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朱由检传奇 >

第4章

朱由检传奇-第4章

小说: 朱由检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4年4月初,阿里道路己开通,部分车辆已运行,教导队训练已结束,要求所属人员一律上山到所在单位报到。车辆由留守处统一安排,两辆大车拉行李,两辆旧轿车坐人,按日程安排行驶。有一天早晨5点多从红柳滩兵站出发,因山路崎岖,坡度大,很多地方轿车上不去,车上的人就下来推,待车上了坡人在坐上去,就这样反复了五、六次,大概到11点多时,我们发现同车坐的战友杨延岗同志不说话,脸已肿的很大,口罩绳都勒在肉内。立即报告了带队领导,他随即让4辆车都停下说:“这是高山缺氧引起的肺水肿,得尽快送多玛兵站吸氧治疗”。他立即让拉行李的一个车拉上杨能跑多快跑多快,不能耽误时间送多玛兵站治疗。并要求车上其他人员不准睡觉,要有精神保持正常呼吸,有不良感觉要及时报告。这段路上已经死了好几个人,叫做无人区,生死路。晚上9点多我们到后去看杨,他吸着氧气神智昏迷不清。那时多玛已经有了电话,就将杨的病情报告了分区,卫生队连夜来车接走。待我们到分区看他时,还住在卫生队,人基本清醒,没有生命危险。

1974年6月,科里同意我探亲,我非常高兴,想到很快就要与离别三年多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团聚,重返养育我多年的故乡。心中的喜悦真是难以抑制阿。经过准备我把多余的被子和衣服装了一个麻带,日用品和其它东西装了一个大提包,与通信站刘智(武威人)等几人一起坐29团拉运物资的车到大河沿火车站,当时就买上回家的车票,没有座位我们几个就把麻带放在车厢过道坐着,回家的心情是非常兴奋的。那时公交车不多,早晨6点多在河西堡下火车后,等了半天坐了一个去永昌的车,还没有赶上到朱王堡的公交车,只好住在永昌县委招待所。吃晚饭时各买了个馍和菜,几年了没有吃过豆面馒头,尝尝新鲜也说明吃上了家乡的饭菜。在阿里临出发时我电报告诉了家里,到家时母亲就坐在大门口等着,可见母盼儿的心情。在家时正是农业社收小麦的季节,母亲不但每天参加生产队地劳动,而且还想方设法让我吃好。她性格温柔善良,常以慈悲为怀,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是我们儿女的靠山与幸福。9月中旬返队时,父亲送我到武威车站,乌鲁木齐是我第一次去,下车后在别人的引导下住进了新疆军区第二招待所,该所还住着探亲归队的刘卫中、王子权等几个同志,我心里就踏实了,这样一路上就有伴了。在他们的关照下,我们一同乘车回到了阿里。

1974年10月,分区接到总参谋部电报,“据西藏军区报告,近期有一大股**分裂分子暴动,将去尼泊尔和印度方向。命令你部立即派员守住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几个山口,然后由西藏军区扎东骑兵五团从藏南向藏北方向剿匪。”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分区接到命令就召开了剿匪会议,决定在普兰边防站设指挥部,由分区陈副政委任总指挥,指挥协调守防分队完成任务。从独立连抽调了一个分队前往尼泊尔方向的山口守防,并配机要电台,科里派参谋兰志刚同志、译电员李永蛟同志配属该分队执行此任务,其它任务由普兰边防站和霍尔中队担任。10月中旬我探亲归队没几天,科里就派我给兰志刚他们配备密码文件,到普兰后,指挥部给我派了一名战士和一个老乡,骑着当地雇的马(我第一次骑马),在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悬岸,一边是高山,一条崎岖的小路上,有些地方骑马过不去,只好人牵着马过去后在骑上,人在马背上,心里非常害怕,如果马失蹄连人带马就没命了。这个分队就守在普兰县斜尔瓦村,村边上就是一条大河,河上当地村民自搭着一个木桥,过桥就是尼泊尔国土,一条通往尼泊尔的山路。我们当兵的人是不能过这座桥的,过桥被发现就是侵占别国国土,就要引起外交纠纷。该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垒的,执行任务的人员除潜伏的外,其它都住在村里,机要人员住的是一间二层小房,我到后,没有被褥三个人就穿着大衣睡下,已是十分拥挤了,就这样坚持了三四天。分区指示,设伏分队佛晓撤回普兰县科伽村待命。在零晨三点多钟,收到一份2000多字的特急电报,我和兰志刚同志立即翻译,内容主要是通报剿匪情况。我方在普兰通往印度的一个山口抓住一名**暴乱头目,缴获一支步枪,22匹骡子8匹马。据这人说,他们的头目及十多个人,在我方还没到山口前二小时就过去了,他是因为赶着这些骡马掉队后才被抓住的。其余土匪得知他们的头头已去印度,我方山口又守的严,就自行解散了。所以分队人员徒步撤到科伽就是待命,等待上级关于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11月中旬,边防形势稳定,就将所属剿匪分队撤回,几辆车陈副政委亲自安排驾驶室座位,我们考虑一人带密码文件坐驾驶室,陈副政委就是不同意,还说“我们特殊”,我当时就说“我们不特殊,是党的密码特殊”。后来我们还是坐在大卡车上面回分区的,第二天科长问我们,陈副政委说为坐车你们说他了,我说“他说我们特殊,我就说我们不特殊是党的密码特殊”。然后科长笑了一下说“分区最近讨论你的提拔问题,他是常委不知有没影响”,我就乘机给科长说,“我也是为党的密码着想的”。所以那段时间工作特别小心,不能让分区领导再抓住辫子。

11月底分区政治部发了一份提干文件,其中就有我,被定为阿里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见习参谋(正排23级)。

1974年12月29日,科里派我到日土县中队机要组工作,因为刚提干,加之日土县气候好,海拔在3000多米,我打起行李随车到日土兵站,兵站距县还有9公里,没车来接我只好在兵站住了两天,31日县中队派了一名战士骑马把我接去。第二天就是1975年元旦,县上条件和环境都很差,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没有一点节日气氛,人们好像习惯了似得。晚饭中队会餐,既没有餐厅,又没有餐桌,各班就把做好的饭菜端到班里吃,我们机要组的就和炊事班一起吃,他们对我们机要人员既尊重又客气。其中一个菜是整炖雪鸡,他们就让我们多吃些。尔后炊事班长把我叫出来说:“锅里有雪鸡汤,杨参谋你喝不喝”,我说“喝”,他就领我到伙房给我打了一碗,剩的就不多了,这就是在一个县城过的元旦。

【文】日土县是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那时阿里地区行署还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辖,地方和部队的物资供应都从这条路上运输,地里位置很重要,所以新疆军区在兵站旁边设了一个团级情报站,属阿里军分区管理。我们的工作就是完成武装部、情报站和县中队的密码通报。当时武装部和情报站都没有车,译出情报站的报我们只能汇报中队后,他们派一名战士和两匹马,我们去一人骑马往情报站送电报,路经一片广阔的草原,有时就在草原上比赛,感到很威风,心情也十分地暇意。

【人】1975年春节,中队没什么蔬菜和食品过年,就派全队射击第一的战士徐忠同志和另一名战士骑马上山打雪鸡,过年时会餐。据他们讲,天不明时他们就到有雪鸡的山上,待太阳出时雪鸡就出来找食吃,如第一枪打不准它们也飞的不远,很容易发现目标接着继续打,下午回队他们打了8只雪鸡。

【书】1975年3月,电台台长马西林同志因坐骨神经严重,中队卫生员给他扎针治疗,由于干针长期没用,加之条件差消毒不严,感染成急性败血病,发现时已经晚了,经抢救无效死在县中队。中队只有一名副队长,和我是同年兵,在没有其他干部的情况下,我们都很胆怯,向遗体告别时,我们三个干部都不敢进去,这时战士们都看着我们,不能给战士们留下不良影响,我们三人相互点了一下头,副队长在前,我在中,杨再如在后带领中队战士向马西林同志的遗体告别。在抢救他的时候,没有血液,只好给他输了许多人造血浆,造成人死后变型。

【屋】日土县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农民耕地和草原,大河小渠到处都有,长年流水,气候优美,五六月份一片绿色和各式各样的花草,引人注目,杨再如回科后,我除工作、学习外,和新任台长、报务员到大河里炸鱼,小河里抓鱼。有一次一炮就炸了一架子车,中队吃不完就带到科里。草原上有些水渠只有二三十公分宽,三四十公分深,有时我们就爬在草地上,用手在水渠里抓小鱼,一次就可抓三四条。班公湖是从日土流向印度的,湖泊的一半是在我国境内,一半是在印度境内,它的特点是,在我国境内的水是淡水,在印度境内的水是咸水。天鹅、鸭子等飞禽都在班公湖我国这边,闲暇之时我们就背着枪到班公湖捡鹅、鸭蛋,有时可捡六七斤,供中队生活。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月初,科里又调我回分区工作。

1976年元旦,分区派了几个工作组到附近的斯翻古尔、且坎、扎西岗边防站,一是慰问边防干战,二是检查指导边防工作。组织科长带我和宣传科一名老干事去了扎西岗,这天正是元旦,晚上他就组织边防站的人员收听元旦社论,播放的是毛主席主席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一文,听完后他就组织我们和他一起抄录,便于边防站学习。

1月8日早晨我们发现科长没有起床,就到他房间问他是否病了,他说“没有,我是听到周总理去世的休息,心里难受啊”。原因是62年中印自卫还击战时,他在空喀边防站负责机要工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有一天印军已越过边境线接近我空喀边防站并鸣枪,我方连队干部正组织人员与印军对峙,此时情况十分紧急,他立即汇报到总参谋部,总参通过外交部和印方进行严正交涉。在此期间电报来往穿梭,他七天七夜没有休息,为我国外交战线的同志通过外交途径妥善处理这些边境事件赢得了充分时间。被军委授于“空喀山口英雄”。63年国庆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周总理问“空喀山口的英雄来没有”,朱寿山就答“来了”,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你为我们外交战线的同志争取了时间,赢得了胜利”。从此,他就在新疆军区机要战线上有了理想的影响,陆续青云直上,登上了科长等职。

1976年2月底,乌鲁木齐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其中要办一期机要训练队,我们科分名额两名,科里就让我和陈勇家同志参加。我们感到很幸运,既可以到省城学习,又能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能力。那次一同去参加学习的还有措勤武装部部长、革吉和日土武装部副政委,狮泉河至叶城的路还没开通,也没其它交通工具,为了我们按时报到学习,分区就派了一辆崭新的东风大车,搭着篷布,车上装着上交的旧被褥,两名有驾驶经验的司机拉上我们五人连夜赶往叶城,到叶城后留守处又派了一辆面包将我们送往和田坐飞机去乌鲁木齐。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

3月1日,军政干部学校开学,该学校座落在乌鲁木齐南郊,是原新疆军区步兵学校改编的,以军事、政治、通信为主的培养人才学校。机要训练队第一次举办,设施简陋,条件差,生活上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