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小郎中 >

第443章

大唐小郎中-第443章

小说: 大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件事,场中众人都不敢乱说话,都默默吃着菜,跟着李世民的话喝着酒。

李世民很快从混乱和震惊中恢复了过来,又谈笑风生喝酒吃菜。左少阳暗自佩服,遇到这等大事还能如此镇定,这需要何等的气魄才能实行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世民对左少阳道:“左神医,朕今日宴请你,一则为了庆贺太上皇病体康复,二则,太子身体欠安,特别是一条腿,有些瘸,听说神医在接骨方面有独特的办法,所以想请神医给看看,能否治好。这第三嘛,便是朕的皇后,她……”

刚说到这,长孙皇后突然低声唤了句:“皇上……”随即捂着胸口,弯下腰,急促地喘息着,而且呼气多吸气少,气息急促,很快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几个皇子公主都慌了,围拢过来,罗公公急声叫道:“太医!随伺太医何在!”

后堂急匆匆跑来一个老太医,背着一个药箱,急忙让把长孙皇后放在软榻上,取了一个小瓷瓶,倒了一枚药丸给皇后服下,然后取出金针刺穴。

左少阳和小杜铭也走拢过去观看,人家不要求,他是不会主动出手的。

一番折腾之后,皇后的呼吸依旧急促,嘴唇紫绀更加明显,两眼上翻,呼吸多进气少,喉间痰饮咔咔作响。

那太医已经额头见汗,握着金针的手都在簌簌发抖,已经救治了一顿饭工夫,皇后却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了。

晋阳公主才两三岁,已经开始懂事了,拉着左少阳的手道:“神医,你救救我母后啊。”

李渊的病不治而愈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是为了掩盖使用处女尿液入药有损皇家威严的办法,李世民瞒着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左少阳自己都不知道,只有长孙皇后和身边的贴身御医三人知道,而暗自给李渊用了左少阳的药方,用了童女尿入药,李渊的病果然稳步好转。

晋阳公主这些天时常听父亲李世民和母亲长孙皇后赞叹左少阳的医术,幼小的心灵里早就烙下了左少阳是个了不起的神医的印记,眼看着太医治不好母亲的病,母亲那痛苦万状的样子。

左少阳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发:“放心,叔叔在这,你娘没事的。”

晋阳公主小脑袋点了点。

晋阳公主的话提醒了李世民,他踢了那太医一脚,怒道:“蠢才!滚一边去!”

那太医赶紧连声答应,退到一边。

李世民望向左少阳:“神医,还是请你给皇后医治吧?”

左少阳一拱手,吩咐小杜铭将随身携带的出诊箱拿来,翻开取出一个小瓷瓶,从里面倒出米粒大小的药丸十粒,递给搂着皇后的长乐公主,给皇后服下。然后吩咐将皇后头往后仰,解开脖颈衣领,取出一粒巴豆,用针刺了几个小洞,用线穿了让皇后吞下,然后又取了出来,如此反复几次,皇后干呕几声,咳出了一大口浓痰。呼吸顿时顺畅起来。

这是左少阳当年从父亲左贵那学来的一种引痰法,今日再试,效果显著。

李世民蹲下身将长孙皇后从长乐公主怀里接了过来,柔声道:“你觉得如何?”

长孙皇后呼吸已经通畅,高高的胸脯不停起伏着:“皇上,臣妾已经……,已经没有大碍了……”

“那你先回寝宫歇息?”

“不,等酒宴散了,再……,再回去吧……”

左少阳忙拱手道:“皇上,我们师徒已经吃饱了,多谢皇上赏赐美酒佳肴,我们就此告辞了。”

李世民忙道:“神医等等,太子腿疾和皇后气疾,还赖神医医治呢!”

左少阳淡淡拱手:“外面传闻左某擅长骨科之说,纯属无稽之谈,左某只会一些小病小痛的,并不会接骨,至于皇后的气疾,左某也是在无能为力,还请皇上恕罪。——皇上,有些事情是天意,天意不可违的。告辞!”

说罢,也不管李世民是否批准他走,撩衣袍迈大步往殿外走去。小杜铭急忙在后面拎着出诊箱跟着出去了。

罗公公正要出声招呼,李世民摆摆手,望着左少阳的背影,思索着他的话,若有所思。

左少阳出了大殿,回到了藏书阁。小杜铭问:“师父,咱们要不要收拾行李回去?”

“不用,皇帝不会让我们走的,特别是今天的事情发生之后。若不出意外,他今天就会来拜访咱们。”

“皇帝?皇帝要来这?”

“是啊,这是藏书阁,他的私库,他以前经常来的,你没注意到吗,很多书都有他的眉批的。”

“这倒是。那他来做什么?求师父给太子和皇后治病吗?”

“以前是,但是,今天这件事发生之后,只怕更多了很多新内容了。”

小杜铭点点头,想了想,道:“师父,你不是最擅长接骨吗?以前在合州,我就见过你给瘸腿的人重新接骨,便行走自如了,怎么今儿个却说不会呢?”

“小子,记住了,难得糊涂!有时候装怂比强出头更好,至少可以保命!”

“徒儿不太明白师父的意思。”

“你当然不明白,以后慢慢你就懂了。”

果然不出所料,傍晚时分,皇帝李世民来了,只带了罗公公,嫔妃皇子公主一个都没带。而来来了之后,跟萧美娘一样,让左少阳陪着到了顶楼说话。

上到顶楼,李世民并没有去看风景,直接在软椅上一坐,伸手道:“你也坐吧。”

左少阳撩衣袍坐下,甚至都不谢坐,李世民似乎此刻已经没有心情去注意这些细节,凝视着左少阳,良久,才缓缓道:“下午,朕叫来了太常寺卿,询问了上午出现的白虹贯日之象预示凶吉。太常寺卿坦言说,此象主凶,皇位会有撼动。朕又想起你上午所言,特来细问,你上午临走之时,说有些事情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朕想知道是否是指太皇上的病?”

左少阳道:“有句话我不能不问,——太皇上的病,是否是用我的药方治好的?放心,我会守口如瓶。”

李世民凝视片刻,缓缓道:“是!”

左少阳点点头,一个可怕的想法终于在他心中慢慢成型。

上午出现白虹贯日和晴空霹雳之后,左少阳便在思索这件事,他原来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是他自己灵魂穿越到了唐朝,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他虽然没有将之归为神鬼之说,但是,却相信宇宙之间,冥冥之中,有很多现代科学尚无法解释的事情。

第571章 不可预知的路

比如这一次的事件!

左少阳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历史,历史学的很不错的,加上铺天盖地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小说网络文章,更让他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而大唐又是中华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页,特别是李世民,这位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历史,各种媒体介绍的太多太多了,他不想知道都没办法,很多信息会通过不同渠道往他脑袋里钻,所以,大唐的很多重要事件都知道。

他记得,李渊是在让位数年后去世的,具体时间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绝对是在贞观的中前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而他当时给李渊诊治的时候,李渊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如果不是自己,他相信李渊活不下去的。自己现在救了李渊一条性命,让李渊继续了他的生命。而后面这一段新生,却是历史上没有的。

历史上没有的道路,谁知道是什么样的路?!

李渊死里逃生的新生命选择的道路,却是重夺皇位!这件事历史上李渊没有做过,但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他,历史上的他应该就在这时候死去了。可是,他却活了下来,而后面的路是历史上没有的。

李渊后面要走的,竟然是一条夺权之路!

这个问题,左少阳在说药方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上午发生的事情,才让他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思索下去,却是非常的可怕。

……大唐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张药方,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偏离了历史的轨迹?

自己是后世穿越到唐朝来的人,又是一个医者,用自己的医术治好了很多必死之人。马列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改变历史的内在因素,是历史发展内因,帝王将相这些历史人物,只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辅助因素,是外因。

左少阳虽然医治了很多人,也救了很多人性命,但是这些人在整个大唐“人民”之中,只占了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而这些人都只是历史的过客,没有对历史的发展产生过特别重要的影响,所以,他医治救命的那些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他现在救治的是李渊,这位大唐的第一位皇帝!一位能征善战的马背皇帝!这位皇帝的性命,在历史上本来应当终止于贞观九年,可是,左少阳用绝世医术挽救了他的性命,让他得到了新生。

李渊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大唐帝国的缔造者,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大唐朝!改变这样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历史轨迹,将会发生什么,历史本身已经不能解答,因为这后面的事情,已经不是历史上出现的事情了。而是一段新的历史!

一段平行于真正历史的新历史!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左少阳的推测,就算是真的,他也不可能这么告诉李世民。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左少阳选择了装傻:“上午我说得天意不可违,是说生死有命,不可强求。”

这句话是一个循环解释,等于没有解释,李世民道:“现在只有你和朕,你尽可放心,现在你说的任何话,朕都不会追究的。”

若是四年前,左少阳听了这句话,保管热血奔流,激动不已,当当当便把心中的话竹筒倒豆子一般往外倒的,可是现在,经历了生死之间之后,他的性情已经大变,没有什么能让他热血奔流了。

左少阳拱手道:“我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医者,治病救人,尽自己所能,但如果阎王让他死,就算是神医,却也是不能逆天的。”

这还是一堆废话,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知道当时你的意思,其实是指朕不该用你的方子救治太上皇,而应该顺天意,让太上皇归天。如此这般,今天上午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左少阳瞧见李世民忧心忡忡的样子,心中一动,问道:“皇帝想必不仅仅是为了上午发生的事情吧?”

李世民身子一震,好生瞧了左少阳几眼,缓缓点头:“你很聪明,没错,中午和下午,太皇上召见了很多大臣,其中大部分是当年跟随他打天下的老臣,说了想重新登基的愿望,虽然那些老臣们大都维护朕,只有很少几个跟随他,他们向朕上书请求将皇位还给太上皇!朕不知事情如何会搞成这个样子!”

左少阳也有些傻眼了,争夺皇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会让很多人掉脑袋的。

这种事情还是少插嘴装傻的好。所以左少阳紧闭嘴巴,盯着地面,好象要找一条地缝钻进去躲起来似的。

李世民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栏杆边,凭栏远望,此刻已经是仲夏,登高凭栏,清风徐徐,酷热中平添了些许的凉意。

李世民背着身道:“左神医,上午皇太后晕倒之后你要走,朕让你给太子和皇后治病,你说了那句天意不可违的话,由此可见,你这句话还是指对太子和皇太后的病的!——你其实能够治他们的病,你不愿意治,便是因为天意,你认为你治好了他们的病,就可能违反天意,造成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朕说的没错吧?”

左少阳心头一凛,他当时的确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