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小郎中 >

第370章

大唐小郎中-第370章

小说: 大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杜淹杜大人的事情。”

左少阳道:“你去问他,如果辞官和散财这两个要求不能完全做到,就不用来跟我说什么了。因为这两个条件没得商量!若是都答应了,就请他中午再来,反正那杜淹的病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孙守行忙答应了,退了出去。

孙思邈捻着胡须点头笑道:“不为权势所动,嗯,有点感觉了。一个修道之人,要能把权贵和普通百姓没有区分地对待,那才真正到了超然物外的地步,才算得上登堂入室了。”

左少阳呵呵笑道:“说实话,我不是存心想这样对待宰相大人,而是不想浪费这宝贵的时间。一天只有这两个时辰可以修炼吐纳术的。”

“嗯,这也不错,有这种抓紧时间修炼的想法,便有了成功的希望了。好,咱们继续修炼。”

很快,两人又融入到道术吐纳功的物我两忘境界里了。

一直到晨时毕,两人这才收功,出来后院。

院门口,停着杜如晦那乘软榻,杜如晦斜靠在椅子上,腿上搭着一床薄薄的锦被,身子困顿,已经昏昏睡着了。

孙思邈眉头一皱,瞪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孙守行:“怎么搞的?为何不把杜宰相抬到屋里歇息?要在这风口上等?”

孙守行惶恐道:“说了,是杜宰相他不愿意去,说要等在这里,方显诚意……”

正说着话,杜如晦已经睁开了眼睛,瞧见他们,勉力一笑,轻咳着道:“抱歉,我竟睡着了。实在失礼。咳咳……”

“杜宰相如此,倒叫我们兄弟二人汗颜了,杜宰相请!”侧身让到一边。随从们用软榻将他抬进了后院。来到孙思邈的住处,依旧在大堂落座。

左少阳瞧着一脸病容的杜如晦,也不说话,等着他先开口。

杜如晦先是不停咳嗽,似乎想用这点时间琢磨一下该如何开口似的,终于咳嗽停止了,缓缓道:“左公子,昨晚上,我跟家叔聊了半夜,他对公子的三个条件,嗯……,都做了回复。第一个条件自首,他说了,是公子误会了,他没有指使任何人杀害牛把式,他那时候病情已经很重,说了什么不妥的话,都记不得了,只希望你能不要在意,他可以以人格担保,平生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更不要说谋害别人性命了。”

左少阳冷笑:“你相信吗?”

“我信!”杜如晦很认真地回答。

左少阳愣了一下:“他害死了你的亲兄弟,这不是害人又是什么?你还相信他?”

杜如晦露出了痛苦的表情:“这件事……,公子有所不知,其中有些隐情,不能全怪他……”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还能有什么隐情?”

“唉,涉及家丑,就不好说了,总之,这件事,大家都有责任,不能把责任全推倒他身上去。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帮他的原因。”

左少阳有些傻眼了,的确是这样,鞋子好不好看大家都知道,但是,合不合脚,便只有自己知道了。杜淹进谗言害死自己的亲侄儿,如果没有理由,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这个理由,杜如晦不肯说,就没人知道,刚才杜如晦只说了其中有隐情,大家都有责任,不能只怪杜淹,那应该是真的,如果全部都是杜淹的错,杜如晦乃当朝宰相,应该不会帮他这么说话的。

左少阳道:“好,你们的家事我可以不问,甚至甄权他们之间的恩怨也可以不理,但是,牛把式的死又是怎么回事?他能解释吗?”

“这件事,他说了,大理寺正在查,如果查出是他指使杀的人,不用自首,他立即自尽以谢天下。”

左少阳又是一愣,笑道:“他如此胸有成竹,想必是已经做好了万全之策了,攻守同盟,毁灭罪证,都能做到,大理寺还能查出什么来?哼!好,这件事我说了,可以等大理寺的结果,再来跟他理论。”

杜如晦稍稍舒了口气,道:“关于辞官这件事,家叔说没有任何问题。他年岁已高,其实早就不想干了,只是皇上一直不让他隐退,既然现在于治病有碍,那是坚决要辞职的。昨夜得知此事之后,已经立即写了一份辞职奏折,上报皇上了。只等皇上恩准,便辞官为民,在家静心养病了。”

左少阳哑然失笑:“这杜淹当真会踢球,把球踢给皇上,他明明知道他是朝廷重臣,皇上绝对不会轻易让他退隐的,特别是皇上刚刚登基没两年,更需要这帮老臣辅佐,如何能轻易准许他辞官呢?绝!真是绝了!哈哈哈”

杜如晦等他笑完,才轻咳着慢慢说道:“左公子,家叔身居高位,的确不是说辞职就能辞职的,得皇上准许才行,就好比是我,我的病早就很严重了,我几次跟皇上请辞,但皇上都没有答应,甚至孙老神医他们几个都三番五次给皇上进言,说我这病只能在家静养,再不能操劳,可是皇上却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将我留下。为了请辞之事,我甚至在家静卧数月不朝,皇上几次亲来探望,却还是执意不肯让我辞官。这件事你可以问令师兄,便可知我没有说谎。”

孙思邈在一旁频频点头:“杜宰相是没有说谎,这件事我可以作证,他的确请辞了好几次,甚至不上朝在家静养,只是皇上一直不肯恩准他辞官。”

左少阳冷笑道:“我不管皇上是否准许,他以后再不理朝政就行了,几个月算什么?几年十几年,后半生就窝家里了,手脚是自己的,我就不信皇上会帮着他的手脚让他去当官?”

“这个没问题。”杜如晦道,“家叔已经说了,他这一次既然辞官了,就再不理朝政,一心只在家中养病,颐养天年便了。左公子可以从旁监督的。”

左少阳想不到他答应如此干脆,不觉愣了一下,道:“那散财呢?”

“这个就更没问题了!”杜如晦道,“家叔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他的几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能养活他们自己了,这些钱财他原本就打算将来捐出来做善事的,也不给子女们。既然左公子要求他将家财捐给朝廷,用来赈济灾民,当真宅心仁厚,他断没有不同意之理,所以没有什么问题。”

左少阳又是一愣,想不到杜淹竟然愿意把全部家财的九成五交给自己用来赈灾济民。一时搞不懂他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了,望向孙思邈。

孙思邈也很意外,他原以为杜淹绝对不会同意这几个条件的,没想到竟然答应了。瞧着左少阳,微笑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能理解。

杜如晦道:“只是,家叔有个疑问,想请教左公子,若有失礼,还请谅解。”

左少阳冷笑道:“我就知道他不会轻易把钱财交出来的,说罢,还又想玩什么花样。”

“不是的。”杜如晦很认真地说道,“家叔只是想知道,左公子如何管理这笔钱?如何赈灾济民?”

左少阳愣了一下,他到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便道:“这个嘛,反正是交给朝廷,看朝廷如何用度便是,反正我是不会贪墨他这些钱财的。”

“这个自然,不过,这到底不是一笔小数,若真能用到赈灾济民方面,家叔便是荡尽家产,也是毫不犹豫的。只是,如果把钱财这么交给朝廷,说句实在话,现在朝廷宵小实在太多,只怕这些钱十成能有一成用到百姓手里便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这笔钱如果不能好生管理,白白便宜了那帮子贪官污吏。还请公子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便可将钱财移交给公子。”

左少阳冷笑:“万全之策?我要是想不出来这万全之策,又或者我的办法他始终认为不是万全之策,岂不是找了个借口不散财了?”

“家叔应该不是这等找借口推诿之人,这个我可以担保。只要公子想出一个办法,能让我觉得合适,我便可以说服家叔认可公子的办法。”

“这个……,我还没好好想。反正肯定有办法就是。——他到底有多少家产?能拿来多少给我赈灾?还需要如此郑重?”

一旁的孙思邈点点头,心想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杜淹将大部分钱财转移了,只留一小部分,那这散财也就是面子上的事情了。起不到打击他经济基础的真正作用。

第482章 钱生钱

杜如晦道:“家叔为官清贫,可谓两袖清风,家财并不算多……”

一听这话,左少阳又笑了,果不其然,这杜淹想来一招舍小保大。本想讥讽两句,可再听后面的话,顿时又傻了,就听杜如晦接着说道:“但是我杜家祖产殷实,不敢说富可敌国,却也是家财万贯的。昨夜清点,已经列出清单,请公子过目。”说罢,杜如晦从怀里摸出几张纸,递给了左少阳。

左少阳接过快速翻了一眼,惊得是目瞪口呆。

清单上写的财产一大串,拣主要的看,良田就有一万二千亩;祖宅三栋(含家具陈设);现银四万余贯;绫罗绸缎价值数千匹;奴仆一百三十二人;店铺六十间。另有各种珍宝首饰古玩六大箱,历代名人字画百余卷,如此等等,各种财物,玲琅满目。

左少阳咋舌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粗略算了一下,总共的价值不少于三十万贯!”

三十万贯,那可是价值十五亿人民币呀!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真难想象他还能留下多少钱给自己?

杜如晦道:“这是家叔全部家产了,家叔说,九成五也不好计算,那祖宅是祖宗留下的,有些仆从是多年的老奴了,只要能留给他那祖宅,再留下几个老奴照顾他。其余的都不要了,全部给公子拿去救济百姓。反正他退隐之后,他这样的官,是可以拿全额俸禄的,靠着俸禄,也能维持生计了。”

杜淹是三品官,贞观年间,三品官每年的俸禄钱、俸料钱、职田租收、仆役的补贴等各种收入加起来折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一百万元,自然是够用的了。

左少阳道:“这么多财产,全部交出来赈灾济民?他乐意吗?”

“家叔愿意。”

左少阳瞧向孙思邈,孙思邈乃世外高人,本来就是视钱财如粪土的,皇上给他无数金银财宝,他都拿去买药方了,所以杜淹把全部家财拿出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处,只是,数额如此巨大的钱财,他跟杜淹打交道多年,对他的家财多少还是有些感受的,从他的印象里,这些应该是杜淹的全部家财了。杜淹能把全部家财毫不犹豫都拿出来济民赈灾,这还当真让孙思邈有些意外。

左少阳手里掂了掂那份清单,对孙思邈道:“师兄,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孙思邈笑道:“如果是真心拿出如此巨资,对需要赈灾救济的黎民百姓倒是一件好事。就怕他嘴上说一套,暗地里做一套。”

杜如晦拱手道:“两位不必担心,杜某愿意作保,如果家叔言而无信,杜某愿意自尽于两位面前!”

左少阳笑道:“杜宰相,他不就是你一个叔叔嘛,而且不管是什么原因,他还害死过你的亲哥哥,你就是以德报怨,也不用拿自己的性命给他作保啊!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当心把你卖了,你可哭都没地方哭去!”

杜如晦惨然一笑:“那也是我欠家叔他的,还他就是!”

“欠他的?什么意思?”

“唉,如果这件事说出来,能帮你了解我叔叔,帮他治好这病,也就顾不得家丑了!”杜如晦轻轻咳嗽了几声,道:“隋末战乱,王世充自立为郑国皇帝,我叔叔当时是王世充的吏部尚书,我哥哥和弟弟准备在洛阳起事,事情让我叔叔知道了,劝阻我两个兄弟不要造反,两个兄弟不听,还扣留叔母、堂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