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马 >

第413章

白马-第413章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虽然也注意到了,不过并没有揭穿,两人相继来到董卓的府邸,与众人等待董卓的身影。

在座之人,除却孙坚和曹操、许靖、周毖、伍琼等人,其他皆为董卓西凉部将。

瞧得出,这是一场心腹聚事。

董卓部下没有人特意去瞧几人,只有李儒目光游离在周毖、伍琼、许靖等人的身上,似乎带有很深的怀疑味道。

董卓就在这样的场景下出场了,然后环视众人,目光落在许靖等人的身上,开口道:“几位是国之重臣,老夫今日请几位过来是想商议一些事情。”

“为大汉,当尽心尽力。”

几个人都是老谋深算的人,回答自然也圆滑。

董卓武夫秉性,没有太多的周旋,开门见山道:“十常侍犯上作乱,二袁逆行,此番我大汉劫难,许多臣工因此身故,以至国家中枢不能正常运转,老夫本有意礼辟贤士,充裕朝纲。叫几位来便是想询问一些人。”

闻此,许靖等人点头。

“可有谁人可推荐?”

伍琼也不避嫌,直言道:“臣听闻,荀爽、陈纪、韩融、襄楷、郑玄、蔡邕、申屠蟠都是贤者,可……”

“司徒杨彪、豫州牧黄婉、河内太守朱儁、尚书郑泰也是忠贞体国之臣!”

“嗯,却是老夫心中所想。”

闻言,孙坚双眸凝聚,不知道想些什么。

倒是曹操嘴角动了动。

董卓此举,不用细细分辨,便可探知其中深意。

伍琼刚刚回话,便正中董卓心意,岂不是说明,董卓其实早已内定了,而这名为询问应该不是此事。

曹操想的没错,董卓确实就是走一个过场,之前,便同李儒已经定下了方案。

他真正想问的却是以下这件事情。自秉持雒阳朝政后,董卓常常忧心山东诸县不信服自己,早前有尚书周瑟、许靖、城门校尉伍琼谏言,认为可举荐才俊入地方州郡,进而以地方权贵拱固董卓在中央雒阳势力。同李儒问过之后,遂采取这些亲信谏言,广施恩惠,提拔俊才。

汉世官员,多敬重那些举荐自己的上司。

亦如皇甫岑为辽西太守刘基门下吏,为刘基赴难,赢得一片赞誉也是因此。

董卓此时便是欲借汉帝国朝廷官位,广施恩惠,以此掌握山东诸郡县。

“山东诸地,蛾贼反复无常,老夫想以朝廷内臣外放,安抚四地,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周毖和伍琼偷偷忽视一眼,似乎心中早有打算。

而孙坚更是心中一沉,正如皇甫岑书信中所写,董卓真的想外放这些重臣,随即抬头问道:“不知道,要外放何人?”

董卓摇头,看向周毖,问道:“仲远(周毖)以为何人合适?”

“御史中丞韩馥温文君子,儒雅之风,可入冀州,震慑黑山军。”

“继续。”

“侍中刘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以此人为兖州刺史,可接济韩馥,威慑黑山军。”

“陈留孔伷清谈高论,可替换黄婉为豫州牧。”

“……”

见周毖款款而谈,李儒的脸色就阴沉的吓人,似乎在他心目中,已经认定周毖意图不轨。

而旁的徐荣亦是为难的站了起来,回禀董卓道:“董公,辽东公孙度,以末将求情,乞任辽东太守。”

“辽东公孙度?”董卓想了想,他也知道辽西、辽东两姓公孙之争,随即点头应道:“此人曾为冀州刺史,当得此任,徐荣举贤不避亲,当赞。”

闻言,徐荣惶惶而坐。

他这番替公孙度求情,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因为公孙度派人数次求他,而且之前,辽东公孙度也没少帮他辽东徐家,自此徐荣不得已出言求情。

见周毖说话,董卓回头瞧向孙坚和曹操问道:“文台、孟德可有人选举荐?”

曹操屏息不动,摇摇头,道:“没有。”自从归降董卓以来,曹操就很少在多说什么。

曹操的表现他已经看在心中,曹操这是对自己有所保留。见此,董卓看向孙坚。想试探孙坚如何。

孙坚早知董卓心事,如果自己不回答,定会被董卓猜忌,而如同周毖一般,也会惹得李儒不喜。藏在衣袖之中的拳头紧了紧,然后回应道:“坚却有几人要推荐!”

“哦,请说!”

孙坚蛮是诧异的瞧着往日刚毅的孙坚,今日竟然隐隐瞧见一分名臣之相!

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

虽然董卓在布局,但又何尝没有皇甫岑在中穿插棋子。说起来,两汉的重心虽然在两都三辅,但河北、山东两地才是大汉真正富庶繁华之地,而凉并二州其实是大汉最贫瘠,又是最出精兵之地。偏偏江东、荆楚、益州等地往往被人忽略,当然大汉乱,这些地方也不见得会乱。

而皇甫岑却知道,这些地方,恰恰是最容易割据之地。

为此,皇甫岑杀了刘焉。

而刘表尚在,难保董卓不会弄出另一个刘焉来。所以皇甫岑在递给孙坚的信笺中已经说过这些地方。为了避开同士人争夺,皇甫岑却放眼于自己目不能及之地。

“坚以为,广陵臧洪可为益州刺史,监军平定马相之乱。”

“臧洪?”闻此人,董卓眉毛一拧,回头看了看李儒,问道:“可是臧旻之子?”

“正是臧旻之子。”

李儒回道。

“原是故人之子。”董卓一喜,说起来,凉州武将,与董卓交好之人不是很多,而这出身不是六郡子弟的臧旻倒是同董卓关系不错,虽然不是贴己心腹,但亦不曾有过过节,加之行伍出身,是董卓不由得打内心有些亲近。他是按照与周毖商量妥当定下的人选,却因孙坚提及,突然心中一动,回道:“臧旻乃是老夫昔日同僚,德性高才之人理当与黄婉、朱儁等人一般入朝,替国分忧。”

闻言,曹操双眸凝聚,回头看了眼身旁的孙坚,没有想到孙坚竟然言出意外。

而孙坚也暗自感叹,皇甫岑竟然猜得这么准,董卓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只是也正如皇甫岑所猜,以臧洪为益州刺史,监军平叛,会让臧旻入朝为人质。

“东夷校尉刘备,出身草莽,却是汉室宗亲,又屡立战功,可为荆州刺史!”

“刘备?”

初闻此人,董卓部下一众人,急忙扭头瞧着孙坚。

刘备这个热倒没有什么好争议,但事实上,刘备也是因为皇甫岑而出名的,如今河东已经有了一只猛虎,在外放一只,这是何其危险?傻子才会蠢到给刘备如此大权。

董卓目光之中仿佛要看透面前孙坚心头的点滴,猜想着孙坚到底想怎么样?

不过,李儒倒是目光流转,思虑过后,抬头凝视众人,然后凑到董卓耳畔,低声道:“可行。”

闻此,董卓深思。

过了一刻,却也明白过来。方才他同意徐荣提议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其实并不是为了什么体恤部下,事实借用公孙度用来制衡辽西公孙瓒的势力。这个天下除却两皇甫,辽东尚有公孙瓒这支精锐骑兵。而李儒之意,董卓也明白,刘备一向是以公孙瓒马首是瞻,如果能调任刘备为荆州刺史,定然会分散公孙瓒的实力,那时公孙度对付起公孙瓒也就不那么费劲了。不过,董卓却担忧,做大刘备。

李儒见董卓不下决定,看似轻声自语道:“荆楚士人门阀交错,再有宗贼泛滥,以刘备资历、名望,恐怕未等上任,便会……”

而旁孙坚同曹操都听得真切。李儒这话分明是告诉董卓,不必担忧此事吗。

两人无奈。

孙坚心中一紧,皇甫岑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难道他就真这么看得起他刘备。

事实上,皇甫岑认为单凭刘备一人实力,足可代替刘表安定荆州。所以才这么提及。

“可一试。”

董卓只是说了“可一试”,然后就什么话都没有再说。

“文台举荐二人皆是出乎老夫所料啊。”不知道这话是夸赞还是另有它意,董卓起身,走到孙坚和曹操的近前,问道:“扬州等地虽然并无常患,但听闻蛮越最近躁动不安,文台以为何人合适?”

闻此,孙坚摇头,回道:“这个臣无人可奏。”

此一出,让董卓又是一惊。不过也打消了孙坚这是有预谋如此这般。

不过董卓终究是棋差一招,孙坚之所以没有出计,实是因为皇甫岑早就为了防备董卓猜忌,故意这般说辞。

“孟德倒是有人可举荐?”

出乎意料,打算一直沉默不语的曹操反而要开口举荐他人。这让董卓大吃一惊,抬头瞧着自己面前几人,心道,这都是怎么如此反常,难道他们真打算为自己效力。不过话又说回来,孙坚举荐的人要比周毖举荐的人,对自己有利的多。既然能够答应周毖,缓和士人态度,为何就不能听一听曹操举荐何人。随即道:“请说。”

“操保举河东假太守华歆。”

“华歆?”

董卓双眉紧蹙,曹操这是何意,明知道河东上下都是他皇甫岑的势力,竟然还保举华歆。难道也是同孙坚一样的想法,分化皇甫岑的实力?

闻言的孙坚,侧头注视曹操,不解曹操这是何意,难道是……

董卓没有直接表态,倒是脚下不停的踱步徘徊,似乎在思量此事究竟可行与否,眼下,正要笼络皇甫岑,除却华歆这个假太守,复起皇甫岑。既能剪除董卓又能剪除华歆,这或多或少都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不过,这又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办法。华歆既然能够在皇甫岑在外征战之际,使河东上下持续发展就有其过硬的手段。如果让华歆做大,那……不过转念有一想,华歆毕竟不同刘备,此人文职出身,即便是强,又能强到哪里。想罢,点头,回应道:“也好!”

……

九月十三日后。

董卓便逐步开始实施山东郡县换血政策。

御史中丞韩馥,下放至冀州牧。

侍中刘岱,下放至兖州刺史。

陈留孔伷,代替正在入京的黄琬为新任豫州牧。

辽东公孙度,因部将徐荣所推荐,迁职为辽东太守。

骑都尉张邈,迁之为陈留太守

张咨,迁之为南阳太守。

广陵射阳臧洪,任职益州刺史。

东夷校尉刘备,转任荆州刺史。

加之,已经逃离的二袁兄弟,分别占据汝南、渤海两地邀相呐喊,再有东阿桥瑁、河内王匡、济北鲍信、上党张扬、徐州陶谦、广陵张超、青州孔融,等在何进时代便被外派招募兵马的人选,一时间,大汉隐隐有本崩瓦解之势。董卓一颗真心换来的是他意想不到的结果。

……

渤海。

袁绍出逃洛阳后,董卓为安其心,拜其为渤海太守。渤海属于冀州刺史韩馥治下。董卓此举未尝不是有用韩馥制衡袁绍的想法。但袁绍凭借其袁氏一门的威望,短时间内入主渤海后,便赢得一批人的支持,当中有何进幕府下的逄纪、淳于琼等人支持,也有本地土豪高览、审配、崔巨业等人全力支持。更是得到了声震河北,名曰河北枪王韩猛的支持,一时间,北地游侠、草莽竞相投靠。

而袁绍出走时,陈琳因为旧事,一直随同。

虽然入主渤海后,地位已经有些下降,但俨然正是陈琳希望那般,随时抽身而退。

见陈琳有话要讲。

袁绍抬头问道:“孔璋,有心事?”

“国之将乱,心中不安。”

“唉!”闻此,袁绍愤恨的一叹,手掌用力的一拍身旁的树木,高声喝道:“董贼,篡谋国政,废长立幼,践踏帝位,我等身为汉臣却有心无力,怎奈……”

见袁绍如此。

陈琳心中暗道,这袁绍还是有很大的野心啊。不过既然袁绍自己说了,那自己也就别藏着掖着了,照着黑衣人要求,把此事说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