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马 >

第417章

白马-第417章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自古平乱皆非单纯兵事。若无全盘规划,纵然连战连胜,亦对此起彼伏的叛乱无可奈何,徒耗损国家实力,无助于时局。吾儿可有计策,斩断袁绍反叛根基?”

董卓话刚落音,李儒已经回道:“主公不必忧心,袁绍无智,易对付尔!”

“关东州郡反叛,根本原因乃是主公初入洛阳数日,便行废立之事。废立之事,虽有先帝遗诏,仍是一把双刃剑,能伤敌,亦能伤己。昔日废立,虽有助于主公迅速执掌机要,总揽朝政大权,但亦令那些重视礼节的大臣,对主公心生不满,简单以为主公凭借兵权,莽撞行事。”

“今袁绍兵进洛阳,名义是援救三公,复立少帝。”

“援救三公,这是袁绍为自己张势,借助四世三公身份,向天下宣称,朝中大臣皆不如意,进而诱导郡县那些不通朝政豪杰。郡县豪杰不知所以然,以为洛阳内外皆背叛主公,自然心生他意。墙倒众人推,一旦众人以为主公必败,谁人不愿以讨伐主公,获取封侯赏赐?”

“复立少帝,这是袁绍为自己反叛正名。今天子登基不过三四月,诸事未定,一旦袁绍攻破洛阳城,立时可将这次叛乱定性为聚义正朔,效仿齐桓晋文两立周天子。”齐桓晋文,即,齐桓公、晋文公。

“大周衰,迁京以避难,而后乃有春秋战国,天下诸侯争霸。今诸侯蜂起,心中未尝不曾奢望,大汉至此衰弱后,天下将再现春秋纷乱局面。于关东诸侯来讲,进可立天下,封侯扬名传世;退可自居一方,称公称王,效仿春秋诸侯。”

“袁绍起事之名义,复立天子为主,援救三公为辅。且三公书信不曾外传,必是桥瑁诈作。巾布不包火炭,三公书信之事,天下一时虽不信主公所言,但时日已久,狡诈之事必自泄。”

“故,主公若欲斩断袁绍根基,只需破除‘复立天子’之名义。今天子虽然年幼,然通晓宫事权术,颇知利害得失。主公只需令天子知一旦袁绍入京后局面,天子定会默许主公诛杀弘农王,不复再有后患。”

“先帝只有两子一女。弘农王被诛,天下正朔唯有今天子。袁绍‘复立少帝’计策亦不能再行施。计策不能行,关东叛贼便缺少共同进取利益,虽可联盟一时,然不消半年鏖战,必将四散离去。”

这几日,李儒日夜分析袁绍反叛、数州响应局面,心中计划慢慢成型,是以董卓稍稍随口相问,李儒便能抽丝剥茧,将袁绍优势劣势,近期长远计划,一一向董卓道来。

听完李儒的分析后,董卓仰头望向北方天空,良久,吐出一个字:“可!”

……

初平元年二月癸酉,初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鸩杀弘农王刘辩,绝袁绍废立之念。

第二十一章 按兵不动

董卓入主洛阳,先是派李儒、董旻接手了何进部将吴匡、张漳等人的兵权,攻伐何苗,并收何苗兵权。在袁氏忘乎所以的情况下,成功接手洛阳京畿要政。又顺利的借助丁原势力阻截了皇甫岑南下的步伐,皆李肃劝说吕布归降之际,斩杀丁原这个大患,在洛阳坐拥十万兵权。本是意气奋发之时。

却在这种情况下频频出怪招。

先是对士人采取重用、外放、平反等一系列拉拢之策,到后来甚至说是在纵容这些士人玩弄权术,以至玩火自焚,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启用士人。却没有想到这些士人根本没有心思同董卓合作意图,反而诬陷董卓烧杀抢掠,奸&淫后宫等等。山东各地太守、刺史、州牧先后揭竿而起,总共有十几甄诸侯。这般情况下,董卓参照李儒建议,走出了最错的一步棋,鸠杀废帝弘农王刘辨。直接引起山东诸侯强烈的反击。

就连朝内朝外都是一片反对之音。

在这种阴云密布的前提下,董卓收到了另一个惨痛欲绝的消息,皇甫嵩勃然大怒,拒婚,而李肃逃窜而回。一件婚事放在平常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便是丢脸面而已。可眼下,这种紧要时刻,发生这样的事情,董卓即便是在蠢,也清楚想要拉拢安定皇甫一门是不可能了。关西有皇甫嵩,山东有十几路诸侯,朝内还有许多蠢蠢欲动的老臣子暗中窜连,本是十拿九稳的局面一下变成四面楚歌。

其实只怪董卓一步走错。

身在关西的皇甫嵩很知轻重。当适时世人常言,能够正汉世朝政之人,唯有皇甫嵩与董卓两人尔。皇甫嵩也不想此时逼迫董卓,更何况董卓行事还没有倒行逆施的地步,可是废帝弘农王一死,诸事暴露……

当即身在长安关西之将,先后求见皇甫嵩,言及皇甫嵩出来主政。

其中由属阎忠、盖勋为最。

可皇甫嵩却留下一封书信,言明此事,众人才悻悻作罢。

“大汉陷入衰世漩涡数十年矣,赖诸公豪杰倾心扶持,方能勉强支撑。何进、阉逆双双败亡之前,关西不少眼光超绝之人,已经看透何进、阉逆非是大汉中兴希望。当时不少人屡屡劝我,外人虽如此言辞,我其实却异常赧然。我这人爱惜羽毛,心性不决,战阵杀伐尚可,却无全权统帅时局之能。类如今日,若是我置于董卓之位,早已承认失败,黯然退去。究其原因,乃是家族世代久传,承蒙汉恩数百年,虽齐桓晋文之事,亦不敢为。杀伐果断,决然行事,我不如董卓甚矣!汉世衰弱已久,虽屡有诸公试图革改时弊,皆无果而终。今日董卓秉持朝政,威权渐比于昔日霍光,不受外戚、宦官拖累。董卓如不能安定雒阳,大汉亦无再存理由。关东纷乱,盖因我起,此时我若再心怀二意,岂非加重内乱,继续消弱大汉元气?”

董卓自然欢喜,皇甫嵩只要没有挥戈相向,自己就有退缩之机,可如果皇甫嵩动兵,那就是万劫不复。

没了皇甫嵩的威胁,董卓雄心壮志,意图剿灭山东诸乱,匡扶大汉。

可皇甫嵩虽然是按兵不动,但却不代表河东皇甫岑不会动兵。

就在孟津处。

逊帝被鸠杀的消息传到河东不久,刚刚主持完阳翟与皇甫岑婚礼的阳安长公主再也抑制不住失控的情绪,几乎是策马扬鞭,连夜不停的赶往孟津,皇甫岑的军营。

而皇甫岑从收到逊帝刘辨被杀的消息后,就一直没有睡过,头脑一直都处于昏沉状态,自从华歆走后,身旁没有可以相商之人,沮授被调回河东与卫觊、裴茂驻守河东。连夜赶往长安,配合马超随时准备抢夺潼关。戏志才则是带病赶赴河北,指挥麴义、张飞、关羽一路步兵两路轻骑兵谋划袁绍、韩馥等人失势后如何快速安定河北。程昱则是在华歆提出意见之后便偷偷潜入洛阳,制造流言蜚语。

皇甫岑还不确定,这个时候究竟适不适合发兵。

但皇甫岑清楚,如果不借助凉州、河北两地的兵力,单凭这六千士卒,加之河东后备的几万步卒,恐难在短时间攻破董卓防线,当然皇甫岑最介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被袁绍等人坐收渔人之利。

相比于董卓,袁绍这类士人最不得皇甫岑待见。

而且,皇甫岑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些,河东上下虽然可以随时开战,但刚刚赴任的臧洪、刘备、华歆三人究竟有没有到达益州、荆州、扬州这些地方。皇甫岑需要给他们创造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以便借两方争斗时获取最大的利益。可是皇甫岑同样知道,他这般坐视不理,可能会受到诸多绯议。

关于“六艺学社”,关于山东士人,甚至关于汉室宗亲。

或许会有诸多人绯议自己。

就如同皇甫岑所想,只要拖上一日,流言蜚语对他就没有一分有利。

当然,眼下,山东诸侯还没有正式联盟,所以河东上下还保持着往常那般。

不过因为逊帝被杀,身为汉室宗亲的阳安长公主可是已经做不下去,连夜赶来此地。不过早就猜到阳安长公主会来的皇甫岑早早躲避了出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对阳安长公主去说自己的决定。所幸,便不见就好。

时日一拖,便是半月之久。

天下风云却是突变。

在东郡桥瑁的矫诏下,缺少历史上很多重量级人物的山东诸侯重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张邈等人从陈宫的建议,奉举袁绍为盟主。张邈等人结盟之后,立刻分别传檄四方,号召各路诸侯入盟合势,共击董卓。

当此时,袁绍、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内,隔黄河望雒阳,冀州牧韩馥屯聚邺县,保证袁绍后勤粮草供给;孙坚、袁术屯兵南阳,隔山川险谷逼迫洛阳;张邈、张超、刘岱等人屯兵陈留郡,豫州刺史孔伷屯兵颍川。

这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诸侯讨董。

与后世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不同,此十八路诸侯并不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加上曹操,合计十八人。

《三国演义》毕竟是话本小说,为情节构造,舍去很多历史。

譬如说,单这十八路诸侯,就问题多多。

似西凉太守马腾。首先汉末根本没有西凉郡,亦绝对不会出现西凉太守;其次,历史上这时,马腾尚与韩遂并称为西凉贼寇,是皇甫嵩能关西汉兵讨伐对象,论地位、身份是绝对不会与山东诸侯并列。眼下马腾、韩遂更是束手就擒,关西更没有这股势力一说。

似北平太守公孙瓒。首先,汉末时,幽州有右北平郡,却无北平郡,更不会出现北平太守;其次公孙瓒此时被董卓晋封为奋武将军,不曾领职太守。至于安在公孙瓒旗下的刘备、关羽、张飞故事,也属于虚妄。真实历史上,此时刘备尚属青州,为青州刺史焦和帐下官吏,委实与公孙瓒毫无瓜葛。而且,真实历史上,诸侯纷乱时,公孙瓒一直坐守幽州,未曾远行半步,讨伐董卓也仅仅是令部曲领兵与袁绍、刘岱等共行而已。眼下,公孙瓒就没有亲自出马,辽东消息堵塞,谁也不知道公孙瓒在干什么。

似北海太守孔融。真正参与讨伐董卓的,乃是青州刺史焦和。孔融即便参与讨伐董卓,也当挂名于青州刺史焦和名下,而非单列一部。

似徐州刺史陶谦。真实历史上陶谦亦根本没出徐州。不过广陵郡属于徐州辖区,有广陵太守张超参与,也能勉强将陶谦算在讨伐董卓诸侯之中。

似曹操。真实历史上,曹操此时尚且式微,虽聚兵酸枣,但义兵初期时,类如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等,对曹操的重视相当有限。

其实说十八路诸侯讨董,也就是凑个齐整数。就具体兵阵安排,诸侯讨董,主要屯兵四处,自三方夹击雒阳。

袁绍、王匡屯兵河内,据黄河渡口,主要攻击雒阳孟津、小平津一带。

似张邈、鲍信、袁遗、桥瑁,皆是兖州郡太守,他们四人应该和兖州刺史。他们这一批兖州主力,屯戍陈留郡酸枣县城,据黄河下游,对峙荥阳、敖仓等著名战阵关口。

似袁术,则据南阳郡,于鲁阳、阳城一带稳固防线,自南方进逼洛阳。

似豫州刺史孔伷,则据颍川郡,担挑左边南阳郡,右边陈留郡,将刘岱等人与袁术兵卒,完美串联,顺逆得法。

洛阳东方所邻接的郡县,分别是河内郡,陈留郡、颍川郡、南阳郡。这四郡各屯重兵,形成对洛阳的包夹之势,令董卓不能干涉关东事务。

不管如何,经过近两月招募兵源、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