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小郎中 >

第256章

大唐小郎中-第256章

小说: 大唐小郎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员外安排左少阳坐了上席,一家人分坐相陪。除了田家人之外,另有一个年轻人坐在下首,满脸堆笑。

田少爷介绍道:“左兄,这位是我的好友,姓伍,单名一个舒字。家里也是开药行的,他们‘伍氏药行’在隆州不亚于你们合州的恒昌药行,也是很有名的。”

左少阳拱手道:“幸会幸会!”

伍舒也急忙躬身施礼,而且执礼甚恭。

酒宴上,田家一番感谢之后,开始不停给左少阳敬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伍舒拱手陪笑问道:“左兄医术高明,我田兄这手,诸多医家都说没得治,左兄却剖开手臂,接通经络,让手臂完整如初,如此高明医术,当真是世间罕见啊。十分令人敬佩,为此,愚弟敬左兄一杯!”

左少阳谦虚了几句,干了一杯酒。

伍舒又道:“小弟闲暇也看些医书,诸多不明之处,今日得见高贤,还想请教一二,不知左兄肯否赐教?”

“言重了,切磋交流,却也无妨嘛。”左少阳也学着拽文道。

“太好了。”伍舒搓了搓手,陪笑问道:“《内经素问》有云:‘五脏六腑令人咳,非独肺也’。请问左兄,此言和解?”

左少阳见他问得诚恳,便笑了:“这个容易,这句话说的是咳嗽与肺和五脏六腑的关系,——治疗咳嗽,不仅要治肺,而且要同时考虑五脏六腑的影响,因为咳嗽有外感、内伤的不同,肺和五脏六腑在导致咳嗽上也有本、标的区别。外感之咳,其来在肺,必由肺及它脏,肺为本,它脏为标。但是内伤之咳,先伤它脏,必由它脏及肺,这时候它脏为本,肺为标。所以论治的时候,要辨明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标本关系。外邪犯肺,肺失清肃的咳嗽,要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而五脏六腑之邪传肺导致的咳嗽,则分脏论治。肝火犯肺之咳,要清肝泻火;肾阳虚衰、水饮内停之咳,要温阳散寒、化气行水。”

一席话,说得伍舒点头如鸡啄米一般,脸有喜色,又道:“《神农本草经》对菊花用途是如何说的,愚弟记不清了,左兄能否提示一二?”

左少阳淡淡一笑:“《神农本草经》上说的菊花的用途,是‘头眩胀痛、目欲脱、泪出、恶风湿痹、皮肤死肌、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其实,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的病,但香则无不辛燥,只有菊花得天地秋金清肃之气而不甚燥烈,所以用于头目风火的疾病最适合。”

伍舒更是喜上眉梢,连声赞叹,田少爷也是有些得意的神情,左少阳见他们这神色,有些搞不清楚为了什么。

伍舒又拱手道:“《伤寒论》有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请教左兄,这句话如何理解?”

左少阳笑道:“原来伍兄是考校小弟来了?”

伍舒忙起身拱手:“不敢不敢,小弟存心讨教。”

“是吗?嘿嘿”左少阳慢条斯理道,“这句话是关于少阴阳虚兼表的证治。少阴虚寒证本来是不应该发热的,可是偏偏发热了,所以叫‘反发热’。而发热一般应该是太阳表证,太阳病其脉当浮,可是现在这病却脉不浮而沉,沉脉主里,为少阴里虚,脉症合参,这个证是输少阴阳虚兼太阳表寒证,也就是太阳与少阴两感证。太阳和少阴两经兼病,也就说我们说的表里同病。治疗上,要看表里证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是先表后里还是先里后表,又或者表里同治。代表方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剂的应用也说吗?”

“当然,能指点一下更好。”伍舒脸上又是敬佩又是欢喜。

左少阳便道:“麻黄细辛附子汤是麻黄解表散寒,附子温里助阳,配细辛通彻表里,既可以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以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补散兼施,既可使外感寒邪从表散,又能固护真阳,使里寒为之散逐,所以本方能助阳解表。这方用于阴虚表寒之证,并既可祛痰利水而治咳逆上气,又能温经散寒而除风湿痹痛。——我的回答,伍兄还能满意吗?”

伍舒和田少爷一家都齐声鼓掌,伍舒一挑大拇指:“左兄不禁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对药理医书也是如此精通,论断精妙绝伦,堪称‘儒医’也!来来,小弟恭敬左兄一杯!小弟先干为敬。”端起酒来一饮而尽。

左少阳也喝干了杯中酒,微笑道:“伍兄问得如此之细,又是十分用心倾听,看样子,不像是单纯的讨教吧?”

伍舒嘿嘿笑道:“左兄聪明,一眼就看穿了愚弟的良苦用心。在解惑之前,愚弟有个问题想先问左兄,不知可否?”

“但说无妨!”左少阳道。

“呃……”伍舒瞧了一眼田少爷,见田少爷微微点头,伍舒这才一脸烂笑,斟字酌句问道:“左兄如此高明医术,又精通医理,对医术典籍烂熟于胸,不知左兄是否参加了医举考试?”

左少阳奇道:“咱们大唐,医学也有科举考试?”

“有啊。——左兄竟然不知?”伍舒又是惊讶,又有几分紧张。

“是啊,那考什么?”

“《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另外还有些杂经方义”

这些都是医学经典,左少阳早就烂熟于心,又问道:“参加医术科举,考上之后将来做什么?”

“当官啊!”伍舒对左少阳这个问题觉得很是有些奇怪。

“能当什么官?”

“最高可以直接授予八品医官!甚至可以进皇宫当太医!然后慢慢往上升。”

左少阳顿时没了兴趣,摇头道:“算了,我学医不是为了当官,我也不想当官,也当不了官,当然,也当不好官。还是悬壶济世逍遥自在的好。”

第337章 捉笔替考

伍舒顿时松了一大口气,冲着田少爷点头哈腰道:“人各有志,左兄志在四方,我等醉心仕途,与左兄相比,令人汗颜啊。”

左少阳笑道:“客气了。我只是生性不是当官的料,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也懒得去费那个劲,”左少阳连喝几大杯,已经有些上头了,问道:“你刚才问我那些问题,是医术科举的试题吗?”

伍舒惊喜道:“左兄当真聪明之至!适才愚弟请教的三个问题,便分别是去年医举考试《素问》、《本草》和《伤寒论》的试题之一。左兄天纵聪明,不禁对答如流,而且小弟以为,左兄最后一题的论断,比原题答案更精辟独到,以左兄之才,若参加医举,肯定是……”

“咳咳!”田少爷轻咳了几声。

伍舒立即会意,笑道:“可惜左兄无意仕途,只愿笑傲山林,游戏风尘,悬壶济世,高远之志,令人赞叹啊。”

左少阳笑了,听这小子说了一大堆奉承话,把自己的医术夸得是天上有地下无,又生怕自己参加医举似的,也不知道搞什么名堂,不过,他知道,这小子肯定有什么事要求自己。

果然,酒饱饭足之后,田少爷和伍舒邀请左少阳到书房品茶叙话。

进到书房田少爷关上房门,对左少阳拱手道:“左郎中,伍兄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左郎中鼎力相助为谢啊。”

左少阳端着茶品了一口,望向伍舒。

伍舒拿出一个包裹,沉甸甸的,放在左少阳身边的茶几上,解开,里面竟然是五大串的铜钱,跟盘蛇一般绕成一堆。

左少阳疑惑地瞧着伍舒。

伍舒和田少爷互视了一眼,嘿嘿一笑,低声对左少阳道:“在下知道,左郎中是个心直口快侠肝义胆的人,在下就不拐弯抹角,直说了吧。——既然左兄无意科举,在下想请左郎中替在下参加五日后在州里举行的医举州试,这五贯钱,是捉笔之资,还请左郎中鼎力相助为谢。事成之后,另酬谢五贯。”

这小子果然有求于己,想不到竟然是让自己捉笔代考。左少阳笑了:“你家是隆州有名的药行,你自己也是学医的,为何不自己考?”

伍舒讪讪道:“实不相瞒,我学医,那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没学到什么。我自己考,铁定过不了的。”

“这都是州试了,县试你不是通过了吗?”

“嘿嘿,那也是请人考的,不过上次请的人,医术太差,差点没通过,县试已经如此,州试及第名额有限,我们隆州这样的中州,只有两个贡生的名额,非县试数十人过者能比,所以他不肯再帮忙,说帮了也过不了。我们只好另请高明,前些日子来探望田兄,得知已经得到左郎中的医治,伤势已经大好,十分惊叹,都觉得你的医术如此高明,帮我代考,一定能行。”

左少阳摇头道:“很抱歉,我不能替你代考。”

“为什么?”二人齐问。

“你既然医术不佳,如果我替你代考,将来当了医官,只怕会庸医害人,岂不是我的罪过?”

伍舒乃是纨绔子弟,本来就不学无术,所以并不感到难堪,笑道:“这一点你尽可放心,我家有的是钱,不需要靠我看病挣钱的。我考科举只是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不可能打肿脸充胖子去给人看病,害了别人不说,还把自己给拖累了,何苦来。再说了,医科取士,绝大多数人是当不了官的。”

“为什么?”

“因为医举及第之后,只能当医官,不能当别的官的,而当医官,也只是在殿中省尚药局、太常寺太医署和太子东宫药藏局担任医官和医师,这些职位数量有限,每年医举及第者远远超过缺额,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被授予散官,能授予散官便是我最大的愿望,就算有了缺又轮到我了,我也会让我爹想法设法推掉不去当的。”

左少阳心中暗笑,这人倒也有自知之明,若是如此,倒也不会庸医害人。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就算你只是博取功名,决意今生不从医,我还是不能帮你代考。”

“这又为何?怕不是嫌钱少?你要多少,说个价,我回去跟我爹商量。”

“不是钱的问题,替考总共出价十贯(相当于人民币五万元),只是参加州试,在我看来,已经算是高价了。不过,我听说代人考试一旦查出来,要蹲大狱甚至砍头的,我还不想为了十贯钱就拿脑袋开玩笑。”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对舞弊的处罚远比唐宋严厉,清代入关初期便曾发生的丁酉舞弊案,十六名主考全部斩立决,数百名举人在满兵夹带下重考,不过关的数十人全部处死,一部分被贬徙边疆,这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大也是处罚最严厉的科场舞弊案。

当然,一般认为这是新入关的满清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进行严刑震慑的需要,是为了巩固满清刚夺取的政权,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对科场舞弊处罚严厉,却是科举大部分时期的普遍做法。比如宋朝,对行贿代人替考舞弊双方,按盗窃论处,同时刺配充军,宋朝科举也实行保甲制度,对于同保知情不报者,永远剥夺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明朝则对同保知情人也要连带入狱,著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就是因为赴京会试,因他人舞弊案受牵连入狱。

这些左少阳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所以断然拒绝。

不料伍舒和田少爷一听他这话,哈哈大笑起来,田少爷道:“左郎中,你是听谁说的,为人替考要下狱掉脑袋?”

左少阳道:“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伍舒道,“依大唐律令,科场替考舞弊者,仅替考双方永不得应举,别无其他处罚。”

左少阳惊讶道:“不会吧?”

田少爷微笑道:“此乃尽人皆知,凡应试者无人不知。左郎中尽可打听去。”

伍舒和田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