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立隋 >

第329章

立隋-第329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却是有人前来,询问这支车队,是否是皇家的车队。

当时人心惶惶,谁又顾得上他?若不是杨恭仁心细如发,瞧见那人是道人打扮,多了一丝心思,就问着,这才知道此人原来是想要去洛阳,路经此处,又听到街上似乎有宫女士兵说着要出人命,这才过来看看。

杨恭仁瞧着道士虽然不过三十多岁的模样,但是整个人的身上,自然有着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就将事情说了。

那道士听了,却是心中就有了注意,表示愿意效劳。杨恭仁就禀告了萧太后,此时萧太后也是六神无主,就同意了,不过仍是让御医看着。那道士极有本事,靠着一根丝线就诊断出来,顿时惊倒众御医。要知道这一众御医是知道了缘由的,这道人凭着丝线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是明明白白,众人哪能不惊。

萧太后知晓,询问了几句,见道人应对得当,想了一想,就让他继续治疗。那道人就用针灸,扎了几针,随后就开了药方,让人取药煎熬。御医们看着药方,就是惊叹,这药方上的药,虽然都是常见之药,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平凡的药,能够确保皇后娘娘无恙?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药汁熬好,宫女端上去,崔珺然服食了之后,居然就好上了许多,半个时辰之后,产婆就笑着出来,说是已经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崔珺然此时说出来,虽然眼中有着泪水,但是就平淡了许多,饶是如此,杨浩仍然知道当时的情形,不比上战场差,就安慰了半响,瞧着安睡的孩子,心中就幸福着。

两人又说了一些话,杨浩就问道:“刚才那个女子,我看着和张文瓘有几分相似,这是为何?”

崔珺然笑道:“那可不是,她正是张文瓘的姐姐,张文予。”说着,就是一笑,道:“她可是对陛下佩服得紧啊!”

“胡说什么呢?”杨浩说着,他自然是知道张文瓘有个姐姐,不过却从未见过,说起来他去张家多次,但都是去商议事情,那大多是亲王之时,后来称帝,就去的更少了。

杨浩想着,又问道:“那道人可在?”

崔珺然就说着:“此刻应该在漪妹哪里吧!”其实宇文漪要稍大一些,不过崔珺然是后宫之主,自然就是“姐姐”。

杨浩就应着,又与她说了几句话,然后下了马车,吩咐向着洛阳皇宫前行,然后上了宇文漪的马车。果然,在宽大的马车上,一名道人手上有着丝线,说道:“娘娘的脉象平稳,一切……”

就在他说着的时候,忽见宇文漪的脸上却是流出了泪水,道人回头,就看见一个男子放下帘子,走了进来。

“陛下!”几名宫女就说着。

“草民孙思邈参见陛下!”那道人说着。

杨浩听了,眼睛就是一亮,说道:“你就是神医孙思邈?”

“陛下,神医之说,乃是百姓之言,草民只不过是略懂一些医术罢了!”孙思邈说着。

杨浩就说道:“这一次,你救活了皇后皇子,乃是大功,朕一定会赏你。”

“多谢陛下!”孙思邈说着,立起身子,眼睛之中,闪着光芒,说道:“陛下,草民有一个不情之请。”

“孙神医,朕知你医术了得,若是想要发扬医术,朕就许了!”杨浩说着。中国古代的医术其实很厉害,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传了。

孙思邈就是一愣,对于医术,他倒是有着发扬的心思,只是年年战乱,有心无力。不过他却是摇摇头,道:“陛下,发扬医术一事,草民认为可以稍等。如今天下未定,而草民的医术尚有不足,草民希望能够继续游历天下,然后在著书,将经验传承。”

杨浩就点点头,此时的孙思邈尚年轻,史书上记载,他的书都是晚年写就。而越是年纪大一些,相较而言,临床经验就要丰富。这也是许多病人总喜欢找老一些的医生看病的原因,虽然不尽如此,但有的东西,根深蒂固。

孙思邈又继续说着:“陛下,草民当年救了一个女子,后来被人带走,却是那王世充的侄女,此女患有……”

杨浩一听,心中就明白了七八分,问道:“你可是想要治好此女?”

孙思邈神色肃然,道:“草民见她失忆,这种病症,极为罕见,曾游历蜀山、河东,遇见一名山中隐士,得知一个药方,就想着前来诊治。只是到了河北,却是听说陛下攻打洛阳,将王世充剿灭,因此……”

杨浩听了,心中对孙思邈就有着敬意,说道:“孙神医,此女于朕,有着关系,如今正在宫中,待回到洛阳,还望孙神医将她治好!”

孙思邈听了,当即大喜,他对奇难病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下,总算如愿以偿。随后杨浩又问了几句,无非是德丽两妃的身体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车队从天津桥进了皇宫。此时的天津桥,却是改换了模样,不再是大船连成,而是由石头修建而成,这样就避免了洛水涨水的时候,冲坏船只。

宫中已经为太后、皇后等人安排好了一切,事情刚刚安排妥当,就有凌敬赶来,将一封密函递给了杨浩。在兵部尚书李靖不在的时候,就是凌敬代理着处理事情。

这封信封的火漆已经被拆开,杨浩将信取出来一看,冷哼一声,说道:“李渊这厮,居然再度勾结突厥,就是高丽,也想要和李唐共同对付朕。”

“陛下,有了突利,頡利可汗不足为虑!”凌敬说着。

当初頡利可汗为了拉拢可敦,稳定突厥局面,就让突利,也就是他的侄儿,前去觐见杨浩。在上党,杨浩假装犯傻,对頡利可汗并不赏赐,反而是对突利进行了封赏。后来突利回报,頡利可汗自然是不信,当初杨浩在河间郡击败他,只凭军事,就知道这杨浩不是昏庸之人,因此心中就认定突利说的是假话,对他就有了戒备。

突利感到了异样,就暗中遣使,准备投效大隋。杨浩就让他等待时机,许诺,这突厥大汗的位置,日后是他的。

当然,凌敬说頡利可汗不足为虑,除了有突利这个内应,还有这其他的原因。当初,頡利可汗带兵南下,抓获了赵德言,赵德言是汉人,虽然是寒门,可是读了不少经典,就建议頡利可汗使用隋制。突厥不比中原,他们是松散的部落,是政令简便易行最好。可是使用隋制,就政令烦苛,会延误时日,这让突厥百姓大为不满。

看似强大的突厥,其实危机四伏,只要等它爆发,就可以北伐突厥了。

定鼎之章 第十一章 有子(下)

“婶娘,浩儿也是想着若是干戈不息,百姓涂炭。”次日,杨浩就依着惯例,去给萧太后请安的时候说着。

“哀家明白,这也是为着萧家考虑!”萧太后说着。

“只是怕那萧铣不明白这番心意,却要想着抵抗。”杨浩说着。当初夺取襄阳之后,没有南下,一则是因为大战良久,军士需要休息,二则,就是因为萧铣是萧梁之后,与萧太后有着关系,若是不动干戈,就能平定荆襄、岭南,那是好事。

“唉!”萧太后轻轻叹息一声,明白杨浩的意思,就说道:“你放心,这一封书信过去,萧铣必定来降!”萧太后虽然是一名女子,性格也温柔,可是并不代表她对现状不知道。以前明帝在时,就有着劝慰,后来看着无效,只能是叹息。

“婶娘,这事暂时倒是不急,朕准备过完年之后,开了春,再动兵。”杨浩说着。

“动兵?”萧太后的心中就有着疑惑。

“不错,不过婶娘放心,这是声东击西之计,那萧铣,一定会完好无损。”杨浩说着,就要攻打江都,迎回明帝的骸骨。同时,陈兵襄阳,恩威并施,逼降萧铣,这南方最大的几股势力所剩无几了,余下的汪华、林士宏、郭善安就被夹在吴越、荆襄之间,平定就易了。

萧太后听了,就点着头,说道:“倓儿久在河东,如今已经临冬,北方天寒地冻,突厥不会南下,是不是叫他回来。”

杨浩知道萧太后很疼杨倓,就说道:“这个,浩儿已经办妥,想必不日就能看见燕王了。”杨倓虽走,但河东仍然重要,杨浩只能令宋金刚守太原,杨公卿守雁门、马邑,王行本守河东郡,就是苏定方,也不能回来。

在魏征、凌敬等人看来,李唐在冯翊郡仍有重兵,带兵的还是秦王李世民,因此河东就马虎不得。当然,河东若有战事,洛阳的大军就会西进,攻打潼关。

萧太后听了,心中就有些欣慰,就在这时,有太监进来,躬身说道:“陛下,兵部凌大人求见。”

杨浩就躬身说着:“婶娘,浩儿告退了!”出了门,就问太监:“让凌敬到书房来。”

片刻之后,杨浩就到了书房,书房里,已经被熊熊的竹炭火烘的温暖,杨浩坐在软椅之上,翻了几份奏折,凌敬就来了。

“陛下。”凌敬说着。

“凌爱卿,你来了。”杨浩说道,示意他坐在一旁,又叫人奉上香茗,这个天气,喝点暖和的东西,人就有着精神。

“陛下,刚从江南传回来的消息,李子通占领京口,沈法兴大为恐惧,派了仆射蒋元超前往拒敌。两军在毗陵西边交战,蒋元超大败,沈法兴丢弃了毗陵,连夜逃往吴郡。丹阳、毗陵等郡皆是投降了李子通。”凌敬说着。

杨浩听了,并不意外,这段历史比原本的历史,要早一些,不过,李子通打败了沈法兴,随后就被杜伏威击败。此刻的杨浩就在考虑着,要不将杜伏威入京的事情押后?毕竟两人有仇,相信杜伏威应该是很乐意攻打李子通的。

看到杨浩不语,凌敬就又说着:“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

“哦,说说看。”杨浩说着。

“杜伏威与李子通有仇,不如就让杜伏威对付李子通,若是平定了吴越,再让杜伏威入京。”凌敬说着。

这一下,就说到了杨浩的心坎,让杜伏威平定吴越,不仅可以消灭李子通,还可以削弱杜伏威的实力,当然,更重要的是杜伏威没有野心,只要应对得法,将辅公祏控制好,这吴越,就平定了。

杨浩就点点头,说道:“招虞世南。”虞世南是书法大家,这圣旨,就是让他写。

当下就有太监出去,找虞世南去了,杨浩就有问着:“邙山的那块地,可是圈好了。”

“陛下,已经派士兵严守,就是一只兔子都跑不进去。”凌敬说着。

杨浩点点头,道:“等开了春,就开始试验,这事,务必不能让李唐的探子知晓。”这个武器,虽然李唐知道了也未必能造出来,但是若是在关隘加强了防守,就不能起着作用,因此还是要保密。

凌敬就点头,随后两人聊了一会,虞世南就来了。凌敬就告退,杨浩将意思说了,虞世南竟是挥笔而就,等墨汁干了,杨浩取来一看,文笔非凡,就盖上了玉玺,让太监送往江淮。

不久,杨浩就接到消息,杜伏威欣然答应,已经在整顿兵马,准备攻打江都,扫平李子通。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底,再过数日,就要过年了。洛阳城中,已经是下了第三场小雪,就连皇宫内,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往年,明帝在的时候,洛阳总是金碧辉煌,香味熏人,走廊上,照亮的“灯”使用的都是夜明珠。

不过如今,就没有这番奢侈,杨浩还令人从义仓之中,取出粮食,发放给百姓,至于清河,也是如此,当然这种发放,多是贫苦百姓,还有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的妻儿。洛口仓、回洛仓,还有黎阳仓的粮食丰富,已经供瓦岗李密、王世充食用多时,尚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