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立隋 >

第344章

立隋-第344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李尚书已经先行一步,派了大将入川。”魏征说着。

凌敬也是笑道:“想不到居然李孝恭被打败,如今只能困守在夔州!”

“区区一个南蛮首领,就能让李孝恭素手无策?”杨浩冷笑,他不由想起历史上冉肇则的确是击败了李孝恭,幸亏李靖在,出奇兵以少量兵力击败了冉肇则,这才平息了叛乱。不过此刻李靖却是在自己的帐下,或许李孝恭无法平定叛乱,再加上原本数次攻打过夔州的降将杨道生为前驱,夔州一战,就容易了许多。

“既然二哥已经让杨道生入川,那么索性就让由二哥率兵入川吧!”杨浩说着,既然已经入川,不如一鼓作气,攻下巴蜀,不给李渊残喘的机会。

“至于冯盎,所率兵马多岭南人氏,善于翻山越岭,就让冯盎率兵相助!”杨浩又说着,当即就吩咐了下去,让使者快马赶往江陵,这个时候传口谕就成了。

“陛下,荆襄初定,那么让谁镇守?”魏征想了一想,又问道。荆襄的善后,绝不容有失。

“就让嗣滕王镇守荆襄,程知节为辅,如何?”杨浩想了一想,说道。

嗣滕王就是杨恭仁,此人在地方一任时,素有清名,隋文帝曾经对着杨恭仁的父亲观王杨雄称赞道:“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举得人,亦是卿义方所致也。”后来明帝时期,杨玄感作乱,在破陵大败杨玄感,大军凯旋之后,明帝招他入内,说:“我闻破陵之阵,唯卿力战,功最难比。虽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决如此也。”

魏征听了,就说道:“陛下,嗣滕王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必可安定荆襄!”

杨浩点着头,镇守荆襄的人选就定了下来。

“两位爱卿,喝!”杨浩举起酒杯,一昂头,杜康下肚,然后又夹起菜肴吃了几口。

“至于林士宏,虽然可以招降,但不妨让李袭志、杨善会、王雄涏陈兵边境,武力威胁之,或许可以动摇他们的信心,使之投降!”杨浩说着。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历史上,杜伏威入长安,就是因为李世民在平定徐元朗之时,在与江淮军交界的地方,耀武扬威。

“如此甚好!”凌敬与魏征对视了一眼,均是同意。虽然多余的兵力抽不出来,但李袭志与江淮军却本来不在隋军的序列。虽然他们都投降了,但有些损耗,却有一定好处。

“两位爱卿,喝!”杨浩笑着举杯。

“驾!驾!”深夜时分,一匹快马在长安城外奔驰,骑士已经满头大汗,就是战马,也是大汗淋漓。

“你是谁,若在向前,休怪我等放箭了!”长安南门的城墙上,守夜的士兵喊着。在他的四周,早有士兵弯弓搭箭,纷纷将闪亮的箭簇对准了那人。

“兄弟们,我是从商洛来的,有十万紧急的军情,还望诸位兄弟放我进去!”那骑士喊着,借着这个机会擦着从额头上不停留下的汗水,话语刚刚说完,就是喘息不已。

“军情?有什么军情?”那名伍长显然不肯放过此人。笑话,三更半夜,此人若是歹人,在京城做坏事,谁能担当?

“兄弟们,的确是要事啊!”那骑士说着,却不肯说出实情。想了一想,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说道:“我这里有一块令牌,乃是太守大人交给我的令牌,还请诸位兄弟看一看!”

那伍长一皱眉,就说道:“你等着!”让人放下了吊篮,那骑士下马,将令牌放入其中。不一会吊篮拉了上前,那伍长拿起令牌,翻来覆去的瞧着,却是问道:“这是真的么?”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却是响起一声暴喝:“你们在做什么?”

“啊,盛将军!”那名伍长瞧见,当即就报告了,将令牌递给了那人。

此人正是斩杀了李密的盛彦师,大业年间,是澄城长,李渊起兵之时,他投效了李渊。后来李渊招他入关,却被王世充趁机攻打,丢失了宋州(粱郡),李渊就让他镇守熊州,他在除掉李密之后,以功封葛国公,拜武卫将军,仍镇熊州。可惜后来李唐在河东遭到打击,王世充就攻打熊州一带,将洛阳西边的威胁尽数的消灭了。盛彦师不能抵抗,就逃入了关中。

盛彦师接过令牌一看,就大吃一惊,他不是没有见识的伍长,自然明白这个令牌乃是用于军情紧急之时,传达军情的物件,当即就吩咐道:“速速打开城门!”

士卒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既然将军已经说了,就匆匆下去,将城门打开,很快也有人搅动绳子,将吊桥放下。

“你从哪里来?”盛师彦问道。他的心中仍有着疑惑,此人走南门,是巴蜀?汉中?或者是上洛郡?

“将军,卑职从上洛赶来!”那骑士看见盛彦师的模样,知道他是一个将军,于是就回答着。

盛彦师听了,心中就是一惊,上洛,莫非是武关?他瞧了一眼四周的士兵,心中虽然有着猜测,却是不敢说出来。

很快,城门打开了,吊桥也沉重的落在了地上,那骑士也不多话,当即狠狠的一鞭,朝着长安的皇宫奔去。

这个时候,李渊已经睡着了,就在白日,他发了一通火,无非是李孝恭不堪大用,居然败给了南蛮首领冉肇则,丢尽了大唐的颜面,同时也使得战局更岌岌可危。他深恐萧梁撑不住,这样的话,几乎就只有大唐对抗隋军了,这种压力太大。

虽然突厥、高丽人均表示了合作的意向,但对于这些蛮夷来说,利用的价值还不如辅公祏、萧铣之流。萧铣能够多撑一会,就能牵制一定数量的隋军,那么辅公祏的计划成功率就会更高一些,也就意味着唐军能够抽调出更多的兵力。

可是该死的李孝恭,居然连一个南蛮首领都打不过,损兵折将不说,更是使得机会溜走,错失良机,天知道这种机会还会不会再来?因为白日发了一顿火,身心疲惫的李渊就不由睡着了,太子李建成等他睡着之后,就离开了,回到东宫,继续处理事情。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大唐危机的时候,吐谷浑这个曾经被隋明帝剿灭的王国,趁着大业末年再度兴起,战局了原来的国土。

吐谷浑本来是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在西晋末年,也就是五胡乱华之际,从东北的白山黑水迁徙至水草丰沃的青海、甘肃一带,有地数千里,势力盛极一时。六世纪中叶,吐谷浑的大王慕容夸吕自立为可汗,建都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

大业初年,是慕容伏允在位,隋明帝西征时,吐谷浑被大隋击败,慕容伏允无奈之下逃奔党项,隋明帝就在其地置四郡,乃是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后来在大业末年,趁中原战乱之际,慕容伏允兴兵再起,收复失地,重建其国。因为其长子慕容顺曾入隋为人质,扣押在长安。唐朝建立之后,出于战略目的,高祖李渊以送还慕容顺为条件,与吐谷浑相约共击河西李轨。平灭李轨后,李渊履约将慕容顺遣送回国。没有了顾忌的慕容伏允就屡屡兴兵攻打河西,抢夺钱财。

本来这件事情,李建成是要说的,可是因为李孝恭大败,夔州战局失利,李建成就不忍心将事情说出,生恐年迈的父亲承受不住这股打击。虽然不说,但吐谷浑狼子野心,却是需要对付的啊,怎么办?

就在李建成想着的时候,突然一名小太监匆匆而来,说道:“殿下,皇上召见。”

“爹?”李建成不觉惊讶,他刚瞧着李渊睡着,时间并不久,为何就醒了?心中虽然想着,却是马上站起身来,穿了鞋子就向皇城奔去。

当李建成进入李渊的房中的时候,却是死一般的沉默,一旁的太监战战兢兢,身子抖个不停,而父亲却是颓然的坐在床榻之上,脸色有些苍白。

“建成,大唐完了,大唐完了!”李渊的言语之间,有着说不出的寂寥,喃喃自语着。

“爹,你这是怎么了?”李建成说着,上前一步扶起李渊,拢了拢有些散乱的白发,这才将地上的奏折捡了起来。

“啊?”李建成无意间瞧见,心中大吃一惊,也是愣住了,他想不到武关居然失守,屈突通父子战死!对于如今的李唐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仗着山河四塞,百二秦关的优越地势。就算有些劣势,也可学那战国时期的秦国,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一旦关东有变,就发兵征讨,夺取天下。

可是武关,居然会失去!要知道,自从隋军攻下中原之后,大唐就在各个关隘增添兵马,目的就在在于固守,只要大唐从河东大败导致的国力衰退中恢复过来,就可以慢慢的夺取主动权。当初宇文周不就是这样的吗?面对高齐的强势,稳扎稳打,最终取高齐而代之!虽说当初高齐也曾攻下武关,但若武关至始至终掌握在大唐的手中,就有着优势,可以以极少的兵力对抗隋军。

而如今,武关已经被攻破,那就意味着,大唐需要出动大军,就算取得胜利,也有着损失,而这种损失,大唐已经不能再承受了!毕竟如今天下,隋杨已经占据一半,而大唐则有四分之一,剩下的则被萧铣、林士宏等人占据。

同样的消耗,对于隋杨或许可以承受,但对大唐却是无法承受的,就算是一比二,对于李唐来说,也是吃亏。毕竟谁都知道河北河南多平原,很是富庶。相反,关中虽有良田,但总的来说,比不得河北、中原,要不然当初隋文帝不会率领百姓逃离关中,入洛阳就食。

因此,如今隋军攻下武关,对于急于休养生息的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而且这打乱了与辅公祏的约定,变成大唐直接与隋杨的火拼,根本不符合大唐的利益,就算长安最终保住,却也损失惨重,恐怕无力反击,攻打中原。其结果,可能就是三国时期一般,周瑜击败了曹操,被刘备捡了一个便宜。如果让辅公祏发展起来,以江淮军的凶猛,恐怕就会尽有山东、中原,却是凭空又竖了一个强敌。

对于李唐来说,最好就是萧铣、辅公祏与隋杨火拼,当三者俱伤的时候,大唐的精锐就可尽数而出,捡个便宜。

可是上天,似乎连这样的机会都不给啊!

怎能不叫李渊黯淡,李建成郁郁?

“爹,隋军攻破武关,为今之计,就只能守蓝田关,当隋军拒之门外了!”李建成说着,他想了一会之后,心中也就笃定了许多,毕竟潼关还在,潼关于长安,就如大门,至于武关、蒲坂,就像偏门。守住蓝田关、冯翊郡这两个偏门,潼关还在大唐的手中,还可一搏。李建成绝对不能认输,认输,就只能是死!

“赫赫!”李渊的声音有着怪异,他笑了两声,却是咳嗽不已,从喉咙中却是咳出了一口浓痰。

“爹,爹!”李建成说着,声音很是焦急。

“建成,要不然你就带着世民、元吉赶赴巴蜀吧!”李渊说着。

“爹,巴蜀虽有天险,可终究国土狭小,若是去了,岂能成事?”李建成听了,明白父亲的意思,当即就拒绝着,说道:“爹,有二弟守冯翊郡,绝对固若金汤,只要再守好潼关、蓝田关,等到赵郡王平定叛乱,就可出兵荆襄,攻打隋军,届时辅公祏再在江淮呼应,隋军四面受敌,必乱啊!”

李渊听了,半响没有说话,他急步的站了起来,踱了几步,说道:“建成,速招世民入京议事!”

以前重用李世民,后来因为危及太子,就想要打压,不过这个时候,是国破家亡的时候,打仗父子兵,正需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多一个人,总会好一些,更何况,李渊知道秦王的帐下,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