时无暇多想。

但苏威话音未落,只听宇文述一声冷笑,眼中射出无数精光。他四周一看,见杨浩眼中射出吃人的光芒,也不为意,他走上两步,却是微微一笑,道:“苏大人,你怎知我没有人证?”说着,他上前走了一步,道:“陛下,微臣二子智及正在殿外等候,不知陛下。”他话说到这里,却是停下不说。

杨广冷笑,断喝一声,道:“宣!”

“宣宇文智及觐见!”

“宣宇文智及觐见!”

“宣宇文智及觐见!”

声音层层传来了去,在大业殿内,响个不停,不一刻,一个身影出现在大业殿,那人跪拜在地,三呼万岁之后,被杨广赐了平身,那人站起来,站在一旁,赫然便是宇文智及。

只听杨广问道:“宇文智及,你说说这怎么一回事?”

宇文智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看了他杨浩,心中却是默哀半响,始道:“陛下,秦、秦王殿下正是想趁如今天下大乱之际,想去河北、想去河北自立!”宇文智及这话一说出,大业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宇文智及这话,牵涉出多少事情!

首先,秦王有异心,意图割据自立,其二,天下已经大乱,大乱!无论是那个,却是触了杨广的霉头!

宇文述一听完,顿时慌忙扑到一旁,道:“陛下,智及的意思是说……”

一旁,宇文智及抖个不停,眼神却是看着杨浩,心中暗想: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这了。

“够了!”杨广不等宇文述说完,却是看着他,冷笑一声,道:“连你也觉得朕的天下,已经是民变四起了吗?”他一声闷哼,皇威之下,宇文述也不由跪在地上,连声不敢。

整个大业殿又陷入一片死寂。

宇文智及却是一个踉跄,倒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你,莫非以为朕不敢杀你么?”这次,杨广却是指着杨浩,眼中满是愤怒。

“陛下,还请详细盘查,不可错杀好人哪!”这边,苏威又是一句。

“你!”杨广话音未落,又是几名大臣上前来,其中赫然有来护儿等人。

杨广沉吟,他冷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冷哼一声道:“你们这些人,一起出来,为秦王求情,莫非与秦王有勾结?”

众人皆是一窒,低头不语,其中一个,朗声道:“殿下,如今这人证乃是宇文述之子,其中话语不明,以老臣之见,恐怕其中多有误会。还请陛下三思。”

“赵才!”杨广目光冷冷的扫过他,但他夷然不惧,在杨广的目光中,坦然与之对视。

“你不怕死么?”杨广冷笑。

“臣怕,臣怕死的不值!”赵才的眼神清澈,他正视着杨广犀利的眼神,道:“陛下,可曾还记得嗣滕王?”

杨广听了,却是面色变了又变。

嗣滕王杨恭仁,本名杨纶,乃是观王杨雄之子。为人生性忠厚,遵礼守法。在隋文帝仁寿年间,曾任甘州刺史,在任时政简宽和,善于处理政事,轻赋薄税,很得民心,所管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颇有政声。就连隋文帝都称赞有加,曾对杨雄说:“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举得人,亦是卿义方所致也。”评价甚高。

后来杨玄感于大业九年叛变,杨恭仁与屈突通合作,在破陵击败杨玄感,班师会朝又受杨广嘉奖。其时,隋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等人利用职权通过选士收受贿赂,使那些不学无术、专好逢迎巴结的人大量涌向朝廷,而把那些真正有才有德的人拒之门外。一身正气的杨恭仁不为所惑,故此遭到这些贪官污吏们的排挤,被派去河南任河南道使,镇压隋末的农民起义。其实,后来杨广也知晓杨恭仁乃是受人迫害,只是他生性高傲,不敢认错。故迟迟再未招其入朝。

此时,赵才提醒这事,正是要杨广不可再步杨恭仁后尘,令奸臣得逞。

杨广沉默,良久。整个大业殿内,一丝风也无。三月初的天空,还是有着寒冷,可是大业殿内的群臣,却感到一丝燥热。

“来人!把他们拖下去,关起来。”说着,杨广回头,看了一眼裴蕴,道:“御史大夫,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说着,杨广一甩衣袖,回宫去了。

初始之章 第七章 囚牢

赵才,字孝才,酒泉人氏。其祖父赵隗曾为北魏银青光禄大夫,乐浪郡太守。其父赵寿,北周时任顺政郡太守。也算名人世家。历史上其人年青时骁勇好斗、擅长骑马射箭。以武功升职,后来在讨伐吐谷浑、辽东之时,多立战功,官至右侯卫大将军。赵才为人公正严明,又颇有武功、政绩,是以杨广颇为倚重。其人多次与虞世基、裴蕴等人佞臣力争,乃是忠心不二的良臣。曾力劝杨广回转京都安抚百姓臣僚,不要再巡游江都。在江都,又曾与内史诗郎虞世基力争,回转长安。后来宇文化及弑君,赵才被抓,三日后,宇文化及将其放出,官复原职。但赵才一直郁郁寡欢,曾在宇文化及宴会上,举杯劝告化及和同谋杨士览等十八人说:“你们十八人只可效忠一主,怎么又供职他处呢?”自此,赵才受贬,宇文化及兵变,赵才被窦建德俘虏,几天后便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三岁。

监牢内,杨浩看着这位已近七旬的老者,躬身道:“老人家,公瀚连累你了。”

赵才却是咳嗽了几声,牢房湿闷,这位古稀老人有些不适应。虽说那些士卒并不敢作恶,给予的也是最好的牢房。可是既是牢房,那条件又能有多好呢?

咳嗽了半响,赵才道:“秦王……”

“不必叫我秦王,赵老爷子若是不嫌弃浩年幼,就称呼小子公瀚好了。”公瀚乃是杨浩的字。

赵才却是看了杨浩半响,始哈哈大笑,道:“想不到,秦王竟变成这样了。”他颤巍巍的站起来,望着栅栏外的几名禁军,心中思绪万千。他在思考什么呢?这样静静的,杨浩也不去打扰。

良久。

赵才始收回目光,看着杨浩,坚定有力,“秦王放心,老臣拼了这条老命,也要保你周全。”说着,他吸着潮湿的空气,微微叹了一口气,道:“皇室一门的悲剧,不能再上演,不能再上演了呀!”

杨浩静静的看着老者,他的思绪飘散开去。是呀,旁的不说,光是隋文帝杨坚一脉,就发生了多少悲剧?房陵王杨勇、长宁王杨俨、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一时间,一幕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这时,只听几声“王爷”,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孩子,正是燕王杨倓。

“叔叔,你还好吗?”杨倓有些紧张的问道。他的手指紧紧抓住牢门,旁边一个小太监一脸的紧张,左顾右盼。

“倓儿,我还好。”杨浩微笑,他怎么会让他担心呢?

这时,赵才又是咳嗽不已。杨浩忙上前拍了几下,喝道:“有水吗?”

“水,快端水来!”杨倓也跟着喊道,稚嫩的声音响彻空旷的狱牢。

顿时几名禁军端来水,赵才喝了,才缓过气来。

“不要紧。”赵才擦了擦嘴上的水渍,道:“这位就是燕王殿下吧。”他看着燕王点头,笑着道:“是个好孩子呀,可惜,大隋的江山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呀!”他忽地哭泣起来。他屡受皇恩,如今眼睁睁看着大隋的江山,民变四起,更有突厥、高丽等外患虎视眈眈,他怎能不痛心?想当年,大隋名将迭出,韩擒虎、杨素、贺若弼等,那个不是威震四方,武功赫赫?

隋文帝“圣人可汗”之名,突厥、吐谷浑、契丹等无不纷纷胆寒。至杨广登基后,大业元年,大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俘虏其男女四万余人,契丹至此一蹶不振;大业四年,收降吐谷浑,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更有东进流求,南至交趾林邑。倭人也来使称臣。

那是何等的荣耀!隋兴之时,四方臣服,八方来贺!

可是如今,三征高丽耗尽了国力,多年来,国内修运河、长城以及各地宫殿,所耗甚巨,农田多荒,致使民变四起,苍生受苦!大隋王朝岌岌可危!

杨倓年少,不明白赵才为何哭泣,只听他一声:“我去找皇奶奶去。”说着,清脆的脚步声响起,消失在狱牢之内。

杨浩只是轻轻叹息。其实如今大隋虽是民变四起,但若是杨广不一意孤行,回转关中,再下罪己诏,派良臣在各地安抚民军,励精图治,节约民力,那里还有李唐的事?须知后来李唐平定天下,靠的还是大隋的百战精兵,从其中,不难看出大隋精兵还是有能力平定天下的。

可惜,杨广,这个奇怪的男人,在他短暂的人生,是如此的伟大与罪恶;他那匆匆而逝却又辉煌的王朝,是如此的伤痕累累!他自负而又自卑。曾经,他挥师南下,一战定陈;后来又作为并州总管,北防突厥;在高智慧叛乱之时,又徙为扬州总管。那时,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气吐万里如虎!可是,后来,征辽失败,刺激了他那可怕的自尊心,因此再伐高丽,却因杨玄感的叛变致使功败垂成,至三征高丽时,国内已经是民变四起,府库也早已空虚,不能支持再度征伐高丽了。深受刺激的他更是躲进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