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马 >

第459章

白马-第459章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力的。”

“短期内没有其他的办法?”

“要是杀了杨昂,也需要我们自己人才能参与城防,可是只要张卫回兵,我们是守不住的!”

杨松回道。

“哦!”黑李察沉思了好一刻,才开口道:“杨府下的家丁、护院、游侠够不够?”

“恐怕不够。”

“这。”

李察表情一难的看了看杨松,朝廷虽然派大军前来,却均阻阳平关,现下哪里还会有奇兵过来。而朝廷与陈仓两地皆对李察入汉中策反报的希望不大!

一时间,两人陷入僵持。

“大人。大人。”

就在两人密谈之际,从外脚步匆匆的跑进一人,口中喘着大气。

杨松眉头不悦的一动,对着门外就呵斥道:“什么事情如此慌张,没有看到我这里有客人?”

“大人。大人。不好了,不好了。”那下人此刻已经不管杨松的训斥了,大声道:“城外突然杀出一支军队,打着朝廷旗帜来了。”

“朝廷?”

杨松惊呼一声,身子发颤。

不仅杨松惊讶,李察亦是感到震惊,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出现了奇兵?

短暂的震惊过后,杨松恢复过来,对着下人挥挥手道:“你先下去,我一会就去城上布防。”等下人离开,杨松从坐榻上起身,走到李察近前,略带惊慌又有些欣喜的问道:“朝廷发兵,你竟然没有说。”

李察也是一愣,没有想到现在怎么会出现朝廷的大军,不过也没有多余的解释,随即的转回身道:“既然朝廷来军,我们正可以借助此时机,杀了杨昂,借这股汉军威慑汉中城内动向。”

“妙!”杨松贼眉鼠眼的笑道:“此计甚高,我这就去办。”

“等等,杀杨昂的事情还是我跟你一起去。”

李察紧身上前跟在杨松的身边。

杨松脚步一顿,转回身道:“不过,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如果张鲁回援,我们怎么办?”

李察笑道:“呵呵。只要拿下汉中城,阳平关必破,只要我阳平关外的数万汉兵入川,灭张鲁都是早晚的事情,这你就不用你我担忧了。”

……

阳平关。

阳平关下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关外城下不到数里,数万大军,就这么浩浩荡荡的驻扎在阳平关下。那偌大的汉旗屹立在中军大涨,寒风一过,呼呼作响。这些汉军似乎一点都不害怕阳平关上的守将突然杀出,杀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敌军在前,我们怎么办?”

张卫的副将瞧着天色,风向正顺,正是偷袭的好时机,随即有些跃跃欲试的问向张卫。

“能怎么办?”张卫轻哼两声继续道:“你说我们能怎么办!这么多敌人,看起来他们是真的要动手了。”

“他们此时距离我阳平关城下如此之近,正是我等出兵偷袭之际,将军,末将请命出战!”

“请你个头啊!”张卫回身骂了句,然后怒声道:“你没瞧见吗?关下的汉军并不是汉人传统军队,大半数都是那些羌氐胡奴,他们不善攻城,故而拿我险峻的阳平关没有办法。但是如果现在我们杀出去,就会上了他们的当,纵然我们占据天时,但羌氐人素来强悍,而且你知道什么,面前这支部队好像就是传闻中的三十六生羌,如果我们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会被对手破关而入。”

“是啊,这似乎真是三十六生羌啊!”

副将望着阳平关下那联营内传过来的羌氐胡音,深吸一口气,心有余悸的叹道。

“三十六生羌。”张卫回味着副将这话,最后缓缓的笑道:“他白马都尉倒还真看得起我张卫,竟然出动这股奇兵,听闻牛辅的陈仓就是丢在他们手中。要不是有这阳平关险,恐怕我还真抵抗不住。”

张卫虽然有些意气奋发,而且为人还有些自傲,却不是那种无才无能之人,见面前大军布阵如此整齐,心中自然警惕。

“听说,这次起兵的七月大豪帅可是个美人儿,啧啧!”

副将本是畏惧的心情一提起女人便又露出淫&笑。

“嗯。”

“大人要是能够……”

“行了,少废话吧!”张卫观察完阳平关下的局势后,转回身冲着身旁的副将道:“做好一切可能发生的准备,不到最后关头,我们绝不出战,只要挺上一阵,挺到大哥取下巴蜀之后,西凉军的大兵,自然退却。”

“诺。”

……

甸氐道。

“将军,快看。”

荒芜小道中前头部队的小校急忙跑回来,冲着赵云道。

“哦?”

赵云握紧身旁的岩石,双目直视前方。脚下的这条路,是个山路,也是半丘陵的那种道路,很窄寻常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并排的走过两人,只要脚下一个不小心,可能掉下去的就是自己。这一路行来已经摔死不少士卒了。

“子龙将军,前面的那似乎就是汉中城了。”

行了很长的路,庞德这些人终于可以看得到一片山城,如果那就是汉中城,那么所有人的辛苦很努力就没有白费。

“哦?”顺着身后庞德声音,赵云把眼神递向远处的山下,那里正有一座城池坐落在盆地之中,而且城池规模也不小,绝对不像是这一路行来所见的那些山城荒村。最主要的是城池的坚固非是寻常所想,随即叹道:“好高的城池!”

“这应该就是汉中了。”庞德点头,似乎对这一路行军的艰难有些意犹未尽,感叹道:“没想到,我们终于可以抵达汉中了,只要通过眼前这山路,汉中城就在我们脚下。”

赵云没有回应庞德的话,却是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虽然是平安的抵达汉中了,可是自己这些人,除了手中的短刃,几乎是没有什么攻城的利器,而且没有了马匹,就连最擅长的骑兵突袭都发动不了,想要利用速度去偷袭攻城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办成流民冲入城中。”

庞德回身瞧着赵云建议道。

“恐怕不行。”赵云摇摇头道:“咱们这么多人,根本就不能那么容易的杀进去,恐怕未等我们进城,他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行迹。”

“那你说,怎么办啊?”

庞德转回身问道。

都已经快到汉中城,两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取城,看来九十步退缩一步,亦是大败。

“唉!”赵云双目发光,转回身冷冷道:“不管了,我们先等到天黑再说。”

“嗖!嗖!嗖!”

“等等。”几道白烟似的火光在汉中城内升起,瞧见这白烟,庞德急忙叫住赵云,道:“你看,这不是白马义从经常用的烟雾信号吗?难道说……是,城内一定是有我们的内应!子龙将军,不能等了,我们现在必须趁势杀入!”

庞德没见过白马义从行军,但是同狄清闲聊的时候没少知道。而赵云对白马义从这信号却是再熟悉不过,随即点头吼道:“令明你说得对,这就是白马义从的信号。诸位兄弟,城内有我们的内应,大家随我冲杀啊!”

……

汉中城下。

当没有选择的时候,尤其是很多决定都拿不准、不确定的时候,赵云从来就不会去瞎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既然不能攻进去,也要给汉中造成一种大兵将近的感觉。毕竟城内有自己的内应,这城内、城外的突如其来定然会影响到汉中城防。

所以他没有多余的解释,就在所有人的瞠目结舌下对汉中城发起了最强烈的攻击。

这个方法放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最愚蠢的决定,他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可能是大军会毁之一旦,更是整个局势的变动,所幸赵云来军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没有任何抵制下,他们就杀到了城门口。

因为阳平关无忧,所以汉中城的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没有拉起,大门虽然紧闭,却有一旁小门开启。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汉中城下会突然出现汉军的身影。

即将展开一场与汉中守将杨昂的夺门之斗。

“动手吗?”

杨松刚刚登上汉中城,就转回身问向自己身旁的李察。

李察向下一望,确认攻城的确实是汉军后,点头。

谁也没有料想到,城下来将竟然会是赵云,赵云英勇,二次辽东大战之时,所有人都曾听说,所以有赵云在,李察觉得要是杀了杨昂,掌控汉中城暂时的几率将会大大提升。

“世叔。”

当看到杨松走上城来后,杨昂没有放松,反而很沉重的瞧着杨松。

“嗯。”杨松装的若无其事的盯着城下浴血奋战的两军,低声问道:“是谁的军队?”

杨昂摇摇头,自己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城池下的形势,只是看到了走在最前头的汉旗,所以他命令身旁大军抵抗,关上城门。

“敌军亲临,你竟然不知道是谁的旗号?”

杨松故作嗔怒的质问道。

杨昂一怔。

“怎么让他们杀到城下的?”

“这。”

杨昂脚步踉跄一退,神情有些木讷。

“对手杀入城下都不知道,要你何用!”杨松大喝一声:“来人啊!”

汉中城上,守军虽然是两不相帮,但是他们一向对杨松仗势欺人很不忿,所以也没人出手相助。

杨昂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杨松还会挑自己的毛病,神情本有些呆滞,随即反应过来,杨松定然是勾结了城外的大军,瞧见身旁的反应,杨昂笑着走向杨松。可是杨昂没有想到,就在他这神情转换之间,杨松身旁的李察没有犹豫,趁杨昂惊魂未定之际,从一旁猛地砍过一剑,结结实实的从他的脖子上划过。一个沙场宿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敌人的偷袭下,确实有些凄惨。

杨昂绝没有想到,眨眼之间自己就这么死了。

“诸位,杨昂怯战,玩忽职守,今已杀之,眼下朝廷已到,我们现在就降了吧?”

“这。”

身旁众人踟蹰的看着面前的两人不语。

李察冲着杨松身后的家丁、护院使了个眼色,立刻便有人上前,看住这些小校。只要一有异动,便痛下杀手。

然后李察带着人下城打开城门,把赵云的大军放进来。

即便在城下乱战的赵云也是心惊,没有想到就以为要无功而返之时,汉中城的大门已经被打开,而且开城迎接自己的竟然是李察。一千生羌兵,从来没有打过这么顺利的战役,以往,他们只要握紧自己手中的缰绳,准备好长矛就能夺下敌人的性命,突然之间让这些人换成另一幅装备,没有了战马,也不是在平原之上发起冲击,却变成攻城,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也能有这一日,所有的士兵都在为难,他们用尽浑身解数,也没有觉得能攻下汉中城。

“汉中城已降,汉中城已降。”

城上,杨松高举手中的旗帜,对着赵云喊道。

当李察出现在赵云面前的时候。

赵云无奈的自嘲了一下,回身看向庞德道:“看起来我们多此一举了。”

第五十四章 步步惊心

阆中。

阆(lang)中乃是巴蜀两地重要的缓冲战略要地,更是汉中通往巴蜀的要塞,顺利通过剑阁的张鲁军并没有急于南下绵竹,攻取成都。而是挥师前往剑阁东南处的阆中。因为益州部马相所部正在这里驻扎。

张鲁与马相是旧识,张鲁父张衡(此张衡与东汉发明家张衡不是一个人)与马相同是太平道道徒,在冀州有过一面之缘。不过两人当时的地位不同,张衡乃是大贤良师张角座下九席弟子之一,而马相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人物,甚至在张宝、张梁的门下都不曾为徒,只能算得一个记名弟子。不过因为当时两人同是巴蜀人氏,有同乡之谊,所以张衡颇为照顾马相,所以说张氏与马相有恩。而马相是一个粗人,秉性仁厚,所以对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