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白马 >

第363章

白马-第363章

小说: 白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我看,去往益州最重要是的有兵权。”

“兵权?”

刘焉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自己文职出身,只怕想要带兵,天子也不会应允。

“哎,听闻最近益州叛乱不止。”

“刺史郗俭暴敛财政,引得四下反起!”

说完,赵韪别有深意的望向刘焉。

其实私下里,刘焉已经同董扶、赵韪相商过了,只不过他们想带走一批人,才好不落与益州本土土豪的势力,今天聚集府内上下人等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最重要的是,他们上书,需要有人附和。

这里宦官们和外戚都没有势力掺差其中,他们自然不会出言相助,真正要靠的还是自己这些人。

“君郎兄,你说吧,到底要怎么做?”

“对呀,君郎,你就别卖关子了,我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天下将乱,益州这个地方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有人在旁鼓动,立刻便有人开始附和。

见此,刘焉眼眸之中才划过一丝满意的神态,回应着面前几人,轻声道:“要不我们这样吧,大汉四境不安,各地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

话一出口,身旁的几位旧同僚便面面相觑,刘焉这个建议不是之前没有,两汉初期,是州牧为制的,后战事减少,为收兵权才去了刺史,甚至后来连内陆都取消了都尉这一职,眼下要是复辟州牧制度,对他们来说利益无疑是最大化。

闻此,吴素拍案而起,称道:“君郎之言深的我心,即便我等不能去往益州,君郎之见对大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对呀,如果君郎能够出任益州牧自是再好不过。”

“听说马相谋反,朝廷就要派遣刚刚组建,还未成型的上军校尉司马赵瑾平叛,我看……”

“先不管这些,当务之急,是要由天子同意才好。”

“这个。”

“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会同意吗?”

吕常站起身,凝望眼前的刘焉,轻声问道。

“也许会吧!”

“他们的利益不在这里,他们的利益是洛阳朝廷上的政权,还有这新建的西园军军权,他们暂时不会掺入这里来。”刘焉入政这些年来,对外眼界很高,也把两汉政治&斗争看的很透彻,外戚和宦官的争斗是不会停止的,但偏偏何进和张让都没有看清,看得清士人要把握政权的野心,还有这些年来被天子刘宏压抑的野心,如果一个闪失,很有可能大汉中枢崩溃,那才是大汉真正乱起的时候。道:“所以大家要一同上书言及此事。”

“可是,我们怕十常侍压着奏折不禀奏。”

“放心,只要大家联名,其他的事情,由我亲自去见当今天子。”

说完,刘焉双眸之中仿佛找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兴奋感。

他是当今天子的皇叔,又曾为宗正,现又为九卿太常,地位自然不同,群臣点头应承。

……

“你说什么?”马日磾表情异常严肃的望着眼前的皇甫岑,重复问道:“我没有听错?”

瞧见马日磾如此激动,皇甫岑才明白,恐怕因为自己的原因,太仆刘焉还没有向天子提及改易刺史为州牧一事,但不管怎么说,皇甫岑都觉得不能让这件事情在自己的眼前发生,毕竟改易州牧一事,是直接促使士人从此走向把握军权对抗旧制度的道路,也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乱世。汉室千万人口也是在这个时期削减十之七八的。

自己既然要保汉,就要事先弄清楚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我虽刚任太尉之职,可他刘焉太仆部也算我太尉府直属,怎么他上书我不清楚?”

“我是私下里听到了,刘焉已有打算,我想他是在等时机吧!”

“即便改易州牧也没什么不好。”马日磾从毡毯之上慢慢站起,满脑袋都是刘焉的场景,想了想,回道:“现在大汉境内四处兵乱,君郎有此建议,正是加大了朝廷兵力不能触及,地方刺史自行招募兵马剿灭!”

“可是刘焉也曾说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

“这个。”皇甫岑这话倒是提醒了身旁的马日磾,虽然皇甫岑并未说透,可是只要想一想,如果朝廷真的所托非人,遇到一个半个别有异心之徒,很有可能造成地方势大,群臣割据的局面。

“改易容易,如果届时朝廷想要收回这份权利,倒是异常艰难了!”

“可是如果不这么做,大汉告急的各处叛乱怎么办?”

马日磾想起连日来天子不仅病情沉重,心情更是异常的差,寻常时候都不见天子有一丝笑意。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同意刘焉这个办法。

“西园军组建好后,外放几个能征善战之士,平定就是。”

“可这是疲劳之术。”

马日磾摇摇头,皇甫岑说的简单,那是他没有看到朝廷之上积压的奏折,要不是十常侍用力弹压可能还会有更多不可思议的叛乱奏折上报朝廷呢。

“不能管那么多了,刺史改易州牧一事,实为下下策。”

“如果天子真的决定,我一人恐怕很难改变天子的决定。”

“这个自然。”皇甫岑起身瞧着马日磾,回应道:“来之前,我已经见过阳安长公主,太会帮助我们劝说天子。”

“阳安?”马日磾抬头想了想,依旧担忧的回应道:“阳安长公主对天子的影响力还是有的,但刘焉乃是天子皇叔,影响力自然不弱阳安长公主。”

“这个。”

“仲岚,以我之见,莫不如你去见一见刘焉,把事情说一说。”

闻听此言的皇甫岑嘴角噙着一抹怪异的笑容,然后回应道:“太尉大人,刘焉是什么样的人,您曾为太学博士,难道不知他的心思?”

东观、太学也从属于太常府,故此皇甫岑才有这么一说。

“这个。”

“他的心思,很大!”

回味了一下,皇甫岑才淡淡的飘出这样一句话。

第四十七章 监视刘焉

听到皇甫岑的分析,虽然不知道皇甫岑究竟把他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但是左思右想后的马日磾总觉得皇甫岑办的没错,从哪一个角度来说,皇甫岑都在为大汉的利益做考虑。虽然言语之中,皇甫岑并不想介入大将军何进同十常侍的争权夺利中,而他皇甫岑更是表达了他对士人在背后表示愤慨。

那个样子,让马日磾一下想到了凉州平叛的那些武人的身影。

怎么说,皇甫岑同凉州三明的渊源都不是常人能有。

而马日磾这个士人与他人有些不同,家世扶风马氏,祖上不仅有马融还有马援,加之地域的原因,他对武人的态度要比一般的士人强上太多,为此,马日磾决定相助皇甫岑。

当然,马日磾根本不知道,皇甫岑这在是为以后武人执政做准备。

他要让这个时代的士人也明白,枪杆子出政权这句话,不论是在汉还是在哪里,都一样适用。

得了马日的同意,皇甫岑知道,还要把这件事情要同阳安长公主谈一谈,加上阳安长公主这个助臂,皇甫岑就更加有把握掌控时局,让天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当然,洛阳朝政真正的两股大势力,是大将军何进、宦官十常侍,想要两股势力同时答应这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只能抉择其一。而大将军何进的背后有着士人们的影子,士人们入何进府邸不仅仅是装点,更是别有所图。而自己同士人誓不两立,自然不能选择大将军何进,也只有借助十常侍的势力。

而最重要的是,办完这件事情后,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借助宦官的力量。

说是宦官,其实身为穿越大军的皇甫岑何尝不清楚,这就是天子装点门面的说法,十常侍就是皇权的走狗而已!

只不过在动用宦官制衡士人、外戚的同时,这群宦官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管制好自己的亲友,造成贪污腐败等诸多问题。不过这也是天子乐意见到的,也是他们的把柄。随时丧命的把柄,故此,他们不得不为天子尽心尽力的办事。

也就是说,在确定太尉马日磾相助自己,还要让十常侍从中作梗,不能让刘焉的计划得以实现。

从马日磾的府里走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没多远,皇甫岑便瞧见了狄清慌慌张张朝自己走来。

“狄清。”

“大人。”

“何事慌张?”

“没有啊,我刚才见过黄忠他们了。”

狄清回应道。

“他们现在何处?”

“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估计是哪个私人开的旅舍。”

“告诉他们我在何处没有?”

“说了。”狄清又道:“黄忠让人安插在我们房间旁侧,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即刻便到。”

“好,我现在就有事情要让他们去办。”

有了黄忠这股人手,皇甫岑行事也方便许多,随即安排道。

“啧啧,大人你倒真是不让那群老白马休息啊!”

“少废话!”皇甫岑瞪了眼狄清,接着道:“让他们时刻注意太常刘焉的府邸,有什么动静早些告知我。”

“好,我这就去安排。”

“等等,急什么啊!”皇甫岑又道:“告诉汉升,给我尽快查处宫内十常侍都跟宫外谁经常联系,例如许相、樊陵这类投靠宦官之人要多多注意。”

皇甫岑凭借后世记忆,对投靠宦官的大臣知道几个,在整治河东盐监之时,也没少同那些人交火,后来还是让那些人成功逃脱了,这中许相父子最安然无恙。

不过狄清可不这么认为,听见皇甫岑这么说,随即抬起头瞧着皇甫岑回应道:“大人你是要找十常侍报仇!”

“报仇,报什么仇?”

“大人,你忘了,陷害你入狱,并不只有那些士人,张婕儿怎么混进来的,还不是有内应。”

狄清一句无心之话,确是立即提醒了皇甫岑,皇甫岑恍然大悟的看着狄清,回应道:“你说的没错,要不是你提醒,我险险忘记,袁绍那帮士人还勾结着黑山军,张婕儿,张婕儿!”嘴里轻吟几声,皇甫岑想起演义中曾经几次介绍过的黄巾军内应,中常侍封谞等人,眼下十常侍中却有封谞这人。如果不除掉封谞,张婕儿还会掌握更多的细节,还会出来捣乱,一定要铲除封谞这跟线,想到这里,皇甫岑感激的看了一眼狄清。

狄清嘿嘿一笑,自满道:“就知道我猜的没错。”

“记住,两件事情要同时进行,切不可因为十常侍的事情而忽略了太常刘焉的动静。”

瞧见皇甫岑说话如此正式,狄清也不在贫嘴,点点头,然后急速离去。

“我们回公主府,希望明日能够得到一点眉目。”

背对着皇甫岑,已经走出去的狄清眉头皱了皱,皇甫岑的要求也太苛刻了吧,明日就要知道一些眉目。洛阳城内那些十常侍可以说只手遮天,他们的痕迹向来很难捉摸。所幸,皇甫岑还是提醒了一下,多多注意许相、樊陵这些人。

目视狄清离开后,皇甫岑才转回身盯着身旁的贾诩,问道:“我总觉得阳安长公主似乎有话要跟我说,却又不尽言。”

贾诩点点头,轻声道:“我已经发现了。”

“文和,你说是什么消息让阳安长公主这么忌惮?”

“这个。”

“我连假借服丧之名,偷来洛阳,企图掌握朝政的消息都告诉她了,还能有什么比这个重要的事情呢?”皇甫岑不明,脚下不停的踱步徘徊。阳安长公主的性子,皇甫岑虽然了解的不透彻,但却也知道一点,向来不会忌惮自己的她,这一次,竟然表现的这么突兀,让自己看出来,却又不解释,这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