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38章

一八六一-第38章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胁。

曾纪泽这人是最受不了别人威胁了,他此刻真有一枪嘣了眼前这个厌恶的英国人的冲动,但是他却不能,这个时候,只有忍耐。

“就算是这样,扩大租界这样重大之事,涉及到国家大体,我一个小小的巡抚也是做不了主的。还请贵国向北京朝廷上奏吧,如果朝廷批准了,到时咱们再商量具体事宜。”

曾纪泽把包袱推给了北京的“老佛爷”,理论上,他确实没有批准的权力。但自太平天国叛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地方权力渐大,再加上洋人横行无忌,故而在与他们打交道之时,很多时候地方大员都是未得朝廷批准就擅做主张。如果曾纪泽愿意,他完全可以做主,同意英国人的无理要求。但是,他却没有,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曾纪泽以理拒绝,英国人还不至于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与他反脸,英国领事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没再执意要求。他闷闷不乐的说道:“好吧,我们会向贵国朝廷提出交涉的。至于城防军的提议,我认为这对上海的安全是十分有利的,曾大人应该不会再拒绝吧。”

“我们已经有了黄浦军官学堂,新建的城防军军官们都将经过军校的培训之后才会被正式任命。有贵国的少校戈登先生担任军校总教习,我想当他培养出来的城防军官应当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他们可以出色的完成上海的治安维护。贵国的好意我十分感谢,但我想就没这个必要了。”

曾纪泽巧妙的再一次拒绝英国领事的要求,这使得这个大胡子相当的恼火,但同时他又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

英国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很快采取了相应的报复,这直接体现在了淮军所购炮舰的价格上。他们先是提出江苏衙门必须先付一定的订金,但在曾纪泽如数交付之后,又提出新的炮舰加装了最新型的舰炮,价格应当有所提高,否则,英方将拒不发货。

曾纪泽迫于组建淮军的急迫性,不得满足了英国人无耻的要求,最后,以比国际市场价高出三成的价格,购买了七艘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蒸汽炮舰。

曾纪泽就依靠着这七艘炮舰,再加上曾国藩先前从湘军水师中拨给他的三千水勇以及旧式舢板四十艘,组成了淮军直属的水师。曾纪泽将这支水师命名为“淮扬水师”,任命统领黄翼升为水师提督。

曾纪泽虽在名义上为淮扬水师建军之主,但除七艘炮舰之外,这支水师成军的来历及组成成份,则始终与湘军关系极密,而与曾纪泽的关系,也只是借于黄翼升个人的接触。

究其原因,其一是原水师为曾国藩一手办成,曾纪泽毫无闻问。其二由于淮扬水师统领与营官均借自湘军外江水师,其饷项分自内江水师。其三由于淮扬水师无论新营旧营,大部分系募自湖南,部分为曾纪泽抵沪之后招募。故与曾国藩、杨填鸭式福、彭玉麟极为密切,而与曾纪泽则相当比较疏淡。

曾纪泽的淮军以陆军为主,水师是为软肋,故不得暂依靠父亲湘军水师的补充,抵沪之后,又因为饷银有限的原因,来不及筹建一支真正归自己统领的水师。任命黄翼升为水师提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尽管如此,曾纪泽为了加强对淮扬水师的控制,特别对七艘炮舰的管带做了任命,连同水勇在内,大部分都是他新招募的人马,属于他的嫡系水师。鉴于七艘炮舰的强大战斗力,它们必将成为淮扬水师今后作战的主力,而曾纪泽将这七艘炮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掌握了淮扬水师的控制。

第六十五章海袭

就在曾纪泽组建淮扬水师的同时,常熟之战已然展开。。

东方破晓,天色未明。潮水轻柔的触摸着古老的堤岸,风与海涛的歌声悠远缠绵,点点灯光孤独的在黑暗是舞蹈。幽幽火光中,隐约有持械的人影晃来晃去,那是太平军沿江的哨兵。

这个时间段,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

士兵何三宝哆哆嗦嗦的站在岸边,江风带寒,他冷得将两支手缩进了袖筒里,就那么低头弓成一团,原地不断的小跳着跺脚,只是偶尔抬起头瞄一眼江面。

身后,炮台下的营房中,冷不丁会传来一两声梦中噫语,何三宝忍不住暗骂:“他娘的,欺负老子是新兵蛋子啊,每次都让我的守夜放哨。”

天快亮了,何三宝心情渐渐好起来,呆会他就可以回房,缩进暖暖的被窝中好好睡上一觉了。也许在梦里,可以梦见在村里老柳树下等着他的小翠。

堤道的那一头传来脚步声,何三宝顿时警觉起来,举起刀喝问:“是什么人?”

“三宝,别咋咋乎乎的,是老子我。”夜色中走过来一人,何三宝了口气,那人是同村的许二多,就是这家伙唆使着他来一同参加太平军的。

“我说三宝,怎么又是你放哨,是不是那帮狗东西又斯负你这老实人了。”许二多表现得愤愤不平,顺便递给队一个酒葫芦。

何三宝皱着眉头,猛摇了摇头,“我不会喝酒,你喝吧?”

啪!许二多猛拍了一下三宝的头,满脸鄙视的骂道:“不喝酒还叫爷们儿么,瞧你这乌龟王八样,人家不欺负你才怪。”

何三宝咧着嘴摸着脑袋,免强的接过了酒葫芦,“那我就喝一口吧,就喝一口。”仿佛受刑一样,他盯着黑洞洞的葫芦口好一会,最后一闭眼,猛灌了一大好。

“咳咳——好辣啊,真难喝。”何三宝表情难过之极,一口酒倒有一半吐了出去。

“哎,四丫儿那么水灵的姑娘,怎么就看上你这草包了。她还等着你挣足钱回去娶她呢,我看就你这样,她是没指望了。等你挣足了钱,我估计四丫那娘早把她送给东村的王财主当小妾去了。”许二多数落着三宝,夺回酒葫芦,猛灌了一大好,啧啧赞着好酒。

“四丫儿说过会等我的,她绝不会给人家当小妾!”何三宝一下子表现的很激动,脖子涨得通红,连青筋都突了出来。

“好啦好啦,小翠会等你的。激动个什么嘛……”许二多不耐烦的低说着。接着诡异一笑,将何三宝拉到了营房后面。

“干什么呀,我还要站岗呢。”

“站鬼子岗,官军又没长了翅膀,怎么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儿来。”许二多四下瞧了一瞧,见无别人,便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杆烟枪。何三宝知道,那是抽鸦片有的。

何三宝大吃一惊:“你怎么有这东西,抽它可是要被砍……”

“嘘——你吵吵个毛子嘛。”许二多赶紧将他的嘴捂上,接着又笑着说道:“其实那些个什么军纪都是压咱们当兵的,那些个官老爷说得好听,自己还不是偷着抽。凭什么他们可以抽,咱就不抽呢。三宝,来一口吧。”许二多麻利的将来烟土,又从腰上的布囊里取出了烟灯点上,就把烟枪递向何三宝。

何三宝又没敢接,很恐惧的小声说:“二多呀,我听人家说这烟土有毒,抽了会死人的。”

“放屁,这都是那些抽不起的穷鬼编瞎话。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抽一口能让你赛过神仙。”许二多自己长吸了一口气,浓浓烟雾中,三宝瞧见他一脸的心旷神怡,好不享受的样子。

“这烟土真有这么好抽么?”何三宝有点动心了。

“当然了,三宝,我可是看在咱们同乡的份上才给你抽的。抽吧,抽了你就能见着小翠了。”

何三宝一听到小翠二字,顿时来了胆量,犹豫再三,还是学着许二多的样子抽了几口。这第一口下去,立刻呛得头晕目眩,但在许二多的强迫下,三宝硬头皮又抽了几口。渐渐的,烟土的作用发作,何三宝感觉到浑身轻飘飘,软绵绵的。他的神色开始不清楚,眼前渐渐出现模类的影子,像是小翠的脸。

“小翠,小翠,我想你啊,你可一定要等着我。”何三宝陷入了虚幻之中,在梦境之中,他与他的小翠相聚了。

不知不觉中,他们两人昏睡过去了。当何三宝迷迷糊糊的醒来时,天色已亮,他感到胃里一阵的翻滚,恶心难耐。他急扑到岸堤上,大口大口的呕吐起来。仿佛把整个胃也吐了出来,何三宝总算舒服了一些,他爬将起来,虚软无力的摊坐在了地上。

“什么鬼东西,我以后再也不抽了。”何三宝抱怨着,缓缓的抬起头,想让江风吹散头脑的昏沉。

猛然间,他的眼睛睁得斗大,仿佛看到了这世上最恐怖的事情。

“三宝,这烟土味道不错吧。”许二多也醒了,晃晃悠悠的走过一为,得意的拍着他的肩膀。

“那,那——”何三宝吓得说不出一句话,颤抖的指向了江面。

江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十余艘洋人的炮舰,距海岸仅一里之遥。数不清的清军,正划着从炮舰上卸下的木船,乘着顺风之势,向岸边炮台驶来。

当许二多看到这一幕时,他同样惊呆了。但他显然要比何三宝要机灵许多,很快就反应了过,推着三宝惊叫道:“是官军偷袭,快,快去发警报啊。”

何三宝从恐怖中惊醒,他从地上爬起,便往营房奔去,口中呼道:“清兵来啦,清兵来啦。”

轰!一声炮响,发生在身后爆炸将何三宝掀翻在地。他抹去了嘴里的土,回头望时,却见刚才坐的地方竟被炸了一个坑,许二多已不见踪影。坑的旁边,赫然是数不清的肉块。

“啊——”何三宝吓得大叫一声,昏厥而去。

接着,江上的炮舰展开了更猛烈的轰击,这座没有任何提防的炮台,很快变成了一片火海。

望着陆续登岸的淮勇,刘铭传向左右道:“钱桂仁应该已经动了兵变,登岸之后找几个俘虏带路,全团迅速开往常熟。”

他乘坐的木船不久也抵岸,刘铭传踏上已被舰炮轰成废墟的炮台,口中道:“洋人果然是船坚炮利,怪不得当年大沽口炮台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攻陷。”

“大人,抓到一个活着的发匪。”一营营长陈时危押着一名灰头土脸的太平军战士过报告。

刘铭传瞅了一眼那吓得哆哆嗦嗦的小兵,板着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太平军小兵不敢抬头,忽然扑嗵跪倒在了刘铭传面前:“小人叫何三宝,小人也是被他们抓来当兵的,小人从来没干过坏事,求官老爷大人饶命。”

看他这副胆小之状,刘铭传知道用这样的当向导才可靠,口气便温和了不少,“你带本官前往常熟,本官不但绕你一命,还要重重的赏你。”

何三宝只想着活命,哪还想要什么重赏,急道:“去常熟的路小人熟得很,小人愿为官老爷效劳。”

刘铭传遂命留一个连守卫常熟码头炮台,余众三千人马立刻起程,急行军开往常熟。

第六十六章程学启

常熟钱桂仁在听到码头炮声时,便知淮军接应的人马已到,遂令所部人马立刻发难,攻打常熟县衙,并迅速的占领了东门,以接应淮军入城。。

刘铭传的人马赶到时,常熟城已是一片混乱,忠于太平天国的守军正与钱桂仁的叛军殊死激战。钱桂仁所部人数并不占优,在短暂的突袭之后,反应过来的其余太平军立即对其展开镇压,双方在每一条街道展开肉搏血拼。

钱桂仁为了造成混乱的局面,便命手下沿街放火,祸及城中无辜百姓。被大火烧及的民房店铺不计其数,城中百姓惊惶大乱,携家带口的到处逃窜。而激战双方都杀红了眼,刀下不长眼,见人就杀,竟有上千百姓死于了混战之中。

钱桂仁部毕竟人少,两千人马很快被杀得死伤大半,余众退守在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