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立隋 >

第222章

立隋-第222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无奈的举动。

在确保了自己利益的同时,又不至于和李渊拉破脸皮。

在郭孝恪,或者说是李世勣看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一个国家的强盛,君主的贤明有着很大的关系。

高平城外一战,让郭孝恪感到惊讶的是,隋军的将领非常的勇猛,而且,还是熟人。虽然早些时候,郭孝恪知道秦叔宝、罗士信弃王世充转而投奔河北的事情,可是当时的他,还以为他们糊涂。

秦叔宝、罗士信的勇猛,郭孝恪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在这两个猛将面前,唐军居然一度占据了优势,远处观看的郭孝恪发现,隋军士卒的战斗力并不强。这点让他很是疑惑。这样的军队,似乎没有能力在河东击败李世民。

虽然疑惑,可是郭孝恪还是不敢轻敌。按照计划,他并不会主动进攻。隋军远道而来,连绵百里的太行陉必定造成隋军粮食运输困难,守,才是最好的策略。更何况,郭孝恪可没有想过要攻击上党郡,那并不现实。

只不过,让郭孝恪奇怪的是,隋军除了在到达高平县的第二天发动了攻击之外,就偃旗息鼓了,这让郭孝恪很是奇怪,不得不派出大量的斥候,探查隋军的动向。

洛阳。

王世充看着手中的军文,忍不住的想要大发雷霆。可是想想,终于还是按捺住了性子,召集了群臣商议大事。

单雄信在雷夏泽一败涂地,虽然损失对于实力雄厚的王世充来说并不值得一提,可是却让王世充感到很没有面子。

群臣之中,又是一片沉默。众人已经习惯了王世充的唠叨,也知道此人的脾气,除了少部分的心腹,大部分的官员其实对他是暗中不满的。

“陛下,单将军虽然在雷夏泽失败,可是主力尚未折损,不如令人押送粮草,赶赴前线。”说话的是段达。

“陛下,微臣以为,陈国公说的极是!”杨续笑道,站了出来,手中捧着笏板,高声道:“如今隋军气势汹汹,一定要给他们一些教训!”

王世充沉默,对于局势其实他已经看的很清楚,隋军在山东停留不走,应该是有什么大的动作。而且,据安插在河东的密探传递回来的消息,隋军已经兵出壶关。虽然,长平郡等地尚有李唐的势力,可是王世充明白,在隋军夺取了长平郡等地之后,隋军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自己了。

因此,虽然王世充极度的愤怒单雄信的失败,可是也不得不派出人马,押送粮草赶往离狐县。

当然,事情到这一步还没有结束,毕竟一味的防守不是王世充的风格,他决定出兵汲郡,在隋军还没有攻下长平郡之前,拿下汲郡!这样一来,他也可以威胁河北,至少可以延缓隋军的攻势。

“陛下!”听到王世充的决定,心腹韦节站了出来,这个时候,正是为主分忧的时候,他韦节怎么会甘于人后呢?“微臣有一计,可令隋军自顾不暇!”

“哦?”王世充的眼睛一亮。韦节此人,阴谋诡计倒是不断。

“陛下,微臣以为,隋军四处用兵,虽然其势不可挡,可是难免会兵力不足!”韦节微微一笑。

王世充有些不悦,他的恼怒在于,韦节这厮居然还卖关子,如今他的心情糟糕,脸色不由一沉。韦节看到王世充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知道不能玩的过火,虽然他是王世充的心腹,可是如今王世充乃是大郑皇帝,王世充的性格他也了解,心胸狭窄,若是在这般,就算不被他砍了恐怕也要受到一番责罚。

想到此,韦节忙笑道:“陛下,如今江淮杜伏威势力颇大,不如送他金银,令其攻打彭城!”本来的时空里,此时的杜伏威已经投效了李唐,可是因为杨浩的到来,杜伏威的命运也出现了变化,依旧保持着独立,并没有选择投效李唐,是以韦节才会提出这个建议。

王世充微微点头,虽然他非常的瞧不起杜伏威,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韦节的这个办法,的确可以牵制隋军。只是根据军报,南方已经乱成了一片,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几个势力在江南一片混战,杜伏威会答应自己的请求吗?

夜色已深。

长安,皇宫。

李渊的眼神迷离,自从他起兵以来,何时受到这样的大败?两鬓的须发已白,在太医的护理之下,李渊的身体渐渐好转,他也逐渐恢复了一些理智。

河东虽然失去了,可是还有关中,还有陇西、巴蜀,这让李渊稍稍的心安。当镇守汲郡的李世勣传来需要整顿三军消息的时候,李渊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太医曾经叮嘱他,不可动怒。而且,就算动怒又能怎样?对目前的局势毫无益处。

所有的事情已经暂时交给太子李建成处理,如今的李渊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了。

望着窗外绿意盎然,李渊深深的叹息。

叹息声中,一个脚步声响起,裴寂来到他的身边,道:“陛下,你可要保重龙体啊!”

李渊苦笑着摇摇头,道:“玄真,你来了!”

“陛下,是微臣来看你了!”裴寂点头,然后在李渊的身边坐下,看着李渊一脸的憔悴,皮肤如枯树枝一般,他似乎有很多话,可是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玄真,秦王怎么样了?”李渊皱起眉头,问道。

秦王李世民与裴寂一同掉入河中,不过幸运的是,两人都获得了及时的救治。只不过,李世民的情况稍微严重了一些,毕竟,他在河东许久,后来又翻越了吕梁山,在龙门,又被一箭射中,在滚滚的大河之中,沉浸了一日半。好不容易回转长安,也不等养好身子,又做出了在大河伏击杨浩的事情。

李渊被秦王气得够呛,可是,李渊又能怎样?平阳虽然是他的女儿,可是秦王也是他的儿子啊。虽然秦王作出了这种事情,使得李渊失去了平阳,可是,李渊已经失去了平阳,就不能再失去儿子了,更何况,还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儿子。

李渊只有关心,关心李世民的伤势,希望他早日好起来,如今帝国危机,正是需要他力挽狂澜的时候啊!

当然,这段时间,好消息还是有一些。只不过这些好消息,比起失利,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首先,是巴蜀、陇西的精兵已经调配完毕,永丰仓的粮食也已经配给完毕,赵郡王李孝恭已经可以准备出兵河东,这一次,赵郡王将地点选择在了龙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于,蒲坂的隋军非常多,虎视眈眈,而且,从哪里渡河,唐军将会非常的困难。相比之下,龙门反而显得容易了许多,哪里比较容易渡河,而更重要的是,哪里的隋军显得较少,所以,经过商议之后,唐军的渡河地点选择在了龙门。

至于时间,李建成认为还需要等待,等待突厥人进攻河东。

其次,在河东一役中被擒获的唐军将领,居然全部逃了回来,虽然李渊不明白杨浩到底在想什么,可是这些将领,对于大唐非常的重要。

当然,在这一刻,裴寂知道了杨浩的目的。

正当他与李渊细聊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匆匆而来,向李渊报告了一个消息。

虽然李渊如今已经将大事交给了李建成,可是李建成一旦有大事,还是会向父皇禀告,一来,是希望能够得到父皇的帮助,二来,也是让李渊觉得,他虽然已经掌握了权利,可是还是非常的孝顺,只是“代理”,而不是想要代替皇帝。这一点,是裴寂给他的建议,毕竟,李渊还是大唐的皇帝。

当年,大隋杨勇做太子的时候,百官在节日恭贺,杨勇居然大张旗鼓,以君自居,让隋文帝杨坚非常的愤怒。前车之鉴,不得不防,更何况大唐还有一个军功不凡的秦王李世民?

“父皇。”李建成显然有些犹豫。

“哦?”李渊的心情似乎因为裴寂的到来有些开心,见李建成一副欲言又止的摸样,不由问道:“建成,难道有什么大事?”声音微微的颤抖。

“父皇,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可是儿臣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李建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低声道:“父皇,据消息称,隋帝派人进入了长安!”

“杨浩?他要做什么?”李渊一愣。

“派人送礼!”李建成的声音很是郁郁,从河东被杨浩放回的将领之中,有不少人都是当初太原首义的功臣,诸如唐俭、殷开山等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隋帝此次派人送礼,居然给所有从河东放回的将领都送了,这才是让李建成郁郁的原因。

如果,隋帝只是送了一两个人,那么或许那几个人有所勾结,可是居然全部都送了!虽然隋帝做的很是隐蔽,可是还是被城中的探子发现。

很显然,隋帝是要掩饰什么。说这些人全部背叛了大唐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究竟有那些人背叛,却无法查证,因为,这些将领基本都接受了隋帝的礼物!

辉煌之章 第四十三章 暗涌(三十五)

高平。

隋军在最初的试探之后,平静了两天,之后屡屡派兵侵扰高平县,可是每次都是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战局是郭孝恪所乐意看到的。

论武艺,郭孝恪虽然不如秦叔宝、罗士信等人,可是他的脑子非常的聪明。当初李密曾经盛赞过他,说:昔日听说颍川多英杰,果不其然。那时,郭孝恪还很年轻,就能得到李密的盛赞,从某个程度上来说,证明了郭孝恪的确是个人才。

而今天,似乎为了证明李密话语的正确性,郭孝恪在得到隋军大军压境的消息之后,当即作出了部署。

两军在高平城正北方向数里外列队,从丹河吹来的东风,带着湿润的气息,缓缓的从天空划过,旗帜飞扬,一个大大的“杨”字,在半空中漂浮。

郭孝恪明白,这一次是隋帝亲自出征。数日以来,隋军连接遭遇了失败,攻打高平城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想必今日,是他等不及了吧!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一举击败隋军,为将军添光吧!

辰时末,太阳已经将毒辣的阳光射了下来。而就在此刻,隋唐两军已经是做好了准备。

一声令下,杨浩让秦叔宝带着三千劲卒首先发动了攻击,郭孝恪也毫不示弱,派出唐军与敌人交锋。

在这场试探里,双方拼了个旗鼓相当,不过在郭孝恪看来,隋军却是处在劣势,要知道,他派出的,仅仅是一千五百人。郭孝恪之所以派出比隋军还要少的部队,就是因为想要麻痹敌军。只不过,在他的意料之外的是,隋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两个打一个才能勉强的战平。

既然隋军如此的不堪,那么就全军出击。命令下达了下去,站在山包之上的掌旗手迅速的挥动着旗帜,让唐军全力的进攻。

为了一举击溃隋军,郭孝恪将唐军的精锐尽数的放置在了中军,因此两翼显得稍微有些薄弱。不过,郭孝恪并不担心,因为在得到隋军出击的消息的时候,郭孝恪已经派人通知黄君汉,让他带兵准备攻击隋军的侧翼。

正是因为如此,郭孝恪才放弃了守城的优势,转而与隋军在野外决战,想要一劳永逸的击退这股隋军。

因为数日以来,唐军一直取得胜利的缘故,所以唐军的士气非常的高昂,战斗力非常强悍,尤其是郭孝恪亲自率领的精兵,不断的冲击着隋军的防线,在唐军的冲击之下,隋军的阵容出现了一丝混乱。

但是,中军的隋军显然也是精锐,虽然处于劣势,可是并未溃败。而且,杨浩不断的添加兵力,在杨叙的奋力冲杀下,局势一度的好转。

战场上,已经是血流成河,两军的伤亡至少在两千人以上,可是谁都不肯退出。

郭孝恪不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