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马 >

第482章

白马-第482章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令下,曹操一人当先的抢在最前头,冲着高大的襄阳城冲杀过去。

身旁,许褚撇撇嘴,淡然道:“好。”话罢,整个人不甘示弱的紧追曹操的脚步。

“怎么都是没有退路,就他妈的拼了吧。”

曹洪摇摇头,不屑的扬起自己手中的兵刃,义无反顾的冲上前去。

曹仁冲着夏侯惇、夏侯渊惨淡的笑了笑。三个人没有多说什么,谏言是他们做臣子的本分,可既然大哥已经选择了眼前这中方式,他们就应该尊重他。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负,只有义无反顾,只有以命换命,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千士卒,眼见自己身边的首领们争先恐后的追逐而去,纷纷脱掉自己身上的负重,扬声吼道:“杀!”

……

战火烧天,在襄阳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场战斗,能够这样惨烈,他们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对方,而是自己,他们克服了种种的不可能,毅然决然的选择面对死亡,甩开自己的脚步,大踏步朝前,猛追。两方人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考验的不再是任何一种能力,反而,最为重要的将是他们的毅力,还有耐力,只有对死亡的不惧,才能使他们真正的超脱生死。

这种感觉,就连远在数里之外,正朝着襄阳城赶来的马超、沙摩柯都感受到。

“你听,厮杀声好像越来越大了。”

冯习和张南耳力极好,顺着风向,已经看到的襄阳城上,烟火飘飘,旌旗招展。

“已经打起来了,兄弟们,不能让襄阳城的弟兄们苦等,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们冲。”

马超用力的握住自己的斧子,双腿用力锤击着自己胯下的战马。

“驾!”

“驾!”

“驾!”

身旁的万余铁骑,顿时紧张了起来,纷纷扬起自己身体里最后的一丝力气,冲着前方大力的嘶吼着。

……

另一个方向。

“赵将军,恐怕……我们。”五溪蛮王看着襄阳城下攀爬的士卒,在看襄阳城上,那队伍旗帜并不鲜明的队伍,心中胆寒的退缩一步,摇摇头,生出几丝质疑道:“恐怕,我们来晚了。”

五溪蛮王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停住脚步,战事都已经打到眼下地步了,而襄阳城要是失守了,他们此行还有什么意义?

“没有。”赵云本是有些失望的一怔,随即有些小兴奋的吼道:“他们还在坚守。”

“真的?”

“你看那旗帜!旗帜,是我大汉旗帜!”

“那我们还等什么。”听赵云这么一说,五溪蛮王对着身旁族内勇士厉声吼道:“既如此,还等什么,前方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杀光他们。”

“兀傲!”

“兀傲!”

“兀傲!”

五溪南蛮人生来就是为了战斗生存的,他们从来就不怕战斗,闻听五溪蛮王的号令,纷纷欢呼雀跃的高举兵刃,跨开大步,向前冲去。

……

襄阳城上。

“酸儒,恐怕这襄阳城不保了。”尚未说完,庞统就被当面射过来的一支利箭,惊得一倒,接着道:“襄阳不保,我在这里等待朝廷大军,你跟着沙摩柯去五溪蛮那里寻救兵。”

“你说什么!”诸葛亮推开庞统,吼道:“胡说什么,除非战死,否则我是不会离开这里的。”

“他说的没错。”就连一向躲避战场的司马懿脸上都沾着血迹,淡然道:“此时,我们纵然是能抵挡一阵,恐怕也抵挡不到朝廷大军到来,我算过,从武关经过山麓,走南阳,还需要三五日的路程,我们的援军只剩下五溪蛮与益州赵云赵将军所部,而单凭他们的脚力,一时半刻,是不能期望他们到来,我看庞统说的对,先撤为上。”

“胡说什么。”诸葛亮猛地回身,推到一旁的司马懿,吼道:“你他妈的跟我说过,你在襄阳城就一日不降。”

“嗯,我确实说过。”司马懿不置可否的点头承认道:“可是在庞统说的对,你先走,去求救兵,他们这样攻城,即便城破,也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他们这五千老弱残兵,只要你搬的援军到来,我们就还有机会夺回这襄阳城,并且成功的捆住他们。”

“即便是这样,我也不走。”诸葛亮明白庞统和司马懿所说之意,望着城下被死尸压倒的诸葛玄,诸葛亮泪水便刷的流了下来。呢喃道:“叔父说过,我不能成为罪人。”

“不,这不是罪人。”

“不,这就是罪人,要求援军,你们去,我诸葛亮绝不去。”

“不行,你必须去。”司马懿断然拒绝道:“城内,我说了算。”

“可是,你也曾说过,你我在,襄阳城就一日不降的。”

诸葛亮看着表情冷淡的司马懿。

司马懿惨淡的一笑,掸掉自己身上的尘土,淡淡道:“我有说过自己要投降吗?”

一句话,让身旁的襄阳城守军身子一震,眼前这些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应对敌人啊!

“不。不。不。”诸葛亮不敢相信的摇摇头,望着眼前的敌人,不敢相信的说道。

司马懿握紧自己手中的旗帜,心中生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激动,他这个人从生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情,对所谓的“大汉”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倒是从小到大受到熏陶的都是家族利益,所以他眼里没有国,只有家。但是从他一脚跨入荆州后,这一切就开始发生了变化,眼前诸葛叔侄的表现,刘备的举动,都让他小小的内心有种异样的冲动,他只知道,自己在襄阳结交了两个朋友,诸葛亮和庞统。

虽然不知道诸葛亮与庞统是怎么看的,但是司马懿觉得自己不能让他们犯险,所以留下来的人一定是自己。

“放心,我会坚守到援军来的那一刻。”

“不,绝对不。”诸葛亮双眸直视,低语道:“襄阳城内这些寻常百姓都如此,我一人怎么能逃。”

“你!”

“三位小大人你们先别争执了,他们快上来了,我们怎么办?”

文聘来不及擦拭自己身上的伤口,推到面前的一个敌人,口口声声的大喊道。

司马懿一声怒气,不理会执拗的两人。忙转回身继续防备着城下攻城的江东兵

此时,江东兵依旧靠着他们无与伦比的毅力冲上城池,在曹操的带领下,渐渐地已经打开南门上两处死角,只要旦夕之间,就能攻克襄阳城。

“绝不能放松,绝对不能放松。”司马懿高喊道:“再撑一刻,再撑一刻,我们的援军就快到了。”

经历了这极其惨烈的战争,襄阳城上的守军已经对司马懿的话开始免疫,支撑他们的只是麻木的惯性。

“砰”的一声重击,敲在司马懿的头上,鲜血顿时流满地,司马懿身子向后一靠,嘴中还不忘高喊着:“再撑一撑。再撑一撑。”

第七十一章 归师勿掩

一声重击,敲在司马懿的头上,鲜血顿时流了满地,司马懿身子向后一靠,嘴中还不忘高喊着:“再撑一撑。再撑一撑。”

同样重伤的诸葛亮和庞统也已经战不下去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双目红肿的盯着远处,似乎都在期望奇迹能在这一刻降临,可惜,奇迹一向是非常渺茫的幻想。

襄阳城下的士兵还是快要登上城池。

纵然襄阳城的守军、百姓依旧那么顽强。

“我们退吧。”

魏延想起司马懿刚才的话,对着身旁的诸葛亮说道。

“不能退。”

三个字划破喧嚣的襄阳城,说话的正是血流不止的司马懿,他双目殷红的吼着。

“可是……司马小将军……你不是说?”

魏延推下身旁另一个即将爬上墙头的敌人,有些脱力的说道。

“不能退!”

庞统与司马懿、诸葛亮目视一眼,语气无比坚定的说道,他知道魏延在想什么,而现在不同方才,而且刚刚要退的话,或许能有小部分人杀出去,但是现在却激战正酣,只要有一个人后退,军心必将瓦解,也必将把襄阳城带进深渊地狱。

“此一时非彼时。”

诸葛亮觉得自己身上一丝力气都没有了,紧紧地靠在墙头之上,望着天空上盘旋的大雁,胸腔之中一股郁结在作祟。

“大将军,你的大军何时到?”

一声呐喊,诸葛亮把襄阳城上所有人心中大大的问号问出。

在昌黎城头,皇甫岑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危局,当时的情况与现在无异,同样是敌人大军亲临,同样是战事焦灼,同样是最后关头,但当时的大将军靠着那股君临天下的气势横扫了辽东,而今,大将军皇甫岑,你的大军在哪里?

襄阳城上,所有的百姓已经竭尽所能。

襄阳城上,所有的军士已经毫不保留。

今日一战,血染盔甲。

今日一战,流血十步。

今日一战,再无保留。

就在所有人心中希望之火渐渐落下之时,从天边,黑压压的一片铁骑踩踏着云彩,席卷而来。

那声声啾鸣,似乎在马超跃马遥望间,穿透云霄,直抵襄阳城上的每一个军民的耳中。紧接着就是阵阵轰鸣响起,万马奔腾的声音,还有无穷无尽的呐喊声,踩踏着天地间的一切,席卷而来。

就连刚刚爬到城上的曹操都不禁为之一颤,神情惶恐的望向远处那数不清的铁骑,他们正在一点一点的靠近。

曹氏宗族子弟兵们大多凭借着简易的攻城云梯,即要登上襄阳城上,就要等待着收割最后一丝抵抗之人的性命时,身后却传出来这样的声音,那是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万马咆哮声,咆哮的是死神气息。所有的士兵,不由自主的停止脚步,回头遥望。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襄阳城上所有的人停止攻击。

空荡的襄阳城外,宽阔的原野上,近万匹战马在狂奔,他们在荆楚大地上才踏出他们应有的节奏,数万匹马匹带出的烟尘,洋洋洒洒的洒落了一道,在原野上有如一阵龙卷风一般,席卷着荆楚大地。

这支救命铁骑的正前方,迎风飘扬在最前的旗帜与襄阳城那杆旗帜一样。

“汉旗,是大汉龙旗。”

不知道是谁率先的呐喊了一声,但这声音无疑给所有的襄阳人一股从未有过的激动。

短短七个字,却迅速的飘荡在整座襄阳城内,有如瘟疫一般传遍襄阳城内的每一个角落。也如一声惊雷划破天际,让所有的襄阳人血脉贲张。

大将军的大军终于来了。

就在这一刻,靠在墙头的诸葛亮眼前一黑,心中有无数的欢喜,不知该如何表达,想高举拳头,示意汉军威武,却无论如何也抬不起自己那双沾满鲜血的手。

“终于来了吗?”司马懿背对着来军,靠着城垛,嘴角凄惨的一笑,用着似乎只有自己能听得见的声音,呢喃道:“终于来了吗?终于来了吗?”

“来了。来了。”庞统双眼已经湿润,一股泪水滑落而出。这些日子的辛酸,庞统觉得值了。

“是哪股援军?”

“大将军的大军。”诸葛亮欣慰的一笑,这个时候似乎还有心调侃道:“呵呵。大将军的援军终究是比咱们要先到一步。”

……

远处,来的正是朝廷的先锋大军,也正是马超带领的一支轻骑,从出发的那刻起,他们身上就背负着朝廷上下每个的期望,当然还有襄阳人的期望,所有人都在看,所有人都在等待,所以他们不能停止他们的脚步,前方就是征途。

而从这一刻,征途就在脚下。

马超这支先锋部队本就是轻骑南下,辎重部队本就没有多少,身上的余粮甚至已经全无,如果不是大将军皇甫岑在荆楚一代的名声鼎沸,所到之处,每地百姓踊跃捐献,马超不知道自己这支三千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